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筛查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血液安全专业委员会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筛查专家共识编写组 高宏军 +6 位作者 胡雪 黄雪原 兰炯采 刘铁梅 王珏 魏亚明 张德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9-376,共8页
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是指正常ABO血型中除抗-A、抗-B之外的血型抗体,其广泛存在于妊娠、输血、移植、注射免疫原性物质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可造成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并严重影响输血安全及输血疗效。本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 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是指正常ABO血型中除抗-A、抗-B之外的血型抗体,其广泛存在于妊娠、输血、移植、注射免疫原性物质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可造成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并严重影响输血安全及输血疗效。本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抗体筛查细胞要求、操作规程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安全有效 输血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意外抗体 抗体筛查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血型转变研究
2
作者 童欣欣 钟明璐 +3 位作者 黄慧瑛 邓晖 黄建云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O血型、Rh血型,统计分析并比较ABO、Rh血型抗原转变与时间。结果排除红细胞输注的影响,58例HSCT患者Rh血型抗原C、c、E、e完全转变为供者的Rh血型抗原所需时间为(57.81±8.99)d,患者的年龄和血液病种类影响Rh血型抗原转换时间,性别、移植方式和供受者ABO血型相合性对Rh抗原转变时间无影响。移植后第3周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少量供者红细胞,第4周开始检测到混和嵌合状态,第7~10周Rh血型抗原完全转变。此外,比较25例供、受者ABO血型和Rh血型均不相同的HSCT患者的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和ABO血型转变时间,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较ABO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检测HSCT患者移植后Rh血型抗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移植效果的指标之一,对HSCT患者移植后输注Rh血型相容性的红细胞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RH血型抗原 转变时间
下载PDF
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研究
3
作者 阳雪新 袁咏梅 +5 位作者 吴兆勇 苑召虎 刘珍 童欣欣 陈小卫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研究分析紧急特殊情况下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收集2013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紧急特殊情况下的2... 目的研究分析紧急特殊情况下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收集2013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紧急特殊情况下的24人次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为ABO次侧不相合组;收集同期ABO同型血小板输注610人次,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从中筛选出拥有相似特征的24人次ABO同型血小板输注,为ABO同型组。比较两组间血小板输注疗效,患者住院天数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差异,分析ABO次侧不相合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②体外模拟受血者输注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盐水介质法检测输注后的红细胞凝集强度。结果①回顾分析中ABO次侧不相合组的血小板差值(ΔPLT)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分别为(18.0±20.2)×10^(9)/L,(55.4±54.5)%;ABO同型组则分别为(20.6±15.4)×10^(9)/L,(61.9±48.9)%,以上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51,0.46,P均>0.05。②ABO次侧不相合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IgG免疫球蛋白,IgM免疫球蛋白,CD4计数,CD8计数及B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0.4±17.8)d,(33.0±16.3)U/L,(104.9±64.7)μmol/L,(9.1±2.6)g/L,(1.24±0.83)g/L,(299.3±341.5)cells/μL,(475.7±283.9)cells/μL,(142.8±218.6)cells/μL;ABO同型组患者则分别为(29.5±17.5)d,(31.1±40.5)U/L,(95.6±55.6)μmol/L,(11.8±3.0)g/L,(0.96±0.42)g/L,(397.3±250.9)cells/μL,(622.7±406.6)cells/μL,(190.7±216.6)cells/μL,以上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15,0.01,0.39,1.90,1.03,0.72,0.65,0.21,P均>0.05。③回顾性研究中有24人次的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未观察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④模拟1治疗量的A型血小板输给B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模拟1治疗量的B型血小板输给A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模拟1治疗量的O型血小板输给A型(或B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结论①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与ABO同型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相当。②紧急特殊情况下输注不多于1治疗量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未发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ABO血型 ABO次侧不相合 输血 溶血 疗效
下载PDF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现状及建议
4
作者 阳雪新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已有了地方性应用专家共识,但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普及,使得临床普遍担心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国内ABO非同型血小板应用较少,特别是紧急抢救没有同型血小板时...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已有了地方性应用专家共识,但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普及,使得临床普遍担心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国内ABO非同型血小板应用较少,特别是紧急抢救没有同型血小板时也不使用。本文介绍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概念、血小板上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国内血小板供需现状,阐述了国内外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提出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指导建议,为ABO非同型血小板国内临床输注提供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ABO血型不合 血小板输注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魏亚明作品选
5
作者 魏亚明 《艺术教育》 2016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风景 CM
原文传递
魏亚明作品选
6
作者 魏亚明 《艺术教育》 2017年第6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CM
原文传递
魏亚明作品
7
作者 魏亚明 《当代工人(D版)》 2018年第3期28-31,共4页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不平衡大数据分类算法
8
作者 魏亚明 孟媛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针对目前不平衡大数据分类算法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不平衡大数据分类算法。首先采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不平衡大数据进行信息过滤,然后利用反k近邻法检测并消除离群点,通过增量主成分... 针对目前不平衡大数据分类算法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不平衡大数据分类算法。首先采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不平衡大数据进行信息过滤,然后利用反k近邻法检测并消除离群点,通过增量主成分分析法去掉不平衡大数据中协方差矩阵存在的奇异性,并依据熵值法对其展开权重解析,进而提取不平衡大数据特征信息。将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决策树当作不平衡大数据的基分类器,进而构建随机森林决策树分类器,最后将提取的不平衡大数据特征信息输入分类器中,实现不平衡大数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不平衡大数据的采样效果较好,并且分类精准度、稳定性和性能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不平衡大数据分类 SVM支持向量机 反k近邻法 CART决策树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输血专家共识 被引量:2
9
作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输血专家共识起草专家组 苑召虎 +2 位作者 张印则 王顺清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5期586-593,共8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将健康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治疗血液疾病或者肿瘤的一种方法。输血是allo-HSCT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与其他输血患者不同,受原发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将健康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治疗血液疾病或者肿瘤的一种方法。输血是allo-HSCT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与其他输血患者不同,受原发病及处理方案执行期间放化疗的影响,移植前后allo-HSCT患者需要输注大量各种类型的血液成分,其中ABO非同型allo-HSCT患者兼顾有血型转化的复杂性,因此allo-HSCT患者的输血特点不同于普通输血患者。本共识由多家已开展allo-HSCT的血液病学和输血医学专家共同探讨形成,旨在建立allo-HSCT患者临床输血的推荐方案,为推动allo-HSCT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输血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二氧化硒诱导的正常肝细胞株及肝癌细胞株的凋亡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亚明 曹晓哲 +3 位作者 欧英贤 路继红 刑传平 郑荣梁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 : 研究中毒剂量二氧化硒 ( Se O2 )对正常肝细胞 HL- 770 2及肝癌细胞 SMMC-772 1的影响。方法 :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硒对两种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对两种细胞 Bcl- 2 ,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  30 μmol/L的硒作用 48h... 目的 : 研究中毒剂量二氧化硒 ( Se O2 )对正常肝细胞 HL- 770 2及肝癌细胞 SMMC-772 1的影响。方法 :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硒对两种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对两种细胞 Bcl- 2 ,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  30 μmol/L的硒作用 48h可以明显抑制正常肝细胞株 HL- 770 2及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的增生与活力 ,诱导两种细胞的凋亡 ,且两种细胞伴随着不同程度的 Bcl-2蛋白的下调及 P5 3蛋白的上调。结论 : 中毒剂量的 Se O2 诱导正常肝细胞 HL- 770 2和肝癌细胞 SMMC- 772 1的凋亡 ,且这种诱导凋亡作用是无选择性的 ,但两种细胞调亡的机制有一定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硒 肝癌 BCL-2蛋白 细胞凋亡 P53蛋白 HL-7702细胞株 SMMC-7721细胞株
下载PDF
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BALB/c小鼠模型建立(英文)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亚明 林继红 +1 位作者 夏荣 兰炯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96-600,共5页
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已成为迄今为止治疗恶性血液病等最有效措施,而建立骨髓型可移植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本实验用K562细胞接种BALB/c裸鼠产生红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将4-5周龄雌性BALB/c裸鼠... 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已成为迄今为止治疗恶性血液病等最有效措施,而建立骨髓型可移植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本实验用K562细胞接种BALB/c裸鼠产生红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将4-5周龄雌性BALB/c裸鼠,腹腔连续两天注射环磷酰胺(CTX)2mg,第3天腹腔或尾静脉直接接种K562白血病细胞2×105-2×106/只。定时取小鼠尾静脉外周血、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检测CD45,CD13,CD33抗原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显示,4-5周龄BALB/c裸鼠无论通过腹部或尾静脉接种,无论有无CTX预处理,当接种K562细胞数大于2×105/只时,均可在BALB/c裸鼠身上产生可移植性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可存活30-60天。结论:腹腔或尾静脉接种大于2×105细胞/只均可产生人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有无CTX2毫克/只的预处理不影响4-5周龄BALB/c裸鼠产生人白血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裸鼠 造血干细胞移植 K562细胞 BCR/ABL融合基因 白血病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分化的双向诱导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亚明 欧剑锋 +3 位作者 欧英贤 白海 路继红 郑荣梁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细胞凋亡和分化的双向诱导作用。方法:细胞分化抗原用相应抗体标记,用PI标记DNA,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0.6μmol·L-1As2O3作用72h能诱导NB4发生44.9%的凋亡,提高其浓度至8.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细胞凋亡和分化的双向诱导作用。方法:细胞分化抗原用相应抗体标记,用PI标记DNA,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0.6μmol·L-1As2O3作用72h能诱导NB4发生44.9%的凋亡,提高其浓度至8.1μmol·L-1,也能诱导HL-60发生62.3%凋亡,低浓度0.1~0.3μmol·L-1As2O3对NB4、0.1~2.7μmol·L-1As2O3对HL-60细胞无诱导分化作用,对分化抗原表达无影响。只有当浓度增至0.6和8.1μmol·L-1并作用较长时间才能使两种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增加。结论:低浓度As2O3无促分化作用,较高浓度作用较长时间才显示诱导凋亡和一定的促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白血病 细胞凋亡 双向诱导作用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及其干细胞移植再生修复 被引量:9
13
作者 魏亚明 聂玉强 +1 位作者 李瑜元 沙卫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14-1317,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发病率逐步升高,其相关病理学研究和再生修复成为研究的热点.炎症性肠病存在易感基因NOD2,发病与感染、饮食、药物、肠道菌群变化及免疫因素有关.肠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能力.肠黏膜被破坏时,陷窝残存的干...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发病率逐步升高,其相关病理学研究和再生修复成为研究的热点.炎症性肠病存在易感基因NOD2,发病与感染、饮食、药物、肠道菌群变化及免疫因素有关.肠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能力.肠黏膜被破坏时,陷窝残存的干细胞向外生长并移行,重建绒毛直至肠黏膜恢复正常.肠道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与多种细胞因子作用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BD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自体与异体移植均有较好临床疗效,基础研究已经证实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定居于肠道上皮,但移植修复损伤肠道黏膜的详细机制则有待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病理 免疫 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脐血体外同时扩增造血干祖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亚明 周华友 +1 位作者 曹琼 兰炯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索体外同时扩增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可能性和最佳细胞因子组合方案。方法:采集健康正常足月产新生儿脐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作用下培养14天。培养于0、3、7和14天时收集细胞,用FCM分析... 目的:探索体外同时扩增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可能性和最佳细胞因子组合方案。方法:采集健康正常足月产新生儿脐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作用下培养14天。培养于0、3、7和14天时收集细胞,用FCM分析扩增前后脐血CD34+、CD3+T及DCs细胞含量。结果:3组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组A:SCF+IL3,6;B:SCF+IL3,6,4;C:SCF+IL3,6,4(5×)均能显著扩增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各组的CD34+细胞最高值出现在第7天,CD34+细胞平均增加倍数10~20倍不等。在扩增初期,各组CD3+T有所下降,7天时CD3+T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4天时扩增最高的组别中CD3+T细胞是新鲜脐血的2倍。DCs标志CD1a、CD80、CD83和CD86,在所有组别中培养3天时有所下降,第7天时在含IL4的组别中有显著上升,且CD1a和CD80表达高于CD83和CD86;14天时则有所回落。IL4对CD34+和CD3+T细胞扩增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脐血中T细胞、DC细胞在一定细胞因子组合下,可与CD34+细胞同时在体外被扩增和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体外扩增 CD34^+细胞 DC细胞
下载PDF
红细胞免疫抗体检查在输血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魏亚明 欧英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免疫抗体 输血 产前诊断
下载PDF
As_2O_3诱导HL-60,K562及NB4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亚明 欧英贤 +1 位作者 路继红 郑荣梁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慢性粒细胞K5 6 2 (CML)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 - 6 0 (AMLM2 )的作用并与细胞株NB4(APLM3)作比较。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As2 O3 对HL - 6 0 ,K5 6 2及NB4细胞的作用。结果 :A...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慢性粒细胞K5 6 2 (CML)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 - 6 0 (AMLM2 )的作用并与细胞株NB4(APLM3)作比较。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As2 O3 对HL - 6 0 ,K5 6 2及NB4细胞的作用。结果 :As2 O3不仅能诱导NB4的凋亡 ,提高其浓度至 2 .7μM和 8.1μM ,也能诱导K5 6 2 ,HL - 6 0的凋亡。As2 O3 不能诱导三种细胞分化。结论 :As2 O3 对细胞诱导的凋亡是非选择性的且不能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HL-60 NB4 三氧化二砷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砷制剂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亚明 欧英贤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砷制剂
下载PDF
Effects of Selenium Dioxide on Apoptosis, Bcl-2 and P53 Expression,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Calcium Level in Three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s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亚明 于海建 +1 位作者 赵熙妍 白海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4年第3期141-146,193,共7页
To evaluate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SeO2 and its mechanisms on three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s. Methods: Three lung cancer cells A549, GLC-82 and PG were treated with 3-30 μmol/L SeO2.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To evaluate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SeO2 and its mechanisms on three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s. Methods: Three lung cancer cells A549, GLC-82 and PG were treated with 3-30 μmol/L SeO2.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apoptosis,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expression of p53 and Bcl-2, as well as ROS and Ca^2+ level within cells. Results:SeO2 marked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viability, and prompted apoptosis after 48 h treatment. SeO2 at 10 μmol/L induced 47.8% apoptosis in A549 cells, 40.8% in GLC-82 cells, 18.2% in PG cells. SeO2 at 30 μmol/L induced 37.8% apoposis in PG cells,but did not increase apoptotic raes in other two cells. SeO2 could down-regulate the 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 of Bcl-2 from 65.8 to 9.6 in A549, but not in GLC-82 and in PG, cells, up-regulate wild type p53 level in all three cells. SeO2 decreased the ROS and Ca^2+ level markedly within three tested cells. Conclusion: SeO2 showed anti-tumor effect via apoptosis pathway in three lung cancer cell lines. The decrease of ROS and Ca^2+ level within cells as well as regulation of Bcl-2 and p53 expression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above apoptotic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硒 BCL-2 P53 细胞调亡 基因表达 细胞内反应 氧化反应 钙水平 肺细胞癌系统 肿瘤
下载PDF
难治性青光眼引流阀植入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亚明 宋桂花 +2 位作者 剡晓川 闫小琳 谷军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808-809,共2页
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科共实施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8例(29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29眼),其中男11例(12眼),女17例(17眼),年龄12~53岁。先天性青光眼1例(2眼);新生血管性青... 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科共实施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8例(29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29眼),其中男11例(12眼),女17例(17眼),年龄12~53岁。先天性青光眼1例(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9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7例(7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2例(2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青光眼1例(1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引流阀植入
下载PDF
脐血体外同时扩增T、NK及干祖细胞移植治疗BALB/c小鼠白血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亚明 孟庆宝 +3 位作者 许艳丽 兰炯采 孟凡义 陈龙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同时扩增T、NK及干祖细胞脐血用于移植治疗BALB/c小鼠白血病效果。方法: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作用下定向扩增脐血干祖细胞及T、NK免疫细胞。扩增7天后,5×106个/只脐血细胞经尾静脉接种X射线照射的白血病小鼠,观察各... 目的:观察体外同时扩增T、NK及干祖细胞脐血用于移植治疗BALB/c小鼠白血病效果。方法: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作用下定向扩增脐血干祖细胞及T、NK免疫细胞。扩增7天后,5×106个/只脐血细胞经尾静脉接种X射线照射的白血病小鼠,观察各组小鼠存活时间及检查存活证据及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结果:1.细胞因子SCF,IL-3,IL-6,IL-7,IL-2组合能显著扩增脐血中的CD34+、CD3+T、NK细胞。2.尾静脉接种2×106个/只K562产生可移植性白血病BALB/c裸鼠。3.BALB/c白血病小鼠移植6周后,实验组共存活鼠12只。而未移植者在60天内死于肿瘤。4.流式细胞分析移植30天后小鼠外周血中人CD3+细胞从最低新鲜脐血移植组(0.48±0.40)%,最高SCF+IL-3,6,7组中为(3.01±1.25)%。RT-PCR检测发现,在12只扩增后移植存活6周小鼠中,检测不到bcr/abl基因。在3只新鲜脐血移植存活6周的小鼠中,1只呈现阳性,说明移植取得了造血与免疫重建。所有脐血移植小鼠均未出现明显临床GVHD症状。结论:这种扩增后含一定水平T、NK免疫细胞的脐血能重建可移植性BALB/c白血病小鼠的造血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体外扩增 干细胞 T细胞 NK细胞 BALB/C裸鼠 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