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活垃圾外源微生物堆肥对有机酸变化及堆肥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3 位作者 赵越 王世平 许景钢 刘鸿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6-380,共5页
利用外源微生物(美商复合菌,MS;中加发酵菌,ZJ)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化堆肥,在堆肥过程中,分析了小分子有机酸及大分子腐殖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前期小分子有机酸含量,在堆肥后期又呈明显的降低趋势.而腐... 利用外源微生物(美商复合菌,MS;中加发酵菌,ZJ)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化堆肥,在堆肥过程中,分析了小分子有机酸及大分子腐殖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前期小分子有机酸含量,在堆肥后期又呈明显的降低趋势.而腐殖酸与胡敏酸则呈现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堆肥过程中有机酸、腐殖化指数分析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的腐熟度,并且ZJ发酵菌优于MS复合菌,而2种外源菌混合接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外源微生物 堆肥 有机酸 腐熟度
下载PDF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及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41
2
作者 魏自民 王世平 +4 位作者 席北斗 赵越 何连生 姜永海 刘鸿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5-240,共6页
利用实际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试验,探讨在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及有机态氮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有机碳、富里酸、全氮、酸水解性有机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堆肥前相比,降低幅度分别为53.00%、64.... 利用实际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试验,探讨在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及有机态氮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有机碳、富里酸、全氮、酸水解性有机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堆肥前相比,降低幅度分别为53.00%、64.73%、21.78%、22.80%.而腐殖质、胡敏酸、氨基酸态氮则分别在堆肥的第35d达到最低点,而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在堆肥的第21d达到最高峰.堆肥过程中,腐殖质与胡敏酸、酸水解有机态氮与全氮含量显著相关.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后胡敏酸分子的芳构化程度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工厂化堆肥 腐殖质 有机态氮组分
下载PDF
生活垃圾微生物堆肥水溶性有机物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2 位作者 赵越 王世平 刘鸿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5-738,共4页
利用外源微生物(MS,ZJ)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化堆肥,在堆肥前后对水溶性有机物的紫外、红外、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探讨外源微生物堆肥对水溶性有机光谱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结束后,不同处理水溶性有机物紫外、红外、荧光光谱形... 利用外源微生物(MS,ZJ)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化堆肥,在堆肥前后对水溶性有机物的紫外、红外、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探讨外源微生物堆肥对水溶性有机光谱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结束后,不同处理水溶性有机物紫外、红外、荧光光谱形状基本相似,但特征峰强度有明显区别。与CK相比,接种微生物处理堆肥后,水溶性有机物紫外光谱280nm附近类肩峰明显减弱;红外光谱解析表明,水溶性有机物中小分子糖类物质减少,芳族类物质增加;荧光同步扫描光谱进一步证实,水溶性有机物中多环芳族类化合物增加,其荧光光谱特征峰与污泥中富里酸相似。试验结果证实,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增加堆肥水溶性有机物芳构化程度,各处理芳构化程度依次为:MS+ZJ>ZJ>MS>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堆肥 水溶性有机物 外源微生物 光谱
下载PDF
垃圾堆肥对难溶性磷转化及土壤磷素吸附特性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4 位作者 王世平 赵越 杨延梅 何连生 刘鸿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在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工厂化堆肥过程中,加入难溶性磷矿粉,探讨堆肥对难溶性磷的转化能力及堆肥产品培肥后对土壤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磷矿粉可使堆肥中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及速效磷含... 在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工厂化堆肥过程中,加入难溶性磷矿粉,探讨堆肥对难溶性磷的转化能力及堆肥产品培肥后对土壤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磷矿粉可使堆肥中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及速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12.69%、80.36%、61.21%、62.74%、157.89%。通过电镜观察表明,堆肥后磷矿粉典型的矿物特征消失,表面呈蜂窝状。将堆肥后的产品进行培肥试验表明,富磷垃圾肥处理可明显改善土壤磷素的吸附特性,与施化肥相比,最大吸附量(Qm)下降8.76%,最大缓冲容量(Qm.K)下降13.58%,而磷素的吸附饱和度(D P S)、零净吸附浓度磷(EP C0)则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幅度依次为98.52%、7.13%。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堆肥生产富磷垃圾肥可为解决中国磷素资源缺乏、化学磷肥利用率低等问题提供一条生物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堆肥 难溶性磷 富磷垃圾肥 磷素吸附特性
下载PDF
富磷垃圾肥对大豆营养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自民 王世平 +3 位作者 席北斗 赵越 许景钢 刘鸿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2-284,共3页
关键词 土壤缺磷 作物产量 垃圾肥 营养 大豆 品质 生物学途径 科研工作者 农业种植 限制因子
下载PDF
不同湿热预处理条件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魏自民 夏天明 +4 位作者 李鸣晓 贾璇 祝超伟 杨洋 王云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9-1245,共7页
采用湿热水解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研究不同湿热预处理温度与时间下餐厨垃圾w(VS)(VS为挥发性固体)、ρ(CODs Cr)(CODs为溶解性化学需氧量)、ρ(TOC)、ρ(TN)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价湿热预处理对餐厨垃圾厌氧产氢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 采用湿热水解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研究不同湿热预处理温度与时间下餐厨垃圾w(VS)(VS为挥发性固体)、ρ(CODs Cr)(CODs为溶解性化学需氧量)、ρ(TOC)、ρ(TN)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价湿热预处理对餐厨垃圾厌氧产氢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厌氧产氢动力学分析,确定厌氧发酵产氢的最佳湿热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湿热预处理温度、时间对餐厨垃圾可浮油脱出量、w(VS)具有显著影响.餐厨垃圾湿热预处理后ρ(CODs Cr)、ρ(TOC)、ρ(TN)变化情况与w(VS)呈负相关.餐厨垃圾经90℃湿热预处理30 min后,可浮油脱出量为37.5 mLkg,w(VS)w(TS)为95.12%,最大比产氢量达242.1 mLg,最大产氢速率为12.46 mLh,累积产氢率达0.88 molmol,厌氧产氢启动时间为12.85 h.说明对餐厨垃圾进行适度的湿热预处理可有效提高有机物溶解性与生物可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厌氧发酵累积产氢量与产氢速率.综合能耗、产出等因素,湿热预处理温度90℃,处理时长30 min,为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的最佳湿热预处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湿热预处理 厌氧发酵产氢 产氢动力学
下载PDF
高温解磷菌对堆肥所添加难溶性磷素转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4 位作者 王世平 李鸣晓 赵越 姜永海 何连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73-2076,共4页
为提高堆肥产品中可利用磷素含量,采用不接种解磷菌剂、不添加磷矿粉处理(CK),不接种解磷菌剂、添加磷矿粉处理(CP),接种解无机磷菌剂、添加磷矿粉处理(CMP)3种处理进行了堆肥试验,并对堆肥不同时期样品中磷组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 为提高堆肥产品中可利用磷素含量,采用不接种解磷菌剂、不添加磷矿粉处理(CK),不接种解磷菌剂、添加磷矿粉处理(CP),接种解无机磷菌剂、添加磷矿粉处理(CMP)3种处理进行了堆肥试验,并对堆肥不同时期样品中磷组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比较,在堆肥不同时期,CMP、CP处理有机态磷、水溶性磷、速效磷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堆肥结束后,CP、CMP处理有机态磷、水溶性磷、速效磷与CK比较的增加值分别为2 049.8、4 188.6 mg/kg,264.2、648.7 mg/kg,954.0、3 576.4 mg/kg,其中CMP处理分别是CP处理的2.04、2.46、3.75倍.试验结果证明,采用高温解无机细菌接种,可明显促进堆肥中添加难溶性磷矿粉的转化效率,提高堆肥产品中植物可利用磷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解无机磷菌剂 堆肥 磷矿粉 可利用磷素
下载PDF
生活垃圾堆肥对难溶性磷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魏自民 王世平 +2 位作者 席北斗 赵越 刘鸿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9-683,共5页
生活垃圾在堆肥过程中将产生有机酸类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对难溶性磷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本研究在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加入难溶性磷矿粉,系统探讨堆肥对难溶性磷的转化及堆肥产品对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速效磷在堆肥中后期达到最大... 生活垃圾在堆肥过程中将产生有机酸类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对难溶性磷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本研究在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加入难溶性磷矿粉,系统探讨堆肥对难溶性磷的转化及堆肥产品对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速效磷在堆肥中后期达到最大值,并在堆肥的后期相对稳定,堆肥结束后,扣除磷矿粉本身含有的速效磷对堆肥的影响,与不加磷矿粉堆肥相比,P1、P2堆肥处理方式速效磷含量增加值分别为0.87g.kg-1、0.76g.kg-1.电镜观察表明,堆肥结束后,磷矿粉表面棱角消失,呈蜂窝状.堆肥产品培肥后,富磷垃圾肥在作物生育期内,土壤速效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垃圾肥、腐熟鸡粪及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堆肥 难溶性磷 磷素有效性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胡敏酸动态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5 位作者 赵越 王世平 刘鸿亮 何连生 姜永海 霍守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75-2278,共4页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降解部分,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对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动态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在短波长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并且主体峰位置发生改变,逐渐靠近土壤胡敏酸的主峰位置。红外光谱解析显示...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降解部分,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对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动态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在短波长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并且主体峰位置发生改变,逐渐靠近土壤胡敏酸的主峰位置。红外光谱解析显示,胡敏酸结构中多糖类脂类等小分子化合物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而芳族类化合则呈增加的趋势。紫外扫描光谱进一步证实,在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分子共轭作用、缩合度增加,腐殖化程度明显。但与土壤胡敏酸的E4/E6值、光谱特性比较表明,堆肥后的胡敏酸具有相对简单的分子结构,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堆肥 胡敏酸 光谱特性
下载PDF
三阶段温度控制接种法对堆肥有机物质变化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魏自民 李英军 +4 位作者 席北斗 赵越 刘鸿亮 何连生 姜永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0-544,共5页
为提高堆肥效率,利用生活垃圾,采用三阶段温度控制技术进行微生物接种堆肥试验,并对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堆肥336 h,与普通接种法(CK)比较,三阶段温度控制接种法(TSCT)堆肥总有机碳(TOC)、水溶性有机碳(DOC)... 为提高堆肥效率,利用生活垃圾,采用三阶段温度控制技术进行微生物接种堆肥试验,并对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堆肥336 h,与普通接种法(CK)比较,三阶段温度控制接种法(TSCT)堆肥总有机碳(TOC)、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依次降低6.37%、6.57%;而腐殖质(HS)、胡敏酸(HA)、腐殖化指数(HI)分别增加了8.61%、16.75%、18.40%.通过对胡敏酸分子元素组成分析证实,堆肥后,普通接种法处理胡敏酸分子中C/H、O/C依次增加8.33%、6.25%;而三阶段温度控制法堆肥中胡敏酸C/H、O/C依次增加了18.33%、11.48%.以上结果表明,三阶段温度控制法可明显加快堆肥腐殖化进程,进而提高堆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三阶段温度控制接种法 水溶性有机碳 腐殖质
下载PDF
接种外源微生物生活垃圾堆肥中的胡敏酸荧光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4 位作者 赵越 王世平 许景钢 张笛 刘鸿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49-1354,共6页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接种外源微生物,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对堆肥前后胡敏酸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敏酸发射光谱相对简单,在440nm附近形成1个较宽的谱带,而激发光谱与同步扫描光谱则由几个特征峰及肩峰组成.对不同荧光光谱特...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接种外源微生物,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对堆肥前后胡敏酸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敏酸发射光谱相对简单,在440nm附近形成1个较宽的谱带,而激发光谱与同步扫描光谱则由几个特征峰及肩峰组成.对不同荧光光谱特征峰的分析表明,堆肥结束后,胡敏酸的腐殖化程度明显增加.CK、MS、ZJ、MS+ZJ各处理的荧光光谱形状基本相似,但主要特征峰的相对荧光强度有明显区别.其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增加堆肥胡敏酸分子的缩合度,中加酵素菌(ZJ)处理优于美商复合菌(MS)处理,而2种外源菌混合接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通过与土壤中胡敏酸荧光特性比较证实,堆肥后的胡敏酸具有土壤富里酸的特征,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外源微生物 堆肥 胡敏酸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城乡混合有机垃圾快速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构想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魏自民 黄彩虹 +3 位作者 谢丽 袁绍军 杨兴民 吴俊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32,共10页
城乡混合有机垃圾包括易腐垃圾及部分农业废弃物,其产量大、成分复杂、含水率及养分含量高。目前,好氧发酵已成为其资源化处理处置关键技术之一,但因转化效率低、副产物风险不明等原因限制了其在中国的应用。因此,针对中国有机垃圾好氧... 城乡混合有机垃圾包括易腐垃圾及部分农业废弃物,其产量大、成分复杂、含水率及养分含量高。目前,好氧发酵已成为其资源化处理处置关键技术之一,但因转化效率低、副产物风险不明等原因限制了其在中国的应用。因此,针对中国有机垃圾好氧发酵瓶颈问题,通过对中国城乡混合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好氧发酵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并深入解析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机质转化方式,揭示好氧发酵处理有机垃圾面对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影响好氧发酵产物高效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城乡混合有机垃圾快速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构想,即好氧发酵工艺过程中,解析城乡混合有机垃圾好氧发酵微生物代谢网络定向转化的调控原理;研发智屏显示—在线监测—反馈调控等智能一体式快速稳定化技术装备;攻克生物强化水解—微生物碳泵定向转化—功能材料钝化固碳微生物细胞微工厂定向腐殖化、副产物风险评估—原位阻控—再循环利用等增质控污技术,构建资源化产物深加工—分质评估—属性互补等末端对“征”利用技术。集成快速稳定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模块体系,针对技术模块的互补性、资源可持续利用性特征,建立与区域匹配的对“征”示范工程,形成商业化推广模式。这种围绕有机垃圾好氧发酵原位削减、过程增质控污、末端资源化利用的国家科技重大需求,开展相关研发与工程示范,旨在为中国城乡混合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垃圾 好氧发酵 稳定化 副产物控制 资源化
下载PDF
微生物接种堆肥胡敏酸三维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4 位作者 李鸣晓 王世平 赵越 姜永海 苏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95-2899,共5页
为提高堆肥效率,试验采用接种微生物堆肥技术,通过对堆肥样品中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特性进行动态分析,探讨了微生物接种对堆肥腐殖化进程的影响。在堆肥初期,胡敏酸只产生一个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 a,Ex/Em为330/440)。在堆肥的336 h,与对... 为提高堆肥效率,试验采用接种微生物堆肥技术,通过对堆肥样品中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特性进行动态分析,探讨了微生物接种对堆肥腐殖化进程的影响。在堆肥初期,胡敏酸只产生一个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 a,Ex/Em为330/440)。在堆肥的336 h,与对照(RUNck)相比,接种微生物堆肥(RUNmic)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中类富里酸特征峰(peak a,Ex/Em约为350/440)荧光强度明显减少,而类胡敏酸荧光峰(peak b,Ex/Em约为390/470)强度则略有增加;并且peak a和peak b对应的激发、发射波长均有一定程度的红移。胡敏酸元素分析表明,堆肥336 h,RUNck胡敏酸分子中C/H和O/C依次增加9.68%和10.91%;RUNmic中胡敏酸C/H和O/C依次增加了11.11%和20.37%,表明RUNmic中胡敏酸分子缩合度明显。以上结果证实,接种微生物可明加快堆肥腐殖化进程,进而提高堆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接种 胡敏酸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有机态氮形态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魏自民 王世平 +1 位作者 许景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利用接种不同外源微生物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试验,研究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能加速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的降低,但至堆肥... 利用接种不同外源微生物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试验,研究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能加速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的降低,但至堆肥结束时,与不加外源微生物处理相比,并没有引起氮素的损失。氨基酸态氮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堆肥结束时,外源微生物处理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高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表明外源微生物处理可促进氨基酸态的形成;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各处理都是在堆肥的升温期、高温期增加,随着堆肥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堆肥的腐熟阶段,则呈现较为平稳的走势。但相对于堆肥的不同时期,由于处理不同,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酰胺态氮含量明显低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而氨基糖态氮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外源微生物 堆肥 有机态氮形态
下载PDF
生活垃圾微生物接种堆肥水溶性有机物紫外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魏自民 李晨辰 +5 位作者 赵越 李洋 赵昕宇 雨泉 赵韬智 张旭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研究接种高效微生物菌群对堆肥过程的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利用生活垃圾,通过好氧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紫外特征参数SUVA254、SUVA280、E2/E4、E2/E6、E4/E6、E300/E400、E250/E365、E235/E203、E2... 为研究接种高效微生物菌群对堆肥过程的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利用生活垃圾,通过好氧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紫外特征参数SUVA254、SUVA280、E2/E4、E2/E6、E4/E6、E300/E400、E250/E365、E235/E203、E253/E220、A226-400、S275-295、S350-400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E300/E400、S350-400外,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多个指标联合从堆肥样品DOM的芳构化程度、聚合度及分子质量、腐殖化程度以及苯环上的脂肪链的官能团多个方面有效说明堆肥腐熟情况。接种菌剂的堆体与不接菌剂的对照相比,DOM腐殖化程度、分子缩合度等明显增高。由于微生物菌剂的代谢作用,DOM的组成复杂化趋势相对明显,接种高效微生物菌群,能明显促进堆肥中物质分解转化,缩短堆肥腐熟期,提高堆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微生物菌群 生活垃圾 DOM 紫外扫描光谱
下载PDF
堆肥低温起爆微生物筛选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自民 王佰洁 +4 位作者 赵越 席北斗 郭悠然 解新宇 李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986,共6页
为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因低温导致有机废弃物处理周期漫长且效率低等问题,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与传统平板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从低温堆肥中分离出19株嗜冷细菌,并采用序列引导分离分子生物学技术,最终获得目... 为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因低温导致有机废弃物处理周期漫长且效率低等问题,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与传统平板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从低温堆肥中分离出19株嗜冷细菌,并采用序列引导分离分子生物学技术,最终获得目标优势菌株CY1.将CY1与筛选的糖、淀粉、蛋白质分解菌株CY14、CY17和CY19复配成低温复合菌剂,研究优化组合菌剂对低温鸡粪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至第6天时,复合菌剂处理(T)堆料中w(OM)(OM为有机质)下降了12.64%;水溶性有机物(DOM)三维荧光光谱显示,低温复合菌剂处理类蛋白峰(峰T)的荧光峰强度下降了44.10%,类腐殖酸峰(峰C)的荧光峰强度上升了39.00%.添加复合菌剂能够提高堆肥低温起爆效率,可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低温堆肥提供技术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低温起爆 复合菌剂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风沙土区玉米产量影响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魏自民 赵越 周连仁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5-77,共3页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区玉米子粒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5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肥料反应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区玉米子粒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5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肥料反应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本文得出风沙土区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为:N:131.04~148.32kg/hm2、P2O5:102.20~109.00kg/hm2、K2O:101.22~106.59kg/hm2、Zn:92.36~102.64g/hm2、Bo:85.68~95.72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风沙土区 玉米 产量 数学模型 高产栽培措施
下载PDF
堆肥过程中氨基酸的产生及其对腐植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自民 吴俊秋 +5 位作者 赵越 杨天学 席北斗 时俭红 文欣 李东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77-383,共7页
为探明堆肥过程中氨基酸(AA)浓度与腐植酸(HAs)形成的关系,分别以杂草(LW)、鸡粪(CM)、枯枝(GW)、蔬菜(CW)和秸秆(C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堆肥过程中AA及HAs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AA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 为探明堆肥过程中氨基酸(AA)浓度与腐植酸(HAs)形成的关系,分别以杂草(LW)、鸡粪(CM)、枯枝(GW)、蔬菜(CW)和秸秆(C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堆肥过程中AA及HAs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AA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LW、CS中的AA浓度降低量(90.7%和80.9%)明显高于CM(67.4%)、GW(51.3%)和CW(50.1%);而在堆肥过程中HAs浓度逐渐升高,其中LW中的HAs浓度增加量最大(66.8%),其次为CW(38.9%)、CS(43.9%)和CM(33.6%),而GW最小,仅为3.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堆肥过程中LW、CW和CS中的AA与HAs浓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纤维素类物料的AA对HAs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腐植酸 氨基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有机物料培肥对风沙土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自民 周连仁 谷思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 ,三年间对风沙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 ,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中富里酸与胡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沙土松结态、稳结态富里酸的含量 ,处理间胡敏酸含量的变化不十分明显 ,但胡敏酸与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随着培肥年限的增加 ,与 CK处理比较 ,有降低的趋势。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 ,与 CK处理比较 ,也呈降低趋势。经统计分析表明 ,以处理低量麦秸 +泥炭全肥 +泥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培肥 风沙土 态腐殖质 富里酸 胡敏酸 影响因素 松结态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魏自民 谷思玉 +1 位作者 赵越 周连仁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通过3年有机物料培肥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降低风沙土中沙粒的含量,提高粘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5mm及>0.25mm团聚体总量也明显增加。同时有机物料培肥还可以降低土... 通过3年有机物料培肥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降低风沙土中沙粒的含量,提高粘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5mm及>0.25mm团聚体总量也明显增加。同时有机物料培肥还可以降低土壤比重和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有机物料 物理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