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尾近红鲌消化系统的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研究
1
作者 董立学 蒋明 +8 位作者 陆星 吉哲慧 魏辉杰 李清 孙艳红 陈见 李佩 李明光 王贵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了解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生物学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1尾黑尾近红鲌[平均体重(115.71±24.12)g]消化系统各部分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了解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生物学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1尾黑尾近红鲌[平均体重(115.71±24.12)g]消化系统各部分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黑尾近红鲌口亚上位,口裂宽/吻长、口裂高/吻长分别为1.68±0.16、1.46±0.12;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和肠组成,肠道盘曲简单,以折点为界可将肠道分为前、中、后三段;(2)黑尾近红鲌肝脏指数为0.51±0.31,肠道系数为0.93±0.23,胰腺组织在肝脏中呈弥散性分布;(3)食道与前肠、中肠、后肠褶皱数量均差异显著,粘液细胞密度差异不显著;前肠管腔直径、褶皱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后肠;(4)肠内面突起的皱褶发达,前肠和后肠分泌孔小而密集,微绒毛短而粗;中肠分泌孔大而多,微绒毛长而密,排列整齐。以上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的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符合其肉食性兼具杂食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短期微流水处理对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喻亚丽 李清 +7 位作者 张浪 孙艳红 鲁晓蓉 魏辉杰 陈见 李佩 高银爱 王贵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条件下,8 d和12 d皮的黄度值(b^(*))显著升高,各实验组肌肉的红度值(a^(*))显著降低(P<0.05,下同)。处理8 d时,肌纤维密度、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提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70.96%、92.04%、198.99%和35.7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在处理过程中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杂交鲌“先锋1号”在处理4d时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高于8d和12d;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变化不显著,各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33%、74.91%、76.56%和76.75%。第8天时,肌肉中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花生三烯酸(C20:3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分别为6.85、41.05和53.84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α-亚麻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总量分别为48.05、1336.43和524.43 mg/100 g显著高于4 d和12 d。研究表明,短期微流水处理8 d时,在保证肌肉营养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体色和肌肉颜色,增加肌肉口感,为池塘养殖淡水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微流水处理 质构特性 肌肉品质
下载PDF
杂交鲌(翘嘴鲌♀×黑尾近红鲌♂)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研究
3
作者 吉哲慧 李清 +7 位作者 蒋明 孙艳红 陆星 陈见 李佩 魏辉杰 李明光 王贵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5)g杂交鲌的外部形态特征、消化道、各部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杂交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管和肠3部分,无胃;肠道呈z字型盘旋,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胰腺组织在肝脏中成弥散性分布。(2)杂交鲌肠道系数为0.94±0.09,口咽腔长/头长比值为0.21±0.05,符合杂食性鱼类特征。(3)杂交鲌食道、前肠、中肠、后肠四者的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相互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食道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最长,分别为(522.59±34.06)μm和(3489.5±114.38)μm;后肠最短分别为(163.94±4.76)μm和(1937.37±64.32)μm。(4)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内呈不均匀分布,食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肠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食道中多为Ⅰ型粘液细胞,前肠内多为Ⅱ型粘液细胞。(5)杂交鲌食道及整个肠道均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其中前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生物学性状 消化系统 组织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黑尾鲌商品鱼高效养殖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魏辉杰 刘英武 王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2,共2页
黑尾鲌俗称黑尾近红鲌,又名黑尾刁,与大白刁齐美,主要产于长江流域,隶属于鲤科、鲌亚科、近红鲌属,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1~2千克,最大个体可以达到5~10kg。黑尾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和... 黑尾鲌俗称黑尾近红鲌,又名黑尾刁,与大白刁齐美,主要产于长江流域,隶属于鲤科、鲌亚科、近红鲌属,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1~2千克,最大个体可以达到5~10kg。黑尾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和食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养殖技术 商品鱼 长江流域 经济鱼类 长江上游 营养丰富 食用价值 养殖前景
下载PDF
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贵英 喻亚丽 +8 位作者 何力 毛涛 董立学 李佩 陈见 孙艳红 魏辉杰 李明光 李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80,共9页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父本,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本。杂交鲌肌肉的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母本,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父本。杂交鲌肌肉中十五碳烷酸(C15∶0)、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黑尾近红鲌。杂交鲌肌肉硬度显著高于母本,肌肉弹性显著低于父本;铁含量与父本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母本。结果表明,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兼具双亲的优良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是一种优质的营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营养成分 肌肉品质
下载PDF
2种产卵类型翘嘴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喻亚丽 李清 +7 位作者 何力 甘金华 毛涛 李佩 陈见 孙艳红 魏辉杰 王贵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11-3319,共9页
【目的】分析粘性卵翘嘴鲌与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品质差异,为翘嘴鲌营养品质鉴定及其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分别对2种翘嘴鲌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质构特性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营养价值。【... 【目的】分析粘性卵翘嘴鲌与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品质差异,为翘嘴鲌营养品质鉴定及其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分别对2种翘嘴鲌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质构特性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的灰分含量(1.16 g/100 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1.26 g/100 g)(P<0.05,下同),而2种翘嘴鲌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翘嘴鲌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谷氨酸(Glu)、精氨酸(Arg)含量及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5种脂肪酸,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二十碳一烯酸(C20:1)相对含量(0.85%)显著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61%),而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1.93%)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62%)。质构特性方面,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但回复性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粘性卵翘嘴鲌肌纤维长径和短径大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肌肉矿物元素含量丰富,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硒含量(0.06 mg/k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11 mg/kg),钙、镁、锌和铁含量在2种翘嘴鲌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粘性卵和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高蛋白的特点,但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产卵类型 营养成分 肌肉品质 矿物元素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鲌鲂“先锋2号”、团头鲂及黑尾近红鲌的群体遗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艳红 马浩 +5 位作者 魏辉杰 王贵英 陈见 祝东梅 李佩 李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6,共7页
从黑尾近红鲌发表的4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及其杂交后选育的F4代,即鲌鲂“先锋2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82... 从黑尾近红鲌发表的4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及其杂交后选育的F4代,即鲌鲂“先锋2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82、4.273、4.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82、2.803和3.080;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12、0.380和0.50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9、0.474和0.65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08、0.414和0.572。鲌鲂“先锋2号”与母本团头鲂的遗传距离为0.2709,小于与父本黑尾近红鲌的遗传距离(0.5381),在亲缘关系树状图上先与母本聚为一支。鲌鲂“先锋2号”从母本中获得较多的遗传物质,较双亲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基因杂合度。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探索鲌亚科鱼类属间杂交育种后亲本与子代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鲌鲂“先锋2号”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鳜鱼苗种培育的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8
作者 魏辉杰 曾红松 刘英武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
鳜鱼肉质鲜嫩,是少数几个长盛不衰的名优水产经济鱼类。无论是网箱培育、水泥池培育,还是土池养殖,鳜鱼养殖的关键在于苗种培育:适口的饵料鱼、病害防治,是鳜鱼苗种培育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鳜鱼养殖 苗种培育 病害防治 综合防治方法 水泥池培育 经济鱼类 网箱培育 土池养殖
下载PDF
黑尾鲌养殖实用技术
9
作者 魏辉杰 李清 +1 位作者 王贵英 刘英武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8-39,共2页
一、黑尾鲌简介 黑尾鲌是黑尾近红鲌的俗称,又名黑尾、黑尾刁、大白刁等,隶属于鲤科、鲌亚科、近红鲌属,是长江特有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过简单的腌制加工,可制作成各式菜肴,符合大众口味,在国内具有广大的... 一、黑尾鲌简介 黑尾鲌是黑尾近红鲌的俗称,又名黑尾、黑尾刁、大白刁等,隶属于鲤科、鲌亚科、近红鲌属,是长江特有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过简单的腌制加工,可制作成各式菜肴,符合大众口味,在国内具有广大的消费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实用技术 经济鱼类 营养丰富 腌制加工 消费群体 俗称 肉质
下载PDF
运输密度和时间对黑尾近红鲌皮质醇、乳酸、糖元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佩 陈见 +6 位作者 余登航 李清 王贵英 魏辉杰 孙仁利 王守荣 孙艳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为了确定黑尾近红鲌仔稚鱼的适宜运输密度,实验选取平均体长为(27.08±3.09)mm、平均体质量为(0.11±0.04)g的黑尾近红鲌仔稚鱼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氧气袋运输,研究了不同运输密度(20、40和80 g/L)下2h、4h、6h、8h和10h后黑尾近... 为了确定黑尾近红鲌仔稚鱼的适宜运输密度,实验选取平均体长为(27.08±3.09)mm、平均体质量为(0.11±0.04)g的黑尾近红鲌仔稚鱼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氧气袋运输,研究了不同运输密度(20、40和80 g/L)下2h、4h、6h、8h和10h后黑尾近红鲌全鱼皮质醇、乳酸、糖元含量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变化。结果显示:运输后各组黑尾近红鲌的平均存活率均在99%以上,但不同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水体总氨氮浓度均随运输时间显著升高,而水体pH均随运输时间显著降低,且不同运输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低密度组水体DO浓度(14.20—20.93 mg/L)在不同运输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2.42—2.88 mg/L;P<0.05)。各组全鱼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输4h和6h时显著高于其它运输时间(P<0.05),且不同运输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全鱼乳酸含量均随着运输时间显著升高(P<0.05),但不同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全鱼糖元含量在运输2h时显著降低(P<0.05),但此后维持在稳定水平(P>0.05)。运输密度和时间对黑尾近红鲌鱼苗的全鱼皮质醇、存活率、水体总氨氮和溶解氧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 运输密度 运输时间 皮质醇 糖元 乳酸 氨氮 溶氧
下载PDF
熟制工艺对武昌鱼风味、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熊舟翼 卢素芳 +3 位作者 徐洪亮 雷跃磊 魏辉杰 刘怡然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168-178,共11页
为了解熟制过程的煮制时间、火候以及保温浸泡时间3个关键因素对武昌鱼的品质、感官及风味的重要影响,研究不同熟制工艺对武昌鱼的传热曲线、水分、氯化钠含量、氨基酸态氮及可溶性肽含量的影响,以及熟制过程鱼体的色泽和质构的变化规... 为了解熟制过程的煮制时间、火候以及保温浸泡时间3个关键因素对武昌鱼的品质、感官及风味的重要影响,研究不同熟制工艺对武昌鱼的传热曲线、水分、氯化钠含量、氨基酸态氮及可溶性肽含量的影响,以及熟制过程鱼体的色泽和质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总熟制时间最长的样品中心温度最高,鱼体蛋白质热变性程度大,鱼体的硬度、胶着性和咀嚼度均最大,硬度、咀嚼度分别为378.493、296.959 g,胶着性为311.729,且对应的氨基态氮含量和蒸煮得率最高。感官评价的结果表明,3个熟制工艺因素对风味鱼感官品质的影响主次次序为煮制火候>煮制时间>浸泡时间,最优熟制工艺为大火煮制10 min,并浸泡保温60 min。通过GC-MS鉴定表明,武昌鱼新增加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为醇类和醛类,如香茅醇和合成右旋龙脑、柠檬醛、水茴香醛和十六醛;此外,还有酯类乙酸香叶酯及不饱和烃类,如罗勒烯、松油烯和3,3,6-三甲基癸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鱼 熟制工艺 特征风味 质构特性
下载PDF
饲料铜水平对赤眼鳟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成活率的影响
12
作者 杨凯 王岳松 +5 位作者 高银爱 杨慧君 袁勇超 成为为 魏辉杰 王青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以CuSO4·5H2O为铜源,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1、2、3、4、6、8、10和12 mg/kg的铜,制得实测铜含量分别为0.29、1.31、2.28、3.43、4.57、6.61、8.77、10.73和12.89 mg/kg的9种饲粮,选取810尾初始体重为(6.22±0.11)g的赤眼鳟(Squa... 以CuSO4·5H2O为铜源,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1、2、3、4、6、8、10和12 mg/kg的铜,制得实测铜含量分别为0.29、1.31、2.28、3.43、4.57、6.61、8.77、10.73和12.89 mg/kg的9种饲粮,选取810尾初始体重为(6.22±0.11)g的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幼鱼,置于27个300 L的圆柱形水族箱中饲喂56 d,每个水箱放30尾鱼,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①饲粮中未添加铜(0.29 mg/kg饲料铜组)时试验鱼会出现典型的饲粮铜缺乏症状,如生长不良和骨骼畸形。②饲粮中添加4 mg/kg的铜时(4.57 mg/kg饲料铜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肝体比、脏体比和存活率均达到最大,饲料系数达到最小(P<0.05)。③饲粮中添加12 mg/kg的铜时(12.89 mg/kg饲料铜组),试验鱼肝体比、脏体比最低(P<0.05)。④饲粮铜水平对试验鱼肥满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粮铜水平对试验鱼体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升高,试验鱼肝脏和全鱼铜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先降低后升高(P<0.05),在3.43 mg/kg饲料铜组达到最低值。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铜可以提高赤眼鳟幼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对试验鱼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进行折线回归分析以及全体铜蓄积量的二次曲线回归分析表明,赤眼鳟幼鱼饲料中铜的适宜量为3.94~4.9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铜需求量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麦鲮作为鳜鱼饵料鱼的配套养殖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银爱 魏辉杰 +4 位作者 曾可为 夏儒龙 朱思华 王青云 王小玲 《内陆水产》 2006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养殖试验 饵料鱼 鳜鱼 麦鲮 配套 肉食性鱼类 比较试验 养殖效果 有限公司 产量高
下载PDF
黑尾鲌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清 魏辉杰 王贵英 《养殖与饲料》 2012年第9期75-78,共4页
系统介绍了黑尾鲌的生物学特性、养殖特点、研究进展、养殖前景、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关键词 黑尾鲌 养殖价值 养殖模式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国家水生蔬菜高级研修班在武汉市农科院开班
15
作者 黄新芳 魏辉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F0003-F0003,共1页
2014年7月14日上午,“水生蔬菜关键生产技术与示范”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园区的“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举行。该研修班是2014年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2014年7月14日上午,“水生蔬菜关键生产技术与示范”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园区的“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举行。该研修班是2014年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办,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农业厅、武汉市农科院共同承办。当天,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专技处、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处、湖北省蔬菜办公室、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教育培训处、武汉市农科院等单位的领导与国家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高级研修班授课老师,跟来自国内13个省市的学员们一起出席了开班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研修班 水生蔬菜 武汉市 农科院 农业科学研究院 专业技术人员 知识更新工程 专业技术人才
下载PDF
国家水生蔬菜高级研修班在武汉市农科院开班
16
作者 黄新芳 魏辉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
2014年7月14日上午,“水生蔬菜关键生产技术与示范”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园区的“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举行。该研修班是2014年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2014年7月14日上午,“水生蔬菜关键生产技术与示范”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园区的“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举行。该研修班是2014年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办,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农业厅、武汉市农科院共同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研修班 水生蔬菜 武汉市 农科院 农业科学研究院 专业技术人员 知识更新工程 专业技术人才
下载PDF
“百日鳜”高效养殖技术模式
17
作者 杨凯 魏辉杰 +4 位作者 王青云 夏儒龙 郑翠华 李波 王辉 《当代水产》 2018年第11期89-91,共3页
鳜鱼具有体形优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我国传统的高档淡水产品,享有“淡水石斑”的盛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鳜鱼的市场需求量也急速升温。鳜鱼养殖是门槛高、风险高、技术要求高的“三高”产业,我省的鳜鱼养... 鳜鱼具有体形优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我国传统的高档淡水产品,享有“淡水石斑”的盛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鳜鱼的市场需求量也急速升温。鳜鱼养殖是门槛高、风险高、技术要求高的“三高”产业,我省的鳜鱼养殖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鳜鱼的扩张性需求。夏秋季是鳜鱼上市淡季,受供需影响,夏秋季鳜鱼市场价高达60~80元/kg,比传统模式高20元/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模式 鳜鱼养殖 市场需求量 营养丰富 淡水产品 急速升温 夏秋季 生活水
下载PDF
池塘主养麦瑞加拉鲮鱼试验
18
作者 高银爱 魏辉杰 +3 位作者 曾可为 夏儒龙 王青云 朱思华 《内陆水产》 2006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池塘主养试验 麦瑞加拉鲮鱼 肉食性鱼类 热带鱼类 饵料鱼 麦鲮 南方
下载PDF
黑尾鲌养殖技术
19
作者 李清 王贵英 +1 位作者 魏辉杰 刘英武 《渔业致富指南》 2009年第11期38-39,共2页
一、黑尾鲌简介 黑尾鲌是黑尾近红鲌的俗名,又名黑尾、黑尾刁等,隶属于鲤科、鲌亚科、近红鲌属,是长江经济鱼类。
关键词 养殖技术 经济鱼类 俗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