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神木县连续三年气传花粉监测 被引量:8
1
作者 麻保玉 何海娟 +7 位作者 牛永亮 关凯 王良录 乔秉善 尹佳 王进峰 车玉兰 曹斌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神木县空气中花粉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9月应用重力沉降法进行连续3年每日花粉曝片监测。结果3年共收集到花粉80900粒/1000mm2,所收集到的花粉中能鉴定到科的隶属17科;能鉴定到属的隶属21属;... 目的探讨陕西省神木县空气中花粉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9月应用重力沉降法进行连续3年每日花粉曝片监测。结果3年共收集到花粉80900粒/1000mm2,所收集到的花粉中能鉴定到科的隶属17科;能鉴定到属的隶属21属;能鉴定到种的仅1个种;鉴定出的花粉总计隶属28科22属1个种。其中蒿属花粉含量最高,占花粉总量的78.24%,其花粉季节为7~9月,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半月;含量超过1%的花粉还包括杨属、藜或苋科、禾本科、桦木属、桑属、榆属、栎属及槐属花粉。全年花粉含量月分布呈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7~9月,主要花粉为蒿属及藜或苋科等莠草花粉,占全年花粉总量的83.15%;第二个高峰为3~5月,主要花粉为杨属、桦木属、榆属、栎属等树木花粉,占全年花粉总量的12.48%。结论该地区花粉季节有两个:夏秋季为主要花粉季节,主要气传花粉为蒿属及藜或苋科等莠草花粉;春季为次要花粉季节,主要气传花粉为树木花粉;蒿属花粉为该地区绝对优势气传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花粉鉴定 花粉监测 花粉含量 季节播散规律
下载PDF
哮喘108例过敏原检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牛永亮 麻保玉 +3 位作者 王良录 乔秉善 王进峰 车玉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陕北地区夏秋季花粉症季节性变应性哮喘致敏花粉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08例夏秋季花粉变应性哮喘,采用吸入变应原皮内试验和体外IgE检测。结果:108例夏秋季花粉变应性哮喘主要致敏花粉大籽蒿占96.3%,55.6%的患者在鼻炎发作后2... 目的:探讨陕北地区夏秋季花粉症季节性变应性哮喘致敏花粉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08例夏秋季花粉变应性哮喘,采用吸入变应原皮内试验和体外IgE检测。结果:108例夏秋季花粉变应性哮喘主要致敏花粉大籽蒿占96.3%,55.6%的患者在鼻炎发作后2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变应性哮喘。结论:沙蒿是陕北及周边地区主要致敏花粉,也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病因学 哮喘/诊断 免疫球蛋白E/代谢 变应原 皮内试验
下载PDF
陕西省神木县夏秋季花粉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牛永亮 关凯 +6 位作者 顾建青 王良录 曹斌 麻保玉 王强 车玉兰 尹佳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明确陕西省神木县及周边地区花粉症的诱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神木县医院确诊的260例夏秋季花粉症患者进行鼻炎及哮喘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时间、发病特点临床标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20种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皮内... 目的明确陕西省神木县及周边地区花粉症的诱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神木县医院确诊的260例夏秋季花粉症患者进行鼻炎及哮喘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时间、发病特点临床标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20种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及血清s Ig E检测。结果变应性鼻炎253例(单纯鼻炎及鼻炎伴发哮喘患者)及单纯变应性鼻炎147例患者的平均首次发病年龄分别为(25.44±10.44)和(25.61±11.06)岁,首次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均为10~39岁。变应性哮喘113例平均起病年龄为(27.40±9.14)岁,起病高峰年龄段为20~39岁。90.57%的患者鼻炎先于哮喘发病,同年或1~2年内发病占59.43%,发病间隔平均为(2.99±3.60)年。鼻炎、哮喘症状发作均集中在7-9月3个月。大籽蒿皮试≥+、≥++者分别占夏秋季花粉症患者总数的86.54%和74.23%。结论陕西省神木县及周边地区夏秋季花粉症患者最主要的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高达97.31%,哮喘患者〉40%。当地夏秋季花粉症的发病高峰为青壮年,每年症状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夏秋季花粉症已成为当地的社会医学问题,应引起当地政府、医疗行政部门及医院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蒿属花粉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肺门及肺裂的解剖与临床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珠 高亚利 +3 位作者 马志刚 麻保玉 姜占鑫 丁小权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及肺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成人尸体40具(80个肺),术中对60个肺(左40,右20)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支气管动脉在肺根处行于左支气管的上、下缘及右支气管的后壁和下缘,并紧贴支气管壁,在肺根处外径为1.70...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及肺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成人尸体40具(80个肺),术中对60个肺(左40,右20)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支气管动脉在肺根处行于左支气管的上、下缘及右支气管的后壁和下缘,并紧贴支气管壁,在肺根处外径为1.70±0.5mm。80个左肺有完全性肺裂者64例(80%);60个右肺有完全性斜裂者49例(81.7%),有完全性水平裂者47例(78.3%)。肺叶间连结根据连结组织量的多少,可分为4型,以Ⅰ型为主(占50%)。结论:支气管动脉与胸廓内动脉管径相近,且在肺根处恒定易于游离,二者吻合较为理想。肺叶切除术中注意迷走支气管及血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门 肺裂 解剖学 肺移植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63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牛永亮 麻保玉 +1 位作者 王进峰 车玉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讨评价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分别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和对照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4%,治疗组明... 目的:探讨评价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分别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和对照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35岁总有效率为97.8%,>35岁总有效率为66.7%,前者疗效优于后者。结论:SIT治疗过敏原明确的哮喘患者疗效显著、安全,随年龄增大、病程延长疗效下降,应尽早采用该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治疗 过敏反应/并发症 免疫疗法 主动/方法 哮喘/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63例
6
作者 牛永亮 麻保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7期40-40,共1页
目的:评价特异性免疫治疗支气管哮喘(SIT)的疗效。方法:选用12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和对照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4%,治疗组明显... 目的:评价特异性免疫治疗支气管哮喘(SIT)的疗效。方法:选用12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和对照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SIT治疗过敏原明确的哮喘患者,安全有效,其疗程与疗效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诊断 哮喘/治疗 免疫 疗法 变应原 肺活量
下载PDF
操作过程规范图评价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进才 王治国 +3 位作者 刘心亮 李忠新 占葆娥 麻保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年第7期437-440,共4页
目的 探讨从分析质量 计划模型导出“操作过程规范 (OPSpecs)” ,并用于评价满足室间质评性能准则所需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质控方法。方法 常规操作规范以OPSpecs图形式表示 ,其描述了当由特定质控方法提供期望的质量保证水平时 ,不... 目的 探讨从分析质量 计划模型导出“操作过程规范 (OPSpecs)” ,并用于评价满足室间质评性能准则所需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质控方法。方法 常规操作规范以OPSpecs图形式表示 ,其描述了当由特定质控方法提供期望的质量保证水平时 ,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的操作限。结果 OPSpecs图能用来比较不同质控方法的操作限和选择适合于特定测定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质控方法。将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绘制在OPSpecs图上作为操作点 ,然后将其与候选质控方法的操作限相比较。结论 对所有自动化分析仪试验项目 ,均能采用类似方式进行质控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过程规范图评价 室内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评价 OPSpecs图
原文传递
花粉曝片结合过敏原检测诊断哮喘致敏源108例
8
作者 牛永亮 王良录 +2 位作者 关凯 乔秉善 麻保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神木县空气中花粉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明确该地区哮喘致敏花粉。方法应用重力沉降法于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进行每日花粉曝片监测,并对此期间就诊的哮喘108例,采用吸入变应原皮内试验和体外IgE检测。结果 3年共收集... 目的探讨陕西省神木县空气中花粉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明确该地区哮喘致敏花粉。方法应用重力沉降法于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进行每日花粉曝片监测,并对此期间就诊的哮喘108例,采用吸入变应原皮内试验和体外IgE检测。结果 3年共收集到花粉80900粒/1000mm2,鉴定出的花粉总计隶属28科22属1个种。其中蒿属花粉含量最高,占花粉总量的78.24%,其花粉季节为7-9月,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半月。108例哮喘过敏原检测主要致敏花粉大籽蒿占96.3%,夏秋花粉Ⅰ占85.2%,其中皮试阳性程度大籽蒿≥(++)占75%。结论该地区花粉季节以夏秋季为主,主要气传花粉为蒿属及藜或苋科等莠草花粉,蒿属花粉为该地区绝对优势气传花粉,也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原因。花粉曝片结合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源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花粉鉴定 花粉监测 花粉含量 季节播散规律 变应性哮喘 花粉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