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利益群体支付意愿的国家公园景观资源价值货币化核算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鹏 何友均 +7 位作者 李乐 李楠 谢和生 杨欣 沈伟航 高雨婷() 王胤瑜() 田乐()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38-66,共29页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景观最独特的国土空间之一。科学评估景观资源价值对于实现国家公园原真性与完整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采用条件价值法,通过调研内部群体(社区居民与管理人员)和外部群体(外来游...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景观最独特的国土空间之一。科学评估景观资源价值对于实现国家公园原真性与完整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采用条件价值法,通过调研内部群体(社区居民与管理人员)和外部群体(外来游客)对假想市场项目的支付意愿,对该国家公园景观资源价值进行货币化核算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景观资源价值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外部群体支付率高于内部群体,且不同特征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支付率。改善生态环境是不同群体愿意为假想市场项目进行支付的主要原因,但拒绝支付的原因存在明显差异,自身收入低是导致内部群体拒绝支付的主要原因,认为假想市场项目应由财政支付是外部群体拒绝支付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域景观资源价值为1.35亿元,其中,外部价值明显高于内部价值,而态度因素比人口和环境因素对景观资源价值的影响更大。国家公园景观资源价值受到多元利益群体的认知、诉求和利益驱动的影响,研究建议加快构建标准化核算评估技术体系,为中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景观资源价值 货币化核算评估 支付意愿 多元利益群体
原文传递
中国景观设计职业准入门槛与核心专业技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迪华 高雨婷() 田乐()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5期4-7,共4页
当代景观学在中国自诞生至今仍未成为拥有市场开拓能力和清晰社会责任的应用型学科。针对长期困扰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景观行业,以及相关教育发展与公众认知等问题,本文指明景观学的核心技能,并提出五项职业准入门槛:熟悉相关法律、掌握... 当代景观学在中国自诞生至今仍未成为拥有市场开拓能力和清晰社会责任的应用型学科。针对长期困扰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景观行业,以及相关教育发展与公众认知等问题,本文指明景观学的核心技能,并提出五项职业准入门槛:熟悉相关法律、掌握各项标准规范、拥有同理心和职业常识、具备专业胜任力,以及严守职业伦理和接受行业自律。就未来景观行业发展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为确立设计师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创造了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学 职业准入门槛 核心专业技能 无障碍环境建设 职业伦理
原文传递
适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行业的整体主义研究倡议
3
作者 王志芳 高雨婷() 田乐()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6期4-7,共4页
当下,在城乡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存在一大困惑与悖论,即相关跨学科研究在整合其他学科的科研路径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与规划设计实践的联系。面对这一困扰,本文从规划设计实践的整体性决策需求与现代科研的还原主义体系之间的... 当下,在城乡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存在一大困惑与悖论,即相关跨学科研究在整合其他学科的科研路径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与规划设计实践的联系。面对这一困扰,本文从规划设计实践的整体性决策需求与现代科研的还原主义体系之间的差异入手,提出强化整体主义研究的倡议,并建议强化“实践经验的规律提炼”“系统科学的整体探究”及“跨学科的知识集成”来辅助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景观设计 规划设计实践 整体主义 还原主义
原文传递
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详 李骥 +2 位作者 刘祎绯 高雨婷() 田乐()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5-10,4,共7页
作为一种关于文化实践的现代概念,“遗产”体现着不同民族国家对于特定价值的理解与建构方式。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遗产与景观的关联极大扩展了人们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方式,文化景观也成为相关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特定遗... 作为一种关于文化实践的现代概念,“遗产”体现着不同民族国家对于特定价值的理解与建构方式。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遗产与景观的关联极大扩展了人们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方式,文化景观也成为相关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特定遗产类型。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整体性视角使相关实践尝试从景观载体的角度解读遗产的价值内涵,并将遗产资源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框架。在多元化视角下,对遗产与景观的关联性的强调推动了对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的学术体系构建。在未来,数字化时代遗产景观研究拥有巨大的价值和潜力,同时也需解决相应的基本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价值 认知方式 文化景观 历史性城市景观 数字化时代
原文传递
森林的掠取与保育——印度阿拉瓦利山的社会-生态变化
5
作者 谢巴·阿米尔 凯利·香农 +1 位作者 田乐() 高雨婷()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1期16-29,共14页
本文认为,印度所沿袭的殖民时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将阿拉瓦利山及其在德里和古尔冈近郊的森林系统划分为“荒地”的做法,贬损了森林对区域景观的社会-生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利用分类导致了“荒地”向生态敏感性较差的“生产... 本文认为,印度所沿袭的殖民时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将阿拉瓦利山及其在德里和古尔冈近郊的森林系统划分为“荒地”的做法,贬损了森林对区域景观的社会-生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利用分类导致了“荒地”向生态敏感性较差的“生产性”用地的转化。本文批判性地回顾了阿拉瓦利山在殖民时期和独立后,在土地管理政策上持续的社会-生态转型,以及一系列与森林相关的社会-环境转型事件。研究基于景观和城市规划,以及社会科学和环境科学的视角,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读城市环境。本文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印度“荒地”森林的社会-生态价值的了解和认识,并激发我们讨论其在不断转型的城市景观中的未来可能性。印度阿拉瓦利山的案例研究将为其他同样因城市发展而受到威胁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 神圣森林 土地利用分类 社会-生态转型 公地 森林管理 德里-古尔冈 印度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森林构建与立体绿化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戚智勇 杨睿() +1 位作者 王颖() 高雨婷()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高密度城市中,较大的已建成区域能带来相应的立体绿化增量空间,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益补充。本文强调,设计师和建造者需要突破对城市森林的传统认知,重新理解“森林”的定义及功能,并认识到立体绿化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密度城市中,较大的已建成区域能带来相应的立体绿化增量空间,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益补充。本文强调,设计师和建造者需要突破对城市森林的传统认知,重新理解“森林”的定义及功能,并认识到立体绿化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立体绿化的实践受气候环境条件制约,但技术进步和材料变革可以为城市森林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例如新型基质“垒土”的研发正在帮助城市摆脱借助盆钵、需要频繁更换植株的立体种植,为城市更新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此外,本文指出,城市森林的未来发展应进一步发展装配式绿化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城市森林构建需求;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将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纳入考量;通过公众可切身感受到的环境与社会效益变化,提高其对城市森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立体绿化 装配式绿化 功能性 基质 材料
原文传递
孙筱祥与劳伦斯·哈普林的文化邂逅
7
作者 慕晓东 朱育帆 +1 位作者 高雨婷() 田乐()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4期101-115,共15页
“从自然到自然”是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前者是观念维度上的自然,即,景观设计师把自然视为创作原型;后者是体验维度上的自然,即,景观设计师希望通过景观营造使人感知自然氛围;实现两种自然状态之间的转化指的便是景观设计过程,同时景观... “从自然到自然”是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前者是观念维度上的自然,即,景观设计师把自然视为创作原型;后者是体验维度上的自然,即,景观设计师希望通过景观营造使人感知自然氛围;实现两种自然状态之间的转化指的便是景观设计过程,同时景观的物质形式也诞生于此。因此,本文研究的议题有三:1)作为造景理论的原点,自然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2)作为观念的自然又如何推动景观设计的赋形;3)景观营造又具有何种与自然有关的审美体验。本文聚焦于两位世界级别的风景园林大师孙筱祥和劳伦斯·哈普林,在比较文化的视域下,从对自然的观念及再现、造景赋形的内在机制、景观营造的自然体验三方面内容深度剖析两位哲匠的理论和作品,旨在两位大师之间差异与共性的双向对话中,进一步探索当代景观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自然观念 再现 赋形 体验 审美 风景园林
原文传递
中国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对步行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李博 欧阳浩 +3 位作者 刘秋宏 王越() 高雨婷() 田乐()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1期30-57,共28页
步行体力活动可以改善居民健康,探索绿色基础设施对步行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是建设健康城市环境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中国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与居民步行体力活动的频率和强度为研究对象,通过识别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分析... 步行体力活动可以改善居民健康,探索绿色基础设施对步行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是建设健康城市环境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中国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与居民步行体力活动的频率和强度为研究对象,通过识别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分析步行体力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构建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对居民步行体力活动频率和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株潭城市群居民的步行体力活动轨迹主要分布在绿色基础设施的连接廊道和小型场地中。绿色基础设施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空间格局均对居民步行体力活动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外部环境指标中的居住密度、房价水平,内部环境指标中的公共厕所密度、城市广场密度、公交站点密度、绿地面积占比,以及空间格局指标中的最大斑块面积和斑块聚合度指数均与步行体力活动的频率和强度有显著相关性;外部环境指标中的土地利用混合度、日平均气温和内部环境指标中的水体面积占比仅与步行体力活动的强度有显著相关性,内部环境指标中的步道密度仅与步行体力活动的频率有显著相关性。最后,本文分别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更新策略,以期改善居民步行体力活动环境,充分发挥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步行体力活动 影响机制 长株潭城市群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