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1
作者 顾君玲 倪敏 +3 位作者 宗海燕 何平 张燕 鲁晓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38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38例)和未再出血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图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再出血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1.57±7.53)岁;未再出血组男75例、女60例,年龄(59.08±7.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病因分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形状、血肿位置、出血量、手术方式、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使用止血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出血组长期使用抗凝药、血肿密度不均匀、手术时机3~6 h、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术后躁动占比及术前血糖、术前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未再出血组[47.37%(18/38)比24.44%(33/135)、71.05%(27/38)比43.70%(59/135)、31.58%(12/38)比10.37%(14/135)、18.42%(7/38)比2.96%(4/135)、42.11%(16/38)比22.96%(31/135)、(6.39±1.02)mmol/L比(5.95±1.25)mmol/L、(0.51±0.04)mg/L比(0.43±0.0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96、8.872、10.476、12.924、5.491,t=1.990、9.07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抗凝药、血肿密度不均匀、手术时机为3~6 h、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术后躁动均是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 0.799~0.887),灵敏度为76.32%,特异度为84.44%。经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9,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度较好。结论长期使用抗凝药、血肿密度不均匀、手术时机为3~6 h、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术后躁动均是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利于临床早期筛选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自发性脑出血 再出血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附36例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鲁晓杰 王清 +4 位作者 季卫阳 李兵 陈开来 缪亦峰 孙继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98-200,共3页
目的总结单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对36例垂体腺瘤病人行单纯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辅以神经导航。4例侵犯海绵窦,3例为复发性垂体腺瘤。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80%)5例,大部切除3例;手... 目的总结单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对36例垂体腺瘤病人行单纯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辅以神经导航。4例侵犯海绵窦,3例为复发性垂体腺瘤。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80%)5例,大部切除3例;手术时间1 ̄3.5h,平均2h。手术后平均住院4.6d。无死亡,无视神经损伤、脑脊液鼻漏发生;1例手术后3个月证实慢性蝶窦炎症;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2例多尿持续3 ̄6个月。随访1个月 ̄2.5年,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19例视力受损病人中改善18例,28例激素水平异常增高病人中降至正常19例。2例手术后接受了γ-刀治疗,15例手术后3个月行普通放疗。1例术后1年后复发,再次行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损伤小;神经导航提供实时定位,可选择性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肿瘤 神经导航:蝶窦
下载PDF
内镜结合锁孔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鲁晓杰 李江安 +3 位作者 李兵 王清 季卫阳 陈开来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结合锁孔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应用神经内镜结合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随访结果。手术方式为经乳突后锁孔入路,并在垫入...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结合锁孔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应用神经内镜结合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随访结果。手术方式为经乳突后锁孔入路,并在垫入隔片前后均置入神经内镜行多角度观察。结果 1例用神经内镜探查时发现并存的责任动脉,11例内镜探查后调整隔片位置。65例患者中术后62例(95.4%)疼痛消失,2例(3.1%)疼痛减轻,总有效率98.5%。治疗有效的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55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3年内2例复发,复发率3.1%。结论锁孔技术手术创伤小,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神经内镜探查能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协助调整隔片位置,提高手术有效性,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锁孔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内镜下鼻内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附46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鲁晓杰 王清 +4 位作者 季卫阳 李兵 陈开来 缪亦峰 孙继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46例垂体腺瘤患者,男19例,女27例;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39岁。MRI或CT检查,肿瘤直径〈1cm9例,1~2cm11例,2~3cm18例,〉3cm8例。功能性腺瘤35例,无功能...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46例垂体腺瘤患者,男19例,女27例;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39岁。MRI或CT检查,肿瘤直径〈1cm9例,1~2cm11例,2~3cm18例,〉3cm8例。功能性腺瘤35例,无功能性腺瘤11例。全部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不使用鼻窥器)经鼻内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3例手术中使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结果:全切除肿瘤35例,次全切(〉80%)6例,大部切除5例;手术时间1~3.5h。手术后住院3~10d。无死亡,无视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至3.3年,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视力不同程度改善21/23例,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4/32例;2例手术后又接受了γ刀治疗,18例手术后3个月行普通放疗,1例MRI一年后复查有复发,而再次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结论:内镜下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深部照明好、提供360。全景的术野、更靠近手术靶区、并发症更少等优点,从而使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蝶入路 垂体腺瘤 神经导航
下载PDF
大剂量硫酸镁对颅脑创伤后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鲁晓杰 刘道坤 +1 位作者 黄长铭 陆岩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2-33,53,共3页
目的 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后大剂量硫酸镁对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SD 大鼠10 只随机分为损伤组及治疗组(伤后30min/MgSO4 ,600mg/kg 皮下注射... 目的 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后大剂量硫酸镁对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SD 大鼠10 只随机分为损伤组及治疗组(伤后30min/MgSO4 ,600mg/kg 皮下注射) 。采用Feeney 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伤后168h 处死。分别对损伤组及治疗组伤后1 周内进行了神经功能预后评价。结果 治疗组较损伤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 0.01) 。结论 大剂量MgSO4 对大鼠TBI后神经功能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硫酸镁 神经功能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Mg^(2+)含量连续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鲁晓杰 刘道坤 +1 位作者 黄长铭 陆岩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脑组织Mg2+含量的连续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损伤组(n=24)。损伤组伤后1、4、24、... 目的: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脑组织Mg2+含量的连续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损伤组(n=24)。损伤组伤后1、4、24、48、72、168h处死,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Mg2+含量;结果: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Mg2+含量在伤后即迅速下降,在2h时达最低值,然后迅速回升,并超过损伤前水平,在70h时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并逐渐接近伤前水平(P<0.01);结论:(1)大鼠TBI后脑组织中镁含量可出现持续约20h的降低,以损伤后2h降低最显著,证实Mg2+在TBI继发性脑损害早期起重要作用。(2)TBI后Mg2+治疗“时机窗口”应控制在24小时内,尽量超早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脑损伤 镁离子 分光光度法 脑组织 治疗
下载PDF
医院智慧通行管控整体解决方案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鲁晓杰 孙炜一 王建斌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2年第5期660-666,共7页
目的通过医院智慧通行管控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解决医院各出入口的通行安全、效率及信息追溯等问题。方法通过程序开发,对接医院信息系统、自动办公系统,结合二维码识别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一套医院智慧通行管控体系。结果开发了... 目的通过医院智慧通行管控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解决医院各出入口的通行安全、效率及信息追溯等问题。方法通过程序开发,对接医院信息系统、自动办公系统,结合二维码识别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一套医院智慧通行管控体系。结果开发了医院智慧通行管控平台,建立了智慧通行管控通道,实现了多人员类型、多管控要求下的人员准确核验、快速通行、信息可追溯。人员进入时间平均节省80%,健康码核验通道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降低了33%,医务管理效率提升了5倍。结论医院智慧通行管控整体解决方案不仅能准确、高效地获取身份、健康、安全等信息,还可以提供自动管控、科学预警和疫情追溯功能,提升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智慧通行 疫情防控 健康码核验 医院安检管理 病区访客管理
下载PDF
硫酸镁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Ca^(2+)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晓杰 刘道坤 +1 位作者 黄长铭 陆岩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620-621,共2页
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伤性脑损伤(TBI)SD大鼠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伤边缘脑皮质Ca2+含量;结果:TBI后脑皮质Ca2+含量明显升高,伤后4小时即达最高峰,3~4天后才逐渐接近伤前水平(P<0.01),经MgSO4600mg/kg皮下... 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伤性脑损伤(TBI)SD大鼠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伤边缘脑皮质Ca2+含量;结果:TBI后脑皮质Ca2+含量明显升高,伤后4小时即达最高峰,3~4天后才逐渐接近伤前水平(P<0.01),经MgSO4600mg/kg皮下注射的治疗组Ca2+含量升幅较损伤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Ca2+作为内源性损害因子在TBI继发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MgSO4能显著降低Ca2+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硫酸镁 颅脑损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中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9
作者 鲁晓杰 黄长铭 +3 位作者 蔺玉昌 吴陈亚 季卫阳 李兵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介绍了采用手术新入路,以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累及中颅窝及鞍上、鞍旁肿瘤10 例的体会。方法采用眶-翼点及眶-颧弓入路经中颅窝硬膜外等改良翼点新的手术入路,同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中颅底肿瘤。结果新的手术入路扩大了肿瘤... 目的介绍了采用手术新入路,以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累及中颅窝及鞍上、鞍旁肿瘤10 例的体会。方法采用眶-翼点及眶-颧弓入路经中颅窝硬膜外等改良翼点新的手术入路,同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中颅底肿瘤。结果新的手术入路扩大了肿瘤的暴露范围,有利于肿瘤的切除。本组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 1例。 9例恢复良好,死亡 1例。结论采用眶-翼点及眶-颧弓入路经中颅窝硬膜外等改良翼点新的手术入路,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是切除中颅底肿瘤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底 中颅窝 手术
下载PDF
综放面自上而下回收支架与锚固站拆架新技术
10
作者 鲁晓杰 梁文立 +3 位作者 张喜矿 史晓飞 王志浩 王耀辉 《中州煤炭》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介绍了郑煤集团裴沟煤矿32003(下综)工作面液压支架、采煤机、前后部输送机、转载机的拆除和回收技术,综采工作面回收所运用的自上而下回收支架新技术和运输巷锚固站拆除新工艺,解决了绞车房布置和维护困难、整体出架安全系数低、运输... 介绍了郑煤集团裴沟煤矿32003(下综)工作面液压支架、采煤机、前后部输送机、转载机的拆除和回收技术,综采工作面回收所运用的自上而下回收支架新技术和运输巷锚固站拆除新工艺,解决了绞车房布置和维护困难、整体出架安全系数低、运输线路不平整等回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自上而下回收支架 锚固站 拆架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和脑肿瘤
11
作者 鲁晓杰 陈开来 罗其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 胶质瘤 垂体腺瘤
下载PDF
如何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教育教学功能建设
12
作者 鲁晓杰 赵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2期104-104,共1页
目前在高校附属医院建设中,加强教育教学功能建设是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教育教学功能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并根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学科建设、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目前在高校附属医院建设中,加强教育教学功能建设是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教育教学功能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并根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学科建设、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等多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改革 非直属附属医院 功能建设 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队伍建设 医院建设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前顶梁伸缩块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13
作者 鲁晓杰 梁文立 +3 位作者 吕超杰 张喜矿 王志浩 陈朝卫 《中州煤炭》 2009年第12期20-21,49,共3页
通过加长液压支架前顶梁提高超前控顶距离,解决煤壁片帮所增加的额外生产准备工序,做到超前防范和治理,打破以往液压支架伸缩梁超前支护距离短需配合单体柱和圆木架梁闭帮的支护方式。前顶梁伸缩块以伸缩梁为连接点,利用U型丝连接伸缩... 通过加长液压支架前顶梁提高超前控顶距离,解决煤壁片帮所增加的额外生产准备工序,做到超前防范和治理,打破以往液压支架伸缩梁超前支护距离短需配合单体柱和圆木架梁闭帮的支护方式。前顶梁伸缩块以伸缩梁为连接点,利用U型丝连接伸缩块并固定在前顶梁上,支撑、顶紧煤壁,加强煤壁侧支护。伸缩块随着伸缩梁实现同步前移,从而增长超前支护距离,达到加强煤壁支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前顶梁 伸缩块 支护改革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和神经系统疾病
14
作者 鲁晓杰 陈开来 罗其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属于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通过与位于某些基因上游的特异的DNA反应元件相互作用而调控基因表达。PPARγ在胶质瘤、垂体腺瘤中...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属于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通过与位于某些基因上游的特异的DNA反应元件相互作用而调控基因表达。PPARγ在胶质瘤、垂体腺瘤中表达丰富。噻唑二酮类化合物(Thiazolidinediones,TZDs)是PPARγ的人工合成配体,可能通过抑制PPARγ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 脑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CT脑立体定向术10例报告
15
作者 鲁晓杰 黄长铭 +1 位作者 陆岩 周维善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报告 CT 引导脑立体定向术10例。其中9例为颅内病变活检,全部确诊。1例为亚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无1例伤残。就手术入路、靶点选择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CT引导 脑立体定向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开来 庞明志 +2 位作者 李兵 鲁晓杰 苗增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运用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面肌痉挛病例资料,术中运用神经内镜观察术野中面神经走行并辨认其周围责任血管,对受压面神经进行减压。结果术后面肌...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运用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面肌痉挛病例资料,术中运用神经内镜观察术野中面神经走行并辨认其周围责任血管,对受压面神经进行减压。结果术后面肌痉挛症状消失44例,症状减轻6例。术后面瘫3例,听力下降1例。没有无效或复发病例。结论面肌痉挛MVD应用神经内镜能有效避免遗漏责任血管,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单侧痉挛 神经内镜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至鞍上区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清 鲁晓杰 +2 位作者 严正村 李兵 季卫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10具灌注固定的正常尸头,模拟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内镜下观察鞍上区解剖结构,应用神经导航获取并分析解剖数据。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10具灌注固定的正常尸头,模拟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内镜下观察鞍上区解剖结构,应用神经导航获取并分析解剖数据。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12例,并以人工硬脑膜、明胶海绵和生物胶"三明治"式结构重建颅底。结果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是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中恒定且关键的解剖标志。剪开硬脑膜后,可显露视交叉下间隙和上间隙,其中视交叉下间隙可见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垂体上动脉、垂体上部、垂体柄、视神经和视交叉,视交叉上间隙内可见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前交通动脉以及直回。12例鞍上区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随访12例,时间6~ 62个月,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再次行内镜下修补术后恢复。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是可行和安全的,熟练的内镜技术和可靠的颅底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入路 经鼻扩大蝶窦 鞍上区 解剖学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兵 鲁晓杰 +2 位作者 季卫阳 王清 陈开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5-1276,共2页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逐渐成为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手术治疗的金标准。随着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pographic angiography,MRTA)等术前检查的完善以及显微技术的...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逐渐成为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手术治疗的金标准。随着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pographic angiography,MRTA)等术前检查的完善以及显微技术的提高,手术后疼痛的缓解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钱硕 王光弟 鲁晓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HICH10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血肿量,格拉斯哥昏...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HICH10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血肿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手术时机,术前、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并发感染及术后血糖与术后MODS发生显著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SIRS和手术时机与MODS发生独立相关。结论患者年龄,出血量,GCS评分,手术时机,术前、术后SIRS指标及术后血糖是术后MODS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手术时机和术后SIRS与术后MODS的发病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手术时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开来 季卫阳 +3 位作者 庞明治 孙继勇 苗增利 鲁晓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4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均以术中超声和神经内镜定位,经颞叶前部皮层造瘘或经侧裂岛叶...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均以术中超声和神经内镜定位,经颞叶前部皮层造瘘或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颅内血肿。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定。结果:26例患者血肿清除均顺利,其中2例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而病死;2例因肺部感染病死;其余22例ADL评定结果为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基底节区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