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溯源与探要
1
作者 陶明源 高长玉 韩东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91-693,共3页
古代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为治疗湿温病的著名方剂。关于其方源,各类方剂学专著与教材表述不一。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与考证,界定其方名最早见于《重订广温热论》,其方剂组成可追溯至《医原》。该方群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三法... 古代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为治疗湿温病的著名方剂。关于其方源,各类方剂学专著与教材表述不一。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与考证,界定其方名最早见于《重订广温热论》,其方剂组成可追溯至《医原》。该方群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三法:上可启上闸,芳化宣上,轻开肺气,以化上焦之湿;中可开支河,苦温畅中,燥湿运脾,以燥中焦之湿;下可通水道,淡渗利下,导湿下行,以利下焦之湿,诚可谓治湿之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经典名方 藿朴夏苓汤 方源 组方原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张锡纯治疗血证用药特色
2
作者 高长玉 张成宇 郑海兴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9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析张锡纯治疗血证组方用药特色,为临床辨治血证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血证方剂的用药与药对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和药对具体应用情况。结果张锡纯治疗血证使用频次... 目的探析张锡纯治疗血证组方用药特色,为临床辨治血证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血证方剂的用药与药对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和药对具体应用情况。结果张锡纯治疗血证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中药是甘草、山药、三七、白芍、代赭石;常用特色药对有山药、甘草,白芍、山药,代赭石、白芍,三七、山药,代赭石、山药。结论张锡纯治疗血证注重单味药应用,并且根据病情进行适当配伍,擅用药对相辅相成。针对所治血证之不同,张锡纯谨守病机,遵药性之所长,应病证之寒热虚实,灵活配伍,巧妙组方,值得深入挖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血证 组方用药特色 药对 张锡纯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永亮 张亚楠 +3 位作者 赵萌 高长玉 许蕾 王艳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丁苯酞...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丁苯酞序贯治疗:丁苯酞注射液静脉输注14 d,然后丁苯酞胶囊口服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BI评分)、预后mRS评分、经颅多普勒血管血流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且观察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26/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脑部血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丁苯酞注射液 丁苯酞胶囊 序贯疗法 肢体功能
下载PDF
黄芪在多发性硬化小鼠模型中的研究
4
作者 王金丽 李彬 +3 位作者 段伟松 贾珍 张亚楠 高长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57-660,F0003,共5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严重的脱髓鞘反应。黄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黄芪在临床上同时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黄...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严重的脱髓鞘反应。黄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黄芪在临床上同时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黄芪主要包含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总黄酮三大类活性成分。本文将着重阐述黄芪的这三种主要活性成分在MS小鼠模型中的研究进展,为M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中枢神经系统 小鼠模型 免疫调节 脱髓鞘 黄芪皂苷 黄芪多糖 黄芪总黄酮
下载PDF
经典名方猪苓汤的历史沿革和文献分析
5
作者 陈敏 高长玉 +1 位作者 苏旭 陶明源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2期207-211,共5页
猪苓汤是古代经典名方之一,利用《中华医典》检索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猪苓汤的历史源流。归纳分析发现自《伤寒论》首载猪苓汤之后,此方倍受后世医家所认可和推崇。其方义分析、药物组成、剂量与煎服方法大多遵循《伤寒论... 猪苓汤是古代经典名方之一,利用《中华医典》检索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猪苓汤的历史源流。归纳分析发现自《伤寒论》首载猪苓汤之后,此方倍受后世医家所认可和推崇。其方义分析、药物组成、剂量与煎服方法大多遵循《伤寒论》之旨,主治症状有所扩展,除“小便不利”之外,内科涉及心悸、不寐等心系病证,泄泻、痢疾等脾胃病证,黄疸、癃闭等肝肾病证,外科治疗痘疹,妇科包括妊妇痢后呕哕,儿科治疗小儿喘嗽,可见其主治范围被拓展到内、外、妇、儿等诸科。通过对猪苓汤古代文献的系统分析,旨在为其研究开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汤 经典名方 历史沿革 文献研究 《中华医典》 《伤寒论》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 被引量:29
6
作者 高长玉 韩淑芬 +3 位作者 段伟松 杨东宁 张艳景 常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取11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临床分级。结果(1)单证出现率依次为气虚证49.12%、火热证38.59%、血瘀证36.84%、阴虚证27.19%、阳虚证14.91%、痰湿证8.77%、血虚证...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取11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临床分级。结果(1)单证出现率依次为气虚证49.12%、火热证38.59%、血瘀证36.84%、阴虚证27.19%、阳虚证14.91%、痰湿证8.77%、血虚证0.88%。(2)1级中气虚证、火热证的出现率较高(67.65%,32.35%);2级中血瘀证、阴虚证和阳虚证明显增加(52.11%、26.76%、11.27%);3级中阴虚证、阳虚证达高峰(均为100%)。(3)1级单证出现率为67.65%,2级两证出现率为57.75%,3级三证出现率为55.56%。(4)证候组合形态有15种,1级中气虚证和火热证的出现率较高(35.3%、32.4%);2级中火热血瘀证、火热证和气虚血瘀证出现率较高(19.7%、18.3%、14.1%);3级中阴阳两虚血瘀证出现率较高(55.6%)。结论气虚证、火热证、血瘀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可以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证候,且与病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证候特征 临床分级 气虚证
下载PDF
四神丸止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高长玉 李冀 +2 位作者 柴剑波 王皓宇 孙琳琳 《中医药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药物性腹泻小鼠腹泻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止泻试验和炭末推进法。结果:四神丸能降低大黄、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小鼠的腹泻次数,并能抑制正常小鼠和拮抗溴吡斯的明小鼠的炭末推进率。结论:四神丸...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药物性腹泻小鼠腹泻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止泻试验和炭末推进法。结果:四神丸能降低大黄、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小鼠的腹泻次数,并能抑制正常小鼠和拮抗溴吡斯的明小鼠的炭末推进率。结论:四神丸具有良好的涩肠止泻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抗胆碱作用和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腹泻 小肠推进运动 止泻
下载PDF
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长玉 王垚 +4 位作者 毛颖 高彦宇 柴剑波 李胜志 肖洪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一氧化氮水平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探讨四神丸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高、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 目的:通过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一氧化氮水平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探讨四神丸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高、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进行灌胃给药,18天后取大鼠的结肠组织。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四神丸可明显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NO、MDA的含量及iNOS的活性,提高SOD的活力。结论:四神丸对UC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可以改善其一般状态,减轻结肠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NO的浓度及iNOS的活性以调节一氧化氮水平,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细胞毒性,以达到消除炎症、修复肠黏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溃疡性结肠炎 一氧化氮 氧自由基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与电生理所见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高长玉 段伟松 +4 位作者 潘栓珍 王淑英 常庚 张艳景 杨东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与电生理的关系。方法选择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应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型肌电图仪,采用表面电极测定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与电生理的关系。方法选择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应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型肌电图仪,采用表面电极测定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阳虚证患者腓总神经MCV最慢,明显低于气虚证、热证、血瘀证和湿证(P<0.05);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最低,明显低于气虚证、热证和湿证(P<0.05)。阳虚证患者腓肠神经SCV亦最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亦最低,均明显低于气虚证、热证、阴虚证、血瘀证和湿证(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阳虚证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异常最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可以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辨证 神经传导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长玉 王彩娟 +3 位作者 韩淑芬 刘桂宇 贲莹 段伟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8-350,353,共4页
目的了解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80例患者分期分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单证的发生率:气虚证60.0%、阴虚证56.3%、血瘀证63.8%、痰湿证75.0%和火热证86.3%;证候组合形式以三证最多,证候组合形态最常... 目的了解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80例患者分期分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单证的发生率:气虚证60.0%、阴虚证56.3%、血瘀证63.8%、痰湿证75.0%和火热证86.3%;证候组合形式以三证最多,证候组合形态最常见的为痰热瘀证;活动期血瘀证高于稳定期,而气虚证和阴虚证则低于稳定期;重型组阴虚证明显高于轻型组。结论本病基本证候为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且与病情分期分型有一定相关性,辨证时多为复合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分期 分型 中医辨证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长玉 刘桂宇 +2 位作者 韩淑芬 贲莹 王彩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62例,进行临床观察和中医辨证。结果:中医辨证:急性期气虚湿热证占41.94%,湿热证占24.19%,气虚+湿证占19.35%,恢复期气阴两虚证占62.5%,气阴两虚+湿证...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62例,进行临床观察和中医辨证。结果:中医辨证:急性期气虚湿热证占41.94%,湿热证占24.19%,气虚+湿证占19.35%,恢复期气阴两虚证占62.5%,气阴两虚+湿证占29.17%。急性期西医临床分型轻、中、重、极重型,中医辨证气虚湿热证分别为5.26%、35%、60%、92.31%。结论:GBS中医证候分布急性期主要为气虚湿热证,且病情越重气虚湿热证的发生率越高;恢复期主要是气阴两虚证或气阴两虚+湿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痿病 中医证候
下载PDF
黄元御扶阳抑阴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长玉 杜鹃 +2 位作者 王秀珍 毛颖 李冀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3期9-10,共2页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毕生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可谓特色鲜明,匠心独运。因此从生理、病理与治疗三方面对黄氏这一学术特色进行了详尽阐述,以彰黄氏之学。
关键词 黄元御 扶阳抑阴 崇尚脾土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改善脑瘫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长玉 李冀 +1 位作者 李博文 姜志梅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脑瘫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合并缺氧方法制作脑瘫动物模型,通过悬吊试验、斜坡试验与模型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检测,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其的影响...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脑瘫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合并缺氧方法制作脑瘫动物模型,通过悬吊试验、斜坡试验与模型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检测,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其的影响。结果:六味地黄丸能够明显延长模型大鼠悬吊时间,缩短斜坡试验耗时,提高模型大鼠脑组织Ach E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增强脑瘫模型大鼠运动能力,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模型大鼠 六味地黄丸 运动功能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分期分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长玉 刘桂宇 +1 位作者 贲莹 王彩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67-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临床分期分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期与分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对计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急性期CD3+、CD8+、CD4+CD...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临床分期分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期与分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对计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急性期CD3+、CD8+、CD4+CD25+显著降低(P<0.01),CD4+/CD8+显著升高(P<0.05),CD4+无显著差异;恢复期CD8+、CD4+/CD8+恢复正常。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CD8+显著降低、CD4+/CD8+显著升高(P<0.05)。轻重症组CD3+、CD4+CD25+均显著降低(P<0.01),而重症组CD8+显著降低(P<0.01),CD4+/CD8+显著升高(P<0.05);但轻重症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BS患者急性期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且轻重症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分期 临床分型
下载PDF
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长玉 杜鹃 李冀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182-1183,共2页
目的:探析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方法:立足于黄元御医学著作,分析并归纳黄元御有关中气升降理论的有关论述,探析其学术思想。结果:黄元御阐述人体生理病理,恒以中气升降立论,认为中气旺盛,升降有序,为人生命之根本;中气虚衰,升降窒塞,则... 目的:探析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方法:立足于黄元御医学著作,分析并归纳黄元御有关中气升降理论的有关论述,探析其学术思想。结果:黄元御阐述人体生理病理,恒以中气升降立论,认为中气旺盛,升降有序,为人生命之根本;中气虚衰,升降窒塞,则百病丛生。因此,临证通过泄水补火,扶阳抑阴,培土健中以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水火既济则为却病延年之大法。结论:黄氏重视中气的学术思想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中气升降 理论探析
下载PDF
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模型对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长玉 韩伟丽 +1 位作者 张喆 赵雪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模型在行为学上发生的变化,对其进行阶段性的Morris水迷宫测试,分析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从而论证D-半乳糖在造脑衰老模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5% D-半乳糖100 mg/(kg&... 目的:研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模型在行为学上发生的变化,对其进行阶段性的Morris水迷宫测试,分析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从而论证D-半乳糖在造脑衰老模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5% D-半乳糖100 mg/(kg·d)连续腹腔注射大鼠9周,应用Morris水迷宫方法分阶段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D-半乳糖给药组第4周和第7周的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区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造模第8周和第9周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区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第8周与第9周的模型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是否成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且把造模周期定为8周比较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衰老 MORRIS水迷宫 指标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丸对脑瘫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长玉 姜志梅 +1 位作者 李博文 李冀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脑瘫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瘫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合并缺氧方法制作脑瘫动物模型,通过对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检测,观察六味地黄丸的影响。结...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脑瘫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瘫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合并缺氧方法制作脑瘫动物模型,通过对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检测,观察六味地黄丸的影响。结果:六味地黄丸能明显提高脑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E、DA、5-HT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脑瘫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感知觉障碍,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脑瘫模型大鼠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浅谈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长玉 徐裕海 礼征楠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无纸化考试 校园网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四神丸方源溯源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长玉 李冀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47-149,共3页
关于四神丸的方源,在不同版本的《方剂学》教材及其它方剂学著作中认识不一,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发现,四神丸实际上脱胎于汉代《华佗神医秘传》中的"华佗治肾泄神方",后又以"四神丸"为方名,收录在宋.陈文中《陈... 关于四神丸的方源,在不同版本的《方剂学》教材及其它方剂学著作中认识不一,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发现,四神丸实际上脱胎于汉代《华佗神医秘传》中的"华佗治肾泄神方",后又以"四神丸"为方名,收录在宋.陈文中《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中,这是对四神丸最早的文献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方源 歧疑 溯源
下载PDF
肾泄的病因病机探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长玉 高长久 李冀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6-127,共2页
肾泄一词最早见于汉.华佗所撰,后由唐.孙思邈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有分歧,众说不一。通过查阅大量古今文献,对历代医家的观点进行探讨分析后认为,肾泄关键是由肾阳虚衰,火不生土,闭藏失职所致,与肾、... 肾泄一词最早见于汉.华佗所撰,后由唐.孙思邈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有分歧,众说不一。通过查阅大量古今文献,对历代医家的观点进行探讨分析后认为,肾泄关键是由肾阳虚衰,火不生土,闭藏失职所致,与肾、脾、肝三脏有关,但肾虚为其病本。至于肾泄泄泻时间多在五更时分的原因,则是由于阴阳消长所致。因肾为阳气之根,能温煦脾土,五更是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今命门火衰,脾肾阳虚,阴寒内生,阳气当至而不至,阴气极而下行,故为泄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泄 病因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