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住宅厨房恒定自然补风下烹饪全过程室内环境数值模拟
1
作者 刘昱 李冲 +3 位作者 麻宏强 姜益强 董建锴 罗新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749,共11页
烹饪产生的热量和颗粒物对厨房和邻室环境存在着负面影响,为了定量研究整个烹饪过程中室内环境的变化,选取小型住宅厨房一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窗口恒定进风量工况下12 min烹饪过程中的室内环境。基于热源和颗粒物散发特性,建立颗... 烹饪产生的热量和颗粒物对厨房和邻室环境存在着负面影响,为了定量研究整个烹饪过程中室内环境的变化,选取小型住宅厨房一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窗口恒定进风量工况下12 min烹饪过程中的室内环境。基于热源和颗粒物散发特性,建立颗粒物散发强度和油温随烹饪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利用Fluent软件进行非稳态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油加热30 s后,热量向周围空间显著扩散;在10 min烹饪过程中,操作人员处空气温度上升约10.0℃;在烹饪进行4 min后,厨房颗粒物质量浓度显著增加,6 min后厨房邻室颗粒物质量浓度急剧增加。模拟结果为住宅厨房排油烟机的风机档位调换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时间点,利于提升排油烟机的工作效率,优化其高效运行的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住宅厨房 恒定补风 数值模拟 室内环境
原文传递
气液分离闪蒸撬折流板分离特性试验
2
作者 麻宏强 丁瑞祥 +1 位作者 韩喜莲 王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3-150,共8页
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液态水沉积会对输气管线产生严重威胁,故气液分离设备在天然气集气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折流板作为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中重要的分离元件,为研究其分离特性,搭建了折流板分离特性研究的试验平台,针对不同型式的折... 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液态水沉积会对输气管线产生严重威胁,故气液分离设备在天然气集气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折流板作为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中重要的分离元件,为研究其分离特性,搭建了折流板分离特性研究的试验平台,针对不同型式的折流板设计了正交试验,以折流板分离效率和压降为试验指标,通过分析常温时多工况下分液侧内部构件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组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分离效率指标而言,选用折流板型式为水平梯形或蜂窝型、导流板结构参数为180/102/105或120/102/105、液气比为2.083‰~2.917‰、连通管状态为关闭时,分离效率较高;同时,折流板型式是影响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于折流板压降指标而言,选用折流板型式为蜂窝型或垂直梯形、导流板结构参数为180/102/105或120/102/105、液气比为3.750‰~4.583‰、连通管状态为关闭时,整个气液分离过程中的压降较小;同时,上述4种因素对于压降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闪蒸撬 正交试验 折流板 分离效率 压降
下载PDF
不同进风方式对住宅厨房炊事双重污染扩散影响数值模拟
3
作者 刘昱 李冲 +4 位作者 麻宏强 姜益强 董建锴 郑文科 罗新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14-2522,共9页
我国常规住宅炊事废热和颗粒物双重污染较严重,厨房进风方式影响污染物扩散和分布。为了研究厨房不同进风方式下污染物扩散分布规律,建立小型住宅厨房物理模型,采用CFD软件模拟室内气流流动,基于离散相模型模拟颗粒物运动轨迹并得出质... 我国常规住宅炊事废热和颗粒物双重污染较严重,厨房进风方式影响污染物扩散和分布。为了研究厨房不同进风方式下污染物扩散分布规律,建立小型住宅厨房物理模型,采用CFD软件模拟室内气流流动,基于离散相模型模拟颗粒物运动轨迹并得出质量浓度分布,选取了炊事过程实测数据验证模型。提出开窗进风、窗缝渗透进风、恒定进风量进风3种进风方式,假定540 m^(3)/h、810 m^(3)/h和1080 m^(3)/h 3种进风风量,根据典型气候区室外环境参数确定进风温度,数值模拟进风方式和风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厨房颗粒物源散发率在0.6 mg/min时,室内呼吸区颗粒物质量浓度为0.025~0.277 mg/m^(3)。合理地补充进风量能够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厨房窗口恒定风量进风有助于形成较好的室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住宅厨房 油烟颗粒物 室内环境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4
作者 单莉莉 祝泽兵 +2 位作者 麻宏强 胡锋平 胡玉瑛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1期72-75,共4页
为了增强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文章首先论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然后说明了“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与反馈。
关键词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 课程思政 专题教学
下载PDF
余弦型路基沉降对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变形与层间接触性状的影响
5
作者 冯玉林 侯宇 +2 位作者 何彬彬 周旺保 麻宏强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基于前期开发的高速铁路基础变形诱发轨道结构变形与层间接触性状演变的通用表征模型,引入余弦型路基沉降描述函数,引入用以刻画轨道-路基间接触非线性的Heaviside函数,推导余弦型路基沉降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各层结构的变形方程,利用渐... 基于前期开发的高速铁路基础变形诱发轨道结构变形与层间接触性状演变的通用表征模型,引入余弦型路基沉降描述函数,引入用以刻画轨道-路基间接触非线性的Heaviside函数,推导余弦型路基沉降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各层结构的变形方程,利用渐进性接近法求解含接触非线性的超静定方程,进而分析余弦型路基沉降对轨道各层结构变形和层间接触性状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余弦型路基沉降区域内,轨道随路基沉降发生“跟随性”变形,当路基沉降波长一定时,轨道下沉和上拱均随路基沉降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当沉降幅值一定时,轨道下沉随路基沉降波长的增加而增大,但上拱却减小;轨道-路基间的脱空区域及轨道的受力曲线呈左右对称,轨道整体刚度影响脱空长度和高度;当路基沉降波长为10 m时,随路基沉降幅值的增加,脱空高度和长度增长的同时,还会整体向远离沉降区方向“偏移”;当路基沉降幅值为10 mm时,需要重点关注沉降波长小于20 m的不均匀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弦型路基沉降 表征模型 轨道变形 接触性状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作用下埋地管道轴向应变特性
6
作者 王辉 胡海涛 +1 位作者 谢越 麻宏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为了保证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下管道的稳定运作,根据热-弹塑性理论,创建了滑坡碎屑纵向作用条件下埋地管道的应变分析模型,对不同滑坡碎屑流长度、宽度和厚度条件下埋地管道轴向应变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尺寸对管道轴向... 为了保证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下管道的稳定运作,根据热-弹塑性理论,创建了滑坡碎屑纵向作用条件下埋地管道的应变分析模型,对不同滑坡碎屑流长度、宽度和厚度条件下埋地管道轴向应变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尺寸对管道轴向拉压应变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滑坡厚度、长度、宽度.通过分析径厚比、管壁减薄和管道埋深等结构参数对轴向拉伸应变的影响规律,发现管道轴向最大拉压应变随着坡度、埋土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小;管道的壁厚减薄与管道轴向拉压应变呈正相关,管道埋深与之呈负相关;从管道结构参数对管道最大轴向拉压应变影响的影响程度来看,依次为管道埋深、管壁减薄、径厚比.适当增加滑坡碎屑流作用条件下的管道埋深可以减小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应变分析模型 轴向拉压应变分布规律 轴向应变影响规律 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风险
下载PDF
CFD-PBM模型下微孔曝气器布置方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亚红 刘林刚 +2 位作者 麻宏强 胡家玮 蔚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基于活性污泥微孔曝气池内氧气供需平衡理念,将曝气盘分三段按59%、31%、10%比例递减式布置,基于CFD-PBM气液两相流模型,考察了氧化沟内流速、气含率、气泡大小分布等流体力学行为。结果显示,PBM模型得到的曝气区气含率、气泡分布沿水... 基于活性污泥微孔曝气池内氧气供需平衡理念,将曝气盘分三段按59%、31%、10%比例递减式布置,基于CFD-PBM气液两相流模型,考察了氧化沟内流速、气含率、气泡大小分布等流体力学行为。结果显示,PBM模型得到的曝气区气含率、气泡分布沿水流方向递减,减小了曝气设备能耗,优化了微曝氧化沟的供氧效率。在高度为4m的上部区域,曝气区末端的流速要小于0.12m/s,考虑到末端旋流作用及曝气器垂直流的影响,流速可以满足污泥不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 群平衡模型 氧化沟 流态模拟 气泡
下载PDF
降温过程中LNG板翅结构应力耦合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麻宏强 陈杰 +3 位作者 蔡伟华 郑文科 姚杨 姜益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6,共6页
为保证大型LNG冷箱降温过程中板翅式换热器结构安全可靠,建立了板翅结构应力耦合分析模型,采用热-结构直接耦合模拟方法,分析了降温过程对板翅结构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翅片和隔板钎焊接头处为结构最易破坏区;温差对板翅结构应力影... 为保证大型LNG冷箱降温过程中板翅式换热器结构安全可靠,建立了板翅结构应力耦合分析模型,采用热-结构直接耦合模拟方法,分析了降温过程对板翅结构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翅片和隔板钎焊接头处为结构最易破坏区;温差对板翅结构应力影响较为明显,并随温差增大而增大;当温差小于10 K时,对流换热性能对板翅结构应力影响较小;当温差相等时,降温速率对板翅结构应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板翅结构 直接耦合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钎焊接头对铝制板翅结构热应力影响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麻宏强 贺斌贤 +6 位作者 刘叶敏 高星 兰世超 韩连福 李春娥 厚彩琴 韩喜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保证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安全可靠运行,基于热弹性理论,建立铝制板翅结构热应力分析模型,采用热-固耦合方法,模拟研究实际运行过程中,钎焊接头对铝制板翅结构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钎焊角曲率半径r=0. 5 mm、融... 为保证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安全可靠运行,基于热弹性理论,建立铝制板翅结构热应力分析模型,采用热-固耦合方法,模拟研究实际运行过程中,钎焊接头对铝制板翅结构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钎焊角曲率半径r=0. 5 mm、融合距离l=0. 137 5 mm时,在靠近翅片侧和隔板侧钎焊接头处最大等效应力达到峰值,并且最大正应力是引起该位置等效应力达到峰值的主要原因;钎料层等效应力、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均变化平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靠近翅片侧和隔板侧钎焊接头处,等效应力随钎焊角曲率半径增加而增大;减小钎焊角曲率半径,将降低钎焊接头处热应力变化梯度,从而降低其应力集中程度.靠近隔板侧钎焊接头处等效应力,随融合距离增加而减小,靠近翅片侧的反之;当钎焊角融合距离小于0. 08 mm时,靠近隔板侧钎焊接头处等效应力大于靠近翅片侧的,反之靠近翅片侧的大于靠近隔板侧的.上述研究成果为大型LNG工厂用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以及运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板翅结构 热应力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高含硫湿气集输系统增压临界条件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麻宏强 贾继伟 +3 位作者 马雯 王丽 高继峰 韩喜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建立了高含硫湿气田增压集输模式的数值模型.采用热-力耦合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总站压力对段塞流风险、管段流速和管输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压集输模式模型的可靠性误差均维持在9%以内;当气井配产不变时,总站压力越低,管道持液率... 建立了高含硫湿气田增压集输模式的数值模型.采用热-力耦合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总站压力对段塞流风险、管段流速和管输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压集输模式模型的可靠性误差均维持在9%以内;当气井配产不变时,总站压力越低,管道持液率越小.在后期开采中,管网运行压力的降低有利于避免段塞流的形成;当总站压力为5.0 MPa时,1^(#)、3^(#)、4^(#)均有部分管段流速过高,超过设计要求,需对相应管段进行增压集输,达到安全值;当集输管网满足90亿方/年的输送能力时,则总站运行压力不能低于6.9 MPa;确定了高含硫湿气集输系统增压运行的临界条件为不低于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集输 高含硫湿气 临界条件
下载PDF
新型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内流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麻宏强 王丽 +3 位作者 厚彩琴 韩喜莲 罗新梅 李绍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进一步探究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内部构件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分液侧分离效率,基于标准k–ε模型和欧拉–欧拉方法,建立了分液侧流体流动特性分析模型,对分离腔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模拟对比,验... 为进一步探究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内部构件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分液侧分离效率,基于标准k–ε模型和欧拉–欧拉方法,建立了分液侧流体流动特性分析模型,对分离腔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模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优化分析了分液侧内部构件结构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分离腔内连通管、捕雾器、导流板及折流板结构参数对分液侧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连通管对于分液侧整体分离效率影响很大,其直径和分布位置变化都会引起分离腔内流体的扰动;捕雾器厚度的增加会提高对于微小液滴的捕集作用,而其直径对分离效率影响较小。导流板主要影响入口流体的速度大小,改变其深度和角度均使得分离效果变化明显;折流板主要起到整流作用,其结构尺寸对分离效果影响很小。优化了分液侧分离腔内部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分离腔与集液筒之间至少要有两根连通管,并分别布置于分离腔的积液区和气相区,可以有效提高分离腔排液,避免集液筒发生气塞现象;当捕雾器厚度在60~120 mm时,分液侧分离效率波动很小,其整体分离效率可高达98%以上;导流板角度在90°~135°,深度在385~647 mm范围时,分离腔内部积液区流体流速较小,排液顺畅,分离效率提高。研究成果为新型气液分离闪蒸撬分液侧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闪蒸撬 流场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纵向作用下埋地天然气管道变形规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麻宏强 丁瑞祥 +6 位作者 陈海亮 罗新梅 王霁月 朱烈忠 谢越 王圣寻 李安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滑坡碎屑流作为滑坡灾害的一种,其滑坡体中含有较多碎石,且能以较高速度沿着山体运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为了确保滑坡碎屑流致灾区域埋地集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和管道与土体非线性接触理论,采用管—土耦合方法,建立了滑... 滑坡碎屑流作为滑坡灾害的一种,其滑坡体中含有较多碎石,且能以较高速度沿着山体运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为了确保滑坡碎屑流致灾区域埋地集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和管道与土体非线性接触理论,采用管—土耦合方法,建立了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下其变形分析模型,分析了管道运行、结构参数和滑坡碎屑流规模对埋地天然气管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滑坡碎屑流作用下,管道最大椭圆化率随着运行压力增大而减小,随着径厚比增大而增大,且滑坡碎屑流厚度越大,椭圆化率变化幅度越大,因此合理的径厚比和较大的运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管道的抗变形能力;②随着壁厚减薄加剧,不同规格管道的最大椭圆化率随之急剧增加,因此对于埋地管道应注意腐蚀防护,减小管道管壁减薄诱发的失效风险;③管道最大椭圆化率受运行参数的影响较小,受管道自身结构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满足天然气管道强度要求条件下,合理设计其结构对增强管道抗变形的能力有积极意义;④对比滑坡碎屑流厚度、长度、宽度等对管道最大椭圆化率影响,其中厚度对管道最大椭圆化率的影响最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管道设计优化提供依据,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天然气管道 管—土耦合 管道变形 椭圆化率 运行参数 结构参数 管道安全
下载PDF
含硫烟气酸露点实验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雪峰 李安英 +1 位作者 高继峰 麻宏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3,共6页
为精准预测含硫烟气酸露点,设计并搭建了含硫烟气酸露点测试实验台,测试了烟气中SO_(3)蒸气和H_(2)O蒸气对烟气酸露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气酸露点随着烟气中SO_(3)蒸气分压的升高而增加,酸露点与SO_(3)蒸气分压成对数关系;烟气酸... 为精准预测含硫烟气酸露点,设计并搭建了含硫烟气酸露点测试实验台,测试了烟气中SO_(3)蒸气和H_(2)O蒸气对烟气酸露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气酸露点随着烟气中SO_(3)蒸气分压的升高而增加,酸露点与SO_(3)蒸气分压成对数关系;烟气酸露点随着H_(2)O蒸气分压不断增加而升高,但升高较为缓慢,含硫烟气酸露点与H_(2)O蒸气分压成线性关系。通过关联式的对比分析可知,Haase公式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较好,但是在SO_(3)蒸气分压较大时,Haase公式计算结果低于实验结果,基于该缺点并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新的酸露点模型。以上结论为确定含硫烟气酸露点及防止设备腐蚀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烟气 酸露点 模型预测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纵向作用下埋地管道变形分布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麻宏强 贺斌贤 +4 位作者 蔡伟华 丁瑞祥 罗新梅 高继峰 刘德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116,共9页
为保证滑坡碎屑流作用下埋地燃气管道安全运行,基于热-弹塑性理论,采用管-土耦合方法建立了管-土变形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埋地天然气管道的轴向应变分布规律。基于埋地天然气管道应变分布特征,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确定了管道轴向应变分... 为保证滑坡碎屑流作用下埋地燃气管道安全运行,基于热-弹塑性理论,采用管-土耦合方法建立了管-土变形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埋地天然气管道的轴向应变分布规律。基于埋地天然气管道应变分布特征,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确定了管道轴向应变分布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作用下土壤变形区域主要为碎屑流作用区及其附近区域,滑坡碎屑流前部区域土壤变形明显大于后部区域;管道主要为弯曲变形,管土之间变形并不同步,土壤变形明显大于管道变形;在各个路径上,管道既存在拉应变,又存在压应变,而滑坡碎屑流作用区域,在管道底部和顶部路径上分别取得轴向拉压应变极值;碎屑流宽度、厚度对管道应变分布范围影响有限,应变分布范围随着碎屑流长度增加显著扩张,其中碎屑流影响区域范围是碎屑流作用区长度的3倍左右;而管道应变分布预测模型仅与μ、σ、a_(1)参数相关,仅需3个位置的轴向拉压应变数据,即可确定该区域管段轴向拉压应变分布。上述研究成果将为管道滑坡灾害下管道应变分布的确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埋地天然气管道 管土变形 轴向拉压应变 应变分布预测
下载PDF
电控撬用电磁屏蔽材料屏蔽特性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麻宏强 张春娥 +3 位作者 梁诺 刘叶敏 陈维国 韩喜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减少天然气集气站场电控撬内强弱电系统电磁干扰,保证其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采用实验方法,测试分析了用于电控撬的铁丝网、铝箔防辐射胶带及防辐射布料的屏蔽效能.实验结果表明: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受干扰电磁波辐射距离的影响较... 为减少天然气集气站场电控撬内强弱电系统电磁干扰,保证其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采用实验方法,测试分析了用于电控撬的铁丝网、铝箔防辐射胶带及防辐射布料的屏蔽效能.实验结果表明: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受干扰电磁波辐射距离的影响较小,而受电磁波频率的影响较大;铁丝网、铝箔防辐射胶带和防辐射布料的电磁屏蔽效能,随干扰电磁波频率增大总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干扰电磁波频率0~500 MHz波段,铁丝网和防辐射布料的屏蔽性能优于铝箔防辐射胶带的性能;在500~1000 MHz波段,铝箔防辐射胶带和防辐射布料屏蔽性能优于铁丝网的性能;在1000~2500 MHz波段,铁丝网和铝箔防辐射胶带的电磁屏蔽性能优于防辐射布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号干扰 屏蔽材料 屏蔽效能 电磁波
下载PDF
毛细管辐射供暖地板材料对表面传热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新梅 王霁月 +4 位作者 麻宏强 古家安 丁瑞祥 朱烈忠 陈海亮 《暖通空调》 2021年第S01期63-68,共6页
为了研究毛细管辐射供暖地板的传热特性,基于热传导理论,建立了毛细管辐射供暖地板模型,模拟了辐射地板供暖传热过程。采用实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误差小于2%,针对10 mm管径,不同管间距、饰面层材料及填充层材料的分析,得到了地板表面热... 为了研究毛细管辐射供暖地板的传热特性,基于热传导理论,建立了毛细管辐射供暖地板模型,模拟了辐射地板供暖传热过程。采用实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误差小于2%,针对10 mm管径,不同管间距、饰面层材料及填充层材料的分析,得到了地板表面热流密度与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径、管间距下,饰面层材料选用地砖时的表面平均温度高于选用木地板的表面平均温度;10 mm管径的系统在供回水平均温度为30℃时,3种管间距的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均没有超过上限温度29℃,且地板表面温度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供暖地板 地板表面温度 传热 毛细管网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外掠管束间空气-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及压降特性模拟
17
作者 麻宏强 刘叶敏 +4 位作者 厚彩琴 王刚 罗新梅 贾继伟 李春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155,共9页
为进一步揭示外掠管束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及压降特性,综合考虑了管束壁面水膜的形成及湿空气-喷淋水间传质过程,采用DPM(Discrete phase model)与水膜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外掠管束间空气-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及压降特性分析... 为进一步揭示外掠管束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及压降特性,综合考虑了管束壁面水膜的形成及湿空气-喷淋水间传质过程,采用DPM(Discrete phase model)与水膜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外掠管束间空气-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及压降特性分析模型。首先,采用文献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其误差在1%范围内;然后,采用模拟方法,研究了外掠管束间传热传质及压降沿竖直高度方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湿空气焓差和饱和空气焓差的变化,导致传质系数沿盘管高度方向发生波动,但总体呈降低趋势;在同一工况下,湿空气焓差对传质系数的影响较大,传质系数的波动主要是湿空气焓变化造成的;外掠交错管束间喷淋水膜温度并非保持恒定不变,而是随盘管高度的降低而降低,即沿下落方向液膜温度逐渐降低;交错管束底部区域喷淋水蒸发量最大,沿盘管高度方向,喷淋水蒸发量降低;喷淋水发过程主要发生在管束表面及管束尾流区,通过在管束间增加挡板或者减小管间距,可以强化管束表面及尾流区流场扰流作用,增强喷淋水的蒸发冷却作用;交错管束间传热系数在换热盘管中间稳定区域变化较小,其受进气温度、喷淋水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交错管束间压力损失沿盘管高度变化较小,在换热盘管空气进口过渡区压力损失最大。上述研究成果,为外掠交错管束间空气-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及压降性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水膜 传热 传质 压降 管束 欧拉-拉格朗日
下载PDF
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蒸发冷却特性模拟
18
作者 麻宏强 刘叶敏 +6 位作者 梁诺 贾继伟 罗新梅 厚彩琴 曲德虎 王刚 张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08-819,共12页
为研究交错管束间喷淋水-湿空气及管壁-喷淋水间传热传质特性,综合考虑了喷淋水在交错管束间运动及传热传质过程,采用基于DPM(discrete phase models)与WFM(wall film models)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蒸发冷... 为研究交错管束间喷淋水-湿空气及管壁-喷淋水间传热传质特性,综合考虑了喷淋水在交错管束间运动及传热传质过程,采用基于DPM(discrete phase models)与WFM(wall film models)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文献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大误差仅为1.1%;模拟了运行参数对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流量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要比喷淋水流量对其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可适当降低喷淋水流量提高循环水泵能效;干湿球温度升高会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与干球温度相比,湿球温度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影响更大;提高喷淋水温度可以改善喷淋水膜-管壁间的Nusselt数,但管束壁面平均温度也随之升高,从而降低冷水机组的性能.上述研究成果为交错管束热力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传质 蒸发冷却 水膜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铝制翅片-隔板-封条钎焊结构的应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麻宏强 贾继伟 +1 位作者 厚彩琴 王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8,共9页
基于热-弹性理论,建立了铝制翅片-隔板-封条钎焊结构的热结构应力分析模型.采用热-结构耦合的方法,模拟分析了铝制翅片-隔板-封条钎焊结构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等效热应力、等效结构应力和等效应力均在钎焊结构的钎焊接头处产生应力集中... 基于热-弹性理论,建立了铝制翅片-隔板-封条钎焊结构的热结构应力分析模型.采用热-结构耦合的方法,模拟分析了铝制翅片-隔板-封条钎焊结构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等效热应力、等效结构应力和等效应力均在钎焊结构的钎焊接头处产生应力集中,这主要是由于钎焊接头处母材和钎焊层材料性能的不完全匹配和钎焊接头处的结构具有不连续性造成的.等效热应力、等效结构应力和等效应力沿典型路径在钎焊接头处的分布主要受正应力的影响.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等效应力主要受等效热应力的影响.因此,热边界的选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力 结构应力 等效应力 热-结构耦合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关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软件实训课的探讨
20
作者 韩喜莲 杨蓉霞 +2 位作者 李春娥 蔡颖 麻宏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5期184-185,共2页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合理安排课程衔接、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掌握绘图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六个方面依次探讨了对提高制...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合理安排课程衔接、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掌握绘图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六个方面依次探讨了对提高制图课程教学水平所应采取的一些可行措施,供各位同行相互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课程 教师引导 绘图技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