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广州市职业人群禽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鲁恩洁 刘远 +7 位作者 陈艺韵 周颖 蒋力云 狄飚 何丽娟 吴新伟 李向忠 张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923-924,共2页
目的了解2006年广州市职业人群禽流感H5和H9亚型的接触感染情况,为防治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州市12个区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人群的静脉血831份,一般人群血液样品735份,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职业... 目的了解2006年广州市职业人群禽流感H5和H9亚型的接触感染情况,为防治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州市12个区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人群的静脉血831份,一般人群血液样品735份,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职业人群中H9亚型抗体阳性率为10.7%,一般人群H9亚型抗体阳性率为2.2%,未检出H5亚型抗体。结论H9亚型在职业人群存在的隐性感染远高于一般人群,提示加强家禽接触人群的监测对于禽流感的预警和防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 H9 流感监测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IgG抗体动态变化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鲁恩洁 高阳 +9 位作者 狄飚 张伟 王鸣 杨卫路 吴新伟 刘小宁 陈芳 朱惠扬 何丽娟 陈小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55-456,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冠状病毒抗体IgG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 (ELISA)法 ,对 5 34例发病后 1~ 15 3天的SARS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进行检测 ,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结...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冠状病毒抗体IgG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 (ELISA)法 ,对 5 34例发病后 1~ 15 3天的SARS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进行检测 ,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SARS患者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 5 8 1% ,对照组为 0 5 %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SARS患者中 ,临床症状出现后 1~ 10天、11~ 30天、31~ 6 0天、6 1~ 90天、91~ 12 0天、≥ 12 1天组冠状病毒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 18 8% (3 16例 )、6 3 8% (37 5 8例 )、5 5 6 % (30 5 4例 )、5 1 4 % (71 138例 )、6 2 1% (15 9 2 5 6例 )、83 3% (10 12例 )。结论 :SARS患者发病初期IgG抗体阳性率低 ,第 11天后迅速上升 ,第 4、5个月时持续存在 ,但持续多长时间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IGG抗体 动态变化 观察
下载PDF
血管性介入术中的严重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3
3
作者 鲁恩洁 梅雀林 +1 位作者 李彦豪 陈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材料与方法:1994年1月~1997年10月,我科对1445例患者实施了1713次血管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结果: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18例,发生率以病例数计为1.24...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材料与方法:1994年1月~1997年10月,我科对1445例患者实施了1713次血管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结果: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18例,发生率以病例数计为1.24%(18例/1445例),以介入次数计为1.05%(18例/1713次)。其中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1例,气胸6例,脑血管痉挛与急性脑梗塞4例,肺栓塞3例,穿刺部位大血肿2例,大血管破裂2例。结论:血管性介入诊疗术中可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需引起术者注意,一旦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介入术 并发症 诊断 处理
下载PDF
儿童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4
作者 鲁恩洁 许小立 +1 位作者 杨红 梅雀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胰腺巨大假囊肿介入治疗1例
5
作者 鲁恩洁 许小立 陈勇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3期32-33,共2页
患者.男,15岁因左上腹痛13天,1995年10月21日收入我院。患者13天前被拖拉机把手撞击左上后腹,疼痛逐渐加剧而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腹部巨大液性包块,予消炎、止血、支持治疔效果不隹,包块明显增大而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患者呈... 患者.男,15岁因左上腹痛13天,1995年10月21日收入我院。患者13天前被拖拉机把手撞击左上后腹,疼痛逐渐加剧而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腹部巨大液性包块,予消炎、止血、支持治疔效果不隹,包块明显增大而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患者呈轻度贫血貌,左上腹明显隆起,可触及约10×12cm大包块,质中,压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可,无移动性浊音。化验检查尿淀粉酶9488u,血淀粉酶70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巨大 假囊肿 胰腺 1995年 移动性浊音 左上腹痛 轻度贫血 入院查体 尿淀粉酶 化验检查 血淀粉酶 患者 包块 活动度
全文增补中
禽类养殖场人员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虹 马洪波 +5 位作者 杨卫路 鲁恩洁 叶立青 陈琨 赖子平 王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89-990,共2页
目的 调查珠海地区养殖场人员中禽流感H5和H9二种亚型血清中抗体水平 ,以了解上述 2种禽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以往的接触感染情况 ,为防治人间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珠海地区养殖场人员血清 2 77份 ,正常出入境人员血清 2 70份 ,通... 目的 调查珠海地区养殖场人员中禽流感H5和H9二种亚型血清中抗体水平 ,以了解上述 2种禽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以往的接触感染情况 ,为防治人间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珠海地区养殖场人员血清 2 77份 ,正常出入境人员血清 2 70份 ,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养殖场人群中H9亚型抗体阳性率为2 17% ,同时发现有 1份血清H5抗体阳性 ,H5抗体阳性率为 0 36 %。而正常出入境人群H9亚型抗体阳性率为2 96 % ;未见H5亚型抗体的存在。结论 H9亚型在养殖场人群和出入境人群中的存在隐性感染 ,但感染率不高 ;养殖场人群H5亚型抗体的存在也应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 H9 养殖场
下载PDF
2017—2018年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流行及血凝素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蓝 鲁恩洁 +4 位作者 陈艺韵 马钰 李魁彪 陆剑云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9-904,921,共7页
目的对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为H3N2流感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1月-2018年9月流感监测标本进行H3N2病毒检测和分离,并对HA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所监测... 目的对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为H3N2流感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1月-2018年9月流感监测标本进行H3N2病毒检测和分离,并对HA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所监测的8 535份标本中,检出H3N2流感阳性标本386份,阳性率为4.52%。对其中16株分离株H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同年度疫苗推荐株A/Hong Kong/4801/2014相比,2017年广州H3N2病毒A 区抗原位点变异频率较高,多发生于140位、144位和150位,其中有7株病毒发生新抗原漂移,变异毒株占比43.75%。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发生在前壁,位于T131K位和T135K(N)位。糖基化位点变异同样多发生于A区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前壁。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均位于3C.2a分支,但分支内又进一步进化形成3个不同的小流行分支,包括3C.2a1分支,以及与2016年北京、2017年美国分离株亲缘相近的另外两个小分支。结论 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HA蛋白重要氨基酸位点的变异表现遗传多态性,特别是在抗原性上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异。在基因进化上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多分支进化特点。因此有必要密切监测流行毒株的进化趋势,以期及时对疫苗株的匹配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变异 基因进化
下载PDF
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监测与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曹蓝 李魁彪 +7 位作者 陆剑云 陈艺韵 刘艳慧 鲁恩洁 马钰 夏丹 刘文辉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2,119,共7页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重要蛋白突变情况和遗传进化特点。结果广州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大部分毒株基因与广东毒株同源性最高,部分毒株基因与河南、内蒙古等地毒株同源性最高。监测到5株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部分病毒出现了HA蛋白Q226L的突变,提示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α-2, 6Gal受体结合能力增加。HA蛋白和NA蛋白上糖基化位点均有一定的增加和缺失突变。HA、NA和M1蛋白上毒力相关位点均突变增强。M2蛋白均呈现耐药突变,同时监测到2株高致病性突变株出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遗传进化结果显示,HA基因和NA基因在华南和华东分支均有分布,M1基因进化特点相对复杂,分别与华南地区H9N2、H7N9病毒,及北方地区的H7N9病毒重组。结论 2017年广州地区发现2株对达菲耐药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H7N9禽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不断发生进化重组,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提示高致病性耐药株有向华南以外地区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突变株 耐药 基因变异 遗传进化
下载PDF
广州市2003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秀珍 杨卫路 +2 位作者 刘维斯 鲁恩洁 李泽荣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11期405-40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本市建立的流感监测网络所取得的 2 0 0 3年流感监测结果对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流行病学监测 ,哨点医院每周填写流感样病例报表并上报 ;各区、县级疾控中心 (防疫站 )的流行病学医师对流... 目的 通过对本市建立的流感监测网络所取得的 2 0 0 3年流感监测结果对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流行病学监测 ,哨点医院每周填写流感样病例报表并上报 ;各区、县级疾控中心 (防疫站 )的流行病学医师对流感样暴发疫点进行个案调查并上报 ;病原学监测 ,监测点医院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人漱口液 5 - 10份进行流感病毒分离 ;血清学监测 ,在 3、9月对一般人群血清作抗体水平监测 ,9月份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人禽流感血清监测。结果 流行病学监测 ,全年报告暴发疫情 91起 ,罹患率在 0 35 % -4 0 14 %之间。病原学监测 ,全年以H3 N2 为优势流行株 ,B型流感病毒只引起散发病例或小暴发。血清学监测 ,3月和 9月两次监测结果表明在流感高峰前后 ,H1N1、H3 N2 、B(维多利亚系 )亚型阳性率均较一致 (χ2 分别为0 82、2 0 1、1 34,P值均 >0 0 5 ) ,但B(巴拿马系 )抗体 9月高于 3月 (χ2 =0 0 2 2 ,P <0 0 5 )。 9月份职业人员血清学结果为 :H1N1、H3 N2 、B(维多利亚系 )阳性率分别为 4 2 97%、88 2 1%和 5 9 0 9%。禽H5N1检测均为阴性 ,H9N2 检出 5份阳性 ,阳性率为 1 89%。结论 本市 2 0 0 3年流感高发于春夏之交 ,全年以H3 N2 为优势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阳性率 病原学监测 流行病学监测 医院 暴发 血清 月份 集流 流行株
下载PDF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志军 胡林 +4 位作者 李魁彪 钟华燕 陈艺韵 鲁恩洁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1,215,共5页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该扩增产物可通过全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进行检测。14份健康人咽拭子标本、7个其他呼吸道病毒和6个虫媒病毒株被用来检测CPA反应的特异性;已知病毒滴度的甲型H1N1毒株进行对照梯度稀释,以测试CPA的敏感性;102份甲型H1N1临床咽拭子标本为检测对象,评估其临床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CPA反应未出现对健康样本以及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对已知滴度的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证明CPA的敏感性为10拷贝/μL。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发病1~3d临床标本新建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100%,4~6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79.31%,≥7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9.09%。讨论C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早期诊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CO_2-DSA与常规DSA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3 位作者 陈勇 潘雨亭 许小立 鲁恩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例CHL患者行CO2-DSA,其影像表现与常规DSA相比较。结果:7例CHL患者均获得有明显诊断价值的CO2-DSA图像,与常规DSA相比仅1个...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例CHL患者行CO2-DSA,其影像表现与常规DSA相比较。结果:7例CHL患者均获得有明显诊断价值的CO2-DSA图像,与常规DSA相比仅1个近右隔顶的小病灶未被显示。CO2-DSA显示瘤体大小、形态及边缘情况较碘剂DSA好,同样可显示出“早出晚归”这一特征性表现。7例CHL-CO2-DSA均在瘤体附近出现门脉分支的显影(7/7),而常规DSA仅有1例显示(1/7)。结论:CO2-DSA可对CHL作出准确诊断,CHL患者CO2-DSA中显示门脉,提示门脉为CHL的主要引流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DSA 海绵状血管瘤 肝肿瘤
下载PDF
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1 位作者 鲁恩洁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68-870,共3页
目的 探寻影响脾栓塞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90例部分性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 ,应用相关分析法总结大小为 1mm× 1mm× 1mm的明胶海绵颗粒数 (G值 )... 目的 探寻影响脾栓塞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90例部分性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 ,应用相关分析法总结大小为 1mm× 1mm× 1mm的明胶海绵颗粒数 (G值 )、内径约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 (A值 )、G/A比值、脾脏大小与脾栓塞程度 (Ee)的关系。结果 G/A比值与E(Ee× 10 0 )呈高度的正相关 (r =0 91) ,直线回归方程为 :E =11 5 + 5 0 5G/A ,即G =(E - 11 5 )A/5 0 5。结论 脾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从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治疗性栓塞 脾栓塞
下载PDF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人群的血清抗体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艺韵 鲁恩洁 +3 位作者 李铁钢 蒋力云 狄飚 吴新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了解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后,人群中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不同年龄已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群的血清,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HI... 目的:了解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后,人群中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不同年龄已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群的血清,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HI滴度),HI滴度≥1∶40判定为阳性,同时调查采样对象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史。结果: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57.4%(402份/700份),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5.6;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与GMT较高的是10~30岁组人群,较低的是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30~90天,GMT水平达到高峰(1∶56);随着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多,人群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阳性率与GMT值反而降低。结论:青少年与成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比儿童和老年人的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人群的保护作用能持续90天左右;甲型H1N1流感抗体在0~10岁组,10~30岁组人群中持续的时间比30~60岁,>60岁组人群长;多次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能会影响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产生。建议对儿童和老年人开展双倍剂量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最好在流行期前1~3月内,并且应每年接种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疫苗 血凝抑制实验 抗体
下载PDF
部分性脾栓塞术相关的血管造影解剖 被引量:23
14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鲁恩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 (PSE)术相关的血管造影解剖基础。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0例脾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片 ,着重探讨脾脏大小与直径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1mm脾内动脉分支数与明胶海绵颗粒用量的关系。结果 儿童组轻、中、重...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 (PSE)术相关的血管造影解剖基础。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0例脾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片 ,着重探讨脾脏大小与直径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1mm脾内动脉分支数与明胶海绵颗粒用量的关系。结果 儿童组轻、中、重度脾肿大患者分别为 8、3 4、47例 ,直径约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相应为 18.3、17.6、19.4支 ;成人组轻、中、重度脾肿大患者分别为7、6、8例 ,直径约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相应为 2 1.3、2 3 .7、2 6.8支。明胶海绵颗粒用量为 10~ 40粒 ,平均 2 3 .5粒。统计分析表明 ,轻、中、重度脾肿大患者所含的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与明胶海绵用量呈高度的正相关 (r =0 .94、0 .98,P <0 .0 0 0 5 )。结论 脾脏大小不能作为确定明胶海绵用量的依据 ,而脾内动脉分支数是栓塞前确定明胶海绵用量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脾栓塞 解剖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伟 吴新伟 +4 位作者 李向忠 狄飚 谭慧峰 鲁恩洁 何丽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3-2006年的乙型脑炎疑似病例血清545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脑炎IgM抗体。结果共测出乙型脑炎抗体阳性28例,病例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其中增城7...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3-2006年的乙型脑炎疑似病例血清545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脑炎IgM抗体。结果共测出乙型脑炎抗体阳性28例,病例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其中增城7例占25%,天河6例占21.43%,番禺5例占17.86%,花都3例占10.71%,黄埔2例占7.14%,白云2例占7.14%,从化2例占7.14%,芳村1例占3.57%。病例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总数的92.86%。结论建立乙脑监测系统,对重点高发地区的≤15岁以下儿童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1 位作者 鲁恩洁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77-1078,共2页
目的 验证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进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34例部分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 ,栓塞前首先确定预期栓塞程度(Ee预期)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 目的 验证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进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34例部分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 ,栓塞前首先确定预期栓塞程度(Ee预期)和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 (A值 ) ,然后根据回顾性研究的结果G =(E - 11 5 )A/ 5 0 5 ,估算脾栓塞所需的明胶海绵用量 (G) ,把这些栓塞剂缓慢注入脾动脉主干后 ,评估Ee实际 与Ee预期 的偏差。结果 Ee实际 与Ee预期 偏差较小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t=0 .49,P >0 .5 )。结论 脾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从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治疗性栓塞 脾栓塞程度控制
下载PDF
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血清学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何丽娟 吴新伟 +5 位作者 狄飚 蒋力云 杨卫路 鲁恩洁 熊远 周端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对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DEN)病原体分离鉴定及流行特点分析,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早期病... 目的对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DEN)病原体分离鉴定及流行特点分析,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早期病例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方法鉴定。RT-PCR法检测成蚊、蚊幼。结果病毒分离株经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检测鉴定为Ⅰ级登革病毒。检出幼蚊有登革病毒Ⅰ型。结论2001-2004年广州市的登革热流行是由Ⅰ型登革病毒感染所致,2002年出现暴发与流行并延伸到200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抗体 分离鉴定 登革病毒
下载PDF
广州市2015年禽类市场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曹蓝 陈艺韵 +7 位作者 鲁恩洁 苏文哲 刘静雯 陈宗遒 陆剑云 刘艳慧 马钰 李魁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8期8-12,共5页
为了解2015年广州市禽类市场的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科学制定人感染禽源流感病毒的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对2015年广州市12个区部分禽类市场的3 447份样本进行了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的A型禽流感病毒和H9亚型... 为了解2015年广州市禽类市场的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科学制定人感染禽源流感病毒的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对2015年广州市12个区部分禽类市场的3 447份样本进行了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的A型禽流感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2.56%和6.24%。1月份为A型和H9亚型禽流感阳性率最高的月份,阳性率分别为23.94%和14.73%。从化区的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4.48%),黄埔区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14.76%)。不同类型样品中,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砧板、刀具类(15.16%),最低为冰鲜生鲜(7.78%)。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笼具(8.25%),最低为置物台面(2.84%)。结果表明:广州市禽类市场冬春季节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全市各区禽类市场普遍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禽类交易各环节中,宰杀和饲养环节的污染最为严重。建议在加强活禽交易市场全面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对不同季节、不同交易环节,采取差异化的和基于风险的消毒、监测措施,以降低人通过禽类市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市场 禽流感 监测
下载PDF
冠状病毒是引起广州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主要病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狄飚 何丽娟 +13 位作者 周端华 高阳 吴新伟 杨卫路 王鸣 杜琳 刘宇飞 邱季春 陈小双 陈芳 张玮 鲁恩洁 杨焕明 毕胜利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为查找引起广州地区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采集患者漱口液及尸解标本,用组织培养法接种人胚肺细胞、MDCK细胞、Hep-2细胞和鸡胚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IgG抗体,确定分离的病原是SARS的主要病因... 为查找引起广州地区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采集患者漱口液及尸解标本,用组织培养法接种人胚肺细胞、MDCK细胞、Hep-2细胞和鸡胚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IgG抗体,确定分离的病原是SARS的主要病因,再用套式RT-PCR、免疫电镜法鉴定病原。结果用人胚肺、Hep-2细胞在75份漱口液和3例尸解组织中分离出13株病原体,经套式RT-PCR扩增出110bp的特异产物,经测序证实为冠状病毒。制备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30份SARS病人恢复期血,其中26份血清IgG抗体阳性。同时检测30份普通发热病人血清作对照,IgG抗体全部阴性。由此证明,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的病原体是引起SARS的致病因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序后证实为冠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广州地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病毒分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家禽零售及饲养人群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柳洋 王鸣 +4 位作者 王玉林 鲁恩洁 周秀珍 狄飚 吴新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不同类型禽类从业人群禽流感病毒H5、H9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肉菜市场家禽零售人员、大型家禽饲养企业工人、农村个体家禽散养人员的全血标本,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H9抗体。结果共调查369名禽类从业人员,其...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不同类型禽类从业人群禽流感病毒H5、H9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肉菜市场家禽零售人员、大型家禽饲养企业工人、农村个体家禽散养人员的全血标本,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H9抗体。结果共调查369名禽类从业人员,其中家禽零售人员H9抗体阳性率(16.46%,13/79)高于家禽散养人员(3.40%,5/147)和企业饲养工人(4.90%,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家禽散养人员与企业饲养工人H9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禽类从业人员H5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肉菜市场家禽零售人员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大型家禽饲养企业工人和农村个体家禽散养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零售 禽流感病毒H5 H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