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隋秀林 徐晓彤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外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经研究表明派特灵是主要由金银花、苦参、白花蛇舌草、鸦胆子、五倍子、蛇床子和大青叶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外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经研究表明派特灵是主要由金银花、苦参、白花蛇舌草、鸦胆子、五倍子、蛇床子和大青叶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派特灵主要组成中药的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与CA相关的疾病靶点,取其基因与靶点交集制作韦恩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1软件共同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应用R语言下载安装Bioconductor数据库中的相关R包对交集得到的核心靶点进行相应的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TCMSP数据库共获取109个活性化合物,主要为β谷甾醇、鸦胆甙、槲皮素等,GeneCards数据库共获取疾病靶点74个,PPI网络分析显示共涉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同期蛋白D1(CCND1)等15个核心蛋白,GO、KEGG富集分析显示派特灵可以通过各类癌症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CA。结论派特灵通过抗HPV病毒、调节免疫等方面达到治疗C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尖锐湿疣 派特灵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
下载PDF
六经辨证论治慢性荨麻疹验案举隅
2
作者 寿星虎 陈家辉 魏淑相 《山西中医》 2024年第5期39-39,70,共2页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难治性疾病,若表现为胆碱能型,其皮疹常在受热、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加重,且瘙痒或伴有针刺感,不适程度较寻常类型更甚。笔者跟师随诊,临证常以六经辨证论治慢性胆碱能性荨麻疹,现介绍典型验案1则。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六经辨证 柴胡桂枝汤 半夏泻心汤 验案
下载PDF
“序贯三步法式”辨治痤疮
3
作者 周岩 赵则阔 魏淑相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痤疮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其核心病机始于寒湿侵袭、皮肤玄府郁闭,后期多见脾肾两虚,脏腑失调贯穿疾病始终。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病机,笔者提出采用“序贯三步法式”治疗该病,分阶段序贯式治疗效果显著,可减... 痤疮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其核心病机始于寒湿侵袭、皮肤玄府郁闭,后期多见脾肾两虚,脏腑失调贯穿疾病始终。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病机,笔者提出采用“序贯三步法式”治疗该病,分阶段序贯式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临床经验 序贯法 序贯三步法式 方证组合辨证法
下载PDF
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燕 隋秀林 +2 位作者 范玉 张园园 魏淑相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6期4-6,11,共4页
齐鲁杜氏湿热流派擅长以湿热为核心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湿热邪气是导致现代人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以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为例,以杜氏湿热流派理论为基础,从伤寒、温病两个角度探析湿热型痤疮的病因病机及治... 齐鲁杜氏湿热流派擅长以湿热为核心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湿热邪气是导致现代人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以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为例,以杜氏湿热流派理论为基础,从伤寒、温病两个角度探析湿热型痤疮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杜氏湿热流派 加味葛根芩连汤 痤疮 肺风粉刺 面疮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晓彤 魏淑相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2期31-34,共4页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药疹 机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汗法治疗急性荨麻疹验例举隅
6
作者 隋秀林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2-84,共3页
4例急性荨麻疹的典型案例,在不宜使用西药或西药疗效欠满意的情况下,运用中医八法中的汗法,通过发汗的方式达到治愈急性荨麻疹的目的。文章从案例分析、方解、治则治法、现代药理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中医汗法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思路以及“... 4例急性荨麻疹的典型案例,在不宜使用西药或西药疗效欠满意的情况下,运用中医八法中的汗法,通过发汗的方式达到治愈急性荨麻疹的目的。文章从案例分析、方解、治则治法、现代药理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中医汗法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思路以及“峻汗法、微汗法”各自适用条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法 急性荨麻疹 病案分析 现代药理学
下载PDF
扁平疣临证治验举隅
7
作者 徐晓彤 隋秀林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59-561,共3页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损容性疾病,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属于中医“扁瘊”范畴。中医多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腠理不固,复感风热毒邪,搏结肌肤,气血凝滞;或由血虚肝失所养,筋失濡养或肝旺血燥所致。西医治疗本病以抗病...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损容性疾病,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属于中医“扁瘊”范畴。中医多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腠理不固,复感风热毒邪,搏结肌肤,气血凝滞;或由血虚肝失所养,筋失濡养或肝旺血燥所致。西医治疗本病以抗病毒剂、免疫调节剂、物理疗法为主,相比中医药疗法,易发生不良反应及耐药性,复发率高。恩师魏淑相教授善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扁平疣,肝脾同治,扶正祛邪,加上血肉有情之穿山甲,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对恩师治疗的1例扁平疣的验案分析,为中医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中医药 验案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尖锐湿疣综述
8
作者 隋秀林 李新芳 魏淑相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随着近代思想解放以及观念的改变,不洁性行为越来越多,导致尖锐湿疣、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尖锐湿疣及梅毒。针对尖锐湿疣患者的病情特点,临床以祛除疣体作为治愈标准,但由于本病...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随着近代思想解放以及观念的改变,不洁性行为越来越多,导致尖锐湿疣、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尖锐湿疣及梅毒。针对尖锐湿疣患者的病情特点,临床以祛除疣体作为治愈标准,但由于本病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原因导致尖锐湿疣治愈率较低,存在隐形感染风险,易导致疾病传播。文章通过对尖锐湿疣的中医、西医研究进展进行详尽论述,从中医古籍及历代医家的研究中首先明确尖锐湿疣中医病名演变,其次详述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相关预后,从古籍中挖掘中医药在尖锐湿疣诊疗中的优势与特色,提供相应的中药方剂,为中医药治疗尖锐湿疣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治疗方案选择,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患者依从性。现代医学对于尖锐湿疣病因有明确论述,诊疗手段丰富,冷冻、激光、光动力等是目前临床治疗尖锐湿疣的主要方案,但由于费用高、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等原因导致尖锐湿疣治愈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部分患者往往中断治疗。文章系统论述中西医治疗尖锐湿疣的优劣,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尖锐湿疣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将二者联合运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缺陷,提高本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西医联合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治疗虚寒型痤疮探析
9
作者 张开梅 魏淑相 +1 位作者 隋秀林 张园园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7期12-14,共3页
虚寒型痤疮多见于女性,基于六经辨证,将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运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温经汤加减治疗,临床收效良好。该文主要探析基于六经辨证治疗虚寒型痤疮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痤疮 肺风粉刺 虚寒型 六经辨证 温经汤
下载PDF
中药自拟方消痤饮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淑相 范国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消痤饮联合艾拉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研究,选取中重度痤疮患者33例,给予中药自拟方消痤饮联合ALA-PDT治疗,并进行血清睾酮水平检测。结果治愈率为24.2%,总有效率为93...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消痤饮联合艾拉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研究,选取中重度痤疮患者33例,给予中药自拟方消痤饮联合ALA-PDT治疗,并进行血清睾酮水平检测。结果治愈率为24.2%,总有效率为93.9%,无效率为6.1%,经统计学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消痤饮联合ALA-PDT治疗对中重度痤疮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消痤饮 艾拉光动力 血清睾酮
下载PDF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东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分2组,分别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组)、单纯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照组)进行治疗,用症状评分法判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疗...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分2组,分别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组)、单纯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照组)进行治疗,用症状评分法判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润燥止痒胶囊 盐酸左西替利嗪
下载PDF
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惠玲 魏淑相 +2 位作者 范崇帅 孙文启 陈蕾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嗜酸性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共入组慢性湿疹患者96例,对照组34例口服西替利嗪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试验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口服祛风除湿中药,治疗后第2周和4周、停药后...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嗜酸性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共入组慢性湿疹患者96例,对照组34例口服西替利嗪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试验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口服祛风除湿中药,治疗后第2周和4周、停药后2周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计算有效率,同时对比治疗前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结果临床随访过程中脱落6例,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最后完成治疗患者90例。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50%(30/60)和16.7%(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56/60)和60%(1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5.6±2.4)%和(5.4±2.5)%,治疗4周后分别为(3.2±1.6)%和(4.0±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所有试验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持续下降,对照组中50.0%(15/30)患者症状总积分持续下降,26.7%(8/30)患者症状总积分不变,23.3%(7/30)患者症状总积分较停药时上升。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可以降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祛风除湿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下载PDF
推疣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对跖疣患者IgG、IgA及IgM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崇帅 李晓民 +2 位作者 毕兴杰 魏淑相 滕传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8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推疣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对跖疣患者IgG、IgA及IgM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9例跖疣患者单纯使用CO_(2)激光治疗,治疗组49例跖疣患者使用推疣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均治疗1次。测定治疗组及对照组跖疣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组... 目的评价推疣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对跖疣患者IgG、IgA及IgM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9例跖疣患者单纯使用CO_(2)激光治疗,治疗组49例跖疣患者使用推疣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均治疗1次。测定治疗组及对照组跖疣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组血清IgG、IgA及IgM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gG、IgA及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正常人群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gG、IgA及IgM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G、IgA及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疣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跖疣,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除物理去除疣体外,还与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疣 推疣法 CO2激光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情志学说的历史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园园 丁惠玲 +1 位作者 魏淑相 闫金婷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6期28-31,共4页
情志学说是根据中医七情理论发展而来的一门学说,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相关记载,后在各代医家的创新和发展中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框架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近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心理学理论,由此构建了完整的情志学说理论体系,... 情志学说是根据中医七情理论发展而来的一门学说,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相关记载,后在各代医家的创新和发展中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框架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近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心理学理论,由此构建了完整的情志学说理论体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由情志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情志学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学科与领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 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园园 丁惠玲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疗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于潍坊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自拟方疏肝消痤汤,治疗组在口服疏肝消痤汤的同时配合...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疗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于潍坊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自拟方疏肝消痤汤,治疗组在口服疏肝消痤汤的同时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1个疗程即4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估焦虑、抑郁程度。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5%、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7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SDS、SAS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SDS、SA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SDS、SA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明显相关,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情志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状态,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全虫方治疗皮肤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崇帅 魏淑相 丁惠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期93-96,共4页
全虫方为中医外科名方,主要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瘙痒诸症,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这些病症以慢性、顽固、剧烈瘙痒为特点。还有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报道。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广泛。... 全虫方为中医外科名方,主要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瘙痒诸症,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这些病症以慢性、顽固、剧烈瘙痒为特点。还有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报道。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理、法、方、药、用"五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全虫方古方今用,标本同治,针对以湿为本,以慢性、顽固、瘙痒为特点的皮肤科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虫方 皮肤病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2例疗效观察
17
作者 刘凤强 任萌 魏淑相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扁平疣 消疣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结节性痒疹发病机制的部分研究进展
18
作者 范国娟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结节性痒疹(PN)是以四肢发生结节并伴严重瘙痒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治疗多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文仅就近几年国外有关本病的病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结节性痒疹 病理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小儿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展
19
作者 徐晓彤 魏淑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2期57-59,共3页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色红或白,形态各一,发无定处,时隐时现,瘙痒剧烈,西医治疗以抗组胺剂为主,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治愈后复发率也很高,给患儿及家长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挑...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色红或白,形态各一,发无定处,时隐时现,瘙痒剧烈,西医治疗以抗组胺剂为主,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治愈后复发率也很高,给患儿及家长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些年,涌现出很多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现对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旨在给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荨麻疹 中西医治疗 优质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全虫方临床应用进展
20
作者 徐晓彤 魏淑相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皮肤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呈现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全虫方有息风止痒、除湿解毒之功,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显著。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全虫方在临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皮肤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呈现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全虫方有息风止痒、除湿解毒之功,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显著。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全虫方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虫方 皮肤病 结节性痒疹 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 皮肤瘙痒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