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流体-成矿耦合机制——以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床为例
1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2 位作者 胡体才 魏平堂 王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9-983,共15页
以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床为例,在研究该矿床“三位一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从不同尺度精细刻画了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流体-成矿耦合过程,完善了铅锌超常富集机制:(1)酸性成矿流体(pH<3.6)被陆内构造作用圈闭于川滇黔“三角区”内,并... 以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床为例,在研究该矿床“三位一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从不同尺度精细刻画了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流体-成矿耦合过程,完善了铅锌超常富集机制:(1)酸性成矿流体(pH<3.6)被陆内构造作用圈闭于川滇黔“三角区”内,并大量汇聚,强劲的构造动力驱使其远距离迁移并不断从途经地层中萃取成矿物质;(2)深部成矿流体沿断褶构造带“贯入”,经减压沸腾作用、气-液分离作用,进一步浓缩富集,水-岩相互作用下的铅锌水解和白云石化作用使成矿物质再次富集;(3)当盆地中循环的还原性流体进入容矿断裂时,氧化性成矿流体和还原性流体混合发生矿质沉淀,形成富锗铅锌矿床。从宏观和中观上看,会泽铅锌矿床形成于构造体制转换背景下,并由于构造空间类型、力学性质转变和构造活动的脉动性使成矿过程具有多阶段性;而且流体反过来影响和改变构造。缓冲溶液作用与络合物形成、减压沸腾及重晶石脉形成、多阶段主要成矿作用过程,都是微观层次上流体-岩石化学反应及成矿元素的输运-沉淀-富集等作用的具体表现,均为构造-流体耦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成矿耦合 成矿机制 成矿规律 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 川滇黔铅锌成矿区
下载PDF
铅锌富集机制实验研究方法综述
2
作者 朱炜 张艳 +3 位作者 韩润生 王磊 佘敏 魏平堂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1-1132,共22页
元素富集机制的研究是重现成矿过程和查明成矿机制的基础,有助于深化对矿床的认识,为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铅锌元素的迁移与沉淀机制的研究及其应用,包括3种铅锌迁移沉淀模式,4种含铅锌流体驱动模式,铅锌的迁移形式... 元素富集机制的研究是重现成矿过程和查明成矿机制的基础,有助于深化对矿床的认识,为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铅锌元素的迁移与沉淀机制的研究及其应用,包括3种铅锌迁移沉淀模式,4种含铅锌流体驱动模式,铅锌的迁移形式及其沉淀机制;同时简述了我国高温高压实验的发展历程以及4种高温高压模拟实验方法。重点介绍了4种高温高压实验模拟方法及其研究现状:①高压釜实验;②热液金刚石压腔—激光拉曼实验;③熔融毛细硅管—激光拉曼实验;④计算机模拟实验。从封闭—平衡—静止到(半)开放—非平衡—流动、淬火分析到原位观察,应是今后高温高压实验的发展方向。以地质特征为基础,采用高温高压成岩成矿模拟实验结合计算机模拟,精细刻画成矿过程并揭示元素富集机制不仅是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富集机制 高温高压 模拟实验 迁移沉淀机制
下载PDF
会泽型铅锌矿床铅锌共生分异的氧硫逸度制约——以滇东北昭通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3 位作者 吴鹏 周高明 魏平堂 邱文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8-907,共10页
会泽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接壤区广泛分布的直接受冲断褶皱构造控制的铅锌矿床,其突出特点之一是矿体中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形成机理研究是探究构造驱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精细解剖典型的云南昭通铅... 会泽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接壤区广泛分布的直接受冲断褶皱构造控制的铅锌矿床,其突出特点之一是矿体中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形成机理研究是探究构造驱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精细解剖典型的云南昭通铅锌矿床,以岩矿鉴定和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相关热液体系中多组分平衡关系,构建了铅、锌、铁及其氧化物和硫化物的logfo2-logfs2相图。根据计算结果和相图讨论了形成不同矿物及其组合的流体迁移、沉淀的氧硫逸度条件和金属矿物分带机理。以473 K相图为例,解析了16种矿物及其组合稳定存在的logfo2、logfs2范围及特征,揭示了氧-硫逸度是铅锌元素共生分异的主要原因,并直接控制了矿物组合分带。研究表明,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化,温度下降,矿物沉淀所需的fo2、fs2随之减小,氧化还原作用趋弱。理论计算和相图与宏观、微观地质事实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logfo2-logfs2相图 矿物组合分带 fo2和fs2 滇东北昭通铅锌矿床
下载PDF
云南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1 位作者 魏平堂 邱文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9-733,共15页
通过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参数计算,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得出以下认识: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6280℃,具有较宽的变化区间,盐度(w(NaCl))为3.2%22.8%;白云石流体包裹体... 通过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参数计算,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得出以下认识: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6280℃,具有较宽的变化区间,盐度(w(NaCl))为3.2%22.8%;白云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6163℃,大部分盐度较低,为1.1%-14.8%。3个成矿阶段闪锌矿和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具有较明显的分布特征:从热液成矿期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围岩蚀变,流体呈现中高温-高盐度→中温-中高盐度→中低温-中高盐度→中低温-低盐度的演化规律。在整个热液成矿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盐度的流体参与了作用,流体混合可能是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pH值计算结果表明,迁移阶段时,成矿流体呈酸性,从成矿阶段Ⅰ—Ⅳ,流体pH逐渐增大,主成矿阶段Ⅱ—Ⅲ时,闪锌矿和方铅矿在中性、弱碱性下大量析出。受控于CO、CO_2、O_2间逸度平衡的CO_3^(2-)和HCO_3^-缓冲对调节了成矿流体的pH值,碳酸盐岩在铅锌的运移沉淀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流体包裹体 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流体 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 滇东北矿集区
下载PDF
云南昭通铅锌矿pH-logfo2和pH-loga相图对铅锌共生分异的制约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1 位作者 魏平堂 邱文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7-620,共14页
云南昭通大型铅锌矿是滇东北矿集区乃至川滇黔铅锌成矿域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性的特点,区别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根据矿物组合特征构建、计算、绘制了该矿床的p H-logfo2、p Hloga相图,剖析了铅锌矿共生... 云南昭通大型铅锌矿是滇东北矿集区乃至川滇黔铅锌成矿域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性的特点,区别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根据矿物组合特征构建、计算、绘制了该矿床的p H-logfo2、p Hloga相图,剖析了铅锌矿共生分异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p H、氧逸度、组分浓度的协同作用造成了铅、锌的共生分异,对矿物组合分带起控制作用,且温度下降、氧逸度升高和p H升高有利于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成功解释了昭通铅锌矿床独具特色的矿物分带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pH-logfo2相图 矿物pH-loga相图 矿物共生分异 昭通铅锌矿床
下载PDF
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铅锌元素运移与沉淀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魏平堂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7-201,共15页
成矿流体中金属元素的运移、沉淀机制历来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铅锌运移与沉淀机制的研究成果。概括来说,针对MVT型铅锌矿床前人提出了3种运移沉淀模式和4种流体运移驱动... 成矿流体中金属元素的运移、沉淀机制历来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铅锌运移与沉淀机制的研究成果。概括来说,针对MVT型铅锌矿床前人提出了3种运移沉淀模式和4种流体运移驱动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矿床;铅锌溶解度的实验研究为运移沉淀机制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热力学相图和计算机模拟为铅锌迁移、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半定量数据。对于元素迁移形式,在大型—超大型的碳酸盐岩容矿的铅锌矿床中,铅锌于酸性流体中主要以能携带大量金属的氯络合物形式运移,而其沉淀机制研究,除冷却与温度有关外,稀释、沸腾、水岩反应、氧化还原作用均可产生沉淀,均是因为这些作用能使流体的pH升高,上述机制综合作用的混合是大型—超大型碳酸盐岩容矿的铅锌矿床形成的最有可能机制,其本质是pH升高使H_2S分子更易离解成HS^-使沉淀反应得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机制 沉淀机制 铅锌矿床 碳酸盐岩容矿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同位素示踪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魏平堂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42-244,共3页
滇东北富锗铅锌矿集区是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一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大铅锌基地的主体,会泽铅锌矿床具有“富、大、多、深、强”等特点(韩润生等,2012),在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具典型性。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同位素示踪 成矿流体 超大型 综述 会泽铅锌矿 组成部分 扬子地块
下载PDF
Sedex型Pb-Zn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艳 魏平堂 《矿产勘查》 2012年第3期374-378,共5页
Sedex型铅锌矿床由于其规模大,数量多,储量大而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该类矿床成因及特征对于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是矿床成因的关键,氢氧同位素的研究可示踪成矿物质以及成矿流体的来源。以往的研究均是对单一... Sedex型铅锌矿床由于其规模大,数量多,储量大而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该类矿床成因及特征对于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是矿床成因的关键,氢氧同位素的研究可示踪成矿物质以及成矿流体的来源。以往的研究均是对单一矿床的氢氧同位素进行研究,缺少同一类型矿床如文中的Sedex型矿床氢氧同位素示踪结果的对比和总结。现选取了我国典型的4个Sedex型矿床,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该类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述。认为4个矿床的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的来源极为相似,成矿物质来源均为深源,喷流沉积成岩后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热变质作用,成矿流体可能主要为大气降水、岩浆水的混合溶液,不排除有少量的海水、变质水参与成矿作用。因此,从氢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这4个矿床应属同一成因,即以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流沉积型(Sedex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EX型矿床 氢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 铅锌矿床
下载PDF
云南省马关县南当厂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平堂 张艳 康泽宁 《河南科学》 2013年第10期1698-1703,共6页
南当厂银铅锌矿床位于超大型矿床都龙锡锌多金属成矿带最南端,是一以银矿为主的银铅锌矿床.经研究认为,矿床(体)赋存于区域变质绿片岩相带的中寒武统田蓬组第二段第二亚段(∈2t2-2)上部的碳酸盐岩中,呈沿层展布的陡倾斜似层状矿体;经工... 南当厂银铅锌矿床位于超大型矿床都龙锡锌多金属成矿带最南端,是一以银矿为主的银铅锌矿床.经研究认为,矿床(体)赋存于区域变质绿片岩相带的中寒武统田蓬组第二段第二亚段(∈2t2-2)上部的碳酸盐岩中,呈沿层展布的陡倾斜似层状矿体;经工程揭露和控制,揭露大小矿体共八个,其中③为主要矿体,规模最大.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矿源层—区域变质热液改造—岩浆热液叠加等三个互相联系又继承发展的长期演化过程.碳质白云石大理岩中的层间断裂破碎带,是银铅锌矿床最有利的赋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云南马关
下载PDF
云南省玉龙县黎明铜多金属矿区化探异常及找矿远景
10
作者 魏平堂 张艳 康泽宁 《价值工程》 2014年第14期322-325,共4页
云南玉龙县地处"三江"成矿带中部,处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该区矿床的成矿作用一直是成矿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从化探异常及成矿地质条件来探讨云南玉龙县黎明铜多金属矿区的找矿潜力,圈定甲、乙类异常共15个,共... 云南玉龙县地处"三江"成矿带中部,处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该区矿床的成矿作用一直是成矿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从化探异常及成矿地质条件来探讨云南玉龙县黎明铜多金属矿区的找矿潜力,圈定甲、乙类异常共15个,共发现铜矿(化)体3条。并在矿区东边的砂岩和砾岩裂隙及裂隙周围的岩层层理中发现热液型脉状铜银矿点31个,值得在今后的找矿中注意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化探异常 找矿远景 云南省玉龙地区
下载PDF
闪锌矿和方铅矿的沉淀顺序:以中国西南铅锌矿床为例(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魏平堂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88-310,共23页
中国西南的大部分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特征,尤其是会泽和昭通铅锌矿床。矿物组合分带具有垂向分带和水平分带,即从矿体底部(中心)到顶部(外围)具有如下矿物分带:I-1:粗晶黄铁矿+少量深色闪锌矿;I-2:棕色闪锌矿+方铅矿+铁白云... 中国西南的大部分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特征,尤其是会泽和昭通铅锌矿床。矿物组合分带具有垂向分带和水平分带,即从矿体底部(中心)到顶部(外围)具有如下矿物分带:I-1:粗晶黄铁矿+少量深色闪锌矿;I-2:棕色闪锌矿+方铅矿+铁白云石;I-3:方铅矿+浅褐色和黄色闪锌矿+方解石;I-4:细晶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其中,闪锌矿是不同分带的标志性矿物。从I-1到I-3,闪锌矿颜色从深变浅,晶粒从粗晶变为细晶,结构从浸染状变为细脉状。这种矿物分带现象不仅在微观尺度可以观察到,在宏观尺度上也同样存在。它是由闪锌矿和方铅矿的沉淀顺序引起的。本文在研究金属矿物和流体包裹体的基础上绘制了几类热力学相图,如lgfO2–lgfS2,pH–lgfO2,pH–lg[Pb^2+]和pH–lg[HS^-],讨论了不同pH,氧逸度,硫逸度和离子活度条件下铅锌运移沉淀过程中闪锌矿和方铅矿沉淀顺序的制约条件,解释了矿物组合分带的形成机制,认为闪锌矿和方铅矿沉淀顺序的核心控制条件是硫逸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顺序 热力学相图 矿物分带 铅锌矿床 中国西南
下载PDF
高原湖泊水体污染源地质调查新思路构建:以洱海水体污染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平堂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03-1109,1113,共8页
云南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九大高原湖泊是镶嵌在红土高原的九颗明珠,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国家和云南省对洱海流域水环境质量日益重视,洱海流域水环境的治理研究日益成为热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 云南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九大高原湖泊是镶嵌在红土高原的九颗明珠,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国家和云南省对洱海流域水环境质量日益重视,洱海流域水环境的治理研究日益成为热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也得到有效控制,洱海水质恶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洱海水质并未得到彻底改善。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洱海水质为关注焦点,以污染源追溯为主要抓手,从全新视角将地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构建一套高原湖泊及青藏高原河湖水体污染源地质调查新思路,运用综合地质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开展岩石地球化学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水文地质调查和水系沉积物调查,结合面源、点源污染调查,湖滨带底泥、管网泄漏污染风险分析,全面调查分析洱海流域已知及潜在污染源,为洱海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最佳地学解决方案,对洱海水源地的保护、维护澜沧江水系生态安全、全国生态保护与示范区的建设、保护洱源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滇西地区泥炭湖泊将起到关键作用,对高原湖泊和青藏高原河湖水体污染源调查也将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调查 水体污染源地质调查 高原湖泊 洱海 云南
原文传递
陆相砂岩型铜矿床矿物分带模式的pH-Eh相图——以楚雄盆地大姚六苴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1 位作者 吴鹏 魏平堂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368,共6页
滇中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如大姚六苴铜矿床,赋存于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下亚段(K2mml1)紫色砂岩与浅色砂岩过渡带靠近浅色一侧,铜矿化受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从紫色砂岩向浅色砂岩,金属矿物依次呈现赤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 滇中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如大姚六苴铜矿床,赋存于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下亚段(K2mml1)紫色砂岩与浅色砂岩过渡带靠近浅色一侧,铜矿化受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从紫色砂岩向浅色砂岩,金属矿物依次呈现赤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水平分带规律。以矿物分带中的金属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成果,构建和绘制了大姚六苴铜矿床主要成矿温度下的pH-Eh相图,理论计算结果与宏观地质特征吻合。依据pH-Eh相图,阐述了主要金属矿物的沉淀条件及其分带机理,认为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金属矿物分带受pH和Eh双重控制;在373~523 K间温度变化对金属矿物沉淀的pH和Eh影响不大;S2-只能在低于473 K下的热液中稳定存在,辉铜矿(Cu2S)形成温度低于473 K。该研究为该类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h相图 砂岩铜矿床 楚雄盆地 大姚六苴铜矿床
原文传递
陆相砂岩型铜矿床矿物组合分带的logfo_2-logfs_2相图——以云南大姚六苴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1 位作者 吴鹏 魏平堂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42,共8页
根据矿物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G在373K、423K、473K、523K温度下用Excel表格编写公式的方法计算了云南大姚六苴铜矿床中铁、铜单质及其氧硫化物等共22种矿物及其矿物组合系统的氧硫逸度(logfo2,logfs2),以logfo2-logfs2和373K,423K,473K,5... 根据矿物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G在373K、423K、473K、523K温度下用Excel表格编写公式的方法计算了云南大姚六苴铜矿床中铁、铜单质及其氧硫化物等共22种矿物及其矿物组合系统的氧硫逸度(logfo2,logfs2),以logfo2-logfs2和373K,423K,473K,523K为约束条件构建了上述矿物及矿物组合的系统平衡相图4幅。以423K相图为例,解析后得出22种矿物及其组合稳定存在的logfo2,logfs2范围和该相图的氧化还原区块分布趋势。将相图氧化还原态势区块分布与六苴铜矿床中以氧化还原态势为基础的矿物组合与分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矿物氧-硫逸度相图中矿物的排列组合和矿物组合本身反映的氧化还原态势一致,而且也和该矿床地质产状上的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分带相符合。据此判定氧-硫逸度对六苴铜矿床形成的氧化还原态势、主要金属矿物组合沉淀及矿物组合分带起控制作用。温度下降,矿物沉淀的logfo2-logfs2值随之减小,氧化还原作用趋弱,矿物稳定范围(相图中占据的区块)向Fe,Cu单质移动,但辉铜矿占据的氧化还原过渡区块的面积始终很大,表明辉铜矿沉淀的逸度范围很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姚铜矿床 砂岩铜矿 矿物组合 氧逸度 硫逸度 矿物logfo2-logfs2相图
原文传递
云南昭通HZT型铅锌矿床铅、锌共生分异的pH-lgf(O_2)和pH-lga相图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2 位作者 吴鹏 魏平堂 邱文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76-577,共2页
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中南部,处于小江断裂、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及垭都-紫云断裂的复合部位,是滇东北乃至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典型代表之一(Han Runsheng,2007)。该矿床矿体中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且矿石品位特... 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中南部,处于小江断裂、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及垭都-紫云断裂的复合部位,是滇东北乃至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典型代表之一(Han Runsheng,2007)。该矿床矿体中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且矿石品位特高(Pb+Zn:25%~35%,部分超过60%),检索发现是世界上最富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HZT O2 pH-lga pH-lgf 成矿区 锌矿 复合部位 云南昭通 矿物组合
原文传递
陆相砂岩型铜矿床矿物组合分带的logf_(O_2)-logf_(S_2)相图——以楚雄盆地大姚铜矿床为例
16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1 位作者 吴鹏 魏平堂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0-301,共2页
楚雄盆地是扬子地块西南缘著名的砂岩型铜矿集区,其中,大姚六苴铜矿床是其典型代表。从紫色砂岩向浅色砂岩,金属矿物组合依次呈现赤铁矿→辉铜矿→辉铜矿+斑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水平分带。以矿物分带中的金属矿物组合为主要... 楚雄盆地是扬子地块西南缘著名的砂岩型铜矿集区,其中,大姚六苴铜矿床是其典型代表。从紫色砂岩向浅色砂岩,金属矿物组合依次呈现赤铁矿→辉铜矿→辉铜矿+斑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水平分带。以矿物分带中的金属矿物组合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成果,构建和绘制了大姚铜矿床主要成矿温度下的logf_o_2-logf_S_2,相图,理论计算结果与宏观、微观地质特征吻合。依据logf_o_2-logf_s_2相图,而且进一步阐述了主要金属矿物组合沉淀的logf_o_2-logf_s_2条件与分带机理,认为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金属矿物组合及其分带受logf_o_2-logf_s_2控制;温度下降,矿物沉淀所需的logf_o_2,logf_s_2值也随之下降;辉铜矿(Cu_2S)形成所需的logf_o_2-logf_s_2范围较宽,即流体运移过程中易沉淀出辉铜矿。研究为该类矿床成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fO2-logfS2相图 砂岩铜矿 楚雄盆地 矿物组合特征 大姚
原文传递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物源的Pb、Sr、Zn同位素证据概述
17
作者 张艳 韩润生 魏平堂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47-748,共2页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具有"富、大、多、深、强、高、带"等特点(韩润生等,2012),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收集分析了前人有关Pb、Sr、Zn同位素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地质资料,讨论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具有"富、大、多、深、强、高、带"等特点(韩润生等,2012),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收集分析了前人有关Pb、Sr、Zn同位素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地质资料,讨论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的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PB SR ZN 会泽 成矿物质来源 同位素交换 地质资料 成矿过程 矿石矿物
原文传递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润生 张艳 +2 位作者 任涛 邱文龙 魏平堂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40,共12页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是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该类矿床均被归入MVT型铅锌矿床,从而不利于有效地找矿勘查部署.本着矿床学研究服务于找矿勘查的宗旨,要将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紧密结合,基于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是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该类矿床均被归入MVT型铅锌矿床,从而不利于有效地找矿勘查部署.本着矿床学研究服务于找矿勘查的宗旨,要将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紧密结合,基于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类型、成矿温度、成矿方式、赋矿碳酸盐岩的成因类型、矿床勘查思路和找矿技术方法等方面与经典的MVT铅锌矿床的明显差异,将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划分为两个端元: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会泽型(HZT).通过MVT和HZT矿床在重要程度及其规模、在世界/中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的对比,简要综述了两个端元矿床的主要差异,阐释了划分会泽型(HZT)铅锌矿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该类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构建及其找矿勘查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岩浆后生热液型 MVT铅锌矿床 HZT铅锌矿床 铅锌矿床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