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半野生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以及原位保存的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亨履 翁跃进 +1 位作者 张贤珍 陆平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28-33,共6页
1995—1998年对27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研究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形态类型多样、断穗特征稳定,是六倍体小麦中独特的小穗下节位断裂的裸粒型断穗小麦。在性状聚类中,它与栽培小麦各居一群,泾渭分明,明显特点是断穗性强、成熟早、穗密度偏... 1995—1998年对27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研究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形态类型多样、断穗特征稳定,是六倍体小麦中独特的小穗下节位断裂的裸粒型断穗小麦。在性状聚类中,它与栽培小麦各居一群,泾渭分明,明显特点是断穗性强、成熟早、穗密度偏稀,植株较高,千粒重偏低。通过等电聚焦同功酶分析显示,14个生化位点中有10个位点存在遗传多样性;在 RFLP 分子标记中,第3、4、5、6、7同源群表现多态性,但只有在第5、6、7同源群染色体长臂或短臂上与栽培品种存在不同,因而断穗基因可能存在于5S、5L、6L 或7S 染色体之一上。西藏半野生小麦中有4.5%的材料具有中抗和高抗白粉病能力;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均超过对照2~5个百分点。建议在不同海拔的加查县和察隅县建立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原位保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半野生小麦 遗传多样性 研究进展 原位保存
下载PDF
中国薏苡的生态型、多样性及利用价值 被引量:85
2
作者 黄亨履 陆平 +1 位作者 朱玉兴 李英材 《作物品种资源》 1995年第4期4-8,共5页
通过对我国17个省、市、区102份薏苡资源的形态学、生物学、农艺和品质性状鉴定,认为我国薏苡资源丰富多样,可分为南方、长江中下游和北方三个生态型。我国确是世界薏苡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我国薏苡多数品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利用... 通过对我国17个省、市、区102份薏苡资源的形态学、生物学、农艺和品质性状鉴定,认为我国薏苡资源丰富多样,可分为南方、长江中下游和北方三个生态型。我国确是世界薏苡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我国薏苡多数品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生态型 多样性 利用价值
下载PDF
黔南山区薏苡资源的多样性及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黄亨履 崔嵬 +1 位作者 高吉寅 关建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S1期22-27,共6页
黔南山区薏苡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植物学分类可分为2种3变种,其中“小果薏苡”为新分布种。在高原气候驯育下,黔南薏苡具有种仁大,出仁率高以及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直链淀粉、油酸含量较高的特点,是选育良种的宝贵资... 黔南山区薏苡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植物学分类可分为2种3变种,其中“小果薏苡”为新分布种。在高原气候驯育下,黔南薏苡具有种仁大,出仁率高以及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直链淀粉、油酸含量较高的特点,是选育良种的宝贵资源。经IEF电泳分析,栽培种和野生种的酯酶同工酶酶带分别为30和24条,带型众多,小果野生种酶带稀少,是比较原始的种群,由此认为黔南可能是我国薏苡起源中心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多样性 酯酶同工酶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西藏小麦亚种的性状聚类和演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亨履 翁跃进 +5 位作者 张贤珍 陆平 曹永生 贡嘎 洛桑更堆 冬梅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3期42-55,共14页
1995—1998年通过对27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和74份西藏小麦栽培品种在北京、拉萨两地的种植鉴定和性状研究,对17个主要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D^2=11.15位置上分成7类,不同类群中有8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 1995—1998年通过对27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和74份西藏小麦栽培品种在北京、拉萨两地的种植鉴定和性状研究,对17个主要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D^2=11.15位置上分成7类,不同类群中有8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西藏小麦亚种的特征、特性和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是我国西藏特有的高原低纬条件下形成的断穗小麦,其抗病、籽粒品质较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育种和起源演化研究的重要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麦亚种 遗传多样性 性状聚类 演化趋势
下载PDF
西藏小麦的适应性及利用前景
5
作者 黄亨履 陆平 许燕 《作物品种资源》 1994年第2期5-7,18,共4页
作者从考察收集的2000多份西藏小麦资源中,筛选出代表品种48个,于1988~1990年在全国各主要麦区设点联合鉴定。结果表明:西藏小麦品种比较适应海拔较高、生态条件近似西藏的西北春麦区,不少品种有直接利用前景;在沿... 作者从考察收集的2000多份西藏小麦资源中,筛选出代表品种48个,于1988~1990年在全国各主要麦区设点联合鉴定。结果表明:西藏小麦品种比较适应海拔较高、生态条件近似西藏的西北春麦区,不少品种有直接利用前景;在沿海平原及云贵高原冬麦区普遍表现晚熟、秆高,难以直接利用;有一些品种对日长反应迟钝,在南北各地均能正常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适应性 鉴定
下载PDF
西藏碎穗小麦在远缘杂交中可利用性鉴定
6
作者 黄亨履 陆平 《西藏农业科技》 1991年第3期16-18,共3页
引言早在1916年 O.W.Backhouse 便发见了控制小麦与黑麦可杂交性的 kr 基因的存在。Lein 和 krolo 在以后的研究中发现可杂交性主要受 kr<sub>1</sub>kr<sub>2</sub>两个基因控制,而且 kr的作用大千 kr<sub&... 引言早在1916年 O.W.Backhouse 便发见了控制小麦与黑麦可杂交性的 kr 基因的存在。Lein 和 krolo 在以后的研究中发现可杂交性主要受 kr<sub>1</sub>kr<sub>2</sub>两个基因控制,而且 kr的作用大千 kr<sub>2</sub>的作用。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杂交结实率表型直。kr 基因的发现与利用,可以将黑麦作为优良基因体进行种质创新。1987年我所遗传室崔运兴研究了西藏碎穗小麦与黑麦的可杂交性,发现西藏碎小麦与黑小麦的杂交平均结实率达31.1%,最高的是 T—494,达84.7%,T—511—1达79.5%,T473达75%,国内普通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性 种质创新 遗传特性 可利用性 基因控制 配置杂交组合 密穗 矮杆 基因体 大麦品种
下载PDF
西藏小麦资源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
7
作者 黄亨履 陆平 +3 位作者 刘启勇 贡嘎 尼马卓玛 顾茂芝 《西藏农业科技》 1991年第3期1-7,共7页
通过部分西藏小麦种质资源在小麦主要产区的异地鉴定,观察它的生育特性、抗病性和抗逆性、产量及产量性状,以明确西藏小麦的适应性及利用价值,并探索西藏小麦与邻近省小麦的地理亲缘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988~1989年分别在南京、莆田、... 通过部分西藏小麦种质资源在小麦主要产区的异地鉴定,观察它的生育特性、抗病性和抗逆性、产量及产量性状,以明确西藏小麦的适应性及利用价值,并探索西藏小麦与邻近省小麦的地理亲缘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988~1989年分别在南京、莆田、丽江点秋播和在拉萨、甘孜点春播,供试西藏小麦品种48个,各点当地品种2个作对照,共50个品种参试.1990年分别在拉萨、酒泉、西宁、伊宁、克山点春播,从上年48个供试材料中选出38个作为今年供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鉴定 生育特性 粒数 密穗 亩穗数 春麦区 亲缘关系 成穗数 冬麦区 生育后期
下载PDF
西藏小麦资源抗性与品质分析初报
8
作者 黄亨履 陆平 《西藏农业科技》 1991年第3期8-15,共8页
1989~1990年对西藏小麦资源一包括西藏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西藏稀有种小麦三部分.进行抗白粉病性鉴定(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承担)、抗赤霉病性鉴定(由上海农科院植保所承担)、抗旱性鉴定及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分析(由中国农科院... 1989~1990年对西藏小麦资源一包括西藏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西藏稀有种小麦三部分.进行抗白粉病性鉴定(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承担)、抗赤霉病性鉴定(由上海农科院植保所承担)、抗旱性鉴定及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分析(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承担)。反映加工品质的籽粒硬度测定(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承担).各项结果都相当可靠.虽供试仅为一部分材料。但能反应西藏小麦资源的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分析 籽粒硬度 抗白粉病 加工品质 抗旱性鉴定 稀有种 农科院植保所 蛋白质含量 半野生 洛隆
下载PDF
粤北山区蔬菜种质资源考察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植良 黄河勋 +1 位作者 黄亨履 曹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22,共4页
从粤北的平远、龙川、和平、始兴等县考察收集到的 50 2份蔬菜种质资源可划分为 7大类4 3种作物 ,对该种质资源的组成特点及部分种类种质的初步鉴定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并简要地介绍了可供利用的 1 0份蔬菜种质的性状特点。
关键词 粤北山区 蔬菜 种质资源 考察 鉴定
下载PDF
西藏小麦耐盐性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宝生 杨凯 +2 位作者 宋景芝 黄亨履 翁跃进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3种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对161份来源于西藏的小麦材料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其中有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及14份密穗小麦。以普通小麦耐盐品种茶淀红麦和盐敏感品种 P194341为对照。在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中有14份表现为耐盐,占9.5%。14份... 在3种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对161份来源于西藏的小麦材料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其中有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及14份密穗小麦。以普通小麦耐盐品种茶淀红麦和盐敏感品种 P194341为对照。在14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中有14份表现为耐盐,占9.5%。14份密穗小麦中没有发现耐盐材料。在这161份材料中还发现了3份对盐胁迫浓度梯度不敏感的品种。结果表明,我国特有的西藏半野生小麦中蕴藏有丰富的耐盐种质,它们可供小麦耐盐育种用做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小麦 耐盐性 相对生长量
下载PDF
抢救种质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天云 黄亨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6-49,共4页
当前,开发猛进,旱漠化趋剧,全球每8种植物中就有一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物种的丧失对生态安全的破坏是致命的.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从而成为今天的世界资源大国.我国建国以来,采用群众... 当前,开发猛进,旱漠化趋剧,全球每8种植物中就有一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物种的丧失对生态安全的破坏是致命的.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从而成为今天的世界资源大国.我国建国以来,采用群众性收集、补充征集、重点作物考察和重点地区考察等方法,已收集各种作物种质资源35万份,但我国的中西部边远山区仍有大量资源亟待抢救收集和发掘利用.为了继续使这一重要基础性工作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近期目标、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及鉴定利用网络建设等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生物多样性 考察收集 保护利用
下载PDF
西藏小麦资源的性状遗传及利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平 黄亨履 +1 位作者 刘启勇 顾茂芝 《作物品种资源》 1991年第1期11-13,共3页
通过47个地方品种的比较试验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有很高的遗传力和遗传多样性。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产量因素与产量均有较大的选择改良潜力。西藏部分地方品种在中肥... 通过47个地方品种的比较试验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有很高的遗传力和遗传多样性。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产量因素与产量均有较大的选择改良潜力。西藏部分地方品种在中肥条件下表现突出,其中格赫拉、白棒穗、察隅卓、卓骨洛4个品种的产量比对照高10%以上,具有不同的产量结构,分别适合于不同生态条件,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资源 性状遗传 西藏
下载PDF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考察的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庆文 黄亨履 《作物品种资源》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回顾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考察的历史、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深入考察的潜力,并针对考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作物 种质资源 品种资源
下载PDF
川陕黔桂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庆文 黄亨履 +1 位作者 王天云 陆平 《作物品种资源》 1998年第1期5-7,共3页
1991~1995年,对大巴山及川西南和黔南桂西山区62个县(市)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搜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14689份,并入库入圃短期保存。发现了水生薏苡、长圆苎麻两个新分布种、幼果三角形的野生荔枝、微型... 1991~1995年,对大巴山及川西南和黔南桂西山区62个县(市)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搜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14689份,并入库入圃短期保存。发现了水生薏苡、长圆苎麻两个新分布种、幼果三角形的野生荔枝、微型南瓜、小金瓜等11个新类型和野生山龙眼、荆豆等20余个省(区)内新记录种(变种)。经过形态学、细胞学、品质分析和生化标记鉴定,筛选出一批抗性强、品质优的优良地方品种和珍稀种质材料,还对部分有生产潜力的优异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考察 收集 作物
下载PDF
薄层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在小杂粮及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的应用
15
作者 关建平 高吉寅 +1 位作者 宋景芝 黄亨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S1期72-,71,共2页
薄层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在小杂粮及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的应用关建平,高吉寅,宋景芝,黄亨履(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APPLICATIONISO-ELECTROFOCUSINGMETNOD... 薄层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在小杂粮及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的应用关建平,高吉寅,宋景芝,黄亨履(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APPLICATIONISO-ELECTROFOCUSINGMETNODTOANALYSINGTHED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电聚焦电泳 作物种质资源 电泳技术 多样性研究 小杂粮 两性电解质 凝胶 薄层 分析技术 电泳分析
下载PDF
黔南山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太平 黄亨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S1期1-6,共6页
1991~1994年,对黔南山区18个县(市、特区)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搜集到各作物新品种资源4766份,编目4740份,入库3970份,分属66个科,158个属,417个种(亚种)。通过考察,首次发观马... 1991~1994年,对黔南山区18个县(市、特区)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搜集到各作物新品种资源4766份,编目4740份,入库3970份,分属66个科,158个属,417个种(亚种)。通过考察,首次发观马唐属栽培植物“草子”;发现小果薏苡,拟高粱,兵豆,御谷,黍,黑荆树,贵州毛拎,银木荷,川滇金丝桃,中华鹅掌柴等很多新分布种,发现全雌花苎麻,半野生中间型小米,六棱茎苏子,超抗旱苏子,高蛋白低脂肪葵花,高抗寒禾,高产白棒豆,特晚熟朝天椒,从江各桃,兴义二季黄果等特殊材料。通过分析研究,还发现二些作物和作物性状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提出了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考察 作物种质 黔南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