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病机与防治
1
作者 朱春临 苗丽娜 +1 位作者 魏康康 高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与心血管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络病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趋于成熟。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究CMD的病机与防治。从“络病”视角分析CMD发...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与心血管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络病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趋于成熟。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究CMD的病机与防治。从“络病”视角分析CMD发病机制可归结于气虚络瘀、痰瘀阻络和瘀毒内蕴,其中以气虚为本,瘀、痰、毒为标,瘀贯穿疾病始终,在治疗上应以补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重视通补结合。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可以提供个性化和科学的诊疗方案,有望改善CMD最终的防治效果,以期为CM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络病理论 中医 病机 防治
下载PDF
黄连-川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作用机制差异性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2
作者 魏康康 刘敏 +3 位作者 赵小晗 马晓娟 史大卓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3期4263-4271,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活血解毒中药药对黄连-川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作用机制的差异性,为活血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不同阶段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CA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活血解毒中药药对黄连-川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作用机制的差异性,为活血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不同阶段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CAS和AMI的差异基因,并进行GEO差异分析。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集黄连、川芎中主要活性成分和筛选预测靶点。根据药物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再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Schrodinger软件将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与CAS和AMI的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连-川芎治疗CAS和AMI的活性成分基本相同。PPI网络拓扑分析显示,治疗CAS有17种靶蛋白,治疗AMI有37种靶蛋白,两者共有16个相同的靶蛋白,而AMI多出了21个特有靶蛋白等,表明在AMI时,黄连-川芎能在调控CAS相关靶点基础上进一步作用于新的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黄连-川芎通过不同的生物过程干预CAS和AMI。KEGG富集分析发现CAS相关通路为22条,而AMI相关通路为90条,两者共有通路17条,但在CAS和AMI中的富集程度存在差异;而AMI特有的通路有73条,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涉及多个炎症相关通路;表明中药黄连和川芎能够在调控CAS相关通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控AMI时的特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化合物和靶点能很好地结合,支持网络药理学结果。结论:本研究阐释了黄连-川芎基于多化合物、多靶点、多途径治疗CAS和AMI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两者的差异性,发现黄连-川芎可以在调控CAS和AMI共有靶点和通路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用于AMI发生时出现的特有蛋白和通路,揭示了在冠心病不同阶段活血解毒中药黄连-川芎作用的不同机制,从药理学层面完善了冠心病的“瘀毒”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黄连 川芎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活血解毒
下载PDF
ET-1、sICAM-1及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魏康康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到2022年7月1日,复发12例纳入复发组,复发率为20.00%;未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n=48)。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1 d,检测患者ET-1、s ICAM-1及TBIL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复发组患者ET-1、s ICAM-1及TBIL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与ET-1、s ICAM-1、TB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T-1、s ICAM-1、TBIL水平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患者在术前多伴有ET-1、s ICAM-1及TBIL水平的升高,且ET-1、s ICAM-1及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内皮素-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总胆红素
下载PDF
脑胶质瘤组织中FOXC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张跃欣 苏博 +2 位作者 赵墨 魏康康 周国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991-2995,共5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叉头框C1 (FOXC1) m RN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中下载脑胶质瘤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701例脑胶质瘤组织及50例正常脑组织中FOXC1 m 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多因素CO...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叉头框C1 (FOXC1) m RN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中下载脑胶质瘤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701例脑胶质瘤组织及50例正常脑组织中FOXC1 m 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M曲线分析胶质瘤组织中FOXC1表达和总体生存率的关系,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FOXC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纳入我科20例脑胶质瘤患者和2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探讨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FOXC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 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FOXC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87 (1.54,2.16)和1.61 (1.14,1.92),与正常脑组织比较,脑胶质瘤组织中FOXC1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脑胶质瘤中FOXC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33 d和2 835 d,脑胶质瘤中FOXC1高表达生存率显著降低(HR=1.76,95%CI:1.25~2.49,P=0.001)。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年龄(>40周岁)、WHO分级(G3)、IDH状态(突变型)、1p/19q共缺失(非共缺失)和FOXC1表达(高表达)是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脑胶质瘤组织中FOXC1 m RNA表达和中性粒细胞(r=0.433,P<0.01)、巨噬细胞(r=0.400,P<0.01)、嗜酸性细胞(r=0.365,P<0.01)等细胞浸润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Tgd细胞(r=-0.115,P<0.05)、TFH细胞(r=-0.158,P<0.01)及pDC细胞(r=-0.207,P<0.01)浸润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免疫组化证实,20例胶质瘤组织中FOXC1高度阳性表达14例,中度阳性表达6例,正常的脑组织中FOXC1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OXC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FOXC1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FOXC1可作为脑胶质瘤治疗的一个靶向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叉头框C1 预后 免疫细胞 相关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5
作者 张跃欣 赵墨 +1 位作者 魏康康 周国平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0期1222-122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的140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和35例脑外伤行颅内减压的手术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的140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和35例脑外伤行颅内减压的手术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胶质瘤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脑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肿瘤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诊断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临床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脑胶质瘤组IL-33高表达107例,低表达33例,对照组IL-33高表达11例,低表达24例,与对照组相比,脑胶质瘤组织中IL-33高表达率升高(χ^(2)=25.817,P<0.001)。脑胶质瘤组织中IL-33主要表达于胞浆中,呈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脑胶质瘤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KPS评分、组织学分级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85例,预后良好55例,KPS评分(OR=2.221,95%CI:1.431~4.092,P=0.002)、组织学分级(OR=2.786,95%CI:1.231~8.002,P=0.001)、远处转移(OR=5.117,95%CI:1.661~9.234,P<0.001)及IL-33表达(OR=6.322,95%CI:1.432~10.221,P<0.001)是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组织中IL-33表达诊断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AUC为0.912(95%CI:0.837~0.915),当截断值为4.56分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2%和91.45%。结论IL-3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白细胞介素33 肿瘤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CEA联合CABG术式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对其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苗统 周国平 +2 位作者 王飞 翟书鹏 魏康康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52-57,共6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04例,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别建立同期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每组52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包括手术用时、单支颈动脉阻断用时、桥血管血流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颈内动脉狭窄管径、PSV、搏动指数及脑血管反应性(CVR);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ADL)和认知功能评分(MMSE);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同期手术组手术用时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同期手术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均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术后1、3个月MCA-PSV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两组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同期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P<0.05)。结论 CEA同期行CABG治疗方式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好,亦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但术中用时较长,需针对性注意患者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颈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仲景半夏用法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魏康康 杜金行 +2 位作者 常江梦 王哲 廖江铨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半夏作为临床常用药,现代教材将其功效总结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是对历代医书中半夏功效的去粗取精、整体论述,为了专门探究张仲景使用半夏经验,文章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所有有关半夏的条文,具体分析了各条文半夏作用... 半夏作为临床常用药,现代教材将其功效总结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是对历代医书中半夏功效的去粗取精、整体论述,为了专门探究张仲景使用半夏经验,文章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所有有关半夏的条文,具体分析了各条文半夏作用,对其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张仲景使用半夏的特点,并将半夏功效进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半夏 用法
下载PDF
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付强 李绍山 +2 位作者 艾合买提.哈斯木 魏康康 周庆九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7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3)和B组(n=34)。A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7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3)和B组(n=34)。A组患者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血清P物质(SP)、铁蛋白(SF)、术后并发症及Barthel评分。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 2%(30/34),明显高于A组的66. 7%(22/33),并发症发生率为8. 8%(3/34),明显低于A组的30. 3%(10/33),平均住院时间为(17. 23±2. 08) d,明显低于A组的(23. 54±2. 1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P、SF水平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S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组患者SP、SF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周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B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高效清除血肿,改善HICH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处方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明 张小琼 +3 位作者 魏康康 常江梦 杜金行 廖江铨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一~试行第七版)》中医部分、《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及《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 目的:分析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一~试行第七版)》中医部分、《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及《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处方,解读其用药规律及辨证思路。方法:检索国家卫健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广东省和湖南省公布的最新版中医诊疗方案。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及搜索相关文献解读。结果:总结出处方43个,其中:预防处方3个,治疗处方33个,恢复期处方7个。在治疗期使用最频繁的中药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即清热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最多。结论:不同版本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病因、病机、病位、治则、方药上既有同亦有异,总体上以国家卫健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诊疗方案为主要参考,并随着版本更新内容愈加详细,反映了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在进步、在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疗方案 中医 处方分析
原文传递
囊性脑膜瘤的影像、病理学特点及误诊原因研究
10
作者 付强 陈培培 +4 位作者 李绍山 魏康康 王增亮 刘波 周庆九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 探讨囊性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门诊及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中,术前误... 目的 探讨囊性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门诊及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中,术前误诊为胶质瘤7例、转移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影像学Zee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例。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5例、simpsonⅡ级切除6例;术后行伽玛刀放疗者5例。病理检查结果:8例患者为血管瘤型脑膜瘤WHOⅠ级,3例患者为非典型脑膜瘤WHOⅡ级。术后症状改善者9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随访6个月~3年,11例患者均存活,1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 囊性脑膜瘤临床少见,术前容易误诊,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类型有助于确诊及指导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脑膜瘤 影像学 病理学 误诊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在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魏康康 周国平 《新疆中医药》 2022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 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DAI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把患者分为安宫牛黄丸(试验)组和普通治疗(对照)组。在临床治疗后,根据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昏迷苏醒病程时间、有效率、高热及抽搐的发生率指标对比判定。结果 两组在应用安宫牛黄丸... 目的 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DAI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把患者分为安宫牛黄丸(试验)组和普通治疗(对照)组。在临床治疗后,根据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昏迷苏醒病程时间、有效率、高热及抽搐的发生率指标对比判定。结果 两组在应用安宫牛黄丸后GCS评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试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病程时间(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率(P=0.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发生高热(P=0.018)、抽搐(P=0.019)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安宫牛黄丸在DAI患者治疗中,不仅可以使昏迷促醒,也可以降低高热、抽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节约诊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昏迷促醒
下载PDF
西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常江梦 杜金行 +3 位作者 魏康康 廖江铨 张小琼 陈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对西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低血压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了8个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547例患者。西药联合... 目的:对西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低血压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了8个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547例患者。西药联合参麦注射液在提升血压[OR=3.95,95%CI(1.94,8.05),P<0.01]、提高心功能[OR=3.42,95%CI(1.58,7.42),P<0.01]、降低死亡率[OR=0.29,95%CI(0.09,0.87),P<0.05]方面较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可降低多巴胺使用时间[SMD=-0.86,95%CI(-1.26,-0.46),P<0.01]、降低多巴胺最大浓度[MD=-0.71,95%CI(-1.1,-0.32),P<0.01]。结论:目前尚缺乏较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Meta分析显示西药联合参麦注射液具有升压、减少多巴胺使用时间和最大使用浓度、提高心功能、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低血压 META分析
下载PDF
非典型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MRI征象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恩鹏 付强 +3 位作者 艾合买提.哈斯木 魏康康 刘波 周庆九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40-542,54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非典型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特点,提高对非典型性脑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非典型性脑膜瘤与288例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结果非典型性脑膜瘤直径>6.5 cm比例、肿瘤呈分叶型比例、瘤脑界面... 目的对比分析非典型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特点,提高对非典型性脑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非典型性脑膜瘤与288例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结果非典型性脑膜瘤直径>6.5 cm比例、肿瘤呈分叶型比例、瘤脑界面不清晰比例、重度瘤周水肿比例、邻近骨质改变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较大及瘤脑界面不清晰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肿瘤大小每增加1.5 cm,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概率是良性脑膜瘤的1.507倍,瘤脑界面不清晰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概率是良性脑膜瘤的2.605倍。结论肿瘤大小及瘤脑界面对于非典型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脑膜瘤 良性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唐、宋本《伤寒论》中半夏用“升”和“两”换算关系的探讨
14
作者 魏康康 廖江铨 杜金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92-392,共1页
《伤寒论》中半夏、芒硝、吴茱萸、薤白等药材均存在用量描述方法的不一致,尤其是使用容量单位计算用量的药物,因受药材质地、大小甚至干湿程度等影响,而无法精确真实用量。我们通过对比唐本《伤寒论》(孙思邈记载)和宋版《伤寒论》(赵... 《伤寒论》中半夏、芒硝、吴茱萸、薤白等药材均存在用量描述方法的不一致,尤其是使用容量单位计算用量的药物,因受药材质地、大小甚至干湿程度等影响,而无法精确真实用量。我们通过对比唐本《伤寒论》(孙思邈记载)和宋版《伤寒论》(赵开美版),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记载半夏用量时,前者描述为“半夏一合”而后者描述为“半夏二十铢”。因此,我们就半夏不同计量单位的换算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 容量单位 孙思邈 计量单位 换算关系 干湿程度 吴茱萸
下载PDF
自测血压:您选对血压计了吗?
15
作者 杜金行 魏康康 《中老年保健》 2020年第7期25-25,共1页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为23.3%)。而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合理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为23.3%)。而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合理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血压计种类颇多,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化率 自测血压 发病风险 心血管病 血压计 血压水平 高血压 数据显示
下载PDF
高血压也可以自我诊断
16
作者 杜金行 魏康康 《中老年保健》 2019年第9期21-21,共1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与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比,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方法有了新的标准。既往诊断高血压,主要依据诊室血压来确定,而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只作为辅助手段,并不用来诊断高血压。目前,根据《中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与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比,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方法有了新的标准。既往诊断高血压,主要依据诊室血压来确定,而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只作为辅助手段,并不用来诊断高血压。目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及动态血压三种方式,均可作为诊断高血压的依据,并可用于降压过程中的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自我诊断 家庭自测血压 动态血压 诊断方法 疗效评价 修订 诊室
下载PDF
冠心病及冬季养生
17
作者 杜金行 魏康康 壹图 《中老年保健》 2018年第11期14-19,共6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占95%~99%),因此临床上常用冠心病一词来代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冬季养生 秋冬季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疾病 冠状动脉痉挛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单味中药也可轻松降血压(下)
18
作者 杜金行 魏康康 小徐 《中老年保健》 2018年第1期26-27,共2页
臭梧桐 臭梧桐是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干燥嫩枝和叶,味辛、苦、甘.性凉.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平肝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症、风疹湿疮、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臭梧桐降压作用机制与直接扩张血管和阻... 臭梧桐 臭梧桐是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干燥嫩枝和叶,味辛、苦、甘.性凉.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平肝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症、风疹湿疮、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臭梧桐降压作用机制与直接扩张血管和阻断植物神经功能有密切关系。因此.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而头痛眩晕的患者,可将其打成粉,每次服用3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味中药 降血压 马鞭草科植物 现代药理研究 植物神经功能 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 臭梧桐
下载PDF
单味中药也可轻松降血压(上)
19
作者 杜金行 魏康康 小徐 《中老年保健》 2017年第12期32-33,共2页
高血压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根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上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2.7亿人,并以每年3%的速度上升,其严重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关键词 单味中药 降血压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 心脑血管病 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病 患病率
下载PDF
打呼噜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20
作者 杜金行 魏康康 壹图 《中老年保健》 2018年第10期24-25,共2页
打呼噜也叫打鼾.是人们睡眠时很常见的现象,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成年人睡眠时会打呼噜。人在睡觉时尤其是睡得很实的时候,全身肌肉放松.小舌下垂.小舌受进出空气的冲击会产生一种声音,这就是呼噜。
关键词 打呼噜 心血管系统 危害 肌肉放松 成年人 睡眠 舌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