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陈皮炮制品快速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嘉雯 麦淑仪 +4 位作者 孟江 张晓婷 陈倩茹 陈志维 张戴英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9-87,共9页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陈皮定性判别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用于评价陈皮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有监督识别方法及无监督识别方法对陈皮生品及制品进行定性判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生品和制品中5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陈皮定性判别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用于评价陈皮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有监督识别方法及无监督识别方法对陈皮生品及制品进行定性判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生品和制品中5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合近红外技术建立各成分的偏最小二乘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将陈皮生品与制品进行有效分开,5-羟甲基糠醛、川陈皮素和芸香柚皮苷含量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近红外技术对陈皮生品及制品定性鉴别和含量预测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无污染等优点,为陈皮及其炮制品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近红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宁 安平 +2 位作者 麦淑仪 叶楠 汪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方法 选择的80例(155只眼)老年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糖尿病饮食治疗...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方法 选择的80例(155只眼)老年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糖尿病饮食治疗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m.通过检测视力和眼底变化来观察临床效果;通过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电泳率(PER),观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组的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疗6m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AR、GMP-140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ER均比试验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羟苯磺酸钙胶囊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其黏附于血管内皮的过程,抑制视网膜病变微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功能 羟苯磺酸钙胶囊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泪膜功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黎 徐宁 +5 位作者 贺艳 蒋瑶祁 段静 袁超 叶楠 麦淑仪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泪膜功能变化。方法将我院120患者(120只眼)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30例,A组为HIV合并HCV感染组,B组为HIV感染组,C组为HCV感染组,D组为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裂隙...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泪膜功能变化。方法将我院120患者(120只眼)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30例,A组为HIV合并HCV感染组,B组为HIV感染组,C组为HCV感染组,D组为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IT)等检查,比较各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A组、B组、C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明显高于D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均显著低于D组;A组、B组、C组的干眼患病率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泪膜功能异常比例高于正常人,其发生干眼的几率较正常人群高,病毒感染可能加重干眼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丙型肝炎病毒 泪膜功能 干眼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对泪液分泌及泪膜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黎 徐宁 +1 位作者 麦淑仪 叶楠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4期2169-2171,共3页
目的:分析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对泪液分泌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眼科且需要行α-干扰素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乙型肝炎患者30例,丙型肝炎患者30例),以治疗前及开始治疗2... 目的:分析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对泪液分泌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眼科且需要行α-干扰素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乙型肝炎患者30例,丙型肝炎患者30例),以治疗前及开始治疗2个月后作为时间点,进行干眼的相关检查,包括:病史询问、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FL)、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检查。结果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治疗前患干眼症19例(31.67%),非干眼症41例(68.33%)。在所有干眼病患者中乙型肝炎9例,占47.37%;丙型肝炎10例,占52.63%。乙肝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FL评分(t=-5.288,P<0.05)、BUT检查(t=5.799,P<0.05)、schirmer testⅠ试验(t=5.319,P<0.05);丙肝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FL评分(t=-9.103,P<0.05)、BUT检查(t=5.682,P<0.05)、schirmer testⅠ试验(t=4.592,P<0.05)。乙肝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干眼发病率分别从26.70%上升至53.30%,丙肝患者治疗前后干眼发病率33.30%上升至60.00%。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易并发干眼症,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会引起泪液分泌减少及泪膜功能减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干扰素Α 角结膜炎 干燥性
原文传递
干扰素治疗HCV合并HIV感染患者的眼底观察
5
作者 王晓黎 徐宁 +4 位作者 柯迎春 麦淑仪 蒋瑶祁 袁超 叶楠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03-205,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眼底特征变化。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9例HCV合并HIV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和专科眼部检查。69例患者全部应用聚乙二醇干... 目的观察使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眼底特征变化。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9例HCV合并HIV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和专科眼部检查。69例患者全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皮下注射治疗,180μg/次,1次/周。结果 HCV合并HIV感染患者皮下注射Peg-INF-α-2a 24周以上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28±98)个/μl,显著低于使用干扰素前(410±102)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计数主要表现为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下降(P<0.05)。眼底出现棉绒斑11例20只眼(占患病例数15.9%),线状出血7例10只眼(占患病例数10.1%),火焰状出血3例5只眼(占患病例数4.3%),棉绒斑合并出血4例(占患病例数5.8%)。结论干扰素可以引起HIV合并HCV患者眼底改变,临床上要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眼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