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的因素
1
作者 魏晓丽 吴美娟 +1 位作者 胡慧敏 张春晓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9期2867-2872,共6页
目的 探讨影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的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共20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其基础信息,采用自制的肺功能锻炼行为问卷、慢性病患者风险感知问卷等对患... 目的 探讨影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的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共20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其基础信息,采用自制的肺功能锻炼行为问卷、慢性病患者风险感知问卷等对患者进行测评,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风险感知与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问卷评分为36.40±7.38分,肺功能锻炼行为问卷评分为40.20±7.3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功能锻炼行为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慢性病患者风险感知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成正相关性(r=0.143~0.362,P<0.05)。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活动后呼吸困难、药物依赖、家庭支持、疾病不确定感、运动自我效能、经济风险、身体诊疗风险、社会心理风险(P<0.05)。结论 风险感知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行为受多因素影响,临床应积极开展相关护理宣教,强化肺功能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 风险感知 锻炼行为
下载PDF
血清CCL3、P-select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魏晓丽 李养龙 张琳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3(CCL3)、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9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9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APE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3(CCL3)、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9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9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APE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APE患者血清CCL3、P-selectin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发生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3、P-selectin水平对APE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CL3、P-select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E患者血清CCL3、P-selecti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08,P<0.05);收集所有指标数据的中位数对影响APE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心率≥90次/min、SBP<120 mmHg和DBP<80 mmHg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CCL3及P-selectin均为发生APE的危险因素(P<0.05),SBP、DBP为保护因素(P<0.05);血清CCL3、P-selectin及二者联合诊断AP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854和0.951,二者联合优于血清CCL3、P-selectin各自单独诊断(Z_(二者联合-CCL3)=2.146,Z_(二者联合-P-selectin)=2.315,P=0.022、0.039)。结论血清CCL3、P-selectin水平与APE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APE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配体3 P-选择素 急性肺栓塞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医学院校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旭峰 朴金花 +4 位作者 金秀琳 杨琳红 范宗宪 魏晓丽 牟基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3期21-24,共4页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更能满足学生成长所需,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同时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是指将思政元素中包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更能满足学生成长所需,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同时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是指将思政元素中包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内容融入医学院校的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选择。文章将针对课程思政在医学院校中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医学院课程教学的现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医学院校课程的意义进行探讨,最终对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医学院校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医学院校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医学课程 课程改革 研究 实践 教学水平 现代化教学
下载PDF
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的探讨
4
作者 魏晓丽 《水上安全》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水利提灌工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的分析,明确了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的内容。结合对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水利... 本文旨在探讨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水利提灌工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的分析,明确了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的内容。结合对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水利提灌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中,本文强调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健全制度建设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水利提灌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提灌工程 运行管理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魏晓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16例,TSH为<2.5mIU/L)、中水平组(14例,TSH为2.5~4mIU/L)、高水平组(10例,TSH为>...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16例,TSH为<2.5mIU/L)、中水平组(14例,TSH为2.5~4mIU/L)、高水平组(10例,TSH为>4mIU/L)。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甲状腺素、糖脂代谢水平。结果观察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原氨酸(FT_(3))水平较对照组低,TSH、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三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FINS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会发生明显改变,且TSH水平越高,患者性激素分泌、糖脂代谢异常程度越高,临床需予以重视,尽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甲状腺素 性激素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废塑料热解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
6
作者 宋成运 魏晓丽 +1 位作者 陈学峰 张久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为实现塑料循环经济,分别采用多产丙烯型催化剂CGP和催化裂解催化剂DMMC-2探究废塑料热解油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产物分布和汽油馏分组成。结果表明:废塑料热解油具有良好的催化裂化生产汽油和催化裂解生产化工原料的性能;以增产汽油为... 为实现塑料循环经济,分别采用多产丙烯型催化剂CGP和催化裂解催化剂DMMC-2探究废塑料热解油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产物分布和汽油馏分组成。结果表明:废塑料热解油具有良好的催化裂化生产汽油和催化裂解生产化工原料的性能;以增产汽油为目标时,汽油产率达52.37%,液化气产率为19.01%,其中丙烯产率为7.82%;以生产化工原料为目标时,低碳烯烃及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的总产率可达47.82%,其中,乙烯、丙烯和丁烯(三烯)产率为32.51%,丙烯产率为16.67%,BTX产率达15.31%并以二甲苯为主。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废塑料热解油的高值化利用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热解油 催化裂化 汽油 低碳烯烃 轻芳烃
下载PDF
丁烯叠合产物结构表征及对催化裂化生成丙烯的影响
7
作者 李福超 魏晓丽 +1 位作者 温朗友 袁起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考察了C4烯烃的反应性能,基于丁烯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表征,研究了叠合产物与1-辛烯催化裂化的反应类型,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对丙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丁烯的反应性能低于1-丁烯,丁烯在Y型分子筛与择...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考察了C4烯烃的反应性能,基于丁烯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表征,研究了叠合产物与1-辛烯催化裂化的反应类型,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对丙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丁烯的反应性能低于1-丁烯,丁烯在Y型分子筛与择形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不高于70%;2种叠合产物(OP-1、OP-2)主要由C_(8)烯烃组成,OP-1中约90%的C_(8)烯烃为三甲基戊烯,且其中2,4,4-三甲基戊烯所占比例高于82%;OP-2中二甲基己烯含量与三甲基戊烯含量相近,且其中以二甲基-2-己烯为主;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影响β-裂化类型,三甲基戊烯主要通过A型裂化(3°→3°)生成异丁烯,而取代基少的C_(8)烯烃更倾向于经B1(2°→3°)、B2(3°→2°)、C(2°→2°)及D2(2°→1°)型裂化生成丙烯及丁烯;高温有利于丙烯、丁烯经环化脱氢反应生成芳烃,叠合产物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620~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叠合产物 催化裂化 丙烯 β-裂化类型
下载PDF
小鼠感染泡球蚴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0
8
作者 魏晓丽 丁剑冰 +2 位作者 许晏 温浩 林仁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 (EM)昆明小鼠体内 6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研究泡球蚴病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接种泡球蚴及生理盐水 ,持续观察 2 60d ,收集各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 目的 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 (EM)昆明小鼠体内 6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研究泡球蚴病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接种泡球蚴及生理盐水 ,持续观察 2 60d ,收集各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γ干扰素 (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4、IL 5、IL 10水平。 结果 实验组 6种细胞因子水平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中辅助性T细胞 1(Th1)类细胞因子IL 2水平在感染后 80d达到峰值 ,感染 14 0d后迅速降低 ;TNF α水平在感染后 40d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感染 10 0d左右达到峰值 ,14 0d后迅速下降 ;IFN γ在感染 80d后达到峰值 ,14 0d后缓慢下降 ;而在 80d以前 ,辅助性T细胞 2 (Th2 )类细胞因子IL 4、IL 5、IL 10维持在较低水平 ;10 0d后 ,这 3类细胞因子明显上升 ,其中IL 4、IL 10水平在 10 0d达到峰值 ,IL 5水平在 14 0d达到峰值 ,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 结论 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与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共同参与了宿主抗棘球蚴免疫。感染早期以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 ,感染中晚期转化为以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细胞因子水平 对照组 IL-10 IL-5 IL-4 小鼠 人工接种 EM 果实
下载PDF
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魏晓丽 毛安国 +1 位作者 张久顺 龙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共6页
在分析典型直馏石脑油的烃类组成特点以及烃类在分子筛催化剂上的扩散和吸附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ACE)装置考察反应温度、油剂接触时间和催化剂活性对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直馏石脑油馏分富含的小... 在分析典型直馏石脑油的烃类组成特点以及烃类在分子筛催化剂上的扩散和吸附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ACE)装置考察反应温度、油剂接触时间和催化剂活性对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直馏石脑油馏分富含的小分子饱和烃在常规分子筛催化剂的孔道中扩散阻力小,具有较弱的吸附性能,同时催化裂解反应活化能较高。对此提出需开发多级孔沸石材料、改善小分子饱和烃吸附性能以及实现高苛刻度反应环境的技术构思,以推进石脑油催化裂解技术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催化裂解 乙烯 丙烯 反应温度 油剂接触时间 催化剂活性
下载PDF
直馏柴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探索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晓丽 龚剑洪 +1 位作者 毛安国 宋宝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探索研究了直馏柴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是将直馏柴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的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采用催化裂化技术路线时,直馏柴油直接催化裂化反应具有较高的汽油和丙烯收率,...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探索研究了直馏柴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是将直馏柴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的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采用催化裂化技术路线时,直馏柴油直接催化裂化反应具有较高的汽油和丙烯收率,分别可达48%和8%左右;采用催化裂解技术路线时,直馏柴油直接催化裂解反应具有较高的低碳烯烃和BTX(苯、甲苯和二甲苯)收率,在反应温度为620℃时乙烯、丙烯和BTX总收率可达39%以上,并可副产22%以上的高辛烷值汽油,其RON在99以上;重油原料掺炼直馏柴油时,直馏柴油掺入比例较高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较好,但会导致汽油产物中芳烃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裂解 直馏柴油 汽油 低碳烯烃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Ki6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晓丽 张玉 +2 位作者 刘敏丽 景彩萍 成延萍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正常组)、2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组织(增生组)和82例乳腺癌组织(肿瘤组)中的Survivin、Ki67,...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正常组)、2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组织(增生组)和82例乳腺癌组织(肿瘤组)中的Survivin、Ki67,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观察Surv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增生组及肿瘤组Survivin OD值、Ki67标记指数(LI)明显升高(P均<0.01);与增生组比较,肿瘤组Survivin OD值、Ki67 LI明显升高(P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urvivin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6.821,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与Survivin阴性表达患者比较,Survivin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Ki67表达增加;Survivin和Ki67的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凋亡抑制蛋白 细胞核增殖抗原
下载PDF
石脑油催化裂解生成甲烷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晓丽 张久顺 +1 位作者 毛安国 龙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对比分析了直馏石脑油热裂解和催化裂解过程中甲烷产率的差异及其根源,探索了工艺参数、催化剂活性和烃类分子结构对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中甲烷的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主要来自于石脑油的催化裂解反应,催化剂上的较强Brns... 对比分析了直馏石脑油热裂解和催化裂解过程中甲烷产率的差异及其根源,探索了工艺参数、催化剂活性和烃类分子结构对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中甲烷的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主要来自于石脑油的催化裂解反应,催化剂上的较强Brnsted酸中心是甲烷生成的活性中心;链烷烃催化裂解更易于生成甲烷;反应温度和油剂接触时间是影响甲烷生成的关键因素,对此提出采用适宜反应温度和大剂油比,在保证原料必要的转化深度的同时,开发超短接触时间的反应技术以减少甲烷生成的技术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催化裂解 甲烷 工艺参数 催化剂
下载PDF
鼠β-防御素2(mBD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稳定表达株的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晓丽 施桥发 +3 位作者 李虹 李婉宜 蒋忠华 李明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对小鼠β防御素-2(mBD2)基因进行克隆,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并研究mBD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通过向BALB/c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建立小鼠急性时相反应,取其肺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 目的:对小鼠β防御素-2(mBD2)基因进行克隆,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并研究mBD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通过向BALB/c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建立小鼠急性时相反应,取其肺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小鼠mBD2基因,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BD2转染SiHa细胞,采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株的筛选,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鉴定细胞内mBD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提取小鼠肺组织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250bp左右的产物,通过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BD2。SiHa被该质粒转染后,在100mg/LG418浓度下筛选20d,得到了稳定表达mBD2的细胞株,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BD2蛋白在胞质中有大量表达,RT-PCR反应扩增到了mBD2的mRNA。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cDNA3.1(+)/mBD2真核表达质粒,mBD2蛋白在SiHa细胞中能稳定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BD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2 真核表达 免疫荧光 RT-PCR
原文传递
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中甲烷的生成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晓丽 龙军 +1 位作者 白风宇 袁起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9-385,共7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对比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直馏石脑油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反应中CH4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导致CH4产率和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以正辛烷作为探针分子,分析了催化裂解和热裂解反应中CH4生成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对比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直馏石脑油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反应中CH4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导致CH4产率和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以正辛烷作为探针分子,分析了催化裂解和热裂解反应中CH4生成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600~700℃范围内,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中CH 4的生成是烃类自由基反应和正碳离子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正碳离子反应是CH4生成的主要反应路径;分子筛催化剂中较强Br(o)nsted酸中心是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生成CH4的重要活性中心.烃类热裂解反应中CH4的生成来自于伯C-C键的均裂反应,而其催化裂解反应生成的CH4来自于C2原子连接的C-C键或C-H键的质子化裂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甲烷 催化裂解 热裂解
下载PDF
烷基芳烃裂化反应性能及生成苯的反应路径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晓丽 谢朝钢 +1 位作者 龙军 张久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以甲苯、异丙苯、正戊基苯和苯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烷基芳烃在酸性催化剂上的裂化反应性能及生成苯的化学反应路径。结果表明,甲苯很难发生裂化反应,苯的生成主要来自甲苯歧化反应;当烷基苯取代基碳原子数在3以上时,烷基苯裂化... 以甲苯、异丙苯、正戊基苯和苯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烷基芳烃在酸性催化剂上的裂化反应性能及生成苯的化学反应路径。结果表明,甲苯很难发生裂化反应,苯的生成主要来自甲苯歧化反应;当烷基苯取代基碳原子数在3以上时,烷基苯裂化反应性能随着烷基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烷基侧链含有叔碳原子则更易裂化,苯的生成主要来自脱烷基反应;随着烷基苯取代基碳原子数的增多,烷基芳烃的侧链裂化反应选择性增强,可利用此反应特性控制反应路径,达到降低汽油苯含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芳烃 裂化 反应 正碳离子
下载PDF
拮抗链霉菌对棉花幼苗光合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晓丽 陈杰 +6 位作者 何斐 顾美英 王东胜 薛磊 段佳丽 徐万里 薛泉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84,90,共8页
【目的】探讨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25、Z9、Z13、X4对棉花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情况。【方法】采用盆栽接种试验、根内微生物培养测数法,以不接链霉菌、大丽轮枝菌(VD)为空白对照,研究4株链霉菌活菌制剂单... 【目的】探讨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25、Z9、Z13、X4对棉花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情况。【方法】采用盆栽接种试验、根内微生物培养测数法,以不接链霉菌、大丽轮枝菌(VD)为空白对照,研究4株链霉菌活菌制剂单独接种及与VD混合接种后,链霉菌对棉花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量。【结果】①链霉菌25、Z9、Z13、X4单独接种或与VD混合接种时,均能提高棉花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②4株链霉菌均能明显提高棉花幼苗整株和根系鲜质量,其中z。促生作用最稳定,接种1次后,其单独接种或与VD混合接种处理棉花幼苗根系长度较空白对照、VD单独接种处理增加了56.6%~58.1%,根系鲜质量增加45.9%~54.0%(P〈O.05)。③菌株Z13、25、X4单独接种及与VD混合接种时均可在棉花根内稳定定殖,在菌剂拌土接种后60d,在棉花根内的定殖量仍可达到(2.O~32.O)×102cfu/g;r厶接种2次后也能在棉花根内定殖,但定殖量较少。【结论】供试链霉菌能明显提高棉花幼苗光合生理并促进棉花生长,2次接种能促进链霉菌在棉花根内定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链霉菌 大丽轮枝菌 定殖 光合生理特性 促生作用 棉花
下载PDF
操作参数对FCC过程中干气产率及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晓丽 龙军 +1 位作者 张久顺 毛安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剂油比和预热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干气产率和体积组成的影响,并从反应机理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提高空速、降低剂油比和适当提高原料油预热温度等措施有利于降低干气产率...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剂油比和预热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干气产率和体积组成的影响,并从反应机理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提高空速、降低剂油比和适当提高原料油预热温度等措施有利于降低干气产率,其中反应温度对干气产率、体积组成影响较大。当反应温度从370℃提高到620℃时,干气产率从0.26%增加至7.54%,氢气含量从76.50%降低至39.65%;其它工艺参数,如剂油比、空速、预热温度等对干气体积组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干气 操作条件 收率 组成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在催化剂上裂化生焦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晓丽 王巍 张久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共5页
在实验室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裂化时的焦炭生成。结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了焦炭的化学组成及焦炭在催化剂上的沉积位置。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裂化生成焦炭的组成主要为... 在实验室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裂化时的焦炭生成。结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了焦炭的化学组成及焦炭在催化剂上的沉积位置。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裂化生成焦炭的组成主要为不饱和烃,主要沉积在催化剂的微孔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催化剂 裂化生焦 研究 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汽油料 积炭
下载PDF
镍污染方式对催化剂裂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晓丽 毛安国 宋宝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0,共5页
研究了催化裂化催化剂中镍含量及镍污染方式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镍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与污染方式有关,镍的存在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在镍含量相当的情况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程度接近;镍的毒性表现为强烈的催化... 研究了催化裂化催化剂中镍含量及镍污染方式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镍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与污染方式有关,镍的存在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在镍含量相当的情况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程度接近;镍的毒性表现为强烈的催化脱氢作用,它使裂化反应选择性变差,但工业平衡剂中镍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小于实验室污染剂。工业平衡剂中的镍通过减少催化剂活性中心数量,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实验室污染剂上的镍通过在催化剂表面附着、阻塞分子筛孔道,减少反应物分子对活性中心的可接近性,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活性 选择性
下载PDF
信号肽重组mBD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晓丽 李明远 +3 位作者 李虹 施桥发 李婉宜 蒋忠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鼠重组beta防御素2(rmBD2)对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mBD2转染SiHa细胞系,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克隆。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PCR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rmBD2蛋白和rmBD... 目的探讨鼠重组beta防御素2(rmBD2)对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mBD2转染SiHa细胞系,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克隆。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PCR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rmBD2蛋白和rmBD2 mRNA表达,并采用MTT法对稳定转染细胞株进行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结果采用100μg/mL的G418浓度筛选质粒转染的SiHa细胞20d,得到了rmBD2稳定表达细胞株SiHa/rmBD2及转染pcDNA3.1(+)空质粒的对照细胞SiHa/K。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iHa/rmBD2细胞质中均有目的蛋白的表达,转染效率为100%。提取稳定转染4、6、8、10周SiHa/rmBD2细胞总RNA,RT-PCR反应扩增得到220bp左右的目的片段,而SiHa/K及SiHa细胞未见目的蛋白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SiHa/rmBD2细胞的生长速度低于SiHa/K及SiHa细胞(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了稳定表达rmBD2的细胞株SiHa/rmBD2,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PCR证实了rmBD2蛋白和rmBD2 mRNA的稳定表达,细胞增殖实验表明rmBD2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rmBD2的抗肿瘤作用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BD2稳定表达 免疫荧光 RT-PCR 细胞生长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