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罗旭东 李昕蓉 +9 位作者 李成义 齐鹏 梁婷婷 刘书斌 强正泽 何军刚 李旭 魏小成 冯晓莉 王明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754,共8页
目的 考察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MS/MS法测定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美迪紫檀素、染料木素、木犀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香草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腺苷、甜菜碱的含量,聚... 目的 考察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MS/MS法测定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美迪紫檀素、染料木素、木犀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香草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腺苷、甜菜碱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以寻找差异性成分。结果 搓条后,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素、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香草酸含量降低。搓条、未搓条药材聚为2类,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γ-氨基丁酸、香草酸、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 本实验阐明红芪搓条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可为其他药材搓条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搓条 次级代谢产物 UPLC-MS/MS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红芪品质现状及产地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林鑫 李成义 +5 位作者 谢耀慧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谭雪艳 刘善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红芪为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种植户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引种,导致不同产地红芪质量存在差异,使得目前红芪产量及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不仅造成了高品质红芪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而且严重影... 红芪为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种植户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引种,导致不同产地红芪质量存在差异,使得目前红芪产量及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不仅造成了高品质红芪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而且严重影响农户经济收入、种植积极性及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对红芪资源栽培现状、质量评价及产地适宜性评价指标进行综述,发现红芪生产过程中存在种质低、品质差异大、非药用部位浪费等问题。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严重影响红芪的质与量,因此分析环境因子和社会因素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的影响,为红芪产地适宜区划、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合理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有助于解决红芪产区缩减、品质不一、产量下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品质 产地适宜性 评价指标 中药资源
原文传递
基于性状-显微-指纹图谱的红芪搓条与未搓条样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燕 强正泽 +4 位作者 贾妙婷 魏小成 王明伟 李硕 李成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402-1415,共14页
本文通过性状描述、扫描电镜、显微及HPLC等方法开展了搓条与未搓条红芪样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搓条与未搓条样品在性状特征(药材形状、皮部、豆腥味)、一级纹理及皮孔、淀粉粒、木栓细胞、指纹图谱相似度、芒柄花素含量等方面... 本文通过性状描述、扫描电镜、显微及HPLC等方法开展了搓条与未搓条红芪样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搓条与未搓条样品在性状特征(药材形状、皮部、豆腥味)、一级纹理及皮孔、淀粉粒、木栓细胞、指纹图谱相似度、芒柄花素含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二者在二级纹理、导管、薄壁细胞、晶体(方晶)、晶鞘纤维的差异性较小或未观察到,指纹图谱相似度搓条样品均高于未搓条样品;芒柄花素含量二者差异显著,搓条样品均高于未搓条样品,野生搓条样品芒柄花素含量均值是未搓条样品的2.58倍,栽培搓条样品芒柄花素含量均值是未搓条样品的1.87倍。研究结果为搓条机制及其他药材的搓条加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搓条 未搓条 野生 栽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红芪颜色与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王燕 强正泽 +4 位作者 李成义 贾妙婷 魏小成 王明伟 李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679-1698,共20页
采用精密色差仪获取红芪的颜色值数据,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红芪中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CA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OPLS-DA分析等方法,研究红芪颜色与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相关性。结... 采用精密色差仪获取红芪的颜色值数据,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红芪中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CA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OPLS-DA分析等方法,研究红芪颜色与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红芪中有17种类胡萝卜素类成分被检出;棕黄色、红棕色、红褐色与黄棕色红芪样品间颜色值具有显著差异性;红芪颜色值与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含量间存在关联关系,4种颜色样品间17种类胡萝卜素类成分含量存在极大值与极小值的特征,含量分布具有差异性;4种颜色间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2类(胡萝卜素类与叶黄素类)11种,分别为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二月桂酸酯、叶黄素二肉豆蔻酸酯、紫黄质二丁酸酯、紫黄质肉豆蔻酸酯、花药黄质、玉米黄质、紫黄质、叶黄素、β-隐黄质月桂酸,其是红芪产生颜色的呈色物质之一。棕黄色、红棕色、红褐色与黄棕色红芪样品的呈色原因可能与类胡萝卜素类代谢产物的含量及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颜色 类胡萝卜素类成分 LC-MS/MS
下载PDF
现场总线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马立明 魏小成 焦建勇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37-240,共4页
回顾了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针对目前国际流行的几种现场总线标准 ,简要分析了各自的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色。同时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CS)结构、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与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 工作原理 DCS系统
下载PDF
款冬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林鑫 李成义 +5 位作者 贾妙婷 冯慧敏 魏小成 李玥 张广袤 周瑞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款冬花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主要含有倍半萜和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镇咳祛痰、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款冬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结合... 款冬花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主要含有倍半萜和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镇咳祛痰、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款冬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结合质量标志物理论,基于传统药性药效、成分可测性及加工炮制等方面进行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推测款冬酮、甲基丁酰款冬素酯、款冬二醇、款冬花多糖、绿原酸、咖啡酰奎宁酸、克氏千里光碱、千里光宁为其质量标志物,为规范款冬花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款冬花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Sobel算子的文物图像检索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冠 丁友东 魏小成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年第10期51-54,58,共5页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克服了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方法无法利用图像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视觉特征的问题,更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习惯,成为了近些年来图像检索的热点。其中,纹理特征是图像中一个重要的视觉特性。实验结合文物图像特点,首先将彩色...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克服了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方法无法利用图像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视觉特征的问题,更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习惯,成为了近些年来图像检索的热点。其中,纹理特征是图像中一个重要的视觉特性。实验结合文物图像特点,首先将彩色文物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用Canny算子检测出图像边缘,再用改进的Sobel算子模拟共生矩阵检测的4个方向的纹理矩阵,最终将其转换为直方图,从而提取到文物图像的纹理特征。实验表明,使用这种纹理特征进行文物图像检索可以取得很好的检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文物图像 纹理特征Sobel算子
下载PDF
一种用于手势识别的局部均值模式纹理描述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友东 庞海波 +1 位作者 吴学纯 魏小成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32,共7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二值模式即局部均值模式用于对静态手势进行分类.计算不同分辨率的原始手势图像、非线性光照变化图像、高斯模糊图像和椒盐噪音图像的局部均值模式、局部二值模式和局部角相模式.利用gentle_Adaboost分类算法对这...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二值模式即局部均值模式用于对静态手势进行分类.计算不同分辨率的原始手势图像、非线性光照变化图像、高斯模糊图像和椒盐噪音图像的局部均值模式、局部二值模式和局部角相模式.利用gentle_Adaboost分类算法对这些算子特征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手势分类.文中提出的局部均值模式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像素灰度值之间相关性和区别性信息进行编码,恰当地描述不同手势的特征,具有简单快速及良好的区分度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与局部二值模式和局部角相模式相比,局部均值模式算子取得了更高的分类准确度.对于原始图像,该描述子的分类准确度达到95%,同时该模式对非线性光照变化和高斯模糊具有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局部均值模式 手势识别 鲁棒性 分类算法
下载PDF
叶面施肥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
9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4 位作者 周瑞娟 张广袤 贾妙婷 罗旭东 强正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2-1729,共8页
目的探究叶面施加无机盐溶液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方法在红芪不同生长期叶面施加不同剂量无机Zn盐(ZnSO_(4)·7H_(2)O)溶液(0.8、0.4、0.1μg/L),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红芪根、茎、叶及土壤0、20... 目的探究叶面施加无机盐溶液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方法在红芪不同生长期叶面施加不同剂量无机Zn盐(ZnSO_(4)·7H_(2)O)溶液(0.8、0.4、0.1μg/L),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红芪根、茎、叶及土壤0、20、40 cm处Mg、Ca、Cu、Zn、K、Fe、Co含量;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分析叶面施肥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结果外源无机Zn盐溶液能够促进红芪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的累积;主成分分析发现可以依据无机元素含量将红芪根、茎、叶区分开;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中Co、K含量与红芪中Ca、Mg、Fe含量有显著相关性;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Zn盐溶液造成红芪不同部位差异的主要无机元素有Ca、Fe、Mg等。结论无机Zn盐溶液能够促进生长期红芪不同部位的无机元素累积,可在红芪生长期叶面施加一定剂量的无机Zn盐溶液,以提高红芪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叶面施肥 根际土壤 无机元素 锌(Zn)
下载PDF
红芪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0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7 位作者 周瑞娟 张广袤 贾妙婷 罗旭东 林鑫 谢耀慧 刘善茹 谭雪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红芪是甘肃特色道地药材,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常出口于东南亚等地区,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常见市售红芪药材主要为人工栽培品,野生红芪流通较少。栽培红芪由于各产区红芪种源及栽培技术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质量存在较大... 红芪是甘肃特色道地药材,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常出口于东南亚等地区,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常见市售红芪药材主要为人工栽培品,野生红芪流通较少。栽培红芪由于各产区红芪种源及栽培技术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系统梳理引起栽培红芪品质差异的影响因素,厘清红芪种植过程中影响红芪质量的相关因素,可提高红芪药材的质量。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栽培红芪的种质资源、栽培方式、采收加工及贮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红芪的科学种植方式及药材的合理加工贮藏方法,以期为控制红芪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道地药材 品质差异 影响因素 质量
原文传递
红芪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善茹 李成义 +5 位作者 刘书斌 强正泽 贾妙婷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1-269,共9页
红芪作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以“米仓红芪”为佳,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红芪多糖是红芪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保... 红芪作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以“米仓红芪”为佳,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红芪多糖是红芪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并总结近10年国内外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药理活性研究,通过阐述红芪多糖提取工艺、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红芪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构特征,分析红芪多糖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结合SFIM和区域填充的对象场景融合
12
作者 丁友东 魏小成 +1 位作者 蔡喜 章剑飞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针对Poisson融合法和现有基于IHS变换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保留IHS变换优势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平滑滤波的亮度调制(smoothing filter-based intensity modulation,SFIM)技术和区域填充的综合改进方案.该方案引入SFIM来降低对象与... 针对Poisson融合法和现有基于IHS变换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保留IHS变换优势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平滑滤波的亮度调制(smoothing filter-based intensity modulation,SFIM)技术和区域填充的综合改进方案.该方案引入SFIM来降低对象与场景融合时的颜色畸变,用色度、饱和度填充解决细节还原系数无法有效增大(对象获得足够融合光照)以及融合对象光照不一致的问题.主观质量评价和客观质量评价均表明该方案不仅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融合速度快,算法更加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与场景融合 IHS变换 SFIM技术 区域填充 融合质量评价
下载PDF
新课程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小成 《中学生物学》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在新课程标准下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关于探究内容的分析,结合本地实际对开发生物课程资源提出了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 课程资源 生物学教学 科学分法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红芪生境适宜性评价
14
作者 林鑫 李成义 +5 位作者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谢耀慧 谭雪艳 刘善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05-4010,共6页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评价红芪生境适宜性。方法运用MaxEnt模型筛选影响红芪分布的生态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利用ArcGIS软件评价红芪生态适宜性,得到全国红芪生境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非适生区。结果红芪在我国...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评价红芪生境适宜性。方法运用MaxEnt模型筛选影响红芪分布的生态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利用ArcGIS软件评价红芪生态适宜性,得到全国红芪生境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非适生区。结果红芪在我国的适生区面积为1.29×10^(6)km^(2),其中高度适生区面积为5×10^(4)km^(2),中度适生区面积为3.38×10^(5)km^(2),低度适生区面积为9×10^(5)km^(2),在生境适宜区占比分别为4.03%、26.20%、69.77%,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影响红芪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最热季度降水量、9月和12月太阳辐射量、温度季节性变化偏差和上层土壤(0~30 cm)基本饱和度。结论本研究结果与文献记载相吻合,可为红芪引种栽培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MaxEnt模型 ARCGIS 生态因子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利用动画软件制作微课初探——以”基因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付涛 魏小成 《中学生物学》 2017年第6期32-33,共2页
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利用微课,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反复学习,能有效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但要将微课教学大力推广,最大的难题是微课的制作。微课的制作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动画、视频... 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利用微课,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反复学习,能有效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但要将微课教学大力推广,最大的难题是微课的制作。微课的制作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动画、视频、图片及声音等元素组成一体,使难点、重点、疑点和考点知识有效地被学生理解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制作 基因工程 利用 动画 信息技术手段 学科教学 教学资源 课前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谈电子白板的有效利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蕊仙 魏小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第22期6-7,共2页
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产品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重视,使先进的互动式电子白板进入了课堂,并且在教育不发达地区有向农村学校扩展的趋势。电子白板... 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产品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重视,使先进的互动式电子白板进入了课堂,并且在教育不发达地区有向农村学校扩展的趋势。电子白板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白板 利用 现代 传统 电子产品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教育部门
下载PDF
红芪免疫调节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瑞娟 李成义 +5 位作者 冯慧敏 魏小成 张广袤 李玥 贾妙婷 罗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53-156,共4页
免疫功能是维持机体正常的重要生理功能,在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整理中药红芪化学成分和相关药理作用,阐述红芪活性成分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免疫增强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也为红... 免疫功能是维持机体正常的重要生理功能,在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整理中药红芪化学成分和相关药理作用,阐述红芪活性成分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免疫增强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也为红芪免疫调节作用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增强免疫 物质基础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6 位作者 周瑞娟 张广袤 冯慧敏 李玥 贾妙婷 强正泽 王明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40-144,共5页
作为物质基础,无机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特点是数量少、种类多、作用大,在人体中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调,将引发各类疾病。无机元素在中药生长代谢和临床治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中药共同维护人体健康。研究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对... 作为物质基础,无机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特点是数量少、种类多、作用大,在人体中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调,将引发各类疾病。无机元素在中药生长代谢和临床治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中药共同维护人体健康。研究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对中医药现代化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本文对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元素 中药 动态平衡 综述
下载PDF
当归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54
19
作者 冯慧敏 李玥 +7 位作者 罗旭东 梁婷婷 贾妙婷 强正泽 魏小成 张广袤 周瑞娟 李成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9-166,共8页
当归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苯酞类、单萜和倍半萜类、芳香类化合物、脂肪烃及其衍生物、多糖、有机酸及其他类化学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肿瘤、抗抑郁、增强心脑血管、糖尿病防治、保肝及其他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梳理... 当归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苯酞类、单萜和倍半萜类、芳香类化合物、脂肪烃及其衍生物、多糖、有机酸及其他类化学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肿瘤、抗抑郁、增强心脑血管、糖尿病防治、保肝及其他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和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当归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从传统功效、药性、不同加工、化学成分可测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分析当归质量标志物,以期为当归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苯酞类 有机酸 当归多糖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酵母菌发酵产蛋白质条件的研究
20
作者 冯克宽 曾家豫 +1 位作者 王明谊 魏小成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5-37,52,共4页
从新疆吐鲁番土壤中筛选出三株酵母菌,在不同的培养基、温度和pH条件下对它们的产蛋白质量进行了研究,从中筛选出产蛋白质量较高的菌株Sy95-001,这将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固体发酵 酵母菌 发酵 蛋白质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