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消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冯喆 李志成 +2 位作者 高继东 郑明非 殷传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57-560,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芪消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脱落4例,剩余60例患者术后口服埃克替尼片。治疗组脱落3例,剩余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消... 目的 探讨参芪消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脱落4例,剩余60例患者术后口服埃克替尼片。治疗组脱落3例,剩余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消癌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检测两组血清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水平。对比两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使用肺癌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 FACT-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经统计学比较,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COX-2、MMP-2、VEGF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COX-2、MMP-2、VEG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VC、PEF、MVV高于治疗前,治疗组的FEV1/FVC、PEF、MVV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FACT-L各项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皮疹、腹泻、恶心、转氨酶异常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芪消癌方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有助于降低血管的形成,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药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消癌方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形成 肺功能 生活质量 药物毒性
下载PDF
有限域上一类四次对角方程有理点的个数
2
作者 胡双年 高继东 杜屹洋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设p为素数,k为正整数,F_(q)是q=p^(k)的有限域.用F^(*)_(q)表示F_(q)的乘法群,即F^(*)_(q)=F_(q)/{0}.设f(x_(1),…,x_(n))是F_(q)上的多项式,用N(f(x_(1),…,x_(n))=0)表示f(x_(1),x_(2),…,x_(n))=0在F_(q)上的有理点个数.1981年,Myer... 设p为素数,k为正整数,F_(q)是q=p^(k)的有限域.用F^(*)_(q)表示F_(q)的乘法群,即F^(*)_(q)=F_(q)/{0}.设f(x_(1),…,x_(n))是F_(q)上的多项式,用N(f(x_(1),…,x_(n))=0)表示f(x_(1),x_(2),…,x_(n))=0在F_(q)上的有理点个数.1981年,Myerson给出了N(x^(4)_(1)+…+x^(4)_(n)=0)的递推公式.最近,赵等给出了N(x^(4)_(1)+x^(4)_(2)=c),N(x^(4)_(1)+x^(4)_(2)+x^(4)_(3)=c)和N(x^(4)_(1)+x^(4)_(2)+x^(4)_(3)+x^(4)_(4)=c)的精确公式,其中c∈F^(*)_(q).本文利用雅可比和以及一个类比Hasse-Davenport定理的结果给出了N(x^(4)_(1)+…+x^(4)_(n)=c)的精确公式,扩展了已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域 有理点 对角方程 雅可比和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混合动力汽车典型运行工况构建
3
作者 王宝森 杨建军 +1 位作者 高继东 付雪青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了优化某款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构建了其在目标城市下的典型运行工况。与运行工况实测数据相比,其特征参数平均误差为4.22%;速度-加速度联合概率分布吻合较好;试验车型的Cruise仿真模型... 为了优化某款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构建了其在目标城市下的典型运行工况。与运行工况实测数据相比,其特征参数平均误差为4.22%;速度-加速度联合概率分布吻合较好;试验车型的Cruise仿真模型在典型运行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相对误差为1.89%。此外,将典型运行工况与NEDC、WLTC进行对比。可知,典型运行工况具有平均车速低的特点,体现了目标城市道路工况与现行法规工况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运行工况 模糊C均值聚类 短行程
下载PDF
轻型汽车燃油经济性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继东 李孟良 +2 位作者 王建海 马杰 高俊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5-398,共4页
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采用实验室碳平衡法和道路实时测试法对轻型汽车燃油经济性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测试系统的不确定度及其置信区间,分析了测试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燃油消耗的变化趋势是试验场高于实验室,实际道路又高于试验场。
关键词 相关性 实验室 道路试验场 燃油经济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 测试方法 轻型 试验场 实证研究 碳平衡法
下载PDF
汽油车排气中颗粒物粒径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高继东 宋崇林 +3 位作者 张铁臣 范嘉睿 高俊华 刘双喜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8-252,共5页
利用电子低压冲击仪(ELPI)对一台排放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汽油车进行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的研究,实验按照欧Ⅲ测试循环(NEDC)在转鼓试验台上运行,分别测量了催化器前后排气中颗粒物粒径和粒数.测量结果表明,汽油机排气中包含有... 利用电子低压冲击仪(ELPI)对一台排放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汽油车进行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的研究,实验按照欧Ⅲ测试循环(NEDC)在转鼓试验台上运行,分别测量了催化器前后排气中颗粒物粒径和粒数.测量结果表明,汽油机排气中包含有大量的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1μm以内;超细颗粒物体积浓度较小,但其数密度很大,起动阶段颗粒物排放非常恶劣;三效催化器对降低颗粒物总体积浓度有一定效果,催化效率在60%以上,但对降低颗粒数密度效果较差,催化效率只有30%,特别是对直径在40~120nm之间的超细颗粒物催化效率仅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车 颗粒物排放 粒径分布 三效催化器
下载PDF
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继东 张远军 +2 位作者 李孟良 秦孔建 陈杰峰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利用车载颗粒物测试系统对在实际道路上运行的重型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用市内公交车测试循环进行了试验研究。粒度范围为0.007~10μm的颗粒物排放的粒度分布用一台低压电冲击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粒度为0.3μm以下的排放颗粒物... 利用车载颗粒物测试系统对在实际道路上运行的重型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用市内公交车测试循环进行了试验研究。粒度范围为0.007~10μm的颗粒物排放的粒度分布用一台低压电冲击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粒度为0.3μm以下的排放颗粒物数量,达到国Ⅲ排放限值的车(国Ⅲ车)比达到国Ⅱ排放限值的车(国Ⅱ车)平均高出23.8%;对于粒度为0.3μm以上的排放颗粒物数量,国Ⅲ车比国Ⅱ车平均降低27.4%,而在此粒度区间,国Ⅲ车颗粒物排放质量比国Ⅱ车的平均降低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重型柴油车 颗粒物排放 道路试验 粒度分布
下载PDF
实际道路工况和法规工况下中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高继东 秦孔建 +1 位作者 梁荣亮 李孟良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8,共6页
分别按照北京城市客车的实际道路驾驶循环BJCBC和重型柴油机的法规试验循环ETC,对满足国Ⅲ标准的中型柴油机及装配相同型号柴油机的整车进行排放测试,研究试验工况对柴油机NOx和PM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的变化对PM粒径... 分别按照北京城市客车的实际道路驾驶循环BJCBC和重型柴油机的法规试验循环ETC,对满足国Ⅲ标准的中型柴油机及装配相同型号柴油机的整车进行排放测试,研究试验工况对柴油机NOx和PM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的变化对PM粒径浓度分布、NOx瞬时排放浓度和瞬时排放率产生明显影响,而且BJCBC的排放评价结果远远偏离ETC的排放评价结果,所以在满足认证标准工况的基础上,应按照北京市典型工况对排放控制进行优化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 北京城市客车行驶循环 欧洲瞬态循环 排放特性
下载PDF
北京道路工况下公交车PM和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继东 秦孔建 +1 位作者 梁荣亮 李孟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7-760,共4页
利用综合性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完成北京典型柴油公交车在道路工况下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匀速行驶工况下的NOx排放率与车速呈正线性相关;平均车速为13.3km/h的低速拥堵工况的NOx排放因子是平均车速为41.1km/h的高速畅通工况的近... 利用综合性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完成北京典型柴油公交车在道路工况下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匀速行驶工况下的NOx排放率与车速呈正线性相关;平均车速为13.3km/h的低速拥堵工况的NOx排放因子是平均车速为41.1km/h的高速畅通工况的近两倍;研究表明,在低速加速的起步过程和低负荷工况下出现较严重的PM排放,须针对这两种工况优化发动机的燃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车 PM NOx 排放特征
下载PDF
直喷式轿车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继东 宋崇林 +1 位作者 高俊华 张铁臣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6-252,共7页
在直喷式柴油机和装有该型号柴油机的轿车上燃用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未对原机作任何调整,研究了不同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料对烟度、CO、THC、NOx和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喷式柴油机和轿车燃用生物柴油后,烟度大幅下降,THC... 在直喷式柴油机和装有该型号柴油机的轿车上燃用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未对原机作任何调整,研究了不同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料对烟度、CO、THC、NOx和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喷式柴油机和轿车燃用生物柴油后,烟度大幅下降,THC排放明显减少;烟度和THC的变化均与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呈线性关系.柴油机CO排放在小于20%负荷下,随着生物柴油的比例增高逐渐增加;在大于20%负荷时,CO排放随着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的比例增高而减少;在轿车上,只有低比例掺烧(10%)的CO排放有所下降.柴油机上的NOx排放在低比例掺烧(10%)时下降,而在较高比例掺烧(30%)时,NOx排放升高;在轿车上,NOx排放都有所升高.在柴油机上,燃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后,CO2排放的总体趋势在减少,但减少比例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在整车上,只有低比例掺烧(10%)时CO2排放降低,而较高比例掺烧(30%)时CO2排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排放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与轿车碰撞中骑车人的伤害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继东 曾必强 彭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6-1791,共6页
根据电动自行车与轿车碰撞事故调查结果,对骑车人碰撞伤害特点和伤害原因进行了研究。在仿真计算中选用THUMS生物力学假人代表骑车人,并与真实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电动自行车与轿车碰撞中骑车人伤害情... 根据电动自行车与轿车碰撞事故调查结果,对骑车人碰撞伤害特点和伤害原因进行了研究。在仿真计算中选用THUMS生物力学假人代表骑车人,并与真实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电动自行车与轿车碰撞中骑车人伤害情况的仿真分析可知,电动自行车与轿车碰撞中骑车人下肢发生严重伤害的概率远大于其他部位,在新车开发中优化发动机罩前缘的造型和结构设计能够降低骑车人下肢的伤害概率。本研究结果可为车辆安全法规制定和新车安全性能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骑车人损伤 THUMS生物力学假人 电动自行车-轿车碰撞
下载PDF
肺癌^(18)F-FDG-PETCT的SUVmax与淋巴结转移及肺癌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继东 张彩霞 +1 位作者 徐微娜 于树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18F-FDG-PETCT的SUVmax(最大标准摄取值)与肺癌淋巴结转移、肺癌肿瘤标志物、肿瘤大小及临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认的98例肺癌住院患者,术前一周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肿块大小、SUVmax及肺门或纵隔淋巴... 目的:研究肺癌18F-FDG-PETCT的SUVmax(最大标准摄取值)与肺癌淋巴结转移、肺癌肿瘤标志物、肿瘤大小及临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认的98例肺癌住院患者,术前一周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肿块大小、SUVmax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进行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片(CYFRA21-1)检查,统计学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原发灶SU-Vmax与原发灶大小之间存在相关性(r=0.497,P<0.05),与单个肿瘤标志物的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整体分析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原发灶SUVmax均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转移组的SUVmax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转移组的SUVmax均数之间差别无统学意义(P=0.721)。肺鳞癌与腺癌SUVmax均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支气肺泡癌与其它腺癌SUVmax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理类型不明确的情况下原发灶SUVmax的高低并不能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有无,肺腺癌原发灶FDG代谢活性与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淋巴结转移率随着肿块SUVmax的增加而增加;肺鳞癌FDG代谢活性与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无关。SUVmax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SUVmax较高,腺癌较低,细支气管肺泡癌则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摄取值 体层摄影术 肺癌 淋巴结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THUMS人体模型的正撞乘员伤害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继东 祁志楠 +1 位作者 谢书港 崔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7-954,1018,共9页
通过标定后的50km/h正撞台车模型,分析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模型头部和胸部的伤害指标,验证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在评估人体头部和胸部损伤方面的一致性,得出了THUMS人体模型在评估正撞乘员头部和胸部伤害方面具... 通过标定后的50km/h正撞台车模型,分析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模型头部和胸部的伤害指标,验证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在评估人体头部和胸部损伤方面的一致性,得出了THUMS人体模型在评估正撞乘员头部和胸部伤害方面具有较高精度的结论。通过优化后的台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模型头部与胸部的伤害指标。结果表明,THUMS人体模型在评估大脑、颅骨、肋骨和心脏与肺部等内脏器官的损伤方面明显优于Hybrid III假人。总的来说,THUMS人体模型能更全面地评估和预测人体损伤,有利于约束系统和损伤评估标准的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THUMS人体模型 HybridIII假人 乘员损伤
下载PDF
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用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继东 王晓军 +3 位作者 郑明非 冯喆 赵纲 宋国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959-960,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应用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导致的肺栓塞(PE)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1例行可回收型IVCF置入术患者(可回收型IVCF组)以及35例行永久性IVCF植入术的静脉血栓栓... 目的分析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应用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导致的肺栓塞(PE)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1例行可回收型IVCF置入术患者(可回收型IVCF组)以及35例行永久性IVCF植入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永久性IVCF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和死亡人数。结果两组术后0~6周和7周至2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回收型IVCF组慢性血栓后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永久性IVCF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回收型IVCF置入效果好,且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永久性VCF组,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下载PDF
乘用车副车架计算模态分析边界当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继东 陈达亮 +1 位作者 李洪亮 王海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4,54,共4页
针对某车型刚性前副车架低频(0-200 Hz)有限元模态分析中车身边界当量处理方式的问题,对其中以橡胶衬套约束连接的柔性边界进行了合理简化,并对通过螺栓连接的车身边界提出了以车身连接点处动刚度导入作为边界约束的当量处理方法。计... 针对某车型刚性前副车架低频(0-200 Hz)有限元模态分析中车身边界当量处理方式的问题,对其中以橡胶衬套约束连接的柔性边界进行了合理简化,并对通过螺栓连接的车身边界提出了以车身连接点处动刚度导入作为边界约束的当量处理方法。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态频率偏高问题得到纠正,模态频率计算误差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所提边界条件当量处理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副车架 边界条件 动刚度 模态分析
下载PDF
利用温度因素降低整车蒸发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继东 高俊华 +1 位作者 崔正来 冯于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9-261,280,共4页
从温度角度出发,采用绝热油箱来降低蒸发源的总体蒸发量;利用炭罐吸脱附时的吸放热原理,提出使用加热空气脱附炭罐以及炭罐远离热源安装的方法,来提高炭罐的工作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整车的蒸发排放。
关键词 蒸发排放 炭罐 温度
下载PDF
基于场景的ESC系统冰雪道路试验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继东 高博麟 谢书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5-1520,1466,共7页
采用基于场景的试验方法,针对ESC的过度转向和不足转向的干预能力,在冰雪道路上进行了ESC测试,分别设置了滑行避障试验、制动避障试验和稳态圆周试验。结果表明,与滑行避障试验相比,制动避障可更有效地测试车辆ESC系统的性能,同时更接... 采用基于场景的试验方法,针对ESC的过度转向和不足转向的干预能力,在冰雪道路上进行了ESC测试,分别设置了滑行避障试验、制动避障试验和稳态圆周试验。结果表明,与滑行避障试验相比,制动避障可更有效地测试车辆ESC系统的性能,同时更接近于实际交通驾驶场景;采用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跟随误差能有效分析ESC的控制效果,可作为车辆ESC系统在低附路面上的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 基于场景的测试方法 冰雪道路 避障试验 稳态圆周试验
下载PDF
轮毂处边界约束对扭力梁悬架系统低阶模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继东 李洪亮 王海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30,共4页
以某车型后扭力梁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法研究轮毂处边界约束强、弱对其低阶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建立轮毂处由钢制夹具约束的悬架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其约束模态并与试验模态结果对比以验证模型的置信度。分析并比较轮毂处采... 以某车型后扭力梁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法研究轮毂处边界约束强、弱对其低阶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建立轮毂处由钢制夹具约束的悬架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其约束模态并与试验模态结果对比以验证模型的置信度。分析并比较轮毂处采用固定约束、钢制夹具约束、木质夹具约束以及弹性衬套约束4种方式的悬架系统约束模态频率分布。结果表明,当轮毂处边界约束作用由强变弱时,悬架结构的1阶约束模态频率增大,而2阶约束模态频率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悬架系统 轮毂边界约束 模态
下载PDF
胰岛素敏感性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继东 袁振民 王纯莹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敏感性 左心室功能 糖尿病
下载PDF
利用虚拟轴耦合道路模拟器的载荷提取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继东 郝鹏祥 +1 位作者 杨建森 董强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整车疲劳耐久性能开发中载荷提取的难题,提出利用虚拟轴耦合道路模拟器快速提取计算载荷的方法。研究建立了基于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和虚拟轴耦合道路模拟器的虚拟疲劳耐久测试系统,并以整车在试验场采集的载荷谱为模型输入条件,提... 针对整车疲劳耐久性能开发中载荷提取的难题,提出利用虚拟轴耦合道路模拟器快速提取计算载荷的方法。研究建立了基于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和虚拟轴耦合道路模拟器的虚拟疲劳耐久测试系统,并以整车在试验场采集的载荷谱为模型输入条件,提取车辆模型的部件或子系统的计算载荷。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研究表明各主要部件的载荷谱在时域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提取的载荷精度能够满足整车及零部件的疲劳耐久性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控制 虚拟仿真 疲劳耐久性 载荷提取
下载PDF
高原糖尿病流行的风险因素(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继东 张惠莉 +4 位作者 代青湘 马明福 李军 张建国 许存和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糖尿病(DM)流行的风险因素。方法对生活在海拔3700m的果洛地区1495名居民开展相关调查。DM和糖调节受损(IGR)的诊断依照WHO 1999年标准。结果DM和IGR的患病率分别为2.5%和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和IGR的流行受...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糖尿病(DM)流行的风险因素。方法对生活在海拔3700m的果洛地区1495名居民开展相关调查。DM和糖调节受损(IGR)的诊断依照WHO 1999年标准。结果DM和IGR的患病率分别为2.5%和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和IGR的流行受到腹围(P<0.05)、年龄(P<0.001)、性别(P<0.05)和职业(P<0.05)的影响。结论腹型肥胖、运动不足、男性性别和年龄超过45岁是高原DM和IGR流行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风险因素 高海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