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踪算法下的果树修剪机器人路径规划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小菊 黄亦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以果树修剪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轨迹跟踪算法对修剪机器人进行作业路径规划,并分别与传统的往复式路径规划算法和跟踪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往复式路径规划算法相比,修剪机器人作业过程中漏剪率降低3%,重复... 以果树修剪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轨迹跟踪算法对修剪机器人进行作业路径规划,并分别与传统的往复式路径规划算法和跟踪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往复式路径规划算法相比,修剪机器人作业过程中漏剪率降低3%,重复率降低2.5%;与传统跟踪式路径规划算法相比,修剪机器人作业过程转角范围增大36°,横向轨迹误差降低6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剪机器人 跟踪算法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甘蔗叶片早期轮斑病与锈病识别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亦其 刘祥焕 +3 位作者 黄震宇 钱万强 刘双印 乔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9-267,共9页
针对甘蔗叶片早期轮斑病与锈病发病症状相似,难以区分,导致在实际生产中不便对症施药的问题,以甘蔗早期轮斑病和锈病叶片为研究对象,探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来识别甘蔗叶片早期轮斑病与锈病的可行性。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在406~1014... 针对甘蔗叶片早期轮斑病与锈病发病症状相似,难以区分,导致在实际生产中不便对症施药的问题,以甘蔗早期轮斑病和锈病叶片为研究对象,探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来识别甘蔗叶片早期轮斑病与锈病的可行性。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在406~1014 nm光谱范围内采集甘蔗健康叶片、早期轮斑病叶片和锈病叶片的高光谱图像,提取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并计算其平均光谱作为原始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Savitzky Golay卷积平滑(Savitzky Golay convolutional smoothing,SG)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分别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在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算法进行特征降维,并将降维后的特征作为后期建模的输入变量。最后,结合降维和不降维2种方式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进行识别。为了确定最优的识别模型,对不同的预处理方法、降维方法和分类器共18个组合模型进行了试验。经对比发现,SG SVM识别模型效果最佳,测试集准确率为99.65%。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甘蔗叶片早期轮斑病和锈病的识别可行且有效,可为植保无人机超低空遥感病害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叶片 病害识别 高光谱成像 数据预处理 光谱降维
下载PDF
入侵昆虫识别微信小程序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黄亦其 沈豪 +3 位作者 王福宽 钱万强 董双玉 乔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222-230,共9页
[目的]为解决由于公众对于入侵昆虫知识了解甚少导致入侵昆虫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进而导致入侵昆虫造成社会生产生活及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危害,设计开发了一个针对入侵昆虫的识别的微信小程序。[方法]此小程序采用前后端开发分离的设... [目的]为解决由于公众对于入侵昆虫知识了解甚少导致入侵昆虫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进而导致入侵昆虫造成社会生产生活及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危害,设计开发了一个针对入侵昆虫的识别的微信小程序。[方法]此小程序采用前后端开发分离的设计思路,前端框架采用微信原生的weui框架,后端基于SSM框架、MySQL数据库,GoogLeNet识别网络进行全栈开发。[结果]应用现有的开发框架,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并实现了针对入侵昆虫的识别、信息报告上传、昆虫数据库查看等功能,满足用户对入侵昆虫的自助鉴别需求。[结论]该系统方便科研人员收集科研数据,帮助官方机构对入侵昆虫的定位管理,利于入侵昆虫学科知识的推广科普,为入侵昆虫防治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微信小程序 入侵昆虫 JAVA 深度学习 通信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甘蔗茎节特征分布定位与试验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亦其 乔曦 +2 位作者 唐书喜 罗昭宇 张培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7,232,共6页
以Matlab为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对甘蔗茎节识别的方法。通过灰度处理和Sobel边缘提取对甘蔗节进行预处理,再结合数学形态学中的膨胀、腐蚀再膨胀对预处理后的不连续、细小边缘进行处理,消除甘蔗茎边缘及无用小边缘,获得甘蔗节的边缘直... 以Matlab为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对甘蔗茎节识别的方法。通过灰度处理和Sobel边缘提取对甘蔗节进行预处理,再结合数学形态学中的膨胀、腐蚀再膨胀对预处理后的不连续、细小边缘进行处理,消除甘蔗茎边缘及无用小边缘,获得甘蔗节的边缘直线。通过Radon函数进行直线提取,得出甘蔗节在R取得最大值时的位置坐标,为甘蔗种茎切割防伤芽装置的控制研究提供准确信息。试验表明甘蔗节识别率达100%,其位置精确到0.1 m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茎节 MATLAB 伤芽 甘蔗切割 RADON变换
下载PDF
基于IPSO-PID特殊路面气压制动系统拖拉机ABS研究
5
作者 韦沛理 鹿林飞 黄亦其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106,150,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气压制动系统农用四轮拖拉机在复杂路面下的行车安全性,对其制动性能进行研究。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PSO)收敛速度和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对比二者的四个测试函数运行结果表明:IPSO收敛速度更快,精度更... 为进一步提高气压制动系统农用四轮拖拉机在复杂路面下的行车安全性,对其制动性能进行研究。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PSO)收敛速度和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对比二者的四个测试函数运行结果表明:IPSO收敛速度更快,精度更高。通过试验结合系统辨识的方法,对气压制动系统模型进行辨识,并基于此搭建考虑驾驶员操作行为在内的气压制动系统农用四轮拖拉机ABS制动性能仿真模型,以此还原真实的制动过程。对IPSO-PID控制算法的特殊路面下制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接路面制动时,采用IPSO-PID控制ABS制动距离为15.12 m,制动时间为2.19 s,分别比无控制时缩短8.25%和10.61%;交错路面制动时,采用IPSO-PID控制ABS制动距离为15.47 m,制动时间为2.29 s,分别比无控制时缩短7.81%和1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制动性能 气压制动 改进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感应计数的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黄亦其 王小波 +1 位作者 尹凯 黄媚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1-47,共7页
针对目前甘蔗种植机切种伤芽率高的难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感应计数的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系统。在甘蔗种输送过程中,该系统利用自行设计的电阻式感应计数装置将相对于甘蔗茎秆凸起的甘蔗种芽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电信号后,利用单片机对其... 针对目前甘蔗种植机切种伤芽率高的难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感应计数的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系统。在甘蔗种输送过程中,该系统利用自行设计的电阻式感应计数装置将相对于甘蔗茎秆凸起的甘蔗种芽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电信号后,利用单片机对其执行种芽计数操作;根据农艺要求及其计数结果,进而控制甘蔗种切断刀切断甘蔗种。为优化该系统性能,以保证蔗种和种芽的完好性为前提,对系统的切割过程进行受力及防伤芽分析,进而确定感应计数装置与切刀的最佳安装距离,以确保计数达到要求后切刀完全避开种芽,从而实现蔗种切割防伤芽功能。试验表明:该系统对种芽的计数准确率达98.87%,平均伤芽率为1.57%,较无防伤芽系统的2Cz-2甘蔗种植机的伤芽率低6.3%,系统的防伤芽性能显著,满足设计要求。该研究为甘蔗种植机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作物 设计 甘蔗种 感应装置 计数 防伤芽
下载PDF
基于电阻式应变片的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亦其 王小波 +3 位作者 李晓峰 罗昭宇 杨坚 王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根据甘蔗种植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阻式应变片的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系统。利用电阻式应变片感应甘蔗种芽信号,经放大、滤波后与电压比较器预设的参考电压值进行比较,并以高、低电平的形式输入到单片机计数,再根据计数情况向甘蔗种切断刀... 根据甘蔗种植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阻式应变片的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系统。利用电阻式应变片感应甘蔗种芽信号,经放大、滤波后与电压比较器预设的参考电压值进行比较,并以高、低电平的形式输入到单片机计数,再根据计数情况向甘蔗种切断刀发出控制信号,实现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防伤牙要求,误差小,准确率高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防伤芽 计数 电阻式应变片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用永磁式缓速器设计优化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亦其 姬长英 +1 位作者 周俊 赵小波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616,共5页
永磁式缓速器是一种新型行车辅助制动装置。提出永磁式缓速器的多学科概念分析模型,分析电磁场参数、结构参数和温度参数等多学科对缓速器整体性能的影响;以缓速器的制动力矩最大为优化目标,设计变量包括永磁体周向宽度和轴向长度、永... 永磁式缓速器是一种新型行车辅助制动装置。提出永磁式缓速器的多学科概念分析模型,分析电磁场参数、结构参数和温度参数等多学科对缓速器整体性能的影响;以缓速器的制动力矩最大为优化目标,设计变量包括永磁体周向宽度和轴向长度、永磁体个数、转子鼓内半径、转子鼓厚度、气隙。约束条件是许用温升、软磁材料饱和磁通量密度和结构几何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对设计模型进行全局优化,获得初步的设计变量优化数值。文中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是有效的,可用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多学科 永磁式缓速器设计优化
下载PDF
农业机械学课程及其实践环节教学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亦其 周清 +2 位作者 黎培辉 李岩舟 杨坚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B06期331-332,共2页
根据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新的课程设置,探讨了农业机械学课程及其相关实践环节教学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农业机械学 人才培养 实践环节
下载PDF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电磁场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亦其 姬长英 +1 位作者 周俊 赵小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28-31,共4页
分析了新型行车辅助制动装置—永磁式缓速器制动机理,提出了永磁式缓速器磁路计算模型,由Maxwell方程导出了导体产生电涡流场定解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对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本文的分析模型和... 分析了新型行车辅助制动装置—永磁式缓速器制动机理,提出了永磁式缓速器磁路计算模型,由Maxwell方程导出了导体产生电涡流场定解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对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本文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式缓速器 磁路 有限元法 电磁场分析
下载PDF
基于Bayes决策的甘蔗种芽完好性检测与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亦其 尹凯 +2 位作者 黄媚章 王小波 罗昭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3,共7页
由于甘蔗种芽的好坏直接影响来年新植甘蔗的出芽率,针对目前甘蔗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无法实现种芽完好性检测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ayes决策的甘蔗种芽完好性分类方法,将甘蔗种芽分为完好与破损2类。首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采集甘蔗种... 由于甘蔗种芽的好坏直接影响来年新植甘蔗的出芽率,针对目前甘蔗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无法实现种芽完好性检测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ayes决策的甘蔗种芽完好性分类方法,将甘蔗种芽分为完好与破损2类。首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采集甘蔗种芽图像,在截取有效的种芽区域图像并提取出包括灰度最大值在内的5个分类特征的基础上,统计种芽区域图像特征值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特征值的曲线分布图,利用这些特征的均匀分布区间占整个分布区间的百分比以及完好和破损2类种芽相应百分比的差值,确定能够简化为均匀分布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分类特征;再结合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将确定的分类特征的类条件概率和先验概率转换为后验概率,通过比较后验概率的大小进行分类;最后选择常见的3个甘蔗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对样本进行种芽完好性分类处理。试验结果显示,3个品种的种芽完好性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2.09%、93.49%和93.02%,破损种芽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8%、97%和96%,该分类方法能够实现甘蔗种芽完好性的分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甘蔗 决策 种芽 完好性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红树林物种无人机监测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亦其 刘琪 +3 位作者 赵建晔 黄文善 孙中宇 乔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6,189,共7页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环境污染等因素红树林的面积日益减少,红树林的保护变得极其迫切且重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树林物种监测方法,以无人机采集红树林待监测区域图像为研究对...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环境污染等因素红树林的面积日益减少,红树林的保护变得极其迫切且重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树林物种监测方法,以无人机采集红树林待监测区域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LeNet-5模型结构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得到的新的网络模型命名为LeNet-5(2)。在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利用Leaky-ReLU激活函数解决模型中容易出现的梯度消失的问题,并且采用dropout技术提高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解决网络模型中容易出现的过拟合问题。利用LeNet-5(2)网络模型对红树林图像进行物种识别并标记,总体识别准确率87.31%,基本映射红树林各类物种的分布情况,预测出图像中4类红树林物种的面积分别为:白骨壤1 578.31 m^2、红海榄162.07 m^2、木榄58.94 m^2、秋茄871.79 m^2。将预测结果与图像中红树林物种的实际分布进行比较,总体上符合四类物种的实际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监测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无人机
下载PDF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电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亦其 姬长英 +1 位作者 黄荣刚 赵小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7-520,共4页
利用ANSYS软件对永磁式缓速器的电磁场进行计算。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材料区和气隙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特性,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数值计算结果误差在8%以内。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细致分析,可深... 利用ANSYS软件对永磁式缓速器的电磁场进行计算。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材料区和气隙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特性,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数值计算结果误差在8%以内。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细致分析,可深入了解其电磁场特性及工作机理,为解决永磁式缓速器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式缓速器 电磁场 数值模拟 测试
下载PDF
基于局部均值的甘蔗茎节识别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亦其 黄体森 +2 位作者 黄媚章 尹凯 王小波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实现甘蔗单芽段蔗种的自动切割,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甘蔗茎节。对甘蔗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以处理后的甘蔗图像为基础,在其HSV颜色空间的H分量上进行阈值分割、数学形态学处理以及最大面积选择,提取中心坐标;再利用矩形模板在G-B色... 为实现甘蔗单芽段蔗种的自动切割,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甘蔗茎节。对甘蔗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以处理后的甘蔗图像为基础,在其HSV颜色空间的H分量上进行阈值分割、数学形态学处理以及最大面积选择,提取中心坐标;再利用矩形模板在G-B色差分量图上以一定步长沿甘蔗中心横坐标移动,计算每一步所覆盖甘蔗的平均灰度值,找到最大平均灰度值对应的位置,最终确定甘蔗茎节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在36组组合试验下,较优组合为:模板宽度为6、步长为6,其识别率为90.77%,平均时间为0.481 539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芽段 蔗种 机器视觉 甘蔗茎节 切割位置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对薇甘菊预处理方法的选取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亦其 李婕 +4 位作者 赵建晔 杨睿 李岩舟 孙中宇 乔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246-249,269,共5页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高光谱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4种预处理方法对薇甘菊高光谱图像进行降低噪声处理,分别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筛选出薇甘菊高光谱识别的最优预处理方法,以实现薇甘菊的快速准确... 以入侵植物薇甘菊高光谱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4种预处理方法对薇甘菊高光谱图像进行降低噪声处理,分别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筛选出薇甘菊高光谱识别的最优预处理方法,以实现薇甘菊的快速准确识别。结果显示,预处理方法为一阶、二阶微分的识别率分别为81.2%和76.92%;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一阶微分+SG平滑的识别率分别为89.74%和87.18%。多次试验得到基于SNV预处理方法的识别率最稳定,即得到最优预处理方法为S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技术 薇甘菊目标识别 特征集选取 BP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甘蔗切割高度检测与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亦其 黄体森 +2 位作者 杨睿 黄文善 王小波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9期81-87,共7页
为实现甘蔗收割机切割高度自动调节与控制,保证收割机实现入土切割,进而减少甘蔗收割时的割茬损失以及降低宿根破头率,提高来年宿根的萌芽率。采用RGB颜色空间的色差分量与Otsu算法对甘蔗图像进行分割;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消除分割后的噪... 为实现甘蔗收割机切割高度自动调节与控制,保证收割机实现入土切割,进而减少甘蔗收割时的割茬损失以及降低宿根破头率,提高来年宿根的萌芽率。采用RGB颜色空间的色差分量与Otsu算法对甘蔗图像进行分割;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消除分割后的噪声;再利用切割点对应于图像中相等的纵坐标值数量最多的位置,以及利用当前被切割甘蔗质心的横坐标最大或最小的特点将未被切割的甘蔗宿根区域剔除的方法,对单根和多根甘蔗(交叉与不交叉)进行特征点的提取;采用极线约束及唯一性约束来完成切割高度特征点的匹配,利用双目视觉测量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确定特征点的空间坐标,进而确定高度。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对桂糖43号(黄绿色)、台糖22号(紫红色)两个品种的平均检测绝对误差分别为2.1mm、1.9mm,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该方法有效、可行,可为甘蔗收割机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高度 色差分割 甘蔗宿根 质心消除
下载PDF
锤片式粉碎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亦其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1,共2页
粉碎机在饲料加工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锤片式粉碎机进行性能试验研究,找出影响锤片式粉碎机工作性能的因素,设计具有通用性广、能耗低、粉碎效果好、结构简单,能适应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的粉碎机。
关键词 锤片式粉碎机 工作性能 试验研究 饲料加工机具 改进设计
下载PDF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电磁场计算、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亦其 姬长英 +1 位作者 黄荣刚 赵小波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2期30-32,共3页
利用ANSYS软件对永磁式缓速器的电磁场进行计算。基于数值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材料区和气隙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特性,并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其电磁场特性及工作机理,同时还对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电磁场进行了参数设计。
关键词 永磁式缓速器 电磁场 数值计算 参数设计
下载PDF
农业工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19
作者 黄亦其 黎培辉 +3 位作者 周清 黄惠兰 杨坚 李岩舟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4年第2期28-29,39,共3页
改革教学模式,创建有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农业工程课程工农结合多元化教学体系,对农业工程课程及相关教学环节的一系列改革,探索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过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 改革教学模式,创建有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农业工程课程工农结合多元化教学体系,对农业工程课程及相关教学环节的一系列改革,探索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过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农业工程人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结合 多元化教学模式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种植于红粘土的木薯块根挖掘作业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望 杨坚 +2 位作者 贾丰云 王秋羽 黄亦其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5-143,共9页
针对种植于红粘土的木薯块根挖掘作业,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的耦合算法及修正的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建立木薯块根挖掘作业耦合计算模型,并进行物理试验验... 针对种植于红粘土的木薯块根挖掘作业,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的耦合算法及修正的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建立木薯块根挖掘作业耦合计算模型,并进行物理试验验证。利用该计算模型对挖掘松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细观上研究挖掘铲的松土机理和块根的变形过程。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方法和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研究挖掘铲结构参数交互作用对牵引阻力、松土效果和块根最大有效应力的影响规律及对挖掘铲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耦合计算模型适用于挖掘作业时土壤产生大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土壤被铲尖抬起,产生弯折、剪切破裂是土壤疏松的主要原因;在挖掘松土过程中,块根受土壤挤压产生弯曲变形。大的入土角和小的翼张角组合、大的入土角和大的铲宽组合、大的铲宽和小的翼张角组合,松土程度大,但小的入土角和小的铲宽组合、大的翼张角和小的铲宽组合,牵引阻力小,且大的翼张角和小的铲宽组合,块根最大有效应力小;挖掘铲结构参数的优组合如下:入土角为28°,翼张角为64°,铲宽为38 cm,其松土程度为20.83 mm,牵引阻力为8 641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块根 挖掘铲 数值模拟 机理 影响 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