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高强钢板在结构抗接触爆炸中的应用
1
作者 方新宇 徐干成 +3 位作者 魏迎奇 刘彦泉 袁伟泽 周俊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研究NFB700E1高强钢板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塌性能的提升效果,开展了五组组合结构抗接触爆炸试验(以Q345普通钢板为对照组),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较为真实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多组数值仿真算例,计算出钢筋混凝土-防震塌钢板组合结构... 为研究NFB700E1高强钢板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塌性能的提升效果,开展了五组组合结构抗接触爆炸试验(以Q345普通钢板为对照组),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较为真实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多组数值仿真算例,计算出钢筋混凝土-防震塌钢板组合结构的相当不震塌系数,量化了防震塌钢板对钢筋混凝土抗震塌能力的提升幅度。结果表明:抗爆试验中,随着钢筋混凝土靶板厚度减少,其爆坑等效直径、爆坑深度和防震塌钢板的最大变形量均呈增大趋势;通过对比爆坑深度和钢板最大变形量等参数,不断迭代优化,得到了吻合程度较高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钢筋混凝土-防震塌钢板组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的相当不震塌系数,其中NFB700E1高强钢板8 mm厚时相当不震塌系数约为0.141,6 mm厚时约为0.159,相较于钢筋混凝土(0.475),相当不震塌系数分别提高了70.3%和66.5%;相较于Q345普通钢板(0.230),相当不震塌系数分别提高了38.7%和30.9%。本工作建立的数值仿真模型可拓展延伸到更多工况,为其他防护工程抗震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高强钢板 防震塌 数值仿真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堰塞湖三维动态虚拟仿真平台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黎明 魏迎奇 +2 位作者 吴帅峰 肖建章 严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堰塞湖溃决后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其带来的洪水灾害进行精细化仿真模拟以辅助应急抢险工作,针对传统堰塞湖信息化平台无法实现多部门数据统一管理、数据实时更新等问题,首先总结用于堰塞湖三维建模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类型,再确定模型... 堰塞湖溃决后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其带来的洪水灾害进行精细化仿真模拟以辅助应急抢险工作,针对传统堰塞湖信息化平台无法实现多部门数据统一管理、数据实时更新等问题,首先总结用于堰塞湖三维建模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类型,再确定模型几何数据结构、进行模型尺度划分等,提出堰塞湖多尺度三维数据模型设计方法,针对大区域尺度和局部区域尺度提出堰塞湖三维静态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此提出堰塞湖三维动态虚拟仿真方法并对大区域河流演进过程以及堰塞体形成过程和开挖过程进行模拟。最后根据上述方法构建堰塞湖三维动态虚拟仿真平台,以白格堰塞湖为例,验证了平台构建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多源异构空间数据 多尺度 动态虚拟仿真平台 白格堰塞湖
下载PDF
筑坝料变形模量尺寸效应及其外推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麻志刚 吴帅峰 魏迎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186,共16页
【目的】随着筑坝工程向高坝、大库的发展,筑坝料也向大粒径发展,但配合开展的室内试验因条件规模的限制需以缩尺的形式开展,因而引发了尺寸效应问题。针对堆石坝筑坝料变形模量尺寸效应问题,建立一个根据缩尺筑坝料室内试验值推求原型... 【目的】随着筑坝工程向高坝、大库的发展,筑坝料也向大粒径发展,但配合开展的室内试验因条件规模的限制需以缩尺的形式开展,因而引发了尺寸效应问题。针对堆石坝筑坝料变形模量尺寸效应问题,建立一个根据缩尺筑坝料室内试验值推求原型筑坝料工程实际值的变形模量外推模型。【方法】通过不同径径比下的一系列压缩试验,研究变形模量随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堆石料和砂砾石料颗粒分析试验,研究变形模量随颗粒破碎率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规律推导给出筑坝料变形模量尺寸效应外推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河口村面板坝坝体沉降进行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堆石料变形模量随径径比增加而增加,砂砾石料变形模量随径径比增加而减小;变形模量随颗粒破碎率增加而减小,颗粒破碎率随径径比增加而减小;新模型使面板坝沉降预测精度提高约6.2%。【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推知:颗粒破碎是引起两种筑坝石料变形模量尺寸效应变化趋势相反的原因,推导给出的变形模量外推模型可以精准描述两种筑坝石料变形模量的尺寸效应规律,并提高堆石坝沉降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为堆石坝筑坝材料尺寸效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提出的模型可以作为堆石坝变形预测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效应 筑坝料 破碎率 干密度 变形模量 堆石坝 变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填方土石混合料强夯振动响应及加固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魏迎奇 蔡红 +2 位作者 吴帅峰 肖建章 宋建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37-240,共4页
基于土石混填料强夯加固的大型现场振动速度测试的试验成果,深入地分析了质点振速和波形在强夯过程中的传播及演化,以此研究了1000 kN·m夯击能作用下土石料填筑体的内部质点的振动响应及强夯加固机理。结果表明:土石料在强夯作用... 基于土石混填料强夯加固的大型现场振动速度测试的试验成果,深入地分析了质点振速和波形在强夯过程中的传播及演化,以此研究了1000 kN·m夯击能作用下土石料填筑体的内部质点的振动响应及强夯加固机理。结果表明:土石料在强夯作用下土体内部仅有冲击波和振动波两种振动形态;提出了强夯起始加固临界振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振速值;通过分析填筑体空间振速演化规律,阐述了粗粒土石混合料的强夯加固机理,将强夯过程分为加固发展阶段和加固退化阶段。为工程条件下强夯施工层厚给出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土石混合料 振动监测 振动响应 加固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LXJ-4-450平台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迎奇 张雪东 +2 位作者 张紫涛 梁建辉 胡晶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7-1096,共10页
土工离心机是岩土工程领域最有效的物理模拟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现代液压、电控及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本文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LXJ-4-450离心模拟试验平台,对新型机... 土工离心机是岩土工程领域最有效的物理模拟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现代液压、电控及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本文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LXJ-4-450离心模拟试验平台,对新型机载设备及相应的试验成果进行总结,综述了近年来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研究进展。具体而言,研制了模拟污染物迁移的离心试验装置,探讨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机理;研制了离心模拟爆炸试验装置,验证了冲击波及气泡脉动在超重力场下的相似关系;研制了离心模拟溃坝试验系统,揭示了土坝漫顶破坏机理;此外,配置了世界首台水平、垂直双向离心机振动台,揭示了饱和砂土地基液化机理及地震动传播规律;开发了基于液压系统的离心模拟试验大荷载施加方法;最后,对中国水科院新建的大型土工离心机试验平台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机 模型试验 试验技术 动力 溃坝 污染物运移 爆破
下载PDF
砂土液化及液化后分析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魏迎奇 刘汉龙 余湘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7年第5期35-39,共5页
综述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砂土液化及液化后分析方法的主要科研成果,叙述由Seed等人发展起来的砂土液化分析的总应力法和由Martin等人发展起来的有效应力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认为今后在液化的判别方法、液化... 综述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砂土液化及液化后分析方法的主要科研成果,叙述由Seed等人发展起来的砂土液化分析的总应力法和由Martin等人发展起来的有效应力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认为今后在液化的判别方法、液化时固相与液相转换机理、骨架与水相互作用、液化时的大位移与大变形问题、土体液化后特性及液化后土体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震后再固结体应变变化规律、不规则荷载下砂土的液化特性及影响孔压变化的地震波序的主要控制参数等各方面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液化 土力学 变形 应力
下载PDF
基础沉降的灰色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迎奇 张海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用灰色理论建立了基础沉降变形的GM(1,1)预测模型.在建模中考虑了沉降观测时间的不等步长性以及荷载变化对沉降过程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基础沉降 灰色理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魏迎奇 孙黎明 +2 位作者 傅中志 吴帅峰 蔡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由于采用的手段方法不同,堰塞湖信息的获取和收集表现出了信息多源异构的特征。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堰塞湖信息的收集、采集也逐渐向着信息透彻感知方面转变。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堰塞湖分析和处置的现状需求,深入探... 由于采用的手段方法不同,堰塞湖信息的获取和收集表现出了信息多源异构的特征。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堰塞湖信息的收集、采集也逐渐向着信息透彻感知方面转变。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堰塞湖分析和处置的现状需求,深入探讨和研究了堰塞湖信息感知的基本内涵、信息内容、信息分类、感知技术以及当前信息感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不足。以期通过这些探讨来明确和规范堰塞湖信息获取的有效方式和过程,解决当前在堰塞湖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的不规范、不完整、不深入及融合性差等问题,以为堰塞湖风险评估和处置提供基本依据。相关成果将对今后堰塞湖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感知 多源信息 感知技术 堰塞湖
下载PDF
分散性黏土鉴定试验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魏迎奇 温彦锋 +1 位作者 蔡红 边京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86-190,195,共6页
目前分散性黏土鉴定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大致分6类,即针孔试验、双比重计试验、碎块试验、孔隙水的可溶盐试验、可交换性钠离子试验和辅助性试验,采用这些试验对同一土样做分散性鉴定时,其结果有时并不一致。本文总结分析了中国水利水电... 目前分散性黏土鉴定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大致分6类,即针孔试验、双比重计试验、碎块试验、孔隙水的可溶盐试验、可交换性钠离子试验和辅助性试验,采用这些试验对同一土样做分散性鉴定时,其结果有时并不一致。本文总结分析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对国内外10个工程中34个黏性土样的分散性鉴定试验结果,试验时每一土样采用5种试验方法进行鉴定。通过对试验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黏土样的分散性与其物理性指标无关,但与土的pH值有明显关系。同时通过资料分析,探讨了目前各种流行鉴定方法的局限性,各项试验的相对可靠性和试验中应注意事项,以及分散性黏土鉴定结果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各种鉴定试验方法的相对可靠性,并建议了提高针孔试验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黏土 鉴定方法 可靠性 针孔试验方法
下载PDF
基础沉降变形的灰色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迎奇 陈永辉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404-409,共6页
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础沉降变形的GM(1,1)预测模型。在建模中考虑了沉降观测时间的不等步长性以及荷载变化对沉降过程的影响。通过实例对比计算,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基础沉降 灰色理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上灰坝滑坡治理措施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迎奇 田继雪 +1 位作者 李维朝 蔡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某贮灰场灰坝坐落在软土地基上,运行过程中灰坝下游坡多次发生滑动。虽经抗滑桩加锚杆进行了治理,但依然观察到变形迹象,如地面隆起等。针对此情况,本文在原有加固措施的基础上考虑排渗和加固措施优化分析,制定出了合理适用的加固措施... 某贮灰场灰坝坐落在软土地基上,运行过程中灰坝下游坡多次发生滑动。虽经抗滑桩加锚杆进行了治理,但依然观察到变形迹象,如地面隆起等。针对此情况,本文在原有加固措施的基础上考虑排渗和加固措施优化分析,制定出了合理适用的加固措施方案。研究表明,单纯采用加固措施有时效果不突出,有效的排渗措施由于可以显著降低灰坝内的浸润线高度,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灰坝的稳定性,本实例研究可给相近工程加固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灰坝 加固 治理措施 优化 排渗
下载PDF
大坝沉降变形的灰色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魏迎奇 孙玉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用实测沉降资料预测大坝沉降过程是目前国内外大坝沉降变形监测分析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双曲线拟合法、指数曲线拟合法和基于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预测方法。由于灰色理论在预测时不需要较长的观测数列,且能通过动态预测模型,最大... 用实测沉降资料预测大坝沉降过程是目前国内外大坝沉降变形监测分析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双曲线拟合法、指数曲线拟合法和基于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预测方法。由于灰色理论在预测时不需要较长的观测数列,且能通过动态预测模型,最大程度的反映新信息在预测中的作用,因此在沉降变形预测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针对目前大坝沉降变形GM(1,1)预测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大坝沉降变形的特点,分析了沉降观测数据列长度、观测时间的不等步长性、数据累加方式等对建模预测精度的影响,探讨了用灰色等维预测模型动态预测非稳态沉降变形过程的方法,提出了灰色等维动态预测模型的维数尺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沉降 灰色理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一种预测基础沉降的实用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迎奇 孙玉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用参数拟合法预测基础沉降过程.考虑了土的加载过程、排水条件、非线性的本构关系、孔压的产生和消散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基础沉降 预测模型 固结 拟合 预测
下载PDF
堰塞湖灾变特征及应急处理技术 被引量:11
14
作者 魏迎奇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1期37-39,共3页
堰塞湖是由于山体崩塌形成天然大坝拦断河道形成的水库,没有经过专门设计,没有专门的泄水设施,一旦溃决,容易给下游造成更大的灾难。在分析堵江坝灾变成因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堰塞湖应急处理的原则、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堰塞湖 堵江坝 应急处理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大坝渗漏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迎奇 张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05-208,215,共5页
渗漏是水库大坝主要病害形式之一,进行大坝渗漏分析预测对了解大坝渗流性态和提高工程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坝体内部渗漏表现出的灰色甚至黑色特征增加了渗流性态的分析难度,基于常规的最小二乘法无法解决渗漏变量间多重共线、样本较... 渗漏是水库大坝主要病害形式之一,进行大坝渗漏分析预测对了解大坝渗流性态和提高工程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坝体内部渗漏表现出的灰色甚至黑色特征增加了渗流性态的分析难度,基于常规的最小二乘法无法解决渗漏变量间多重共线、样本较少等问题。针对此类分析的难点,本文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依据监测数据建立了渗流统计回归模型,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与渗漏量的关联程度。采用该模型对吉林台面板堆石坝工程运行条件下渗漏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回归建模 渗流分析
下载PDF
土动力试验的微机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
16
作者 魏迎奇 高俊合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1998年第3期36-38,共3页
叙述了动三轴和动单剪试验微机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软件的研制工作,用户界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界面结构清晰、操作简单,整个软件用C语言进行编程。通过试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土动力试验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微型计算机
下载PDF
粗粒土渗透试验缩尺原则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37
17
作者 谢定松 蔡红 +1 位作者 魏迎奇 李维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9-373,共5页
试验规程规范对渗透试验的超粒径缩尺方法没有明确规定。探讨渗透试验超粒径缩尺方法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粗粒料不同缩尺方法对渗透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试验成果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相似级配法常用于力学强度试验,但... 试验规程规范对渗透试验的超粒径缩尺方法没有明确规定。探讨渗透试验超粒径缩尺方法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粗粒料不同缩尺方法对渗透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试验成果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相似级配法常用于力学强度试验,但不适用于渗透试验;等量替代法只是用中间粒径替代了超粒径部分,建议渗透试验缩尺时能尽量保持30%~40%细粒含量不变,以减少细粒含量变化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试验 超径处理 缩尺方法 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4
18
作者 严祖文 魏迎奇 张国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79,共4页
从大坝病险认定、除险加固资金的使用、加固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各方面,对已除险加固的和正在进行除险加固的中小水库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加强我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的对策设想... 从大坝病险认定、除险加固资金的使用、加固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各方面,对已除险加固的和正在进行除险加固的中小水库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加强我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的对策设想,为今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决策和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险水库 除险加固 现状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堰塞湖溃坝风险及其影响分析评估 被引量:32
19
作者 匡尚富 汪小刚 +1 位作者 黄金池 魏迎奇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6期17-21,共5页
堰塞湖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由来已久,但是由于堰塞湖问题十分复杂,现有国内外堰塞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经验判断层面,尚缺少堰塞湖溃坝风险预测方面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成功应用的分析报道,定量评价研究方面的系统性研... 堰塞湖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由来已久,但是由于堰塞湖问题十分复杂,现有国内外堰塞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经验判断层面,尚缺少堰塞湖溃坝风险预测方面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成功应用的分析报道,定量评价研究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也不多见。本文在总结介绍唐家山堰塞湖溃坝风险及其影响的分析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未来堰塞湖问题研究重点领域建议,期望能为今后国内外开展堰塞湖溃坝风险分析预测和问题研究等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溃坝风险 影响 分析评估
下载PDF
堰塞坝形成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严祖文 魏迎奇 蔡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55-59,共5页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形成堰塞坝的三种主要方式,其形成堰塞坝的条件非常复杂,涉及因素广泛。另一方面,堰塞坝完全堵江形成堰塞湖在世界各国山区广泛分布,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灾害。因此,有必要对堰塞坝形成机理及安全性状评估进行研究。...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形成堰塞坝的三种主要方式,其形成堰塞坝的条件非常复杂,涉及因素广泛。另一方面,堰塞坝完全堵江形成堰塞湖在世界各国山区广泛分布,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灾害。因此,有必要对堰塞坝形成机理及安全性状评估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碎屑流形成堰塞坝机理进行介绍并探讨了堰塞坝的破坏机制。同时,通过渗透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和抗冲刷稳定性3个方面评估了堰塞坝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堰塞湖的防治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形成机理 破坏机制 稳定性分析 渗透稳定性 抗滑稳定性 冲刷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