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阳”猕猴桃采后乙烯生成系统Ⅰ、Ⅱ转变中的关键基因
1
作者 刘瑞豪 姚鳗鲡 +1 位作者 高贵田 王鹏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200,共10页
以“红阳”猕猴桃为原料,采用乙烯进行干预,探究采后果实贮藏期内后熟理化指标、乙烯生成速率和乙烯生成关键酶ACS和ACO活性的变化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影响ACS和ACO的基因家族各成员的表达差异,克隆乙烯生... 以“红阳”猕猴桃为原料,采用乙烯进行干预,探究采后果实贮藏期内后熟理化指标、乙烯生成速率和乙烯生成关键酶ACS和ACO活性的变化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影响ACS和ACO的基因家族各成员的表达差异,克隆乙烯生成系统Ⅰ到Ⅱ转变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在采后贮藏期间硬度从8.7 kg/cm^(2)下降至0.02 kg/cm^(2)、可溶性固容物从8.1%上升至16.9%,乙烯干预和未干预组猕猴桃果实的ACS、ACO活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未干预组样本果实ACS、ACO活性、呼吸强度同时在第9天达到峰值,而乙烯释放速率第7天达到峰值,乙烯处理组则同时第5天达到峰值,表明乙烯处理可以加快猕猴桃果实呼吸高峰、乙烯释放速率高峰和ACS、ACO活性变化峰值的到来。从“红阳”猕猴桃果实中克隆得到6个ACO基因,命名为AcACO1-6。AcACO1-6编码区序列为1101~1270 bp,编码352~402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28.3%~99.3%,且均有相同保守结构域PLN02299,该结构域具有ACO酶活性。qRT-PCR结果表明ACO相对表达量是ACS的500倍,ACO基因家族中的AcACO1和AcACO3表达量的变化,和乙烯生成、酶活性变化有高度一致性(R>0.85),且其启动子序列富含涉及转录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提示AcACO1和AcACO3基因是乙烯生成系统Ⅰ到系统Ⅱ转变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红阳 乙烯 ACS ACO
下载PDF
抗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和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贵田 陈克平 +5 位作者 姚勤 陈慧卿 王林玲 徐家萍 赵远 王永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探讨家蚕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及羧酸酯酶基因表达差异与家蚕抗浓核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其抗性的分子机理。【方法】以易感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华八和完全抗性品系BC8(华八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用BIO-TEK SYNERGY测定经口接... 【目的】探讨家蚕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及羧酸酯酶基因表达差异与家蚕抗浓核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其抗性的分子机理。【方法】以易感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华八和完全抗性品系BC8(华八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用BIO-TEK SYNERGY测定经口接种病毒(以下简称接种)后12h、36h、72h2个品系中肠的羧酸酯酶活力,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接种后12h、36h、72h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接种后12h中肠羧酸酯酶活力BC8接种组分别是BC8对照组、华八接种组和华八对照组的3.28倍、2.26倍和3.02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它时间段的供试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接种后12h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BC8接种组分别是华八接种组、华八对照组、BC8对照组的17.714倍、21.76倍和15.09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它时间段的供试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接种后12h抗性品系BC8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升高及中肠羧酸酯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家蚕品系是否有抗性基因(nsd/nsd)有关,也与浓核病毒中国株的感染刺激有关;抗性品系BC8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升高的分子基础可能是羧酸酯酶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性 浓核病毒中国株 中肠 羧酸酯酶 酶活力 表达差异
下载PDF
家蚕羧酸酯酶基因克隆及差异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高贵田 陈克平 +2 位作者 姚勤 王林玲 陈慧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0-937,共8页
家蚕浓核病毒(Bombyx moridensonucleosis virus,BmDNV)是蚕业生产上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病毒。用完全抗浓核病中国镇江株(BmDNV-Z)的家蚕品系秋丰、感性品系华八及以华八为轮回亲本回交8代和自交8代构建的近等基因系BC8为材料,采用mRNA... 家蚕浓核病毒(Bombyx moridensonucleosis virus,BmDNV)是蚕业生产上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病毒。用完全抗浓核病中国镇江株(BmDNV-Z)的家蚕品系秋丰、感性品系华八及以华八为轮回亲本回交8代和自交8代构建的近等基因系BC8为材料,采用mRNA荧光差显技术首次分离克隆了家蚕羧酸酯酶(B.moricarboxylesterase,BmCarE)基因全长cD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添毒后12h、36h、72h BmCarE在感、抗BmDNV-Z家蚕品系中肠内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添毒后12h不同品系家蚕中肠BmCarE表达差异最大,抗性品系BC8和秋丰分别是感性品系华八的17.714倍和3.602倍,三者彼此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同一品系添毒后12h与添清水后12hBmCarE表达也有较大差异,BC8添毒是BC8添清水的15.08倍,秋丰添毒是秋丰添清水的3.39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华八添毒和添清水的BmCarE表达量均低,二者差异不显著;(3)同一品系添毒后不同时间BmCarE表达也有较大差异,BC8和秋丰添毒后12h BmCarE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各自添毒后36h和72h表达水平,而添毒后36h与72h表达无显著差异;华八添毒后12h、36h和72h,BmCarE表达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羧酸酯酶基因可能与家蚕抗浓核病毒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羧酸酯酶基因 表达差异 近等基因系 RT-PCR
下载PDF
家蚕eIF2α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贵田 陈克平 +3 位作者 姚勤 徐家萍 王林玲 陈慧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1037,共7页
目的克隆家蚕eIF2α全长cDNA,分析家蚕抗BmDNV-Z品系、感性品系eIF2α的点突变。方法利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在易感浓核病毒中国镇江株(BmDNV-Z)的家蚕品系华八中获得感性特异条带G13-1b650,通过电子延伸,设计特异引物验证。结果克隆了家... 目的克隆家蚕eIF2α全长cDNA,分析家蚕抗BmDNV-Z品系、感性品系eIF2α的点突变。方法利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在易感浓核病毒中国镇江株(BmDNV-Z)的家蚕品系华八中获得感性特异条带G13-1b650,通过电子延伸,设计特异引物验证。结果克隆了家蚕eIF2α(BmeIF2α)全长cDNA。其全长为1100bp(GenBank登录号:DQ073458),ORF框为999bp,编码332个氨基酸。BmeIF2α蛋白与草地贪夜蛾eIF2α蛋白同源性高达94.3%。具有保守的磷酸化位点S(51)R(52)R(52)R(54)R(56)K(60)R(63)。BmeIF2α有推定的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5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9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3个依赖cAMP与cGMP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2个酪氨酸硫酸盐化位点,1个糖基化位点。结论家蚕易感品系的eIF2α在113~127位的“HVAELLHYETSEQSE”为酪氨酸硫酸盐化位点,而完全抗性品系eIF2α发生C378→T突变,导致Ser126→Leu,缺少了113~127位的酪氨酸硫酸盐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EIF2Α 荧光差异显示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酪氨酸硫酸盐化
下载PDF
家蚕分子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高贵田 陈克平 +1 位作者 姚勤 王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8-509,521,共3页
家蚕是继果蝇、按蚊之后第3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模式昆虫,其分子免疫研究进展很快。综述了家蚕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家蚕抗微生物多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家蚕 分子免疫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家蚕限性褐圆斑品种实用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贵田 朱勇 +1 位作者 张京国 代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6-259,共4页
以优良现行家蚕品种夏芳、871、317、873改良中系限性褐圆斑LC310,回交4代,再用顶交法测定配合力,组配了一对限性褐圆斑实用品种夏芳限×LN010。该品种中系为限性普斑,日系为限性褐圆斑,杂交种为限性褐圆斑,易于进行早期雌雄鉴别。... 以优良现行家蚕品种夏芳、871、317、873改良中系限性褐圆斑LC310,回交4代,再用顶交法测定配合力,组配了一对限性褐圆斑实用品种夏芳限×LN010。该品种中系为限性普斑,日系为限性褐圆斑,杂交种为限性褐圆斑,易于进行早期雌雄鉴别。鉴定结果表明其一代杂交种生产性能良好,雄蚕茧全茧量2.00 g,茧层量0.536 g,茧层率26.77%,万蚕收茧量18.99 kg,万蚕茧层量5.07 kg,死笼率1.47%;茧丝长1 324.58 m,解舒丝长1 018.86 m,解舒率76.92%,鲜茧出丝率2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限性褐圆斑 雌雄鉴别
下载PDF
伴性赤蚁基因(sch)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贵田 朱勇 +2 位作者 陈萍 代方银 鲁成 《蚕学通讯》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用夏芳♂、夏sch♂、秋白♂、秋sch♂两对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通过90个随机引物,在夏sch♂中得到OPD02-400bp多态性特异带,用秋白、秋sch进 一步验证确认:OPD02-40... 用夏芳♂、夏sch♂、秋白♂、秋sch♂两对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通过90个随机引物,在夏sch♂中得到OPD02-400bp多态性特异带,用秋白、秋sch进 一步验证确认:OPD02-400bP是sch基因的 RAPD标记。将获得的分子标记 DNA片段回收纯化 后,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IISK载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PAPD 分子标记 伴性赤蚁基因 温敏性 性别控制 雄蚕
下载PDF
PCR技术基本原理教学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高贵田 李冰 +1 位作者 张宝善 孙翔宇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1期127-129,132,共4页
分析了PCR第1至第6反应周期"长产物片段"与"短产物片段"类型、数量的变化,再用数学归纳法推导出第n个反应周期各种分子的数量。分析表明,PCR反应体系中的"长产物片段"有P,Q两种类型,"短产物片段&qu... 分析了PCR第1至第6反应周期"长产物片段"与"短产物片段"类型、数量的变化,再用数学归纳法推导出第n个反应周期各种分子的数量。分析表明,PCR反应体系中的"长产物片段"有P,Q两种类型,"短产物片段"只有R一种类型;当循环数N=n时,Pn=2,Qn=Qn=2(n-2),Rn=2n-2n。将本分析方法用在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理解PCR的基本原理,教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基本原理 长产物片段 短产物片段 数学归纳法
下载PDF
饮食中的miRNAs及其对摄食者机体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贵田 徐雅芬 +1 位作者 张晓萍 朱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08,共6页
miRNAs(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s,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病毒中,通过与目标mRNAs分子的3′端非编码区域的碱基进行互补配对,引起靶miRNAs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来实现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本文对植物性miRNAs对动物代... miRNAs(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s,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病毒中,通过与目标mRNAs分子的3′端非编码区域的碱基进行互补配对,引起靶miRNAs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来实现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本文对植物性miRNAs对动物代谢调控的影响、乳品中miRNAs对胎儿机体代谢调控的影响进行了梳理,使人们了解饮食miRNAs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传导、调控并影响摄入者的生理机能以及病理表现的作用机制,进而为研究食品营养与食品贮藏、加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植物 跨物种 代谢调控 饮食
下载PDF
气体ClO_2对猕猴桃致腐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10
作者 高贵田 王铎 +3 位作者 赵金梅 薛敏 耿鹏飞 朱丹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20期20-24,共5页
采用ClO2作为杀菌剂,以猕猴桃为寄主,以青霉菌(Penicillum sp)、链格孢霉菌(Alternai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为指示菌,研究气体Cl O2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接种于猕猴桃果肉的青霉菌和链格孢霉菌的杀灭效果,为气体Cl O2用于猕猴桃... 采用ClO2作为杀菌剂,以猕猴桃为寄主,以青霉菌(Penicillum sp)、链格孢霉菌(Alternai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为指示菌,研究气体Cl O2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接种于猕猴桃果肉的青霉菌和链格孢霉菌的杀灭效果,为气体Cl O2用于猕猴桃防腐保鲜提供基础。结果表明,气体Cl O2对接种于猕猴桃伤口的青霉菌及链格孢霉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对接菌猕猴桃的伤口感染情况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杀灭效果随气体Cl O2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中气体Cl O2作用浓度对杀灭效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气体ClO2 青霉菌 链格孢霉菌 杀灭效果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5
11
作者 孙翔宇 高贵田 +3 位作者 段爱莉 顾浩峰 李冰 薛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8-423,共6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合成类二十烷酸化合物的前体,它们在体内的平衡对于稳定细胞膜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维持细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抗心血管病、促...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合成类二十烷酸化合物的前体,它们在体内的平衡对于稳定细胞膜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维持细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抗心血管病、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营养生化研究热点之一。随着PUFAs开发应用领域的扩大,纯PUFAs脂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利用PUFAs的新来源——即利用微生物技术来生产PUFAs。介绍了PUFAs的生理作用和来源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体内代谢、生理功能、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生物发酵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活性 体内平衡 生物发酵 营养
原文传递
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被引量:44
12
作者 赵金梅 高贵田 +4 位作者 谷留杰 孙翔宇 薛敏 耿鹏飞 雷玉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916-4925,共10页
【目的】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 【目的】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为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从不同病斑上分离出了3个纯化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通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比对分析,3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应用BLASTn比对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致病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在10μg·mL-1含药PDA平板上,7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菌株的抑菌率均大于80%,分别为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80%戊唑醇、10%多抗霉素B、12.5%烯唑醇、33.5%喹啉酮和10%苯醚甲环唑。【结论】确定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由链格孢引起,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10%多抗霉素B和10%苯醚甲环唑对链格孢抑菌效果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褐斑病 链格孢 抑菌药剂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贮藏期主要真菌病害的rDNA-ITS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3
13
作者 段爱莉 雷玉山 +3 位作者 孙翔宇 高贵田 赵金梅 谷留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0-818,共9页
【目的】对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主栽品种‘华优’、‘海沃德’及‘秦美’贮藏期霉烂果实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比较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种内与种间群体分化状况,确定优势菌,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菌形态... 【目的】对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主栽品种‘华优’、‘海沃德’及‘秦美’贮藏期霉烂果实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比较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种内与种间群体分化状况,确定优势菌,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菌形态鉴定与rDNA-ITS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猕猴桃霉烂的病原菌种类;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从贮藏期霉烂的猕猴桃果实中共分离出30株病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毛霉属(Mucor)、拟青霉属(Simplicillium)等5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19株占63.3%,为优势菌,包括Penicillium sp.、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illium paneum、Penicillium purpurogenum和Penicillium commune;木霉属(Trichoderma)8株占26.7%较次之,包括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和Trichoderma sp;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毛霉属(Mucor)、拟青霉属(Simplicillium)各1株,各占3.3%;聚类分析表明,30株病原聚为五大类群。【结论】引起陕西省周至县‘华优’、‘海沃德’和‘秦美‘猕猴桃贮藏期果实霉烂优势病原菌为Penicillium sp.、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illium paneum、Penicillium purpurogenum和Penicilliumcommune;rDNA-ITS区序列在青霉菌属内种间差异鉴别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真菌 鉴定 RDNA-ITS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8
14
作者 赵金梅 高贵田 +4 位作者 薛敏 耿鹏飞 孙翔宇 谷留杰 雷玉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8-122,共5页
测定10种猕猴桃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探究抗氧化活性与VC、总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成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7%~20.37%、可滴... 测定10种猕猴桃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探究抗氧化活性与VC、总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成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7%~20.37%、可滴定酸含量0.85%~1.77%、VC含量54.86~159.08 mg/100 g、蛋白质含量0.86%~1.85%、总氨基酸含量10.74~17.94 mg/g、总酚含量63.71~152.46 mg/100 g、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3.75%~68.34%。6种营养成分在不同猕猴桃品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其中翠香、红阳、金桃和华优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酚含量均较高,而黄金果和海沃德的VC、总酚含量较低,其他品种的营养成分指标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华优的VC含量(159.08 mg/100 g)、总酚含量(152.46 mg/100 g)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68.34%)最高,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猕猴桃的抗氧化能力与其中的VC和总酚含量之间呈现较高相关性,表明猕猴桃的抗氧化作用与其中所含的VC和酚类物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品种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游离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43
15
作者 薛敏 高贵田 +4 位作者 赵金梅 张思远 耿鹏飞 谷留杰 孙翔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4-29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评价不同品种猕猴桃游离氨基酸的综合质量。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猕猴桃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进行游离氨基酸综合评价。结果:10个品种猕猴...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评价不同品种猕猴桃游离氨基酸的综合质量。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猕猴桃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进行游离氨基酸综合评价。结果:10个品种猕猴桃果实中均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金桃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多,含量为22.739g/kg,海沃德(新)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少,含量为14.443g/kg;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综合评价游离氨基酸质量表明金桃、徐香、金香的品质较好。结论: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比较不同品种猕猴桃中游离氨基酸综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游离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高等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认知度调查研究
16
作者 高贵田 杜莹琳 《农产品加工(下)》 2018年第3期75-79,83,共6页
为了解我国食品专业学生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认知程度,对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食品专业学生对转基因的了解程度较高;在转基因发展前景上,表现出了较高... 为了解我国食品专业学生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认知程度,对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食品专业学生对转基因的了解程度较高;在转基因发展前景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支持度;在转基因的热点问题上,食品专业学生可以理性判断,较少受到不实报道的影响。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问卷调查 认知程度 建议
下载PDF
利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的家蚕抗NPV相关基因s3a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家萍 陈克平 +3 位作者 姚勤 徐庆刚 刘晓勇 高贵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7-352,共6页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家蚕Bombyxmori对BmNPV抗性品系NB、感性品系306和近等基因系306NNZZ添毒和未添毒处理区的基因表达的差异。根据差异显示的结果克隆了一条702bp长度的cDNA片段,并用Northernblot进行了验证。该序列经过NCBI...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家蚕Bombyxmori对BmNPV抗性品系NB、感性品系306和近等基因系306NNZZ添毒和未添毒处理区的基因表达的差异。根据差异显示的结果克隆了一条702bp长度的cDNA片段,并用Northernblot进行了验证。该序列经过NCBIEST库的同源性比较获得了电子延伸。延伸后的序列用特异引物进行RT_PCR扩增获得了一条782bp的序列,拼接后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827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3A同源性最高达97.7%;其次是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S3A,同源性为94.0%;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S3A同源性为75.3%。比较结果显示这是一个新的家蚕基因,定名为家蚕s3a基因。本实验获得的s3a基因在家蚕感性和抗性品系以及添毒处理和未添毒处理中都具有差异表达,其中在抗性品系和近等基因系中的表达高于感性品系,在添毒处理中的表达高于未添毒组。因此推测它是一个与家蚕抗BmNPV相关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NPV 基因 s3a 抗性 荧光差异显示
下载PDF
三叶木通与猫儿屎种子脂肪酸和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翔宇 高贵田 +3 位作者 严勃 赵金梅 谷留杰 刘继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分析两种木通科药材三叶木通和猫儿屎种子的脂肪酸组成,以及其饼粕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三叶木通和猫儿屎种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组成成分和含... 目的:分析两种木通科药材三叶木通和猫儿屎种子的脂肪酸组成,以及其饼粕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三叶木通和猫儿屎种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组成成分和含量;自动化凯氏定氮仪测定饼粕中蛋白质的含量、酸解处理后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结果:三叶木通种子中油脂的含量为53.6%,多为饱和脂肪酸;饼粕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9.9%。猫儿屎种子中油脂的含量为28.14%,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59.75%)和9-油酸(14.81%)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6.12%,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仅占18.44%;饼粕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7.5%。两种种子中氨基酸成分含量与成人氨基酸模式相似。结论:三叶木通和猫儿屎的种子具有开发为药用植物油或其他保健药品食品的巨大潜力,综合开发前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猫儿屎 脂肪酸 氨基酸 GC-MS
原文传递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平菇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朱彩平 高贵田 +2 位作者 李建科 赵艳红 邓典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优化平菇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微波处理功率以及液料比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应用Design Expert7.1.6软件技术,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分析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利... 为优化平菇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微波处理功率以及液料比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应用Design Expert7.1.6软件技术,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分析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平菇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微波处理功率420W、液料比40: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到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气体ClO_2对‘华优’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薛敏 高贵田 +2 位作者 张思远 魏雪 耿鹏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57-261,共5页
研究气体Cl O2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华优’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果实采后贮藏于(0±0.5)℃冷库,用0.5、2.5、12.5 mg/L气体Cl O2分别处理30、60 min。在贮藏期间,每15 d取样,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 研究气体Cl O2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华优’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果实采后贮藏于(0±0.5)℃冷库,用0.5、2.5、12.5 mg/L气体Cl O2分别处理30、60 min。在贮藏期间,每15 d取样,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的气体Cl O2处理可以延缓‘华优’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及POD活性,并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VC、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颜色无影响。气体Cl O2质量浓度2.5 mg/L、处理时间60 min时对‘华优’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气体Cl O2可以有效抑制‘华优’猕猴桃果实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气体ClO2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