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湿地公园消落带景观生态重建模式探讨——以南昌市马兰圩湿地公园为例
1
作者 魏绪英 王佩怡 吴淑贞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445-451,共7页
消落带区域因季节性淹没与裸露,水流反复冲刷,加之人类活动频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前人相关研究多聚焦于三峡库区或大江大河的消落带土壤、植被、生境与污染物等方面,较少关注城市湿地公园的消落带,尤其是其生态重... 消落带区域因季节性淹没与裸露,水流反复冲刷,加之人类活动频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前人相关研究多聚焦于三峡库区或大江大河的消落带土壤、植被、生境与污染物等方面,较少关注城市湿地公园的消落带,尤其是其生态重建与生态恢复方面。以南昌市马兰圩湿地公园消落带为例,系统分析了其消落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湿地公园消落带的生态重建原则与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的消落带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消落带 生态重建 环境治理 植被设计
下载PDF
应用^(13)C示踪技术研究红花石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及转运模式
2
作者 杨玉 张芸 +4 位作者 魏绪英 吴靖 萨日娜 温婷 蔡军火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目的】解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体内的合成、运输和分配规律。【方法】采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研究新同化碳在不同器官(叶、根系、内层鳞片、中层鳞片以及外层鳞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各组分(蔗糖、果... 【目的】解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体内的合成、运输和分配规律。【方法】采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研究新同化碳在不同器官(叶、根系、内层鳞片、中层鳞片以及外层鳞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各组分(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中的分配规律及转运路径。【结果】①生物量和含碳总量均以内层鳞片最大;各器官的库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叶、内层鳞片、根、中层鳞片、外层鳞片。②叶片在吸收^(13)CO_(2)后,在不同器官中光合固定的^(13)C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在鳞茎中的分配从内到外逐渐减少。^(13)C标记的蔗糖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层鳞片、叶、中层鳞片、根、外层鳞片;^(13)C标记的果糖和葡萄糖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叶、内层鳞片、根、中层鳞片、外层鳞片;^(13)C标记的淀粉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内层鳞片、中层鳞片、根、外层鳞片。③^(13)CO_(2)在红花石蒜中的运输主要存在横向和纵向运输两大途径,其中在纵向运输上^(13)C转运更多。④^(13)C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各组分中的分配以蔗糖中最多,其次为^(13)C标记的果糖,而各部位中^(13)C标记的葡萄糖甚微,低于其他糖类。⑤在糖转化过程与代谢过程中,叶、根、内层鳞片中果糖的^(13)C分配率依次为葡萄糖^(13)C分配率的9.6、41.5、118.1倍,短时间内新合成的果糖远多于葡萄糖。【结论】新同化的碳的分配在石蒜体内纵向与横向运输上均逐渐减少,石蒜叶片中光合产物形成后先被转运至内层鳞片,一部分先运输至根中,另一部分由内层鳞片向外层运输。此时,中层鳞片与外层主要发挥临时营养“库”的功能。蔗糖既是石蒜叶片光合的主要产物,也是石蒜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石蒜体内大量^(13)C标记果糖的产生与蔗糖水解过程优先采用蔗糖合成酶途径有关,也阐明了果糖对石蒜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分配 代谢物示踪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光合产物 糖代谢
下载PDF
场地微气候对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的影响
3
作者 萨日娜 温婷 +2 位作者 魏绪英 张瑶 蔡军火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湿度差均低于露地栽培场地。(2)红花石蒜的群体花期为15~20 d,其中,林下栽培场地的群体花期早且相对集中(16 d),露地栽培场地群体花期较晚且持续时间略长(19 d)。林下栽培场地的开花时期较露地栽培场地早60 d左右,出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早52 d、61 d、61 d。(3)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依次为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土温、昼夜空气温差)对红花石蒜的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湿度(月均空气湿差)。红花石蒜的开花物候与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考虑综合采用夏季适当降温和增湿的措施促进提前开花和提高开花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开花 物候 微气候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活态遗产”历史园林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绪英 李晓莉 《江西科学》 2023年第5期999-1004,共6页
历史园林作为一类重要的“活态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能显著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等特点。目前,国内有关历史园林的研究虽较多,但多限于共性价值分类、保护与常态利用等方面,而基于历史园林的价值认知与量化评价视角,系统阐述其保护、... 历史园林作为一类重要的“活态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能显著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等特点。目前,国内有关历史园林的研究虽较多,但多限于共性价值分类、保护与常态利用等方面,而基于历史园林的价值认知与量化评价视角,系统阐述其保护、活态传承与活化再生和永续利用的研究鲜为少见。为避免或减少因缺少科学的价值评估而导致的历史园林修复不当或再生变样的现象,从历史园林的价值认知出发,在系统梳理了历史园林的价值分类、定量价值评价、保护利用、活化再生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价值评价及其活化再生途径述评,提出了基于价值认知视角依序采取“科学分类—定量评价—保护利用/活化再生”历史园林的保护策略与利用方法,旨在为我国历史园林的保护、传承与再生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园林 保护利用 活化再生 价值评价 活态遗产
下载PDF
基于AHP的赣鄱历史园林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5
作者 魏绪英 陈玲 +2 位作者 陈嘉伟 吴淑贞 覃嘉佳 《江西科学》 2023年第3期587-592,共6页
在专家征询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比较确定赣鄱历史园林准则层与因子层各指标层次重要性,再建立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层级指标权重,从而建立赣鄱历史园林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准则层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历史价值... 在专家征询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比较确定赣鄱历史园林准则层与因子层各指标层次重要性,再建立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层级指标权重,从而建立赣鄱历史园林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准则层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历史价值(0.3264)>艺术价值(0.2952)>社会价值(0.1564)>科学价值(0.1043)>生态价值(0.0711)>经济价值(0.0466)。根据综合权重可知,最能体现赣鄱历史园林价值的指标因子分别为:园林的稀缺性(0.1113)、园林的原真性(0.0899)、园林空间组合的多样性(0.0881)、蕴含园林意境或园林主题(0.0873)、造景手法的多样性(0.0677)。因此,赣鄱历史园林的保护应在“历史与艺术价值”不被破坏的基础上,适度挖掘其“社会与科学价值”适当发挥其“生态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鄱流域 历史园林 价值认知与评价 AHP
下载PDF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6
作者 王子燕 魏绪英 袁菊红 《江西科学》 2023年第6期1223-1226,1237,共5页
为深化高校《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调查为辅的方式,调查了本科学生对《插花艺术》课程的学习目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项目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思政美育融入专业《插花艺术》课强化学生... 为深化高校《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调查为辅的方式,调查了本科学生对《插花艺术》课程的学习目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项目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思政美育融入专业《插花艺术》课强化学生项目实践操作、优化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插花艺术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植物造景”课程“以赛促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蔡军火 陈美玲 +4 位作者 魏绪英 姜雪茹 黄伟豪 游欣 王琼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3期406-411,共6页
“植物造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兼具实践性、应用性和学科交叉度大等特点。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结合教师多年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的实践与总结的经验,提炼出了“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并... “植物造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兼具实践性、应用性和学科交叉度大等特点。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结合教师多年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的实践与总结的经验,提炼出了“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并分别从“解题、选题与相地、方案构思、规划设计、空间塑造、图纸表达”等6个方面将师生竞赛参与的过程进行阐述,将课程的理论与竞赛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旨在为相关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造景 以赛促教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影响
8
作者 温婷 吴靖 +5 位作者 蔡军火 王琼 姜雪茹 魏绪英 萨日娜 钟良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6-1207,共12页
【目的】筛选适宜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产业化栽培的丛枝菌根真菌(AMF),揭示其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摩西斗管囊霉(FM)和根内根孢囊霉(RI)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单接和混合双接的方式对人工气候箱内的盆栽... 【目的】筛选适宜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产业化栽培的丛枝菌根真菌(AMF),揭示其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摩西斗管囊霉(FM)和根内根孢囊霉(RI)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单接和混合双接的方式对人工气候箱内的盆栽石蒜进行接种,并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根系侵染率以及根际土壤和植株不同器官内的全N、全P和全K含量。【结果】(1)3种不同AMF处理组的根系侵染率差异明显,由高到低依序表现为FM+RI>RI>FM;在生长前期以RI组的根系侵染率最高(达92.00%),而在生长后期则以FM+RI组的侵染率最高(达93.67%)。(2)接种AMF可以有效提高根际土壤中的N、P、K的积累,尤其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全P含量,且混合接菌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接菌处理;与CK相比,在展叶期、叶旺长期、叶成熟期和叶黄枯期,FM+RI组石蒜的根际土壤全P含量分别增加了19.15%、27.91%、15.22%和20.00%。(3)接种AMF也可以显著增加石蒜各器官中的N、P、K积累,尤其能显著促进植株对N的吸收。(4)与叶片和根系相比,接菌处理对鳞茎的全N含量增加影响最显著,RI组鳞茎全N含量在叶旺长期、叶成熟期和叶黄枯期分别较CK增加了32.80%、44.92%和49.92%。(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各性状提取为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4.18%。根据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各菌剂对红花石蒜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由好到差依序表现为RI、FM、FM+RI。【结论】不同AMF对宿主植物红花石蒜根系的侵染能力不同,从侵染速度和最终侵染率看,以RI接菌组的综合效果最好。接种AMF真菌可以有效地提高红花石蒜的根际土壤肥力,并增加植株不同器官中N、P、K的积累,且RI对植株体内养分含量影响最大。综合来看,以RI处理的促进效应最佳,可考虑用于石蒜的产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丛枝菌根真菌(AMF) 侵染率 养分含量
下载PDF
南昌市湿地公园消落带植物多样性调查与景观提升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嘉伟 陈玲 魏绪英 《江西科学》 2023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针对目前城市湿地公园消落带普遍存在的生态退化问题,有必要探索更为高效的人工消落带植物群落构建。为此,以南昌市5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了湿地消落带的植物景观多样性。结果表明:1)共有消落带植物23科38属40种,其... 针对目前城市湿地公园消落带普遍存在的生态退化问题,有必要探索更为高效的人工消落带植物群落构建。为此,以南昌市5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了湿地消落带的植物景观多样性。结果表明:1)共有消落带植物23科38属40种,其中以落叶乔木(11种)与多年生草本(18种)为主;2)乡土植物的应用率由高至低依序分别为:象湖湿地公园(35.29%)>艾溪湖湿地公园(31.25%)>瑶湖湿地公园(28%)>渔舟湾湿地公园(23.08%)>马兰圩湿地公园(14.29%);3)消落带观赏植物的平均丰富度为4.08种,且以观花植物为主。其中,象湖湿地公园最高(5.83种),其次为瑶湖湿地公园(5.66种),而马兰圩湿地公园最少(仅1.25种);4)消落带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有待改善(如污染阻隔、动物栖息生境、科普宣教与旅游休闲功能不充分);5)消落带普遍有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主要以莲子草、白茅、雀稗、长酸刺模和稗草为主。因此,在消落带的后期建设管理中,要加强乡土草本植物的应用、多功能群落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防治,提升其生态修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市 湿地公园 消落带 植物多样性 群落景观
下载PDF
江西省传统村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魏绪英 蔡军火 刘纯青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44,共6页
以江西12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类型及其与周边山脉、水系分布的关系,并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江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的类... 以江西12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类型及其与周边山脉、水系分布的关系,并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江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的类型与境内主要山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关联性。(2)江西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传统村落在三大地理区域中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传统村落数量以赣北地区最多,赣中地区次之,赣南地区最低;从市域尺度来看,江西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为较集中,由高至低依次集中在吉安、上饶、赣州、抚州、景德镇5个设区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邻近点指数 不平衡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 江西省
下载PDF
园林地被植物在江西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魏绪英 连芳青 蔡军火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80-683,共4页
主要介绍园林地被植物在江西的应用及其发展 ,并就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园林 地被植物 江西 应用 发展
下载PDF
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魏绪英 项忠平 蔡军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588,共3页
以居住区植物造景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居住区 植物 景观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绿地系统优化策略研究——以南昌市公园为例
13
作者 邹子昊 袁菊红 魏绪英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4期83-85,共3页
公园城市建设以独特的优势和理念成为城市更新、高品质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极具创造性的方案。近年来,南昌也致力于公园城市的建设,因而文章分析已建成的南昌公园绿地现状,进而优化、提升现有的公园绿地系统,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建公园绿地... 公园城市建设以独特的优势和理念成为城市更新、高品质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极具创造性的方案。近年来,南昌也致力于公园城市的建设,因而文章分析已建成的南昌公园绿地现状,进而优化、提升现有的公园绿地系统,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建公园绿地等策略,同时解决好各个绿地斑块之间的连接问题,更好地利用城市自然资源、弘扬城市文化,为南昌的公园城市建设和未来公园绿地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绿地 优化策略 南昌市
下载PDF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绪英 蔡军火 陈淑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2-25,31,共5页
以石蒜(Lycoris radiata)为研究材料,采取10种不同的叶面喷施处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叶片生长、鳞茎直径及地下须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GA3、KT-30均会显著促进石蒜叶长、叶宽的增加及鳞茎的增大,但地下根系量与CK无显... 以石蒜(Lycoris radiata)为研究材料,采取10种不同的叶面喷施处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叶片生长、鳞茎直径及地下须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GA3、KT-30均会显著促进石蒜叶长、叶宽的增加及鳞茎的增大,但地下根系量与CK无显著差异;叶面喷施浓度为50 mg/L以上的NAA虽也可显著促进石蒜地上部叶长、叶宽及地下部须根量的增加,却会显著抑制地下鳞茎的膨大及相对叶绿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植物生长调节剂 石蒜 叶片生长 鳞茎
下载PDF
江西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绪英 魏峥 蔡军火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5-208,共4页
近年来江西省花卉业生产面积和产值稳步增长,布局与经营也趋于合理,但仍存在企业自主创新力不够、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品牌效应不强、营销体系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滞缓了江西省花木产业化升级步伐。为此,探索快速提高江西省花卉业... 近年来江西省花卉业生产面积和产值稳步增长,布局与经营也趋于合理,但仍存在企业自主创新力不够、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品牌效应不强、营销体系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滞缓了江西省花木产业化升级步伐。为此,探索快速提高江西省花卉业的竞争力,并实现其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策略则尤为必要。现在分析江西花木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产业提升思路及策略,以便为业内人士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花卉 苗木 产业化 策略
下载PDF
变温处理对红花石蒜鳞茎生理及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绪英 陈慧婷 +1 位作者 李金峰 蔡军火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休眠期石蒜的影响及有效的花期调控方法,以红花石蒜4年生鳞茎(D=(3.2±0.2)cm)为试验材料,调查了13种变温贮藏处理对鳞茎内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贮后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较CK相比,20℃以上...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休眠期石蒜的影响及有效的花期调控方法,以红花石蒜4年生鳞茎(D=(3.2±0.2)cm)为试验材料,调查了13种变温贮藏处理对鳞茎内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贮后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较CK相比,20℃以上的变温(昼/夜)贮藏会显著促进红花石蒜提前出叶,25℃/15℃处理会显著提高翌年的开花率,30℃/30℃处理对出叶虽无显著影响,却会明显降低开花率;而5℃的低温处理不仅会相应地延迟红花石蒜的展叶时间,减少须根数,还会显著降低翌年的开花率,但不会显著影响切花品质。休眠期对鳞茎进行变温(25℃/15℃)或低温(5℃/5℃)贮藏(8周),会显著提高鳞茎内的可溶性糖含量(P<0.05),并相应提高可溶性蛋白和淀粉的相对含量(与CK相比)。贮藏时间(尤其在6~8周)也会显著影响鳞茎内的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此外,鳞茎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快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与贮后的展叶期的提前呈现一定的关联(R=-0.823,P<0.01);由此推测,适度的变温处理有利于石蒜的花芽分化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 贮藏 红花石蒜 鳞茎生理 开花
下载PDF
《植物造景设计》教学实习改革——以苏、杭、沪综合实习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绪英 刘川 +1 位作者 蔡建华 蔡军火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介绍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苏、杭、沪教学实习现状,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剖析课程教学中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固定化"、"学生准备工作不充分"...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介绍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苏、杭、沪教学实习现状,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剖析课程教学中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固定化"、"学生准备工作不充分"、"过程考核机制缺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动员研究生参与教学"、"教学内容与模式创新"、"丰富教学方法"、"考核多样化"等改革思路与解决措施,旨在探索快速提升学生综合设计与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造景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园林 实习
下载PDF
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绪英 项忠平 +1 位作者 蔡军火 刘纯青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现代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与设计原则目前,国内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为:①植物造景的人性化;②植物造景的生态化。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关键词 RESIDENTIAL areas PLANT LANDSCAPE Design APPLICATION
下载PDF
四种优良园林地被植物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绪英 项忠平 +1 位作者 蔡军火 熊彩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35-136,共2页
主要介绍了在江西值得推广应用的四种优良园林地被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与栽培及园林用途。
关键词 园林 地被植物 城市绿化
下载PDF
基于真实项目体验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绪英 徐莉华 蔡军火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植物造景设计"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仅少数农林高校近年开设,但其传统教学普遍存在"四轻四重"的问题。笔者基于对园林专业"项目驱动式体验教学"的多年探索与实践,分别从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植物造景设计"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仅少数农林高校近年开设,但其传统教学普遍存在"四轻四重"的问题。笔者基于对园林专业"项目驱动式体验教学"的多年探索与实践,分别从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基于真实项目体验的教学模式特征"、"课程设计"、"模式构架"、"项目模块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其"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项目体验 植物造景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