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产保健中危险因素流行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鲍月琴 沈黎阳 +1 位作者 吴久玲 石淑懿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对1992年7月1日~1993年6月30日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995例孕产妇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孕期高危妊娠发生率为78.09%,产时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4.37%,产后为3.82%。并分析了各阶段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发生率 流行病学 围产保健 高危
下载PDF
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产后疾病 被引量:2
2
作者 鲍月琴 李淑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3年第6期36-37,共2页
通过对北京医科大学妇儿医院和河南省济源县部分乡(镇)的805例产褥期后妇女的健康调查,发现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产后疾病发病率为42.11%。产后疾病前3位顺位为:产后贫血247例,占30.68%;乳腺炎42例,占5.22%;妊高征后遗高血压26例,占3.23%。
关键词 妊娠 分娩 产后疾病 妇女保健
下载PDF
生殖道感染妇女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素芳 古丽娜尔 鲍月琴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4-655,共2页
目的 研究自诉有生殖道感染症状妇女的就医行为 ,分析影响妇女对卫生服务利用的社会心理因素 ,以便指导妇女采取正确的就医行为。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 462名已婚、年龄在 2 0~ 60岁、自诉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妇女 ,运用Aday和Anderse... 目的 研究自诉有生殖道感染症状妇女的就医行为 ,分析影响妇女对卫生服务利用的社会心理因素 ,以便指导妇女采取正确的就医行为。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 462名已婚、年龄在 2 0~ 60岁、自诉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妇女 ,运用Aday和Andersen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她们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应用SPSS 8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5 6 %的已婚妇女自述至少有一种生殖道感染的症状 ,其中 2 7 5 %的妇女去医疗机构就医。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城市妇女生殖道感染者就医行为的因素有医生的服务态度、医生提供信息的多少、既往患病情况和本次患病情况、医疗付费方式及职业等。结论 城市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高 ,就诊率低。很有必要对妇女尤其是对女工、大病统筹付费以及低收入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并对女工定期体格检查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改善服务态度不断完善医疗体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就医行为 妇女保健 生殖道感染 社会心理因素
下载PDF
北京地区部分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吴久玲 鲍月琴 +1 位作者 陈丽君 渠川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9年第4期234-236,共3页
为了解北京地区部分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有关危险因素以及病原体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采用显微镜镜检和PCR诊断技术对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6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中部分已婚妇女的生殖道感染... 为了解北京地区部分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有关危险因素以及病原体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采用显微镜镜检和PCR诊断技术对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6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中部分已婚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率为38.7%,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球菌的感染率高于北京市一般居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找出了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某些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流动人口 妇女保健
下载PDF
城市与农村妇女更年期症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更力 王临虹 +3 位作者 鲍月琴 王松 梁川琰 盛韵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2年第6期37-39,共3页
本研究对41~60岁的404例农村妇女和402例城市干部进行了更年期妇女身心状况调查;随机对其中103例农妇和106例干部进行了血E_2、FSH、LH水平和骨矿含量等的测定.发现城市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和程度均明显高于农村组(P<0.001).其原因:1... 本研究对41~60岁的404例农村妇女和402例城市干部进行了更年期妇女身心状况调查;随机对其中103例农妇和106例干部进行了血E_2、FSH、LH水平和骨矿含量等的测定.发现城市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和程度均明显高于农村组(P<0.001).其原因:1.城市组的文化水平比农村组高;2.城市组使症状发生率增高因素的发生率高于农村组;而对症状有保护作用的因素的发生率又低于农村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更年期症状 农村 城市 妇女
下载PDF
分娩方式对婴儿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文坤 郝波 +6 位作者 陈丽君 赵更力 鲍月琴 周敏 张小松 梁卫兰 南亚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后及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影响,促进母乳喂养。【方法】自2004年6月起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新生儿802例,在生后2~5d时、42d回访时追踪其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分娩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的时间剖宫产、...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后及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影响,促进母乳喂养。【方法】自2004年6月起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新生儿802例,在生后2~5d时、42d回访时追踪其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分娩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的时间剖宫产、自然产、助产三组分别为(32.80±35.70)、(20.00±32.32)、(25.40±35.27)h,剖宫产组和阴道自然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2.626,P=0.000)。剖宫产、自然产、助产三组分别有96.8%、97.0%、93.8%的母亲在分娩前希望母乳喂养,比较两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后2~5d时三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7.6%、45.0%、38.5%,42d时分别为35.2%、44.6%、40.0%;而未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都是奶水不足或未下奶;对两个时期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剖宫产和阴道自然产两组间母乳喂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自然产婴儿的全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组,其他组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因素分析中发现母亲年龄越小、早接触时问越早、住房面积越小及孕期有母乳喂养愿望的母亲其生后2~5d时、42d时的母乳喂养率越高。【结论】严格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宣传适龄生育的好处,鼓励及促进自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母乳喂养 婴儿
下载PDF
孕妇碘负荷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南屏 渠川琰 +1 位作者 鲍月琴 陈丽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孕妇高碘负荷 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生活在地方性高碘地区的孕妇291名,收集临产前尿样及出生后15分钟内的脐带血样,并采集不同乡地下水样5份。酸式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微量碘, E L I S... 目的 探讨孕妇高碘负荷 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生活在地方性高碘地区的孕妇291名,收集临产前尿样及出生后15分钟内的脐带血样,并采集不同乡地下水样5份。酸式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微量碘, E L I S A 测定脐血 T S H 和 F T4,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方法检查行为神经发育。结果 水碘浓度为4951±33.7μg/ L;孕妇尿碘浓度中位数为8532μg/ L;脐血 T S H 中位数500m U/ L,其中, T S H> 5.00m U/ L 的占508% , T S H≥10.00m U/ L的占139% ; F T4为1.44±0.51μg/d L,其中 F T4< 0.80μg/d L 的为27% ;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测定得分为390±11。相关分析显示,孕妇尿碘水平与脐血 T S H 和 F T4水平无显著相关关系。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正常。结论 孕妇高碘负荷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及行为神经发育未见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甲状腺功能 行为神经发育
下载PDF
部分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状况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文坤 王临虹 +3 位作者 郭素芳 赵卫红 鲍月琴 陈丽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农村婴儿辅食添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内蒙古、四川、陕西三省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611名有 4~ 12个月婴儿的母亲 ,于 2 0 0 1年 8~ 10月对其进行辅食添加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目的】 了解目前农村婴儿辅食添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内蒙古、四川、陕西三省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611名有 4~ 12个月婴儿的母亲 ,于 2 0 0 1年 8~ 10月对其进行辅食添加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①婴儿平均开始添加辅食的月龄为 5 .6个月左右 ;4个月时添加 1种及以上辅食的占 2 7.3 % ;6个月时 6种辅食全部添加的为 2 0 .5 %。②淀粉、水果、蔬菜、鸡蛋每天添加 1次及以上的占 65 .0 %以上 ,而鱼 /肉和豆制品每天添加 1次及以上的占 3 9.4%和 42 .0 %。③婴儿 7个月时仍未添加辅食的主要原因是婴儿不吃、母亲认为没必要或认为对这个年龄的婴儿不适宜。④ 71.0 %的母亲接受过辅食添加的教育。其中 ,主要途径为媒体者占 46.5 % ,广告小册子占 40 .3 % ,家属、邻居和朋友占 2 4.4% ,而医务人员和保健人员占 2 3 .3 %。⑤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主要为家庭年人均收入、产后恢复工作、产后工作时间、产时及孕期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母亲喂养知识水平、辅食添加知识来源及婴儿是否在 4个月以内开始喂奶制品等。 【结论】 农村婴儿辅食添加时间晚、品种少、次数少 ,农村妇女辅食添加知识贫乏 ,应加强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 ,宣传母乳及辅食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食添加 影响因素 农村
下载PDF
城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临虹 赵更力 +2 位作者 周敏 陈丽君 鲍月琴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3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 了解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在 15个省(市 )对 995 1例已婚妇女进行有关细菌性阴道病的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地区已婚妇女的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为 5 .3% ( 5 31/ 995 1... 目的 了解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在 15个省(市 )对 995 1例已婚妇女进行有关细菌性阴道病的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地区已婚妇女的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为 5 .3% ( 5 31/ 995 1)。已婚妇女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轻、无业人员和服务行业人员、家庭经济收入偏低、使用宫内节育器及有人工流产史。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中 ,伴有滴虫性阴道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的患病率分别为 8.1%、 9.8%、 36 .7%和 5 .6 % ,明显高于无细菌性阴道病者 2 .3%、 4 .0 %、 2 8.8%和4 .0 %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P<0 .0 5 )。 结论 城市已婚妇女人群中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较高 ,应针对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已婚妇女 细菌性阴道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牙釉质发育缺陷临床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树国 邓辉 +1 位作者 鲍月琴 渠川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0-201,204,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 1 76名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 ,检查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状况 ,结合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的病史 ,研究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结果...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 1 76名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 ,检查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状况 ,结合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的病史 ,研究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为 77 3% ,其患病率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乳牙釉质混浊好发于上下第二乳磨牙 ,而乳牙釉质发育不全好发于上下乳切牙和上第一乳磨牙 ,且无论是乳牙釉质混浊还是发育不全 ,基本是对称发生。结论 乳牙釉质发育缺陷主要是由出生时及出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釉质发育缺陷 临床特点 低出生体重 早产
下载PDF
五省(市)城市社区儿童母亲的早期发展促进行为情况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文坤 郝波 +1 位作者 陈丽君 鲍月琴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5-186,190,共3页
【目的】 探索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在我国社区开展的有效模式,最终促进儿童早期心理和智能发展。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项目进行前后的1 994名和1 717名干预对象(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项... 【目的】 探索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在我国社区开展的有效模式,最终促进儿童早期心理和智能发展。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项目进行前后的1 994名和1 717名干预对象(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项目开展前调查显示在与婴儿沟通、认知刺激、教育方法方面约有1/4的母亲不知道正确做法;在整体评价了儿童早期发展促进行为后,显示近1/3的母亲育儿行为得分很低,说明母亲育儿行为仍有不少是错误的。经过项目3年的干预后,项目地区母亲不仅大多数在与婴儿沟通、认知刺激、教育方法方面知道正确的方法,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育儿行动中。 【结论】 项目前后母亲的育儿行为得到很大改善,说明项目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只要在原有儿童保健的基础上,针对性添加一些项目内容就能使儿童的早期教育得到很好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发展 母亲参与 儿童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贫困农村母亲养育行为影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波 赵更力 +3 位作者 张文坤 陈丽君 鲍月琴 姜玉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儿童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方法:在选定的一个经济中等项目县和经济状况相似的一个非项目县(对照县)中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改良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农村儿童养育情况母亲问卷”对母亲或养护人...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儿童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方法:在选定的一个经济中等项目县和经济状况相似的一个非项目县(对照县)中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改良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农村儿童养育情况母亲问卷”对母亲或养护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用频数分布描述健康教育干预覆盖情况,比较项目县和对照县母亲养育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数,用t检验和2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项目县有效问卷213份及对照县有效问卷201份。项目县97.2%被调查儿童母亲接受了有关养育儿童方法的健康教育;项目县比对照县有较多的母亲通过村医、宣传画、书刊杂志及父母学校获取育儿知识,经2χ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1);项目县儿童母亲养育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于对照县,经成组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项目县儿童父亲参与管教孩子及经常与孩子一起玩儿的比例、父母管教孩子态度一致的比例均高于对照县(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农村2岁儿童母亲的养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养育行为 效果评价 2岁儿童母亲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及其易感因素的临床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树国 邓辉 +3 位作者 鲍月琴 高学军 渠川琰 曹采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及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176名3~8岁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79名同龄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2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状...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及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176名3~8岁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79名同龄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2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状况,并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结果:实验组不同类型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从强到弱依次为胎龄、出生后使用喉镜和气管插管、多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低钙血症、产程延长。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好发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出生时及出生后各种全身及局部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造釉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发育不全 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下载PDF
乳牙釉质混浊的偏光特点及其与龋齿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树国 鲍月琴 +1 位作者 邓辉 高学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5-196,I002,共3页
目的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探讨乳牙釉质混浊对龋齿的易感性。方法 选择 176名 3- 8岁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 ,分析乳牙釉质混浊与龋齿的相关性 ;将 5颗自然脱落的釉质混浊乳前牙用于偏光显微镜的研究 ,发现其组织学特点 ,并探讨... 目的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探讨乳牙釉质混浊对龋齿的易感性。方法 选择 176名 3- 8岁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 ,分析乳牙釉质混浊与龋齿的相关性 ;将 5颗自然脱落的釉质混浊乳前牙用于偏光显微镜的研究 ,发现其组织学特点 ,并探讨乳牙釉质混浊的发生机制。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乳牙釉质混浊与龋齿的发生显著相关 ;进一步的偏光显微镜研究发现乳牙釉质混浊为表层下矿化缺陷 ,且矿化缺陷区域釉柱横纹加重。结论 乳牙釉质混浊因其表层下矿化缺陷增加了牙齿对龋的易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釉质混浊 偏光特点 龋齿 易感性 研究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更老年妇女性生活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克敏 鲍月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5年第3期185-188,共4页
通过对北京市城区519名45岁以上更老年妇女的性生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她们的性机能和性活动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减退,约33%对性生活不很满意或很不满意,近40%认为性生活不能给生活带来乐趣。建议妇女保健工作者今后重视对更老年... 通过对北京市城区519名45岁以上更老年妇女的性生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她们的性机能和性活动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减退,约33%对性生活不很满意或很不满意,近40%认为性生活不能给生活带来乐趣。建议妇女保健工作者今后重视对更老年妇女的性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全身心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机能 性生活 生活质量 更年期 妇女 老年人
下载PDF
吉林省两县儿童母亲喂养行为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坤 郝波 +1 位作者 鲍月琴 姜玉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了解卫生9项目县与非项目县母亲喂养行为情况,比较项目与非项目县的不同,分析项目效果和不足.方法:选择卫生9项目地区吉林省的两个县(项目县和对照县),随机选择2岁组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将... 目的:了解卫生9项目县与非项目县母亲喂养行为情况,比较项目与非项目县的不同,分析项目效果和不足.方法:选择卫生9项目地区吉林省的两个县(项目县和对照县),随机选择2岁组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将两县数据结果按经济状况分组后分析其中的儿童喂养情况,两者经济较好组4个月母乳喂养率和4~6个月的正确辅食添加率分别为92.0%、75.5%、90.1%、48.4%,较差组则分别为96.5%、82.5%、87.6%、46.3%,儿童饮比较,项目县比非项目县营养成分供给更加合理,更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去除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后,提示在家庭经济况较差时,更需要对儿童膳食进行科学指导.结论:项目地区儿童喂养情况好于非项目地区,项目干预工作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目前喂养
下载PDF
安徽省两县孕产妇死亡及其胎婴儿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17
作者 李克敏 鲍月琴 赵更力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用1:1配对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安徽省两贫困县1990~1992年孕产妇死亡及其胎婴儿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孕产妇死亡率为136.3/10万,其婴儿死亡率(222.2‰)为对照组(24.2‰)的9.2倍;而且孕产妇死亡组... 用1:1配对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安徽省两贫困县1990~1992年孕产妇死亡及其胎婴儿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孕产妇死亡率为136.3/10万,其婴儿死亡率(222.2‰)为对照组(24.2‰)的9.2倍;而且孕产妇死亡组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均劣于对照组。本文强调母亲安全是优生优育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障,并对降低孕产妇死亡和促进优生优育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 优生 优育 胎儿 健康
下载PDF
孕期无危险因素产时产后发生异常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18
作者 沈黎阳 吴久玲 +1 位作者 鲍月琴 渠川琰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5年第4期145-147,共3页
本资料为对我院一年中,从孕期到产后仍在此院诊治的218例孕期无危险因素者产时、产后发生的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防治探讨,以期提高孕产期保健高危管理的水中。研究发现孕期无危险因素者产时、产后发生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有危险因素者... 本资料为对我院一年中,从孕期到产后仍在此院诊治的218例孕期无危险因素者产时、产后发生的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防治探讨,以期提高孕产期保健高危管理的水中。研究发现孕期无危险因素者产时、产后发生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有危险因素者。其中产妇主要异常为因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所致的手术产;其次为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围产儿方面主要为新生儿窒息及早产、低出生体重。本研究对产时产后所出现异常的原因及防治办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危险因素 产时 孕期 异常 产程延长 高危 低出生体重 水平 资料
原文传递
孕产期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久玲 鲍月琴 +1 位作者 沈黎阳 渠川琰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5年第3期97-100,共4页
由于近年来在筛查孕产或危险因素意义上看法的不一致,因此我们对孕产期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又做了进一步的回顾性探讨,以便评价现采用的危险因素筛查及管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孕产期的许多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由于近年来在筛查孕产或危险因素意义上看法的不一致,因此我们对孕产期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又做了进一步的回顾性探讨,以便评价现采用的危险因素筛查及管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孕产期的许多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发现了危险管理中有待改进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期 危险因素 不良妊娠结局 母婴 回顾性研究 筛查 关系
原文传递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4
20
作者 赵更力 王临虹 +1 位作者 陈丽君 鲍月琴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对不同职业和年龄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人工流产、避孕和妇科常见疾病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农民组妊娠和分娩次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 ,而人工流产次数明显低于其它职业组 30岁以下组的妊娠和分娩次数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在避... 对不同职业和年龄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人工流产、避孕和妇科常见疾病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农民组妊娠和分娩次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 ,而人工流产次数明显低于其它职业组 30岁以下组的妊娠和分娩次数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在避孕方法上 ,农民组采用男、女性绝育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 ,而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和避孕药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组。妇科常见病中 ,以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 ,为 46 5 % ,其他依次为痛经、月经不规则、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提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问题较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已婚妇女 生殖健康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