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1
作者 姚荣妹 毛鑫 +5 位作者 徐英莉 高英杰 包蕾 鲍岩岩 孟凤仙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00、300、150 mg·kg^(-1)。通过家兔左后肢膝关节腔内注入MSU的方式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给药5天后收集关节液,检测关节腔积液中的白细胞数,测定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采血检测血尿酸值,给药前后血清中尿素(urea,UREA)、胆固醇(cholesterol,CH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e)、血糖(glucose,GLU)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结果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5 d后关节腔内白细胞数均有所下降,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有降低血尿酸的趋势;土藤草颗粒对家兔血清中UREA、CHO、Cre、GLU及TG含量均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IL-6、IL-8、TNF-α及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的IL-6、TNF-α含量,高、中剂量组IL-8含量及中剂量组PGE2含量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关节液中IL-1β含量。结论土藤草颗粒对MSU致急性关节炎家兔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减少动物关节腔内白细胞数量、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藤草颗粒 微晶型尿酸钠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药效学 大耳白兔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与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互作的宿主因子及通路分析
2
作者 张宇 张薇 +13 位作者 高双荣 陈梦苹 王雅欣 徐英莉 曹姗 赵荣华 包蕾 李舒冉 孙静 鲍岩岩 耿子涵 郭姗姗 冀祖恩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40-44,50,共6页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交孵育,以两重复均满足Z-Score≥3为筛选条件对与NS1蛋白有结合的宿主蛋白进行筛选得到特异性检出蛋白,实验组(NS1蛋白)与对照组(Biotin)比值I Mean_Ratio≥1.4为条件筛选出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用检出的195个蛋白进行GO(Biological Process,Molecular Function,Cellular Component)和KEGG_PATHWAY分析,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及MCODE分析得到关键蛋白。结果获得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195个,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了mRNA加工、RNA结合、蛋白结合,KEGG分析主要富集到RNA降解、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得到的4个关键蛋白DDX6、HSPD1、PKLR、MTHFD1中DDX6与RNA的合成、翻译等过程相关,而NS1蛋白可以通过调控流感病毒RNA和宿主RNA促进病毒的感染,推测DDX6可能在该过程发挥作用;其他3个蛋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指明其与流感病毒有关系,但是能在其他RNA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与NS1结合的人类蛋白主要富集到RNA合成、加工、转录等过程中,MCODE分析得到的关键蛋白有潜力成为抗流感病毒新的靶点,但作用机制需要后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NS1蛋白 蛋白质芯片 生信分析 宿主因子 通路
下载PDF
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0 位作者 包蕾 赵荣华 孙静 耿子涵 鲍岩岩 张敬升 徐英利 吕耀中 王振中 崔晓兰 王红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04-407,414,共5页
目的观察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诱导痉挛性腹痛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6.00 mg·kg^(-1)),四逆散对照组(1.50 g·kg^(-1)),佛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 g生药·kg^(... 目的观察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诱导痉挛性腹痛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6.00 mg·kg^(-1)),四逆散对照组(1.50 g·kg^(-1)),佛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 g生药·kg^(-1)、12 g生药·kg^(-1)、6 g生药·kg^(-1)),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观察大鼠疼痛潜伏期、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生率,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胃泌素(gastrin,GT)和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并观察大鼠胃组织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P<0.05,P<0.01)、缩短疼痛时长(P<0.01)并降低疼痛发生率,降低血清中P物质(P<0.01)、GT(P<0.01)和MTL含量(P<0.01),减轻大鼠胃和结肠的黏膜增生、间质炎症及杯状细胞肿大和增多。结论佛芍颗粒能够改善新斯的明诱导的痉挛性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芍颗粒 新斯的明 痉挛性腹痛 药效 大鼠
下载PDF
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4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0 位作者 包蕾 孙静 赵荣华 鲍岩岩 耿子涵 张宇 曹姗 吕耀中 王振中 崔晓兰 王红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明确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12 mg·kg^(-1))、四逆散对照组(3 g·kg^(-1))、佛芍颗粒高剂量组(48 ... 目的明确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12 mg·kg^(-1))、四逆散对照组(3 g·kg^(-1))、佛芍颗粒高剂量组(48 g生药·kg^(-1))、佛芍颗粒中剂量组(24 g生药·kg^(-1))、佛芍颗粒低剂量组(12 g生药·kg^(-1))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寒冷刺激结合腹腔注射福尔马林制备寒凝气滞功能性腹痛病证结合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疼痛潜伏期、疼痛时长、疼痛发生率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综合评价佛芍颗粒对功能性腹痛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P<0.05,P<0.01)、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降低疼痛发生率,减轻小鼠结肠黏膜增生及炎症等。结论佛芍颗粒可以改善寒冷刺激结合福尔马林诱导的寒凝气滞功能性腹痛病证结合模型小鼠的腹痛,为佛芍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腹痛 寒凝气滞证 佛芍颗粒 治疗作用 小鼠
下载PDF
葛根汤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及死亡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5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张敬升 庞博 陶夏莉 刘进娜 郭姗姗 徐英莉 李舒冉 周利润 曹姗 陈梦苹 张宇 鲍岩岩 王道涵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385-1390,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治疗及死亡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内细支气管及肺组织苏木精-伊...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治疗及死亡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内细支气管及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镜下病变观察及等级评分;同时采用流感病毒PR8毒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肺指数(P<0.01);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减轻支气管炎症反应渗出状况,红肿相对消退,并且缓解病毒感染所致肺泡、肺间质渗出炎症反应及红细胞渗出情况(P<0.01,P<0.05);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9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小鼠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P<0.01,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葛根汤颗粒可显著降低病毒性肺炎模型小鼠的肺指数,并显著减轻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内细支气管及肺局部炎症反应损伤,对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对感染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 小鼠病毒性肺炎 葛根汤颗粒 肺指数 肺组织病理 小鼠死亡保护作用 生命延长率 平均存活天数
下载PDF
金振口服液对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模型的干预机制
6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2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李贵平 王道涵 李舒冉 张敬升 庞博 徐英莉 周利润 鲍岩岩 陈梦苹 郭姗姗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248-252,257,共6页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对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ICR小鼠,分为空白组,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组,中医热证组,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小鼠模型组,磷酸氯喹组,连花清瘟组及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30、15...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对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ICR小鼠,分为空白组,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组,中医热证组,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小鼠模型组,磷酸氯喹组,连花清瘟组及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30、15和7.5 mL·kg^(-1)·d^(-1),相当于生药8、4和2 g·kg^(-1)·d^(-1)),每组10只,采用热湿环境复合HCoV-229E感染造模及给药。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抑制率,肺组织核酸,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因子IL-1β、MDA及下丘脑因子PGE2、CAMP,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结果金振口服液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P<0.01),肺指数抑制率为43.93%;金振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IL-1β含量(P<0.05,P<0.01)、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MDA水平(P<0.01);金振口服液3个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下丘脑中PGE2、CAMP的生成(P<0.05,P<0.01);对外周血免疫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影响。结论金振口服液可明显改善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的免疫功能,表现为通过抑制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而缓解肺部炎性损伤,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和病毒载量,同时可下调体温调节中枢因子的表达,对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症起到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人冠状病毒肺炎 热毒疫 幼龄小鼠 炎性因子 免疫调节 肺指数 肺指数抑制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梦苹 王雅欣 +8 位作者 姚荣妹 包蕾 赵荣华 孙静 耿子涵 鲍岩岩 戴敏 郭姗姗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基于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实验验证,对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从建库开始截至2022年6月28日,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清开灵软胶囊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基于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实验验证,对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从建库开始截至2022年6月28日,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清开灵软胶囊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靶点,构建PPI互作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对潜在靶点进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基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检测清开灵软胶囊对肺指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用药后肺组织中IL-6、SOD和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筛选出清开灵软胶囊活性成分78个,潜在靶点112个。“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中包含296条边,7个药物节点,槲皮素等33个化合物节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112个靶点节点,涉及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等信号通路。与模型组相比,清开灵软胶囊组肺指数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IL-6、下丘脑中PGE2的含量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开灵软胶囊可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和发热介质,对冠状病毒肺炎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 软胶囊 网络药理学 人冠状病毒229E 湿热疫毒袭肺
下载PDF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防治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体内外作用研究
8
作者 徐英莉 耿子涵 +9 位作者 于春江 赵宏伟 孙静 包蕾 赵荣华 鲍岩岩 曹姗 庞博 郭姗姗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评价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柯萨奇病毒A16株(Cox A16)体内外感染模型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3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Cox A16,构建BALB/c乳鼠手足口病模型,设计了大、中、小3个剂量分别为62 mL/(kg·d)、31 mL/(kg·d)、15.5... 目的:评价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柯萨奇病毒A16株(Cox A16)体内外感染模型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3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Cox A16,构建BALB/c乳鼠手足口病模型,设计了大、中、小3个剂量分别为62 mL/(kg·d)、31 mL/(kg·d)、15.5 mL/(kg·d),进行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评价。预防性给药实验中,观察记录乳鼠感染程度,存活天数,计算死亡率、生命延长率。治疗性给药实验中,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后肢肌肉病毒载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后肢肌肉组织、脑组织病理病变情况。体外实验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其对Cox A16、Cox B4、Cox B5病毒的抑制作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ox A16体外病毒载量。结果: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高、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性延长存活天数(P<0.01或P<0.05),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和临床感染评分(P<0.01)。中、小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后肢肌肉病毒载量(P<0.01或P<0.05)。大、中显著改善后肢肌肉病理学改变及病理学评分(P<0.01或P<0.05),中剂量组显著改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病理学评分(P<0.05)。体外实验表明,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肠道病毒Cox B5株、Cox A16株、Cox B4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肠道病毒COX A16感染BALB/c乳鼠模型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株 乳鼠模型 抗病毒 药效作用 预防性给药 治疗性给药
下载PDF
复方芩兰口服液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药效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鲍岩岩 高英杰 +6 位作者 周利润 耿子涵 姚荣妹 韩冰 葛一蒙 崔晓兰 时宇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09-1817,共9页
目的:考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咽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A/FM/1/47(H1N1))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考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模型小鼠的死亡率、死亡抑制率、平均存活天数及生命延长... 目的:考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咽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A/FM/1/47(H1N1))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考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模型小鼠的死亡率、死亡抑制率、平均存活天数及生命延长率的影响,对肺组织及支气管病变的影响,以及对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采用腺病毒感染ICR小鼠咽炎模型,考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模型小鼠咽喉部黏膜组织病变的影响;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考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模型小鼠肺指数、肺组织及支气管病变、血清免疫因子及肺组织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复方芩兰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死亡保护作用,治疗给药可以改善肺组织及肺支气管病变、降低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复方芩兰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治疗给药可以改善肺组织及肺支气管病变、降低血清及肺组织免疫因子水平;复方芩兰口服液对腺病毒引起的咽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咽部病变。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咽炎均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芩兰口服液 甲型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药效作用 肺炎 咽炎 免疫因子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 1A2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鲍岩岩 刘艳 +3 位作者 唐晓波 刘秉义 武正华 朱大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 1A2亚型(CYP 1A2)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5.84g/kg、8.26g/kg、11.68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用蛋白印迹方法测定大鼠CYP 1A2的蛋白...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 1A2亚型(CYP 1A2)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5.84g/kg、8.26g/kg、11.68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用蛋白印迹方法测定大鼠CYP 1A2的蛋白表达。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全血中咖啡因的代谢率,研究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大鼠肝脏CYP 1A2的影响;用HPLC法测定非那西丁的代谢率,确定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 1A2活性的影响。结果蛋白印迹分析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CYP 1A2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给予高、中、低剂量白花蛇草水提物的大鼠咖啡因代谢率分别为(33.62±5.08)%、(32.19±4.87)%、(31.05±4.93)%;对照组大鼠咖啡因代谢率为(30.73±5.40)%,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微粒体体外温孵实验中,实验各剂量组和对照组非那西丁代谢率分别为(3.76±0.83)%、(3.61±0.79)%、(3.84±0.86)%、(3.81±0.82)%,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均表明,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大鼠肝脏CYP 1A2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细胞色素P450 肝微粒体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复方芩兰口服液防治副流感病毒感染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岩岩 时宇静 +8 位作者 高英杰 周利润 耿子涵 姚荣妹 郭姗姗 包蕾 韩冰 葛一蒙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178-2182,共5页
目的:评价复方芩兰口服液防治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作用,并针对药效结果开展组织病理学、血清和肺组织匀浆免疫因子高通量筛选研究。方法:采用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感染ICR小鼠模型,观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该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 目的:评价复方芩兰口服液防治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作用,并针对药效结果开展组织病理学、血清和肺组织匀浆免疫因子高通量筛选研究。方法:采用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感染ICR小鼠模型,观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该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该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血清及肺组织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P<0.05),高剂量[22 mL/(kg·d)]、中剂量[11 mL/(kg·d)]、低剂量[5.5 mL/(kg·d)]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49.47%、29.68%、18.46%,且抑制率显示出了量效关系;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中[11 mL/(kg·d)]剂量可以显著改善模型小鼠肺支气管病变(P<0.05);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免疫因子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RANTE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P<0.05),中剂量[11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免疫因子MCP-3含量(P<0.05);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免疫因子生长调节癌基因(GRO)-α、MCP-1、MCP-3、MIP-2、IP-10、MIP-1α、MIP-1β、RANTES含量(P<0.05),中剂量[11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免疫因子GRO-α、MCP-1、MCP-3、MIP-2含量(P<0.05),低剂量[5.5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免疫因子GRO-α含量(P<0.05)。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对副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肺支气管病变,降低血清及肺组织免疫因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芩兰口服液 副流感病毒 ICR小鼠 药效作用 肺指数 肺炎 支气管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干扰素α-2b对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的死亡保护及治疗作用
12
作者 鲍岩岩 高英杰 +1 位作者 曲天歌 崔晓兰 《药物资讯》 2018年第5期116-121,共6页
目的:评价干扰素α-2b对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的死亡抑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模型观察干扰素α-2b的死亡保护作用及治疗作用。结果:干扰素α-2b对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死亡保护作用,同时具有显... 目的:评价干扰素α-2b对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的死亡抑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模型观察干扰素α-2b的死亡保护作用及治疗作用。结果:干扰素α-2b对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死亡保护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治疗作用随给药次数增加而增强。结论:干扰素α-2b对豚鼠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具有死亡保护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生殖器 疱疹病毒 死亡保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CYP1A2和2D6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艳 王晶 +2 位作者 鲍岩岩 于卫江 朱大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044-2047,共4页
目的:通过清开灵注射液的大鼠体内、外实验,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CYP1A2亚型,CYP2D6亚型的影响。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全血中咖啡因的代谢率,观测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CYP1A2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重组系统非那西丁的代... 目的:通过清开灵注射液的大鼠体内、外实验,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CYP1A2亚型,CYP2D6亚型的影响。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全血中咖啡因的代谢率,观测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CYP1A2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重组系统非那西丁的代谢比率,确定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亚型的作用;测定大鼠肝微粒体重组系统右美沙芬的代谢比率,确定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D6亚型的作用。结果:实验组中给予大鼠不同浓度的清开灵注射液(0.15,0.3,0.6 mL.kg-1),其咖啡因代谢率为(15.9±3.8)%,(14.5±1.8)%,(12.3±1.2)%,对照组为(16.8±5.9)%,各剂量组及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肝微粒体体外重组系统中,实验组各浓度清开灵注射液对CYP2D6没有影响;高剂量组清开灵注射液对CYP1A2有抑制作用。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CYP1A2和CYP2D6的活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大鼠 CYP1A2 CYP2D6 肝微粒体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方舟 李萌 +4 位作者 李园白 杨阳 张一颖 鲍岩岩 时宇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6-1019,共1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数据库筛选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数据库筛选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成分靶点与COVID-19靶点映射后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herb-componenttarget,H-C-T)调控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Omicshare软件进行GO和KEGG分析,进一步挖掘复方芩兰口服液对COVID-19的多维药理作用机制;采用SYBYL-X 2.1.1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COVID-19的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复方芩兰口服液对肺损伤小鼠肺组织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证实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结果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筛选出82个活性成分和309个靶点,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259个,复方芩兰口服液与COVID-19有20个共表达靶点,主要核心靶点为TP53、CCND1、JUN、EGFR、MAPK3。GO富集分析得到886个生物过程(P value<0.01且FDR<0.01),KEGG分析得到112条信号通路(P value<0.01且Q value<0.01)。分子对接表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汉黄芩素为degree最高的活性成分与5个主要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复方芩兰口服液能显著降低肺损伤小鼠TP53的表达(P<0.05)。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可能作用于病毒感染、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和炎症反应相关靶点及通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复方芩兰口服液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 PCR
下载PDF
菟丝子水煎液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余辉艳 鲍岩岩 +2 位作者 于卫江 武正华 朱大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菟丝子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中CYP1A2,2D6以及3A4 3种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分别经口给予生理盐水和菟丝子水煎液2周,差速离心分离肝微粒体,HPLC法分别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2D6以及3A4探针药物的... 目的观察菟丝子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中CYP1A2,2D6以及3A4 3种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分别经口给予生理盐水和菟丝子水煎液2周,差速离心分离肝微粒体,HPLC法分别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2D6以及3A4探针药物的代谢率;通过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2D6以及3A4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①实验组探针药物非那西丁代谢率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实验组CYP1A2蛋白表达略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探针药物右美沙芬的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YP2D6蛋白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③两组间探针药物咪哒唑仑代谢率及CYP3A4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菟丝子水煎液可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中的CYP2D6和CYP1A2,而对CYP3A4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菟丝子 细胞色素P450 肝微粒体 蛋白表达
下载PDF
柴银颗粒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治疗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荣华 郭姗姗 +9 位作者 耿子涵 孙静 时宇静 包蕾 鲍岩岩 高英杰 张贵民 关永霞 崔晓兰 王道涵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2期1123-1128,1154,共7页
目的观察柴银颗粒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柴银颗粒(8.8、4.4、2.2 g/kg)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从证型外观表现、肺部炎症、肺组织中病毒核酸表达... 目的观察柴银颗粒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柴银颗粒(8.8、4.4、2.2 g/kg)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从证型外观表现、肺部炎症、肺组织中病毒核酸表达量、下丘脑c AMP及PGE-2含量、肺组织炎性因子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百分比,系统评价柴银颗粒对模型的治疗机制。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摄食及饮水量显著减少,嗜卧懒动甚则精神萎靡,毛色潮湿,扎堆少动,反应迟缓,食欲不振,纳呆,大便先期粘腻后期干结;柴银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上述症状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柴银颗粒在高、中剂量小鼠肺指数显著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26.49%、21.06%;柴银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病毒核酸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柴银颗粒3个剂量组PGE2及c AMP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柴银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SOD含量升高(P<0.05,P<0.01);柴银颗粒低剂量组小鼠外周血CD4^(+)T/CD8^(+)T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柴银颗粒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通过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降低小鼠肺组织病毒核酸表达量、抑制免疫炎性因子表达,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因子表达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对模型进行治疗,相关机制研究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客观的试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肺炎 柴银颗粒 病证结合模型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莫西林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时宇静 鲍岩岩 +7 位作者 郭姗姗 孙静 赵荣华 包蕾 耿子涵 姚荣妹 高英杰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x)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DL)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菌活性。为了增强抗菌药效、减少Amx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对二者联合应用的抗肺炎链球菌感染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以肺炎链球菌滴鼻感染ICR小... 目的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x)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DL)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菌活性。为了增强抗菌药效、减少Amx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对二者联合应用的抗肺炎链球菌感染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以肺炎链球菌滴鼻感染ICR小鼠建立小鼠细菌性肺炎模型;以肺指数、肺组织病理评分、炎症因子表达等作为评价指标,考察PDL和Amx联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肺炎的保护作用。结果PDL液和Amx联用能显著抑制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小鼠肺炎病变,两药联用对感染小鼠具有协同抗感染作用,其中Amx(每日0.37 g/kg)与PDL(每日5.5 mL/kg)联用的联合指数为0.12,对肺炎的治疗表现为强协同作用,肺指数抑制率达到61.22%,肺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单一药物组(P<0.05,P<0.01);Amx(每日0.37 g/kg)与PDL(每日2.75 mL/kg)联用的联合指数为0.57,为协同作用。两药联用能显著抑制感染小鼠体重下降,改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P<0.01),同时显著抑制细菌感染诱导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P<0.01)、白细胞介素-8小鼠同源物(KC)(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P<0.01)的表达升高。结论PDL和Amx联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肺炎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阿莫西林 肺炎链球菌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体外培育牛黄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毒疫模型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荣华 郭姗姗 +9 位作者 孙静 时宇静 包蕾 耿子涵 鲍岩岩 周冠儒 高英杰 崔晓兰 王道涵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2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育牛黄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证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育牛黄(0.128、0.064、0.032 g/kg)对小鼠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毒载量、肺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o... 目的观察体外培育牛黄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证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育牛黄(0.128、0.064、0.032 g/kg)对小鼠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毒载量、肺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14),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及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E2含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评价药物对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小鼠体重减轻,摄食及饮水量下降明显,扎堆不动,反应迟缓,皮毛干枯不泽,大便粘腻,小便量少色黄,体外培育牛黄可明显改善模型小鼠上述状态。体外培育牛黄可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病毒核酸表达量;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炎性因子CD14、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模型小鼠c AMP含量,对PGE2含量无显著变化;显著升高模型小鼠CD4^(+)T细胞、CD8^(+)T细胞的百分比。结论体外培育牛黄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通过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调节下丘脑CAMP及PGE2的含量、调节免疫机能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作用环节进行治疗,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肺炎 体外培育牛黄 中医病机 湿热疫毒袭肺 免疫机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姗姗 赵荣华 +6 位作者 耿子涵 包蕾 孙静 时宇静 鲍岩岩 高英杰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2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基于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研究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组,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组,湿热组,病证结合模型组,阳性药组(0.09g/(kg·d))和清开灵注射液高(1.47 mL/(kg·d))... 目的基于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研究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组,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组,湿热组,病证结合模型组,阳性药组(0.09g/(kg·d))和清开灵注射液高(1.47 mL/(kg·d))、中(0.77 mL/(kg·d))、低(0.37 mL/(kg·d))剂量组,计算各组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采用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下丘脑和肺组织中发热介质、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百分比。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中、低剂量组的肺指数(P<0.05,P<0.01)和肺部病毒载量明显降低(P<0.01,P<0.05);3个剂量组肺部CD14、IL-1β和下丘脑PGE2、cAMP含量降低(P<0.01),中、低剂量组肺部MDA含量也降低(P<0.01,P<0.05),高、中剂量组肺部SOD含量升高(P<0.01);3个剂量组外周血中CD4_(+)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占比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减少自由基堆积等对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湿热疫毒袭肺 人冠状病毒229E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姗姗 朱晓美 +1 位作者 鲍岩岩 朱大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应用原核表达系统研究提高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产量的方法。方法用RT-PCR方法克隆hEGF基因并插入表达载体pGEX-4T-1,获得重组的表达质粒pGEX-4T-1-hEGF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筛选得到工程菌株,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目的... 目的应用原核表达系统研究提高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产量的方法。方法用RT-PCR方法克隆hEGF基因并插入表达载体pGEX-4T-1,获得重组的表达质粒pGEX-4T-1-hEGF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筛选得到工程菌株,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亲和层析纯化rhEGF,MTT法测定活性。结果成功扩增获得hEGF基因,部分表达产物为可溶性的、部分形成包涵体。菌体裂解上清液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98%,复性后的rhEGF具有促细胞生长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并原核表达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其表达产物具有很好的促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