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1
作者 高冉冉 曹阳 +4 位作者 郑嵘炅 张紫怡 杨丽 唐努尔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60)和存活组(n=71)。收集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因素,并将筛选的因素使用R 4.3.0软件进行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估,根据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重要因素,建立的预后模型区分度和校准能力较好。自发性腹膜炎在存活组和死亡组HBV-ACLF患者并发症中占比均最高。结论通过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建立的预测模型对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白蛋白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预后模型
下载PDF
干扰素-α预防及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辉 鲁晓擘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594-2599,共6页
1575387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导致肝细胞癌(HCC)发生的最大病因。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降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仍有明显的益处,如使肿瘤复发减少或推迟,生存期延... 1575387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导致肝细胞癌(HCC)发生的最大病因。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降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仍有明显的益处,如使肿瘤复发减少或推迟,生存期延长等。本文就干扰素-α预防及治疗肝细胞癌(HCC)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细胞癌 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下载PDF
巨噬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3
作者 朱玥洁 李敏 +5 位作者 于明凯 何月月 谢忻汝 张峰波 丁剑冰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3-158,164,共7页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疾病预后中的有关变化,探讨Mφ极化状况对评估HBV-ACLF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07例于新疆...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疾病预后中的有关变化,探讨Mφ极化状况对评估HBV-ACLF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07例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HBV-ACLF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并检测患者1型巨噬细胞(M1)和2型巨噬细胞(M2)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10(IL-10)等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根据患者的90 d生存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n=42)和死亡组(n=65)。分析研究对象Mφ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来分析以上指标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判能力。结果死亡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MELD评分与M1、M1/M2、TNF-α、IL-6、TGF-β和IL-10呈正相关关系,与M2呈负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发现M2是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而MELD评分和TGF-β是独立危险因素。ROC curve显示,MELD评分联合M2或TGF-β可提高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发现MELD评分、M2和TGF-β均是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且使用MELD评分联合M2或TGF-β可提高HBV-ACLF患者的临床早期预测效率,为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慢加急性肝衰竭 1型巨噬细胞 2型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预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并发出血风险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洁 包依夏姆·阿巴拜克力 +4 位作者 姚磊 郑嵘炅 潘金良 柯比努尔·吐尔逊 鲁晓擘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8期942-945,950,共5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其在发生出血风险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132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其在发生出血风险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132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用TEG检测患者全血凝血动力学,同时检测其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消化道出血组和无消化道出血组之间,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比较分析凝血参数与TEG各参数[凝血因子活性(R值)、纤维蛋白原功能(K值)、纤维蛋白原功能(α-角)等]在是否出血及是否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并用ROC曲线评价TEG的参数R值和PT对HBV-ACLF患者出血预后评估的能力。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两组间的PT、AARC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D二聚体、乳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死亡组的PT、AARC、MELD、D二聚体、乳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高于生存组;消化道出血组和未出血组两组间MA、Angle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消化道出血组MA、Angle均较未消化道出血组明显缩短。对HBV-ACLF患者否并发出血风险的预测分析评估中MA、Angle值和K值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32、0.359、0.682,K值优于MA、Angle值,P值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G检测能真实反映HBV-ACLF患者凝血和抗凝功能在低水平的“再平衡”状态,MA、Angle缩短提示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K值对于预测消化道出血风险的价值优于MA、Angl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出血 血栓
下载PDF
Th22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丁剑冰 何月月 +2 位作者 朱玥洁 于明凯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辅助性T细胞22(Helper T cell 22,Th2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炎症性疾病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新CD4+T细胞亚群。Th22细胞能够分泌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26)、白细胞介素13(Interle... 辅助性T细胞22(Helper T cell 22,Th2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炎症性疾病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新CD4+T细胞亚群。Th22细胞能够分泌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26)、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颗粒酶B(Granzyme-B)。IL-22作为Th22细胞主要的效应分子,在包括肝脏炎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模型中具有抗炎或促炎的双重作用。IL-22通过与高亲和力链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nterleukin-22 receptor1,IL-22R1)、辅助受体链白细胞介素10受体2(Interleukin-10 receptor2,IL-10R2)结合,在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等多种肝病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HBV TH22细胞 IL-22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丁型肝炎的流行概况
6
作者 郑嵘炅 鲁晓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6-770,共5页
丁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HDV感染率在不同地区中的差异较大,基因型也各不相同,慢性HBV感染者重叠感染HDV可加速疾病进展,但丁型肝炎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予以重视。新疆地区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域,然而关于丁型肝炎的研究比较缺乏... 丁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HDV感染率在不同地区中的差异较大,基因型也各不相同,慢性HBV感染者重叠感染HDV可加速疾病进展,但丁型肝炎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予以重视。新疆地区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域,然而关于丁型肝炎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讨论HDV感染在新疆地区的流行概况,对新疆地区HDV感染率、不同民族之间的H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周边毗邻国家HDV的感染现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新疆地区开展H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流行病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和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明凯 朱玥洁 +5 位作者 李敏 何月月 谢忻汝 张峰波 鲁晓擘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1(Th1)、辅助性T细胞亚群2(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疾病进展中的相关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1(Th1)、辅助性T细胞亚群2(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疾病进展中的相关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确诊的45例HBV-ACLF患者为ACLF组,45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为CHB组,同期30例无任何肝病史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Th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检测γ-干扰素(γ-interferon, 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 IL-4)表达水平,分析HBV-ACLF患者肝功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与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指标对HBV-ACL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判能力。结果 3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 T-BIL)等肝功指标,Th1、Th2、Th1/Th2、IFN-γ和IL-4等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Th2、Th1/Th2、IFN-γ与肝功指标和MELD评分显著相关(r>0.4或r<-0.4,P<0.05),且Th1/Th2水平与MELD评分呈强正相关(r>0.7)。ROC曲线发现,Th1、Th2、Th1/Th2及IFN-γ等指标对HBV-ACLF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在HBV-ACLF疾病进展中Th1、Th2、Th1/Th2、IFN-γ及IL-4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改变,这对HBV-ACLF的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LF HBV CHB TH1 TH2
下载PDF
慢乙肝治疗性疫苗IFN-γ-preS1表位分析及卡介苗重组穿梭质粒pMV261构建
8
作者 何月月 于明凯 +5 位作者 朱玥洁 麦尔哈巴·艾斯卡尔 周玥 张峰波 鲁晓擘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前S1(preS1)蛋白和重组IFN-γ-preS1蛋白的T、B细胞优势表位,构建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重组pMV261穿梭质粒。方法NCBI数据库中获取γ干扰素(I...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前S1(preS1)蛋白和重组IFN-γ-preS1蛋白的T、B细胞优势表位,构建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重组pMV261穿梭质粒。方法NCBI数据库中获取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preS1的氨基酸序列,应用I-TASSER构建三级结构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免疫模拟。利用SnapGene软件将重组IFN-γ-preS1蛋白全长基因插入大肠埃希菌-BCG穿梭质粒pMV261中,构建BCG重组pMV261。结果preS1蛋白与重组IFN-γ-preS1蛋白分别由118和299个氨基酸组成。IFN-γ蛋白与特异性抗原preS1蛋白进行融合后,preS1蛋白的亲水性、稳定性均未发生改变,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亦能正常表达。preS1蛋白经重组后,其B细胞抗原表位由preS1蛋白的4~18位、25~40位和41~59位氨基酸分别变为重组IFN-γ-preS1蛋白的185~199位、207~221和222~242位氨基酸,其余未发生改变;其Th细胞抗原表位、细胞毒性T(CTL)细胞抗原表位与重组IFN-γ-preS1蛋白的Th细胞抗原表位、CTL细胞抗原表位相比,仅位置改变,其余未发生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模拟结果显示,重组IFN-γ-preS1蛋白大小为897 bp,空载质粒大小为4488 bp,构建的BCG重组pMV261穿梭质粒大小为5359 bp。免疫模拟结果表明,该重组疫苗可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结论BCG重组pMV261穿梭质粒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BCG治疗性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CHB BCG PRES1 抗原表位 基因重组
下载PDF
177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分析
9
作者 谢忻汝 张峰波 +4 位作者 于明凯 古丽沙提·海米提 郭文宏 鲁晓擘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177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77例HBV-ACLF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177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77例HBV-ACLF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与预后相关的检验指标。结果177例患者中,A型64例(36.1%)、B型7例(4.0%)、C型106例(59.9%),男女比例4.71∶1,平均年龄(42±11)岁,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36~55岁。A、B型患者常以黄疸、乏力、恶心、腹胀起病,C型患者常伴有黄疸、乏力、恶心、腹痛、皮肤瘙痒等症状,A、B、C三型患者多以低蛋白血症和自发性腹膜炎为主要并发症。A、B、C三型患者的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患者和C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清钠(N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资料中的177例HBV-ACLF患者主要以A、C两型为主,多发于夏秋两季。不同分型的HBV-ACLF患者在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赵成燕 周欣怡 +3 位作者 高冉冉 韩丹 郑嵘炅 鲁晓擘 《肝脏》 2023年第11期1339-1345,1368,共8页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疾病患者肠道菌群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20年2—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专科收治的133例肝病患者粪便,包括HBV携带者(HBV组)2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25例、肝细胞癌(HCC组)38例、慢加急性...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疾病患者肠道菌群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20年2—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专科收治的133例肝病患者粪便,包括HBV携带者(HBV组)2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25例、肝细胞癌(HCC组)3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组)1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13例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18例。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特定性引物扩增DNA样本中16S rRNA基因的V3~V4可变区。Usparse软件分析扩增序列,并依据分析结果(相似度≥97%)划分OTU,Silva数据库对OTU进行分类信息标注;QIIME软件进行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和组间菌群差异性分析。结果6组样本中门水平上丰度前4的菌门依次为Firmicutes、Proteobacteria、Bacteroidota、Actinobacteria,HBV组、LC组、HCC组、ACLF组、AIH组和PBC组样本中4大菌门总占比分布为88.76%、97.22%、96.15%、92.88%、95.91%和93.36%。HBV组和HCC组Actinobacteria丰度显著高于LC组,HBV组Actinobacteriota和其他菌门丰度均显著高于LC组、HCC组和ACLF组,LC组和ACLF组的Actinobacteriota及ACLF组的其他菌门丰度均显著低于PBC组;LC组Bacteroidota丰度显著高于HCC组;HCC组的Firmicutes丰度显著高于HBV组。6组样本肠道菌群丰度依次为HBV组、PBC组、LC组、HCC组、ACLF组、AIH组。HBV组、LC组、HCC组和PBC组组内菌群差异性较大,组间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差异较大,ACLF组和AIH组中肠道菌群群落比较集中,群落结构相似。HBV组物种数明显多于LC组、HCC组和ACLF组,LC组少于低于AIH组和PBC组,HCC组和ACLF组均显著低于PBC组(P<0.05);HBV组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LC组和ACLF组,LC组、HCC组、ACLF组Shannon指数均明显低于PBC组(P<0.05)。结论HBV感染者随着肝损伤病情加重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下降,且HBV感染者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与AIH和PBC患者均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损伤 肠道菌群 16sRNA
下载PDF
丁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研究进展
11
作者 唐努尔·塔拉甫 李新婷 +3 位作者 任洁雅 龙敏聪 郑嵘炅 鲁晓擘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3603-13609,共7页
丁型肝炎是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DV是一种有缺陷的小RNA病毒,其复制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辅助,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作为其外膜。HBV/HDV重叠感染可加速肝脏疾病进... 丁型肝炎是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DV是一种有缺陷的小RNA病毒,其复制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辅助,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作为其外膜。HBV/HDV重叠感染可加速肝脏疾病进展,导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以及肝病相关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目前我国丁型肝炎流行病学筛查资料尚不完善,我国作为乙肝患病率较高的国家,而丁肝患病率严重被低估,本文的目的是阐述丁型肝炎流行病学现状包括起源、基因型、易感人群及临床表现,阐明丁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并提出未来重点关注人群及临床表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HDV)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肝细胞癌(HCC)
下载PDF
新冠肺炎相关心肌损伤患者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12
作者 潘金良 邓泽润 +2 位作者 姚磊 张淑芳 鲁晓擘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2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治的COVID-19患者共89例,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28例,非心肌损伤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分析COVID-19合并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危重型、体温T>39℃、心率、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9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IL-6)、D-二聚体、及肺部病变范围>50%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WBC/L)、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清白蛋白(ALB),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心率(OR=1.240,95%CI:1.001-1.536,P<0.05)、危重型(OR=909.017,95%CI:1.694-487769.364,P<0.05)、IL-6(OR=1.117,95%CI:1.008-1.238,P<0.05)及D二聚体水平(OR=1.010,95%CI:1.000-1.019,P<0.05),是COVID-19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率快、危重型、IL-6及D-二聚体高的COVID-19患者,更易出现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鲁晓擘 沙尼亚.尼亚孜 +3 位作者 甄作睿 李纲 张泽高 张跃新 《肝脏》 2013年第9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07年至2011年期间2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抗病毒组)160例,对照组(未抗病...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07年至2011年期间2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抗病毒组)160例,对照组(未抗病毒组)78例。治疗组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单药或联合抗病毒治疗,疗程3年~7年,平均疗程50个月。所有肝硬化患者均行保肝、抗纤维化、纠正肝功能等内科综合治疗。评价指标:抗病毒治疗能否改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减少肝硬化病死率、提高生存率;抗病毒治疗能否减少肝癌发生率。两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检验标准a=0.05);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8.7个月,12、24、50个月生存率为74.4%、64.4%、41.9%;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0.9个月,12、24、50个月生存率为67.9%、53.80,4、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0,P〈0.05)。治疗组患者行50个月的治疗观察,预后分析结果提示HBVDNA、ALT、PTA、CTP评分、是否抗病毒治疗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12、24、50个月累计病死率分别为25.6%、35.6%、58.1%及32.1%、46.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累计肝癌发生率分别为6.4%、12.5%、23.170及10.3%、16.7%、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短期抗病毒治疗受益可能不大,长期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降低肝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 生存
下载PDF
新疆艾滋病患者84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鲁晓擘 张跃新 +2 位作者 买买提艾力.吾布力 依巴古丽.艾百都拉 胡丽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738-739,共2页
目的:分析新疆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84例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免疫功能及HIV相关的机会性感染特点。结果:新疆地区84例不同民族HIV阳性率不同,其中维吾尔族占73.8%;HIV感染平均年龄为32岁;感染途径主要... 目的:分析新疆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84例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免疫功能及HIV相关的机会性感染特点。结果:新疆地区84例不同民族HIV阳性率不同,其中维吾尔族占73.8%;HIV感染平均年龄为32岁;感染途径主要是静脉吸毒(54.8%)及性传播(25.0%);HIV感染者中无业人员占53.6%;机会性感染中结核病占23.8%,其次为HCV/HIV和HBV/HIV的混合感染(分别为23.8%、21.4%);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HIV感染者占85.5%。结论:新疆艾滋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年轻发病多见,维吾尔族多见,大多数因静脉吸毒和性途径而感染;结核病、HCV/HIV和HBV/HIV的混合感染是较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首次就诊时大多数患者CD4+T细胞计数已低于200个/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艾滋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晓擘 唐莉 +4 位作者 沙尼亚·尼亚孜 孙晓风 刘浩 曾斌芳 张跃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98-402,共5页
自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3月10日,2019-n Co V已导致我国感染80955人,COVID-19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为尽快了解COVID-19感染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对COVID-19的病原学、治疗、预后... 自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3月10日,2019-n Co V已导致我国感染80955人,COVID-19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为尽快了解COVID-19感染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对COVID-19的病原学、治疗、预后及重症化预测因子及目前亟待阐明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做一综述,为COVID-19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A-CoV-2 抗病毒治疗 预测因子 科学问题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HBV感染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7
16
作者 鲁晓擘 张耀新 孙惠蓉 《传染病信息》 2001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我国HBV感染者约有1亿多人,其中部分人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故寻求一种有效的抗HBV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V 药物治疗 拉米夫定
下载PDF
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衰竭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晓擘 肖琳 +5 位作者 张跃新 徐玲 闫桂霞 刘浩 何方平 吕荣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MARS 人工肝 治疗 肝功衰竭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下载PDF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鲁晓擘 肖琳 +4 位作者 张跃新 刘浩 闫桂霞 徐玲 孙丽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60例次接受MARS治疗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行MARS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外周血象和电解质的变化,统...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60例次接受MARS治疗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行MARS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外周血象和电解质的变化,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次MARS治疗8h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P均<0.05);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外周血象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凝血指标、肾功能亦无明显变化(P均2>0.05);电解质指标中,除二氧化碳结合力在MARS治疗后有显著下降外,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对32例患者随访1个月,有18例(56.3%,18/32例)患者仍然存活,14例(43.7%,14/32例)患者死亡。结论MARS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作为辅助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肝功能衰竭 慢性 人工肝支持系统
下载PDF
传染病学实践教学中病案库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晓擘 买买提.艾力 +5 位作者 沙尼亚.尼亚孜 刘浩 张丽娟 李琴 徐琴 张跃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传染病病案库的建立及应用将有效弥补疾病谱的变化、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对传染病临床实践教学缺憾,本文就传染病病案库建立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及应用做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传染病学 病案库 案例式教学
下载PDF
留学生传染病学见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鲁晓擘 闫桂霞 张跃新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11期60-61,共2页
留学生教育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通过分析传染病见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传染病学教学实际,探讨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留学生 传染病学 见习教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