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业清 谭奕东 +6 位作者 谢桥 罗红伟 甘斌 黄伊明 罗毅沣 陈月城 马恒巨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后进行指导治疗,观察组行PICCO及CVP测定后进行指导治疗,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在24 h内的总输液量、尿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值、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乳酸值(Lac)、氧合指数(Pa O2/Fi O2)及28 d病死率指标。结果两组入院时NT-pro BNP、CI、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 h内的NT-pro BNP值为(2 591.0±1 257.8)ng·L-1(P=0.038)和28 d病死率为50.0%(P=0.032),均较对照组的(3 048.0±1 640.3)ng·L-1和76.7%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两组24 h内总输液量(P=0.003)、尿量(P<0.001)、CI(P=0.033)及LVEF(P=0.008)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值(P=0.486)及Pa O2/Fi O2(P=0.79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早期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的改善,进而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血流动力学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下载PDF
并行工程环境下基于黑板的多自治体协同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业清 乌兰木其 邓家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1999年第3期49-54,共6页
在分析并行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协同设计的实质。为了满足紧密藕合协同设计的要求,提出引用黑板机制和自治体;分析了协同设计的类型,按照协同的程度给出了三种协同设计的方式,并介绍了一种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环境;最后以消失... 在分析并行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协同设计的实质。为了满足紧密藕合协同设计的要求,提出引用黑板机制和自治体;分析了协同设计的类型,按照协同的程度给出了三种协同设计的方式,并介绍了一种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环境;最后以消失模设计为实例,给出了基于黑板的多自制体协同设计系统的结构,并简述了协同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协同设计 黑板 CIMS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业清 翁羡吾 +4 位作者 覃英容 甘斌 谢桥 罗红伟 黄向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5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重症监护病房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与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各42例。PN组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予能量,EN组经鼻胃管给予能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重症监护病房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与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各42例。PN组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予能量,EN组经鼻胃管给予能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病情转归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EN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PN组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明显少于PN组,病死率和并发症明显低于PN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免疫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时监测胃残余量的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业清 黄伊明 +3 位作者 甘斌 翁羡吾 谢桥 罗红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年第4期252-252,共1页
机械通气患者经肠内营养时,大量胃内容物潴留时常易出现反流,并使胃肠细菌误吸人肺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因此,胃残余量(gast ricresidual volume,GRV)被广泛用于评价机械通气患者肠... 机械通气患者经肠内营养时,大量胃内容物潴留时常易出现反流,并使胃肠细菌误吸人肺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因此,胃残余量(gast ricresidual volume,GRV)被广泛用于评价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的排空状况,但目前关于监测GRV的合理值报道不一,为此,我们对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进行GRV监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胃残余量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分布式智能协同设计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业清 乌兰木其 邓家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5-26,35,共3页
分布式协同设计是支持并行工程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Internet/Intranet的迅速发展为实现分布式协同设计建立了通讯基础。文章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协同设计的特点和技术要素,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提出的分布式智能协同设计环境DesignerWeb... 分布式协同设计是支持并行工程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Internet/Intranet的迅速发展为实现分布式协同设计建立了通讯基础。文章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协同设计的特点和技术要素,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提出的分布式智能协同设计环境DesignerWeb的框架结构,DesignerWeb中引入了自治体(Agent)和黑板(Blackboard)机制,建立了一种分层的多自治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MAS)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设计 并行工程 人工智能 CIMS
下载PDF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业清 甘斌 +3 位作者 翁羡吾 谢桥 罗红伟 黄向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EN)支持时机。方法:将86例内科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晚期EN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病人经EN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和营养相关并发症。检测机械通气开始当天和治疗后第10... 目的:探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EN)支持时机。方法:将86例内科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晚期EN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病人经EN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和营养相关并发症。检测机械通气开始当天和治疗后第10天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免疫球蛋白IgA、IgG,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经EN达标率无显著差异,早期EN组显著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P<0.01);28d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晚期EN组病人(P<0.05)。机械通气第10天,早期EN组病人ALB、Hb、IgA、TLC明显高于晚期EN组(P<0.01)。结论:内科机械通气的病人应尽早给予EN,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的改善,并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危重症 肠内营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介入诊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业清 翁羡吾 +4 位作者 杨立华 李霖 黄创 郭鹏 黄睿 《微创医学》 2009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优缺点。方法39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股动脉(F)组(n=188)或经桡动脉(A)组(n=207)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优缺点。方法39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股动脉(F)组(n=188)或经桡动脉(A)组(n=207)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结果CAG手术成功率:A组成功率91.8%,F组成功率99.5%,股动脉成功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易被患者接受,但需要介入医生更多的技巧和更长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桡动脉 股动脉 介入
下载PDF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业清 甘斌 +3 位作者 翁羡吾 谢桥 罗红伟 黄向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6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时机。方法将110例内科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4h内EN组(A组)和24~48hEN组(B组),每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经EN达标率、EN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后,A组的血清IgG、IgA、... 目的探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时机。方法将110例内科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4h内EN组(A组)和24~48hEN组(B组),每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经EN达标率、EN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后,A组的血清IgG、IgA、Alb、Hb、TLC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达标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内科机械通气的患者24~48h内给予EN,可提高肠内营养成功率,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危重症 肠内营养 早期
下载PDF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7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业清 黄凯 +1 位作者 伍伟锋 陈宇明 《微创医学》 2008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以及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以及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结果即刻成功率98.7%(78/79)。2例封堵术后早期少量残余分流;1例VSD术后出现血尿,经药物治疗5d后症状消失;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均经药物治疗后消失;全组无死亡。结论经导管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ASD、PDA、VSD和PBPV治疗PS近期疗效确切,操作技术成功率高,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瓣狭窄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痰标本细菌构成及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业清 龚德钒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痰标本细菌构成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ICU送检1 382份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鉴定,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送检1 382份合格痰标本...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痰标本细菌构成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ICU送检1 382份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鉴定,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送检1 382份合格痰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0株(74.1%),革兰阳性菌189株(25.9%);最常见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和替考拉宁较敏感,无耐万古霉素菌株;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加酶抑制剂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较敏感;非发酵菌对加酶抑制剂抗生素、米诺环素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结论对ICU的痰细菌变迁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监测,遵循抗生素应用原则,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ICU的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重症监护室 耐药性分析 抗生素
下载PDF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肠黏膜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业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本院ICU的MODS患者56例,均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组(治疗组)和常规TPN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 目的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本院ICU的MODS患者56例,均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组(治疗组)和常规TPN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按常规TPN,治疗组在给予TPN基础上加用L-丙氨酰-I-谷氨酰胺0.4 g/(kg.d),共7 d。所有患者均于TP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观察分析营养指标,测血浆DAO、D-乳酸和LPS浓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AO、D-乳酸和LPS浓度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转铁蛋白较治疗前增高。结论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够明显纠正MODS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加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能量供给,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黏膜屏障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内毒素
下载PDF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业清 《内科》 2012年第3期306-309,共4页
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是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一些内科危重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重症哮喘、重症肺炎等常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而这些患者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导致胃... 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是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一些内科危重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重症哮喘、重症肺炎等常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而这些患者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同时胰岛素抵抗、糖原异生作用增强、脂肪大量氧化、蛋白质分解增强、营养不良的发生难以避免,其发生率几乎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综述
下载PDF
支持分布式协同设计的约束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业清 邓家禔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1999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的约束网模型HierCoN(HierarchicalConstraintsNetworks)。根据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约束模型分成四层约束网,上层是下层建立的依据,下层是上层实现的基础。最后,简要介...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的约束网模型HierCoN(HierarchicalConstraintsNetworks)。根据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约束模型分成四层约束网,上层是下层建立的依据,下层是上层实现的基础。最后,简要介绍了约束网维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模型 协同设计 并行工程 HierCON CIMS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59例心电图分析
14
作者 黄业清 朱立光 郑剑光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96-597,共2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形态心电图特征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黄业清 朱立光 郑剑光 《内科》 2010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形态心电图特征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住院并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WCT 96例患者的心电图,分别应用Brugada标准及形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Bru... 目的探讨形态心电图特征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住院并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WCT 96例患者的心电图,分别应用Brugada标准及形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Brugada标准诊断室性心动过速(VT)的敏感性高(92.4%),但特异性较低(53.3%);而形态心电图特征可应用于WCT的鉴别诊断,30例WCT心电图QRS波形态符合典型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66例WCT心电图QRS波形态不符合典型的束支传导阻滞表现,诊断为VT。结论形态心电图特征在WC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急性右心衰竭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业清 《内科》 2019年第3期333-336,共4页
急性右心衰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成功地管理ARDS患者的复杂血流动力学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右心功能是ARDS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薄弱环节,注重右心功能保护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文就ARDS合... 急性右心衰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成功地管理ARDS患者的复杂血流动力学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右心功能是ARDS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薄弱环节,注重右心功能保护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文就ARDS合并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评价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右心衰竭 综述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PCT WBC 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甘斌 黄业清 罗红伟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患者在本院ICU中的最终结局划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将选取同期...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患者在本院ICU中的最终结局划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将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0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健康组体检时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存活组与病死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的第1d、入院后的第5d以及转出ICU时、病死组于临床死亡时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分离全部抽样取得血清,检测其中PCT、WBC、CRP的表达水平,对比健康组、存活组入院时、病死组入院时的三组数据,并进行存活组、病死组的组间平行对比,以及存活组、病死组的组内顺序时间点数据对比;以APACHEⅡ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水平,存活组、病死组分别进行组间对比与组内对比;以直线相关与回归法分析重症肺炎三项(PCT、WBC、CRP)与APACHEⅡ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病死组入院时重症肺炎三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各时间点PCT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自入院时起每个时间点患者PCT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组患者入院后1d时PCT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时高于入院5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时WBC表达水平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其它时间WBC表达水平均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入院第5d起患者的WBC表达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入院后1d时患者WBC表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每个时间点患者WBC表达水平均高于前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患者CRP的表达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表达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5d起CRP表达出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APACHEⅡ得分低于病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得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组患者自入院起APACHEⅡ评分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肺炎三项的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0<r<1。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均可见PCT、WBC及CRP三项指标过高表达,且三项指标的表达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三项指标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提示三项指标对预后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WBC CRP 重症肺炎 预后
下载PDF
脑室内、鞘内注射抗生素联合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红伟 甘渭河 +4 位作者 甘斌 翁羡吾 罗毅沣 黄业清 谢桥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58-45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鞘内注射抗生素联合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重症颅内感染患者30例,根据病情选择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或脑室外引流管,鞘内或脑室内注射抗生素1次/d;每天持续引流排出炎性脑脊液100~300 ml,引流时... 目的探讨脑室内、鞘内注射抗生素联合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重症颅内感染患者30例,根据病情选择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或脑室外引流管,鞘内或脑室内注射抗生素1次/d;每天持续引流排出炎性脑脊液100~300 ml,引流时间3~15 d。结果恢复良好20例(66.7%),轻残5例(16.7%),重残2例(6.7%),死亡3例(10.0%)。发生脑积水2例(6.7%),未发现脑膜或蛛网膜下腔粘连、抽搐、神经根炎、截瘫、脑疝、急性硬膜下血肿、气颅等颅内并发症。结论脑室内、鞘内应用抗生素联合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脑室内注射 鞘内注射 抗生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支持虚拟产品设计的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 被引量:3
19
作者 乌兰木其 黄业清 +1 位作者 段海波 邓家禔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5-77,98+7,共5页
主要报告了在虚拟产品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产品设计要求与该过程相关的设计工程师协同工作。为了支持这种工作方式 ,建立了一个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 VCDE,并提供如下工具 :规划与管理设计过程的过程管理者 ,完成设计子任务的设计者空... 主要报告了在虚拟产品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产品设计要求与该过程相关的设计工程师协同工作。为了支持这种工作方式 ,建立了一个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 VCDE,并提供如下工具 :规划与管理设计过程的过程管理者 ,完成设计子任务的设计者空间和能够使设计者、设计工具方便交流的智能协调机制。VCDE原型系统的开发平台为 MSWin-dows NT4 .0并支持某型飞机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的某级叶片轮盘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产品设计 分布式协同 开发环境 过程管理 智能 AG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