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渡际油气藏及其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5-32,共8页
过渡际是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场所,原因在于过渡际中物质基础雄厚。地温场较高、储盖组合配置得当、有自成系统的油气运移通道网络以及存在多种圈闭类型。
关键词 过渡际 油气藏 形成条件
下载PDF
热能聚散交替说的检验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45-357,共13页
热能聚散交替假说是地质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解析地壳演化和运动机因的新论点。本文通过实例结合研究,经实际检验,证明这一新论点不仅可以用宏观的地热异常表征加以描述,同时可以用微观的量纲给予肯定,它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热能聚散交替假说是地质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解析地壳演化和运动机因的新论点。本文通过实例结合研究,经实际检验,证明这一新论点不仅可以用宏观的地热异常表征加以描述,同时可以用微观的量纲给予肯定,它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 聚散交替 地热 矿化
下载PDF
中国油气区大地构造的历史因果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12,38,共13页
依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观点,就体现历史特点的大地构造体制来说,可将中国的油田划分为地槽型,地台型及地洼型三种类型,以现阶段的动力环境而论,则可将中国油气区划分为地幔汇聚型油气域和地幔扩散型油气域,并可进一步暂分为四大油气区... 依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观点,就体现历史特点的大地构造体制来说,可将中国的油田划分为地槽型,地台型及地洼型三种类型,以现阶段的动力环境而论,则可将中国油气区划分为地幔汇聚型油气域和地幔扩散型油气域,并可进一步暂分为四大油气区,即陆缘海扩张型壳体油气大区,东部拉张型壳体油气大区,中部张一压型壳体油气大区和西部挤压型壳体油气大区,各大区成油气建造组合的大地构造类型,油气形成条件、油气藏类型、产出特点及分布规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各壳体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壳体运动过程和动力学性质,以及各壳体的深部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区 油气藏 大地构造 历史
下载PDF
株洲地洼沉积型片状高岭石矿的发现
4
作者 魏洲龄 蔡有兴 +1 位作者 汪灵 张春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4-94,F003,共2页
株洲地洼沉积型片状高岭石矿的发现THEDISCOVERYOFASEDIMENTARYTYPEFLAKYKAOLINITEDEPOSITINDIWASTRUCTURALLAYER,ZHUZHOUCOUNTY,HUNAN... 株洲地洼沉积型片状高岭石矿的发现THEDISCOVERYOFASEDIMENTARYTYPEFLAKYKAOLINITEDEPOSITINDIWASTRUCTURALLAYER,ZHUZHOUCOUNTY,HUNAN¥//魏洲龄,蔡有兴,汪灵,张春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矿 矿床 地洼沉积型 株洲
下载PDF
东亚、中亚壳体接合带形成条件初探
5
作者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1-302,共12页
东亚、中亚壳体接合带的形成条件甚为复杂,受所在地区长期演化所成构造背景、地幔蠕动分异作用,以及相邻壳体演化、运动三个因素控制。其中,地幔蠕动是主因。
关键词 壳体 地幔蠕动 东亚 中亚 壳体接合带 形成条件
下载PDF
过渡际与多因复成油气藏
6
作者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01-309,共9页
在中国油气域中,多因复成油气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分布于过渡际(包括壳体演化阶段转换期及正负构造单元过渡带)中。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①过渡际中具备集结多渠道油气源条件,空间过渡际者尤为突出,②过渡际中发育有自成... 在中国油气域中,多因复成油气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分布于过渡际(包括壳体演化阶段转换期及正负构造单元过渡带)中。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①过渡际中具备集结多渠道油气源条件,空间过渡际者尤为突出,②过渡际中发育有自成系统的油气运移通道网络,可将多个油气源的油气汇聚于同一圈闭之中;③过渡际中存在形式多样的圈闭类型;④过渡际中具有多种类型的储盖组合。此外,空间过渡际中的地温场往往较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值得指出的是,压性环境和张性环境的过渡际状况有所不同,因而,各自的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和油气聚集带的展布方式亦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际 多因复成 油气藏 类型
下载PDF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孙少华 张琴华 +1 位作者 秦清香 魏洲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63,共9页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并发育复杂且变迁迅速的众多沉积盆地。沉积盆地可划分为7类(大陆边缘裂谷类、岩浆弧类、弧前盆地类、边缘海盆地类、弧后前陆盆地类、边缘前陆盆地类、海沟-洋盆类)19型。沉积组合复杂多变,不同...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并发育复杂且变迁迅速的众多沉积盆地。沉积盆地可划分为7类(大陆边缘裂谷类、岩浆弧类、弧前盆地类、边缘海盆地类、弧后前陆盆地类、边缘前陆盆地类、海沟-洋盆类)19型。沉积组合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各具特色。沉积盆地的演化经历了5次重大变革。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随新疆北部板块的拉张-俯冲-碰撞而产生、发展、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沉积盆地 类型 沉积特征
下载PDF
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带的形成时代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琴华 魏洲龄 孙少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从地层和岩相古地理的角度研究了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在弄清了西准噶尔三套地层层序及时代的基础上,确认该断裂带形成于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
关键词 断裂带 油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包古图组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少华 魏洲龄 张琴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5-31,共7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包古图组的沉积环境,前人论述颇多,且普遍认为属浅海环境的沉积产物。本文采用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区包古图组的沉积环境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认为它主要是浅海—较深海沉积的产物,同时,顶、底...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包古图组的沉积环境,前人论述颇多,且普遍认为属浅海环境的沉积产物。本文采用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区包古图组的沉积环境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认为它主要是浅海—较深海沉积的产物,同时,顶、底部尚发育有陆地河流岩石相,其形成时代为石炭纪维宪期—巴什基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古图组 沉积环境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银昆构造成矿带
10
作者 魏洲龄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9-12,共4页
银昆构造成矿带是亚洲巨型SN向构造成矿带───东亚一中亚壳体过渡区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①含矿的普遍性,②成矿物质的多元性;③成矿作用的多期性,④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广泛性;⑤矿床的多因复成性。构成上... 银昆构造成矿带是亚洲巨型SN向构造成矿带───东亚一中亚壳体过渡区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①含矿的普遍性,②成矿物质的多元性;③成矿作用的多期性,④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广泛性;⑤矿床的多因复成性。构成上述特点的原因有:①地处东部幔隆区与西部幔坳区和东部薄地壳与酉部厚地壳的过渡带,②属东部NE构造系与西部NW构造系的汇聚区;③其间还发育有多条切割不同属性构造层的壳断裂和岩石圈断裂。该带中新生代时期地幔和壳层的构造分异而导致的构造岩浆活化,造就了银昆构造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带 银昆构造系 成矿期
下载PDF
煤的热释光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建华 陈国达 +2 位作者 魏洲龄 刘顺生 龚革联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7-29,共3页
随着本世纪40年代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问世,热释光分析便应运而生。该技术首先被应用于矿物的分析鉴定,50年代拓展到地质和考古断代。
关键词 热释光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洞庭地洼安乡硅土矿床的发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灵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安乡硅土矿床赋存于地洼余动期亚构造层中,矿石主要由粉石英、伊利石和蒙脱石组成,是一个具有很好开发应用前景的大型非金属矿床。
关键词 洞庭地洼 石英 伊利石 蒙脱石 硅土矿床
下载PDF
地洼型沉积盆地地热演化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13
作者 孙少华 王璐 +1 位作者 刘顺生 魏洲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41-43,共3页
地洼型沉积盆地地热演化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孙少华,王璐,刘顺生,魏洲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430013)流经地表的热流是数种热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地壳中两种最主要的热源来自于地幔冷却作用及其本身的... 地洼型沉积盆地地热演化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孙少华,王璐,刘顺生,魏洲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430013)流经地表的热流是数种热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地壳中两种最主要的热源来自于地幔冷却作用及其本身的放射性衰变。通过采用裂变径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形成 沉积盆地 热演化史 裂变径迹 构造层 大地构造 二连盆地 大地热流 烃源岩 岩石热导率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二叠系含油气性分析
14
作者 孙少华 秦清香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71-172,共2页
内蒙古二连地区二叠纪时处天山-兴安海西地槽区之东段,现为内蒙古中部草原区。该区与西段准噶尔等地区相比,其二叠纪构造背景、岩相古地理格局如何?是否存在类似的二叠系成油条件?这关系到二连地区能否开辟新的找油领域的问题。本文通... 内蒙古二连地区二叠纪时处天山-兴安海西地槽区之东段,现为内蒙古中部草原区。该区与西段准噶尔等地区相比,其二叠纪构造背景、岩相古地理格局如何?是否存在类似的二叠系成油条件?这关系到二连地区能否开辟新的找油领域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二连地区二叠系岩相古地理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二连盆地 二叠纪 含油 含气
下载PDF
东海盆地演化的一种新模式──“持续拉张-脉动挤压” 被引量:3
15
作者 毕华 张琴华 魏洲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3-49,共7页
随着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的大量获得,"弧后盆地扩张"模式和"地体拼贴"模式也不能合理地解释东海盆地的演化,本文提出了东海盆地演化的一种新模式──"持续拉张-脉动挤压"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力源机制,认为东海盆地演化的... 随着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的大量获得,"弧后盆地扩张"模式和"地体拼贴"模式也不能合理地解释东海盆地的演化,本文提出了东海盆地演化的一种新模式──"持续拉张-脉动挤压"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力源机制,认为东海盆地演化的拉张力源是中国东部地幔软流圈自西向东(或东南)的蠕动流、岩石圈本身的陆壳(厚)到洋壳(薄)的扩张力、岩石圈的局部对流引起的侧向扩张及对岩石圈底部的热侵蚀;挤压力源则是菲律宾海大洋岩石田向西北运动的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演化 演化模式 力源机制 东海
下载PDF
亚洲巨型南北向构造成矿带:东亚—中亚壳体渡区构造成矿带
16
作者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矿床 成矿带 岩浆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