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田杂草龙葵种子萌发对温度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龙龙 马子晴 +3 位作者 陈召霞 黄兆峰 黄红娟 魏守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目的】龙葵(Solanum nigrum L.)是棉田恶性杂草。本研究旨在通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龙葵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为龙葵萌发预测和防除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我国... 【目的】龙葵(Solanum nigrum L.)是棉田恶性杂草。本研究旨在通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龙葵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为龙葵萌发预测和防除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我国不同省(自治区)的6个龙葵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萌发温度(10~40℃)条件下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分析比较不同种群对温度的生理响应差异。【结果】6个龙葵种群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萌发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XJ1600种群的S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而LN2209种群的S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HN2160和LN2209种群的POD活性在10~30℃时相对较高,但在35~40℃时相对较低;XJ1600种群的CAT活性在10~30℃时较稳定,而LN2209种群的CAT活性在20~35℃时变化较小。各种群龙葵种子的MDA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高温胁迫可明显提高龙葵种子的MDA含量,其中HN2160种群对30~40℃高温较为敏感。龙葵种子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保持稳定的趋势,不同种群淀粉酶活性较高时的温度不同,其中XJ1600和JL1697种群淀粉酶活性较高时的温度较高,而HN2160种群的较低。【结论】不同龙葵种群种子萌发对温度的生理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相关生理指标可以确定种子的萌发状况和适宜萌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温度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 淀粉酶 酶活性
下载PDF
宁夏稻田稗草对氰氟草酯抗药性及多抗性与交互抗性研究
2
作者 李金辉 魏守辉 +4 位作者 黄兆峰 张毅笑 陈露 张怡 黄红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309,共7页
为明确宁夏地区稻田稗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以及对其他除草剂可能存在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情况,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采自宁夏稻田的36个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各种群... 为明确宁夏地区稻田稗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以及对其他除草剂可能存在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情况,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采自宁夏稻田的36个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各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和敌稗的交互抗性及多抗性。结果表明,以氰氟草酯GR 50数值最小的生物型为敏感生物型计算抗性指数(RI),仅有1个稗草种群在推荐剂量下被完全杀死,RI≤3.0;11个稗草种群的RI范围为3.3~9.4,表现出低水平抗性,发生频率为30.56%;19个种群的RI范围为10.3~58.3,表现出中等水平抗性;发生频率为52.78%;5个稗草种群的RI>100,表现出高水平抗性,占比13.89%,其中采自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的稗草种群抗性水平最高。交互抗性和多抗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氰氟草酯对稗草鲜重抑制率低于90%的种群中,58%的稗草种群对噁唑酰草胺产生了交互抗性,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二氯喹啉酸和敌稗产生多抗性的种群所占百分率分别为94%、100%、100%和18%。研究发现宁夏地区水稻田多数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并对其他常用稻田除草剂产生了交互抗性与多抗性,其中银北地区稗草种群抗药性水平最高,部分地区稗草抗性已达到高抗水平,宁夏水稻田亟须抗性稗草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氰氟草酯 抗性水平 多抗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下龙葵种子的季节性休眠特性
3
作者 马子晴 黄红娟 +4 位作者 黄兆峰 张亚丽 陈召霞 陈露 魏守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1,共6页
龙葵是农田恶性杂草。为明确龙葵种子休眠与季节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室内和室外不同贮藏条件下其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室外贮藏条件下的龙葵种子萌发呈季节性变化,从10月到翌年5月,龙葵种子萌发率均在95%以上,随着夏季温... 龙葵是农田恶性杂草。为明确龙葵种子休眠与季节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室内和室外不同贮藏条件下其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室外贮藏条件下的龙葵种子萌发呈季节性变化,从10月到翌年5月,龙葵种子萌发率均在95%以上,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萌发率从6月开始下降,9月达到最低值(25.4%),由此进行年际间休眠和非休眠周期的循环。夏季6月-9月的高温可诱导龙葵种子进入休眠状态,而秋冬季的相对低温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恢复萌发状态。龙葵种子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之间的切换受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室内贮藏的种子,由于环境温度较为稳定,其萌发率年际变化较小,在20%~50%之间。本文明确了龙葵种子休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有助于精准预测其出苗时间,研究结果可为阐明龙葵种子休眠萌发机制和制订基于萌发调控的绿色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休眠周期 种子 萌发 季节温度
下载PDF
稻鸭共作及其它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6
4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5 位作者 马波 韦继光 陈建卫 吴建强 谢桐洲 沈晓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7-1071,共5页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稻鸭共作、人工除草、化学除草3种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对田间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稻鸭共作、人工除草、化学除草3种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对田间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总体控草效果显著优于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略有降低,但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表明群落物种组成有了很大的改变,降低了原来优势杂草的发生危害.在不同控草措施作用下,稻田杂草群落的结构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稻鸭共作区群落组成为陌上菜(Linderniaprocumbens)+异型莎草+水虱草(Fimbristylismiliacea),Whittaker群落指数显著高于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及对照区,表明稻鸭共作对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影响较大.从Sorense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以其为距离测度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中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人工除草 化学除草 物种多样性 均匀度 相似性
下载PDF
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2
5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1 位作者 马波 韦继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为明确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比较研究了玉米小麦(MW )、大豆小麦(SW)轮作和原水稻小麦(RW)轮作方式下杂草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作物轮作显著影响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进行玉米小麦或大豆小麦轮作2年后,杂... 为明确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比较研究了玉米小麦(MW )、大豆小麦(SW)轮作和原水稻小麦(RW)轮作方式下杂草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作物轮作显著影响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进行玉米小麦或大豆小麦轮作2年后,杂草种子库密度分别比稻麦轮作降低2 7 16 %、4 4 4 4 %。在原水稻 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主要杂草为陌上菜、异型莎草、草、水苋菜、千金子等。玉米 小麦轮作使种子库中马唐、碎米莎草、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鸭舌草、水苋菜、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下降。而在大豆 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通泉草、马唐、鳢肠、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玉米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大豆 小麦轮作和水稻 小麦轮作,玉米 小麦与大豆 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作物轮作影响杂草种子库密度和种类组成的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轮作 杂草种子库 相对优势度 物种多样性 杂草综合管理
下载PDF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9
6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5 位作者 马波 韦继光 陈建卫 吴建强 谢桐洲 沈晓昆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6,共8页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杂草中,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种群数量降低较快,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次之,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最慢。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持续降低,群落均匀度提高,群落相似性与稻鸭共作前相比逐年降低。说明稻鸭共作改变了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杂草的发生危害。随着稻鸭共作的连年进行,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逐渐上升,4年后达99%以上。稻鸭共作是稻田替代化学除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种群动态 物种多样性 群落均匀度 杂草综合管理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被引量:32
7
作者 魏守辉 朱文达 +2 位作者 杨小红 张朝贤 李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49,共6页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湖北省稻田杂草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水稻田杂草有138种(含变种),隶属于46科、94属,其中优势恶性杂草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千金子Leptoc...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湖北省稻田杂草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水稻田杂草有138种(含变种),隶属于46科、94属,其中优势恶性杂草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等6种,区域性恶性杂草有11种,常见杂草有24种,一般杂草有97种;恶性杂草是湖北省稻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各地区主要形成稗+鳢肠+空心莲子草、稗+千金子+鳢肠或稗+鸭舌草+异型莎草的杂草群落;鄂北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而武鄂黄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的均匀度相对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鄂北地区稻田与湖北省水稻田的总体杂草群落结构最为相似。水稻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和土壤环境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湖北省稻田杂草发生及其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草群落 物种组成 优势度 相似性
下载PDF
外来恶性杂草假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魏守辉 张朝贤 +4 位作者 黎春花 刘延 黄红娟 孟庆会 李香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明确外来恶性杂草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研究颖片、温度、光照、GA3及土层深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颖片对假高粱种子的萌发具有物理阻碍和化学抑制作用,是导致其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假... 【目的】明确外来恶性杂草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研究颖片、温度、光照、GA3及土层深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颖片对假高粱种子的萌发具有物理阻碍和化学抑制作用,是导致其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假高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在25℃/35℃、12h/12h的变温方式下也能较好地萌发。假高粱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在连续光照或12h光照条件下,其种子萌发率较高。GA3能显著促进假高粱种子的萌发,其最适浓度为1.16mmol·L-1。0~4cm的土层适宜假高粱种子的萌发,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其萌发率显著降低。【结论】假高粱种子的萌发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调控假高粱的萌发生长,可以有效遏制其危害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高粱 外来杂草 种子 休眠 萌发
下载PDF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 被引量:62
9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1 位作者 马波 韦继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土壤杂草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根源,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杂草的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表明,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组成变化很大,与田间杂草群落具有密切的联系。杂草种子库时刻处于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之... 土壤杂草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根源,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杂草的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表明,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组成变化很大,与田间杂草群落具有密切的联系。杂草种子库时刻处于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之中。耕作方式影响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从而间接影响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作物轮作使杂草的生存环境趋于多样化,能够限制某些对单一种植系统有着良好适应性的杂草种类的生长,作物轮作对杂草种子库种类组成和丰富度的影响要大于耕作方式;杂草管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田间杂草的结实,从而减小杂草种子库的规模。随着人们对除草剂使用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基于生态规律的杂草管理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者提出了杂草种子库今后的一些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种子库 耕作制度 作物轮作 杂草综合管理
下载PDF
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及其风险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魏守辉 曲哲 +2 位作者 张朝贤 李咏军 李香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9,共6页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外来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起源和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生...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外来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起源和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生物生态学特性、潜在风险及管理控制的难度等指标,初步建立了外来杂草的风险评估体系。应用该体系对三裂叶豚草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其风险值为83,属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生物生态学特性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外来杂草刺萼龙葵及其风险评估 被引量:42
11
作者 魏守辉 张朝贤 +4 位作者 刘延 黄红娟 孟庆会 崔海兰 李香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3期347-351,共5页
外来入侵生物已对世界各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起源于北美洲,其繁殖和适应能力很强,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外来有害杂草。对刺萼龙葵的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 外来入侵生物已对世界各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起源于北美洲,其繁殖和适应能力很强,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外来有害杂草。对刺萼龙葵的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其控制和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生物生态学特性、潜在危险及管理控制的难度等特点,对刺萼龙葵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其风险值为86,属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应当高度重视刺萼龙葵的入侵,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其危害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外来杂草 生物生态学特性 风险分析
下载PDF
野燕麦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守辉 张朝贤 +1 位作者 朱文达 涂爱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3-899,共7页
为给防除小麦田间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依据,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野燕麦与小麦的竞争。结果表明,随着田间野燕麦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逐渐降低,而小麦千粒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野... 为给防除小麦田间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依据,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野燕麦与小麦的竞争。结果表明,随着田间野燕麦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逐渐降低,而小麦千粒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野燕麦密度与小麦有效穗数和产量间的关系以指数模型(y=beax)较好,与穗粒数间的关系以直线模型(y=ax+b)较好,而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以对数模型(y=alnx+b)最佳。野燕麦对矮秆小麦品种郑麦9023产量性状的影响大于对高秆品种鄂麦35057的影响。根据小麦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通过拟合的野燕麦密度与小麦产量损失的对数模型估算,当小麦品种为鄂麦35057时,野燕麦人工防除的经济阈值为9.04株.m-2,使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化学防除的经济阈值为3.77株.m-2;而当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时,相应的经济阈值分别为5.85株.m-2和3.32株.m-2。不同小麦品种的生长竞争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野燕麦与小麦间的竞争发生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燕麦 小麦 产量性状 竞争 经济阈值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守辉 曹坳程 +2 位作者 朱文达 张朝贤 董文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468,共5页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空心莲子草密度下大蒜各生长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蒜在空心莲子草的竞争干扰下,株高、鳞茎数、根数、田间透光率、蒜薹及蒜...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空心莲子草密度下大蒜各生长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蒜在空心莲子草的竞争干扰下,株高、鳞茎数、根数、田间透光率、蒜薹及蒜瓣产量均随空心莲子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空心莲子草与大蒜产量损失间的关系(y=6.039lnx+0.977,P<0.001)。大蒜田采用人工拔除方法对空心莲子草进行防除时,空心莲子草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5.21%,经济阈值为4.02株/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大蒜 经济危害允许水平 经济阈值
下载PDF
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 被引量:17
14
作者 魏守辉 杨峻 +4 位作者 朱文达 贾平安 张佳 符家安 李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53-2056,共4页
为明确稻鸭共作在稻田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了稻鸭共作、化学除草及人工除草对稻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期为稻鸭共作农作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田间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稗(Echinochloa crus... 为明确稻鸭共作在稻田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了稻鸭共作、化学除草及人工除草对稻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期为稻鸭共作农作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田间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及节节菜(Rotala indica)均具有良好的防效,水稻增产作用显著,总体效果与化学除草处理苯噻酰.吡嘧52.5%WP 630 g(a.i.)/hm2相当。实施稻鸭共作的稻田净收益为19 430~21 787元/hm2,显著优于化学除草处理,比空白对照收益增加74.09%~95.21%。表明稻鸭共作是一种高效的稻田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杂草 防除效果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计算机在杂草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守辉 万佐玺 +1 位作者 王开金 强胜 《杂草科学》 2000年第3期7-10,共4页
本文综述了计算机在杂草鉴别、杂草区域分布、杂草防除、标本管理、杂草 -作物竞争模拟、除草剂的残留降解分析、杂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关键词 计算机 杂草科学 预测模型 标本管理 应用
下载PDF
10%氰氟·精噁唑EC防除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守辉 张文君 +3 位作者 朱文达 李林 张宏军 张朝贤 《中国稻米》 2011年第4期63-65,共3页
为给水稻直播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10%氰氟.精噁唑EC(乳油)对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氰氟.精噁唑对直播稻田6~7叶期的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75~90 g/hm2药后1... 为给水稻直播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10%氰氟.精噁唑EC(乳油)对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氰氟.精噁唑对直播稻田6~7叶期的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75~90 g/hm2药后10 d的密度防效可达85%,药后20 d的密度防效可达90%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8%;相同用药量的密度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氰氟草酯。施用氰氟.精噁唑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效果达19.18%~27.41%。氰氟.精噁唑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大龄千金子的优良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氟草酯 精噁唑禾草灵 直播水稻 千金子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杂草标本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李扬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320-324,共5页
With the rise of new powerful database system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development of web bas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rapid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standardized data from spe... With the rise of new powerful database system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development of web bas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rapid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standardized data from specimen records in China Weed Herbarium, a web bas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weed specimens was developed. The structure and main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the mode of Browser/Server, the herbarium resources are shared on the Web. System users could obtain a wide variety of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herbarium records through Internet and administrators could implement the online management of weed specimens conven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WSER/SERVER 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 开发 杂草标本
下载PDF
刺萼龙葵—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守辉 杨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3,共1页
刺萼龙葵( Solanum rostratum Dunal)(封面a)又名黄花刺茄,是一种具有较强入侵性的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株高30-70cm,除花冠外,全株密被锥状硬刺;单叶互生,呈不规则羽状深裂;花序总状,花冠黄色,5裂,辐射对称... 刺萼龙葵( Solanum rostratum Dunal)(封面a)又名黄花刺茄,是一种具有较强入侵性的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株高30-70cm,除花冠外,全株密被锥状硬刺;单叶互生,呈不规则羽状深裂;花序总状,花冠黄色,5裂,辐射对称;雄蕊二型,1大4小,大雄蕊长而粗壮,顶端弯曲,略带紫色;雌蕊柱头稍弯曲,淡黄色(封面b);浆果球形(封面c),为宿存具刺筒钟状花萼包被,成熟时青褐色或黑色;种子厚扁平状,不规则’肾形,表面具蜂窝状凹陷,黑色或深褐色(封面d)。花果期6—10月,果实成熟后逐渐干裂,种子在外力作用下从刺果中散落于植株周围,部分种子由断裂主茎携带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外来入侵物种 SOLANUM 一年生草本植物 管理 果实成熟 封面 入侵性
下载PDF
互联网上杂草信息资源的检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杂草科学》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简述了在Internet上进行杂草信息资源检索的常用方法 ,包括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相关网络资源地址 ,利用网上图书馆或数据库系统查询杂草科学方面的书籍。
关键词 检索 互联网 杂草 信息查询 信息资源
下载PDF
国际互联网上的国外杂草信息资源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8,共4页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上蕴藏着丰富的杂草信息资源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杂草科学方面的信息网站、组织机构及期刊杂志站点的情况 。
关键词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杂草 信息资源 外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