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场光存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劲松 张约品 +1 位作者 阮昊 干福熹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本文从近场光学的超分辨原理出发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孔径探针型近场光存储技术、SIL透镜近场光存储技术和近场超分辨结构光盘存储技术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SIL透镜 Supr-RENS 光存储 近场光学 光盘存储 信息存储 超分辨 原理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治疗中Quadrant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劲松 曾荣 +2 位作者 陈思圆 魏波 林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63-5568,共6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10%-30%的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统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而腰椎不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10%-30%的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统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而腰椎不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Quadrant系统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为53.7岁,治疗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为90-210min,平均时间145min。术中失血量50-300mL,平均失血量120mL。治疗后住院时间5-9d,平均住院时间6d。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0个月,平均7.2个月。JOA评分治疗前为(10.25±2.34)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8.31±3.12)分和(25.35±2.61)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前为(8.24±1.15)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97±1.12)分和(1.13±0.39)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53例,良9例。证明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QUADRANT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椎弓根钉固定 植骨融合 腰椎管减压 椎间盘摘除
下载PDF
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多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劲松 曾荣 +2 位作者 林颢 李建宁 胡资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患有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进行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本组22例患者均有骨质疏松并胸腰段多... [目的]探讨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患有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进行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本组22例患者均有骨质疏松并胸腰段多椎体不同程度的压缩骨折,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损伤。术前常规行X线片、CT或MR I检查,术后X线片,观察脊柱稳定性、脊髓功能及慢性胸腰背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术后随访植骨部位均达到骨性愈合,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胸背部疼痛或不适明显缓解,无复发,行椎体成形术的椎体无一渗漏,近期疗效均较满意。[结论]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有利于同时解决胸腰椎后凸畸形对神经的压迫、脊柱的不稳定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造成的顽固性胸腰背疼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侧前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硫酸钙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V_2O_5熔体的微量氧化还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劲松 赵康 谷臣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702,共6页
将700、800、1100℃三种温度下的V2O5熔体制得V2O5溶胶,在非晶玻璃基片上将V2O5溶胶制成V2O5凝胶薄膜试样.通过对V2O5凝胶薄膜试样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测试和电子能谱(ESCA)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 将700、800、1100℃三种温度下的V2O5熔体制得V2O5溶胶,在非晶玻璃基片上将V2O5溶胶制成V2O5凝胶薄膜试样.通过对V2O5凝胶薄膜试样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测试和电子能谱(ESCA)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V2O5凝胶薄膜中有四价钒的存在,本文从V2O5熔体的微量氧化还原和晶体结构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微量氧化还原影响钒离子价态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相变薄膜 V2O5 五氧化二钒熔体 微量氧化还原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在建工程火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魏劲松 赵平 冯志彬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实现在建工程火灾风险的动态分析,降低在建工程火灾发生的概率,结合在建工程火灾案例及施工特点,依据火灾原因及特点分析,建立了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托集对分析理论,分析总结了层次分析法在赋权应用上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基于SPA-I... 为实现在建工程火灾风险的动态分析,降低在建工程火灾发生的概率,结合在建工程火灾案例及施工特点,依据火灾原因及特点分析,建立了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托集对分析理论,分析总结了层次分析法在赋权应用上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基于SPA-IAHP的赋权方法,建立了基于N元联系度的系统分析模型,通过对风险等级的判定及对集成分析态势和偏联系数的分析,综合评判出系统风险程度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在建工程 火灾 集对分析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及骨髓细胞OPG、RANKL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劲松 王键 +1 位作者 龚颜 曾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血清I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的变化,以及骨髓细胞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取3月龄雌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2组:假手术对照...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血清I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的变化,以及骨髓细胞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取3月龄雌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2组:假手术对照组(8只)和假手术组(8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术后12周,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法(DXA)测骨密度,ELISA法测量血清PICP、BGP及ICTP浓度,qRT-PCR法半定量骨髓细胞OPG和RANKL mRNA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去卵巢12周后腰椎和股骨骨密度下降显著(P<0.01);血清PICP、BGP和ICTP含量显著升高(P<0.01);骨髓细胞RANKL的mRNA表达量增加(P<0.05)且OPG/RANKL的比率降低(P<0.01),而两者OPG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去卵巢12周后的大鼠表现出高骨转换率的特点。OPG/RANKL/RANK系统失衡可能在以破骨细胞功能亢进为特点的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骨代谢
下载PDF
RIC-200型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再生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魏劲松 梁战桥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RIC-200型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2010年9月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上首次工业应用,催化剂的异构化活性为23.6%,乙苯转化率为21.5%,C8芳烃损失质量分数2.67%。连续运转45个月,需对催化剂进行再生。RIC-200型催化... RIC-200型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2010年9月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上首次工业应用,催化剂的异构化活性为23.6%,乙苯转化率为21.5%,C8芳烃损失质量分数2.67%。连续运转45个月,需对催化剂进行再生。RIC-200型催化剂的首次工业再生采用低氧氮气分步烧焦法。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积炭去除干净,再生催化剂的初始异构化活性为23.7%,乙苯转化率为30.4%,活性恢复良好。调整稳定后,C8芳烃损失质量分数2.2%,选择性良好,表明RIC-200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 烧焦 再生性能
下载PDF
HAT-095型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劲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开发了新型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HAT-095型),在转化率45%、质量空速1.4h-1的条件下,选择性达到96%以上。该催化剂具有初期反应温度低、提温速率慢、操作稳定、选择性高、副反应少、生成的轻烃量少和处理C... 开发了新型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HAT-095型),在转化率45%、质量空速1.4h-1的条件下,选择性达到96%以上。该催化剂具有初期反应温度低、提温速率慢、操作稳定、选择性高、副反应少、生成的轻烃量少和处理C9芳烃和C+10芳烃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歧化 烷基转移 催化剂 生产 二甲苯
下载PDF
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劲松 曾荣 +1 位作者 林颢 胡资兵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索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患者采取侧方经腰椎前外侧入路对感染椎间隙行病灶清除后,将填入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填入该椎间隙。结合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 目的探索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患者采取侧方经腰椎前外侧入路对感染椎间隙行病灶清除后,将填入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填入该椎间隙。结合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腰部支具外固定的方法。结果术后26例患者获得2-10年的随访,感染无1例复发,植入硫酸钙骨粉的椎间隙骨性融合。结论将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植入腰椎病灶清除术后的骨缺损区,结合术后腰部支具外固定的方法对治疗腰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骨粉 感染 椎间隙 腰椎 手术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魏劲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内固定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每组各35例。前路组患者给予前路固定治疗,后路组患者给予后路...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内固定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每组各35例。前路组患者给予前路固定治疗,后路组患者给予后路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运动与触觉评分、伤椎高度与Cobb角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前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2/35),后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前路组治疗前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40.6±3.2)、(70.5±4.6)分,治疗后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47.0±5.3)、(70.7±6.7)分;后路组治疗前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39.5±3.5)、(53.3±4.5)分;治疗后运动、触觉评分分别为(46.6±5.6)、(58.5±6.6)分;治疗后前路组运动和触觉评分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前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伤椎高度分别为(1.3±0.6)、(3.6±1.2)cm,Cobb角分别为(22.0±2.0)°、(44.7±5.3)°;后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伤椎高度分别为(1.4±0.5)、(2.3±1.0)cm,Cobb角度分别为(21.6±2.2)°、(31.5±4.6)°;治疗后两组伤椎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前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后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前路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后路固定效果,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前路固定 后路固定 疗效
下载PDF
高层屋面连体大悬挑双层钢结构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劲松 孙峰 蔡雷 《建筑施工》 2014年第5期550-553,共4页
江苏南京新城总部大厦双塔楼屋面为连体大悬挑双层钢结构,高度超过90 m,最大悬挑16 m。施工时借助塔吊先进行下层内侧安装,在下层用压型钢板满封后再安装上层,并逐步向外延伸悬臂拼装。通过节点优化设计、构件工厂加工控制、现场吊装,... 江苏南京新城总部大厦双塔楼屋面为连体大悬挑双层钢结构,高度超过90 m,最大悬挑16 m。施工时借助塔吊先进行下层内侧安装,在下层用压型钢板满封后再安装上层,并逐步向外延伸悬臂拼装。通过节点优化设计、构件工厂加工控制、现场吊装,并采取严格的高空防坠落措施,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双塔楼屋面 大悬挑 吊装
下载PDF
融合固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魏劲松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4204-4205,共2页
目的:探讨融合固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80例均分成两组分别以保守治疗法和融合固定法治疗,术后进行平均8(6~12)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目的:探讨融合固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80例均分成两组分别以保守治疗法和融合固定法治疗,术后进行平均8(6~12)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VAS及ODI评价结果均显示术后融合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固定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滑脱中能显著改善症状,且并发症少,固定可靠,疗效优于保守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固定 腰椎滑脱症 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长江漫滩地貌单元上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劲松 黄建石 《建筑施工》 2014年第9期1033-1035,共3页
南京新城总部大厦超大超深基坑地处长江漫滩地质,在紧邻居民楼、在建地铁隧道站等周边不利环境的影响下,优化基坑支护设计,采用了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深基坑施工监测、回灌井与降水井快速封堵等施工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基坑与结构施工。
关键词 高层办公楼建筑 超大超深基坑 封闭降水 施工监测 回灌井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魏劲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24-26,共3页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变革。本文从骨科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优势,探讨...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变革。本文从骨科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优势,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骨科 教学
下载PDF
甲苯歧化催化剂的工业调优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劲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不同的反应温度、重时空速等不同操作条件对HAT型甲苯歧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原料中不同的C_(10)以上芳烃含量、苯含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各种情况下的工业调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相关建议。同时,针对传统歧化装置改造... 本文介绍了不同的反应温度、重时空速等不同操作条件对HAT型甲苯歧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原料中不同的C_(10)以上芳烃含量、苯含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各种情况下的工业调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相关建议。同时,针对传统歧化装置改造提出了设想,有利于调节芳烃的产品结构,以应对芳烃产品不同的市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歧化 工业调优 产品结构
下载PDF
聚焦脉冲激光作用下Ge_2Sb_2Te_5薄膜晶化过程及机理
16
作者 魏劲松 阮昊 干福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45-1252,共8页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研究了Ge2Sb2Te5薄膜在沉积和激光淬火两种非晶态下反射率与激光脉冲宽度变化的关系,发现沉积态的Ge2Sb2Te5薄膜在晶化触发阶段内的反射率随激光脉冲宽度增加而减小,经过激光淬火的非晶态Ge2Sb2Te5薄膜在晶化触发阶段...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研究了Ge2Sb2Te5薄膜在沉积和激光淬火两种非晶态下反射率与激光脉冲宽度变化的关系,发现沉积态的Ge2Sb2Te5薄膜在晶化触发阶段内的反射率随激光脉冲宽度增加而减小,经过激光淬火的非晶态Ge2Sb2Te5薄膜在晶化触发阶段内的反射率随激光脉冲宽度增加而变化平缓.本文借用气-液体系中过饱和度分析液滴形成的原理,从统计物理学角度详细研究了两种非晶态Ge2Sb2Te5薄膜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的晶化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当Ge2Sb2Te5的非晶态程度处于未饱和或饱和状态时不形成晶核;当Ge2Sb2Te5的非晶态程度处于过饱和状态时,此时的Ge2Sb2Te5为亚稳态,可能形成大小不等的晶核,但只有半径大于临界晶核尺寸时才可能长大成晶粒.而应力降低晶化能垒,增加非晶态Ge2Sb2Te5的过饱和度是导致沉积态与激光淬火态的Ge2Sb2Te5薄膜在晶化触发阶段内反射率随激光脉冲宽度变化规律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并据此解释了Ge2Sb2Te5薄膜在这两种状态下的反射率随激光脉冲宽度的变化特点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脉冲激光 晶化过程 GE2SB2TE5薄膜 过饱和度 晶化机理 相变光储存
下载PDF
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钛笼植入治疗胸椎化脓性脊椎炎骨缺损
17
作者 魏劲松 曾荣 +1 位作者 林颢 胡资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3145-3148,共4页
背景:关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案存在许多争议,在保守治疗方面,多数学者主张卧床制动、理疗,对症处理,同时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但有些学者对抗生素的应用存有异议。目的:探讨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胸椎化脓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作用... 背景:关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案存在许多争议,在保守治疗方面,多数学者主张卧床制动、理疗,对症处理,同时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但有些学者对抗生素的应用存有异议。目的:探讨硫酸钙骨粉混合抗生素在胸椎化脓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来自2000-10/2008-08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对象: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胸椎化脓性脊椎炎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42~71岁;病灶位于T6/7节段9例,T7/8节段6例,T8/9节段3例,T10/11节段4例,T6/8节段2例。24例患者中8例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背肌痉挛,被动体位,转侧困难,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痛;11例伴食欲减退、消瘦;2例伴双下肢不全瘫,自主排尿困难;3例伴糖尿病。方法:全部患者均采取侧前方经胸腔病灶清除后,将填入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的钛笼植入骨缺损区,两钉一棒内固定。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腰背部支具外固定。主要观察指标: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的恢复率,并观察血沉及骨性愈合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8年。1例患者没有恢复,其余23例均有明显恢复,恢复率30%~100%。血沉从术前平均(86.74±10.56)mm/h下降到术后5个月时的(26.40±5.42)mm/h。24例患者全部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8个月。无手术直接相关的死亡及其他并发症,随访期间无感染复发。结论:将填入混合有抗生素的硫酸钙骨粉的钛笼植入胸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区,结合两钉一棒内固定及腰背部支具外固定是治疗胸椎化脓性脊椎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骨粉 化脓性脊椎炎:胸椎 手术
下载PDF
预应变热处理条件下残余奥氏体的分布机理
18
作者 魏劲松 谷臣清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49,共4页
对 30 Si Mn Cr Mo V钢采用不同的预应变淬火处理 ,得到了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分布与马氏体板条尺寸的关系 ,并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 D形核理论及不变面应变的稀释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30 Si Mn Cr Mo V钢预应变淬火处理后残余奥氏... 对 30 Si Mn Cr Mo V钢采用不同的预应变淬火处理 ,得到了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分布与马氏体板条尺寸的关系 ,并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 D形核理论及不变面应变的稀释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30 Si Mn Cr Mo V钢预应变淬火处理后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分布与马氏体板条尺寸的关系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奥氏体 应变 D形核理论 不变面应变 马氏体相变 30SiMnCrMoV钢
下载PDF
芳烃联合装置中分壁精馏塔技术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劲松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3期184-186,188,共4页
天津石化公司1#芳烃联合装置已运行三十多年,存在工艺落后、能耗高的问题。鉴于分壁精馏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的优点,本文对装置中可以采用分壁精馏技术的相关单元进行了分析,并采用ASPEN软件对芳烃联合装置中苯-甲苯分馏单元以及吸... 天津石化公司1#芳烃联合装置已运行三十多年,存在工艺落后、能耗高的问题。鉴于分壁精馏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的优点,本文对装置中可以采用分壁精馏技术的相关单元进行了分析,并采用ASPEN软件对芳烃联合装置中苯-甲苯分馏单元以及吸附抽出液分离单元中现有的两塔分离工艺与分壁精馏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比较了两种分离工艺的能耗情况。结果表明: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上述两个分离单元中,采用分壁精馏技术比现有的两塔分离工艺能耗分别降低21.64%和15.65%,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壁精馏技术 芳烃联合装置 节能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葛根酒发酵工艺参数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魏劲松 徐洲 +1 位作者 黄宪龙 张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3-200,共8页
为消除主观因素对感官评价的影响,以宜宾葛根为原料,采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对葛根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初始pH、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的品质等级值为响应值,运用Box-... 为消除主观因素对感官评价的影响,以宜宾葛根为原料,采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对葛根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初始pH、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的品质等级值为响应值,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葛根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葛根酒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5.5、发酵温度30℃、酵母接种量0.5%。在此条件下,感官评价等级值为3.68;葛根酒中共检测出30种香气成分,醇类物质含量为8.414 mg/L,以异戊醇、苯乙醇、异丁醇和异丙醇为主;酯类物质含量为2.229 mg/L,其中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己酸乙酯含量较高;此外还检测出酸类、醛类、酮类物质,如乙酸、己酸、辛酸、乙缩醛、3-羟基-2-丁酮等,这些香气物质相互融合协调,构成了葛根酒独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酒 模糊数学 响应面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