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文献轮廓挖掘大肠癌转移芯片表达谱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仲曦 孙青 +1 位作者 丁彦青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进一步结合文献及已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新的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基因TIAM1和NM2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转移 基因芯片 信息存储 信息检索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六电极人体阻抗测量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仲曦 邓亲恺 +1 位作者 郭云波 王华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前的阻抗分段测量方法是人体成分测量比较精确的办法,但这种测量方法比较复杂、费时较长而且电极费用较高。新方法只需人站在脚踏板上,双手抓住手握架,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对二十四个人采用同一台阻抗测量仪用新方法与旧方法进行对... 目前的阻抗分段测量方法是人体成分测量比较精确的办法,但这种测量方法比较复杂、费时较长而且电极费用较高。新方法只需人站在脚踏板上,双手抓住手握架,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对二十四个人采用同一台阻抗测量仪用新方法与旧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一致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阻抗 人体成分 六电极 测量
下载PDF
水下称重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仲曦 邓亲恺 +1 位作者 高明 王华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0-221,233,共3页
本文自行研制一种新的人体脂肪测量系统(水下称重系统)。该系统用于测量人体的体表体积,精度为100毫升。人体的残余肺活量,需另行测量。该系统可作为人体脂肪测量的定标系统。
关键词 人体脂肪 测量 金标准 水下称重系统 研制
下载PDF
用文献轮廓挖掘鼻咽癌微阵列表达数据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仲曦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8-801,共4页
目的 探索鼻咽癌异常信号通路。方法 根据鼻咽癌微阵列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与基因相关的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根据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根据词的发生频率对... 目的 探索鼻咽癌异常信号通路。方法 根据鼻咽癌微阵列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与基因相关的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根据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根据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结果 基因表达谱的112个差异表达基因聚成16组功能类别:4组暗示EBV感染、6组显示鼻咽癌变过程、2组参与能量代谢、1组提示蛋白的异常磷酸化、2组与其它疾病相关、1组与肌肉组织活性相关。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P53和Rb信号通路的异常在本研究中则未发现。结论 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由特殊的信号通路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信号通路 微阵列 数据挖掘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人体容抗测量的方法与实现
5
作者 黄仲曦 邓亲恺 +1 位作者 郭云波 王华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87-88,共2页
本文根据相位测量电路和阻抗测量电路设计一种人体容抗测量电路。该电路输入阻抗大于 10 MΩ,输出直流信号 ,最小输入信号的电压电阻比是 5 m V/Ω。容抗的测量范围是 :1~ 5 0Ω ,精度是 :0 .1Ω。该电路用于人体容抗的测量 ,精度和稳... 本文根据相位测量电路和阻抗测量电路设计一种人体容抗测量电路。该电路输入阻抗大于 10 MΩ,输出直流信号 ,最小输入信号的电压电阻比是 5 m V/Ω。容抗的测量范围是 :1~ 5 0Ω ,精度是 :0 .1Ω。该电路用于人体容抗的测量 ,精度和稳定度都达到 0 .1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容抗 人体成分 测量 电路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SARS尸检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莉 丁彦青 +14 位作者 车小燕 张庆玲 黄仲曦 王慧君 申洪 李祖国 蔡俊杰 张进华 耿舰 李欣 张文丽 韩慧霞 康伟 杨磊 陆药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 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 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脾、淋巴结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食道粘膜鳞状上皮、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及胃壁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等细胞质内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均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及汗腺细胞内的阳性表达,对研究SARS-CoV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N蛋白单克隆抗体 尸检组织 SARS-COV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
下载PDF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转移相关标签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6
7
作者 冷雷 刘腾飞 +2 位作者 黄仲曦 谢卫兵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鼻咽癌(NPC)淋巴结转移模型,筛选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候选标志基因。方法我们用鼻咽癌5-8F-EGFP细胞株建立了稳定淋巴结转移可视化裸鼠模型,筛选获得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的5-8F-LN鼻咽癌细胞。通过文献数据挖掘获得乳腺癌,... 目的建立稳定的鼻咽癌(NPC)淋巴结转移模型,筛选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候选标志基因。方法我们用鼻咽癌5-8F-EGFP细胞株建立了稳定淋巴结转移可视化裸鼠模型,筛选获得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的5-8F-LN鼻咽癌细胞。通过文献数据挖掘获得乳腺癌,头颈部鳞癌等肿瘤的转移标签基因和淋巴结转移标签基因,结合鼻咽癌5-8F和6-10B细胞株约307个差异性表达基因得到21个重叠的基因,最终分析得到3个可能促进恶性肿瘤转移的高表达基因:ADM,IRF1和CAV1。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在5-8F-EGFP,6-10B-EGFP,5-8F-LN和NP6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IRF1在5-8F-EGFP、6-10B-EGFP和5-8F-LN中的表达远高于在NP69中的表达,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22、0.006);CAV1在5-8F-EGFP中的表达高于其在6-10B-EGFP中的表达(P=0.014);ADM在4种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IRF1可能在鼻咽癌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CAV1在5-8F-EGFP中的相对高表达可能和其高转移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 可视化动物模型 签名基因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尸检组织中SARS-CoV RNA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庆玲 丁彦青 +14 位作者 候金林 贺莉 黄仲曦 王慧君 蔡俊杰 张进华 张文丽 耿舰 李欣 康伟 杨磊 申洪 李祖国 韩惠霞 陆药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道、皮肤、脑、肝、肾、血管、四肢横纹肌组织、骨髓、心脏、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组织的SARS-CoV 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尸检组织多部位(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肺内单核/巨噬细胞、脾脏和淋巴结的单核/巨噬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食道鳞状上皮、胃肠道上皮细胞及胃粘膜壁细胞、皮肤汗腺细胞、大脑神经元细胞、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SARS-CoV在机体的分布情况与冠状病毒受体CD13分布相似;皮肤汗腺、消化道上皮及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对确定SARS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检测 尸检组织 SARS-CoVRNA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 SARS
下载PDF
大样本芯片数据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信号通路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路嘉 叶长生 +6 位作者 黄仲曦 李欣 姚广裕 刘民锋 胡晓磊 董建宇 郭昭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5套亚洲人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367、GSE9309、GSE15852、GSE33447和GSE45255),共获得318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基因... 目的初步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5套亚洲人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367、GSE9309、GSE15852、GSE33447和GSE45255),共获得318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基因差异表达谱和信号通路分析,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对乳腺癌患者癌和癌旁标本,验证其中部分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大样本芯片数据分析显示,436个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出现差异表达,其中上调的有259个,下调的有177个。Pathway分析发现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亚洲人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经荧光定量PCR验证,KRT19、ADIPOQ、CFD、RBP4、LPL、ABCA8、CD36基因表达情况与芯片数据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亚洲人乳腺癌基因差异表达谱特征和所涉及的重要信号通路,其中CD36基因可能与亚洲人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ABCA8基因可能是亚洲人乳腺癌新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亚洲人 基因差异表达谱
下载PDF
鼻咽癌凋亡及增生相关基因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毅波 黄仲曦 +2 位作者 任彩萍 祝斌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5-647,651,共4页
目的筛选及分析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增生相关基因。方法结合GO分类从本实验室已有的鼻咽癌基因芯片数据中筛选异常表达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增生相关基因;根据鼻咽癌发生发展的树模型提示的三个阶段,找出各阶... 目的筛选及分析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增生相关基因。方法结合GO分类从本实验室已有的鼻咽癌基因芯片数据中筛选异常表达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增生相关基因;根据鼻咽癌发生发展的树模型提示的三个阶段,找出各阶段的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增生相关基因;再结合文献进一步分析两种基因在鼻咽癌发生树模型中的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个,其中处于染色体丢失区段的下调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9个(DNASE1L3等)、处于染色体扩增区段的上调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0个(DEDD等)。鼻咽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21个,其中处于染色体丢失区段的下调鼻咽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8个(TUSC2等)、处于染色体扩增区段的上调鼻咽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13个(EMP1等)。处于染色体丢失区段的下调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多参与诱导或调控细胞凋亡;而处于染色体扩增区段的上调鼻咽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多参与正调控细胞增生。结论鼻咽癌可能存在两种发生方式:一种以凋亡受抑为主要原因;另一种以增生过度为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树模型 细胞凋亡 细胞增生
下载PDF
鼻咽癌细胞系候选癌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英 李佳 +1 位作者 黄仲曦 姚开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利用SNP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筛选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中的候选癌基因。方法:SNP芯片检测DNA拷贝数,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个鼻咽癌细胞系与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基因表达水平,Ensembl database将SNP数据、基因... 目的:利用SNP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筛选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中的候选癌基因。方法:SNP芯片检测DNA拷贝数,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个鼻咽癌细胞系与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基因表达水平,Ensembl database将SNP数据、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DNA拷贝数改变数据整合,筛选候选癌基因,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功能。结果:筛选出候选癌基因102个,包含许多功能群,参与各种信号通路。结论:为癌基因的筛选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筛选鼻咽癌细胞系中候选癌基因,对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认识鼻咽癌的发病机制,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SNP芯片 基因表达谱芯片 候选癌基因
下载PDF
构建大肠癌细胞相关基因Nrf3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及其体外转染的初步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强 李晓利 +6 位作者 白雪娟 黄仲曦 崔春平 丁彦青 张金萍 姚开泰 许红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7期7475-7480,共6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思路筛查大肠癌细胞相关基因Nrf3,构建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对体外转染癌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2006-07在南方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及肿瘤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思路筛查大肠癌细胞相关基因Nrf3,构建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对体外转染癌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2006-07在南方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及肿瘤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大肠癌细胞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大肠黏膜各3例,由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提供;大肠癌LoVo细胞系由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提供;肝癌SMMC7721细胞系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lontech公司)。②实验方法:分别应用Excel表、Affymetrix Microarray Suite Software 5.0分析软件和STATA7.0分析软件,对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行交集补集分析、秩和检验及T检验,筛选"最重要的大肠癌细胞差异表达基因&ESTs",差异表达P<0.05,差异倍数>2。应用文献轮廓法进一步分析确定首选研究基因为Nrf3,提取组织样品总RNA,cDNA合成,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回收纯化,插入T载体中,Sal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EGFP-N1载体,获得重组pEGFP-N1-Nrf3质粒。LoVo细胞在体外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小牛血清、100u/mL青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待转染质粒pEGFP-N1-Nrf3与阴性对照质粒pEGFP-N1转染36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候选基因亚细胞定位,FCM分选术观察其在体外对LoVo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同法观察重组pEGFP-N1-Nrf3质粒体外转染对SMMC772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①首选研究大肠癌细胞相关基因的确认: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获得最重要的大肠癌细胞相关基因17个,文献轮廓法进一步确认Nrf3为首选研究基因。②Nrf3基因表达:RT-PCR法检测Nrf3在3例大肠癌细胞组织均有表达,而在与其相配对的正常黏膜中表达较弱或不表达,与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Nrf3在LoVo细胞中有表达。③Nrf3亚细胞定位:重组pEGFP-N1-Nrf3质粒转染的LoVo细胞其绿色荧光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提示Nrf3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内。④Nrf3在体外对癌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36h后与未转染LoVo细胞的空白对照比较,重组pEGFP-N1-Nrf3质粒转染的LoVo细胞S+G2/M期所占比例明显减低,G2/M期下降尤为显著,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Nrf3转染作用于LoVo细胞后,未观察到明显"亚G1"峰(即凋亡峰)的出现。Nrf3体外转染的SMMC7721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与LoVo细胞基本相似。结论:大肠癌细胞相关基因Nrf3在体外能够抑制LoVo细胞、SMMC7721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促使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其生长增殖的同时不影响细胞凋亡,可作为大肠癌细胞候选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 Nrf3 质粒 大肠癌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Nrf3基因对大肠癌LoVo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强 李晓利 +6 位作者 白雪娟 黄仲曦 崔春平 丁彦青 张金萍 姚开泰 许红民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在体外检测Nrf3基因对大肠癌LoVo的生长影响作用。方法:构建其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系,FCM观察其在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候选基因亚细胞定位。... 目的:在体外检测Nrf3基因对大肠癌LoVo的生长影响作用。方法:构建其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系,FCM观察其在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候选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构建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Nrf3。RT-PCR方法检测Nrf3的表达,与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rf3定位于细胞核内。FCM分析显示Nrf3影响下LoVo G2/M+S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G0/G1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证实Nrf3可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促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体外生长。FCM分析显示Nrf3在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凋亡无影响。结论:Nrf3在体外具有抑制大肠癌增殖的功能,对大肠癌的细胞凋亡无影响,为肿瘤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Nrf3 质粒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宫颈癌多阶段多途径演进的树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腾飞 黄仲曦 +1 位作者 尹志华 姚开泰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基于宫颈癌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构建宫颈癌的树模型,探讨宫颈癌发展演进的多途径模式。方法根据收集的58例宫颈癌完整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利用Desper等建立的肿瘤树模型软件平台,构建宫颈癌的树模型。结果宫颈癌树模型提示,有6个非... 目的基于宫颈癌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构建宫颈癌的树模型,探讨宫颈癌发展演进的多途径模式。方法根据收集的58例宫颈癌完整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利用Desper等建立的肿瘤树模型软件平台,构建宫颈癌的树模型。结果宫颈癌树模型提示,有6个非随机的染色体扩增或者缺失事件发生在宫颈癌变过程中:+1q,+3q,+5p,+17q,+20q和+20p,其中+3q和+1q可能是宫颈癌癌变中的重要早期事件;+3q要先于+17q发生,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先后依存关系;而且,+1q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发生的事件;这些扩增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演进密切相关的瘤基因。结论基于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构建的宫颈癌树模型,提示宫颈癌多阶段、多途径的发展演进模式,也为后续宫颈癌相关基因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比较基因组杂交 树模型
下载PDF
病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学农 丁彦青 +1 位作者 申洪 黄仲曦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年第5期57-58,共2页
精品课程建设和申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十几年来病理学教学改革和多媒体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对教学内容、媒体表达、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及教学信息反馈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设计,开发了自主学习型网络教程、炎... 精品课程建设和申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十几年来病理学教学改革和多媒体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对教学内容、媒体表达、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及教学信息反馈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设计,开发了自主学习型网络教程、炎症病理专题网、虚拟解剖病理分析、视频资源库、图片资源库、师生互动交流区、在线考试等较独特模块,构成了体系独特、图文并茂、双语表达、学习层面丰富多彩的病理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体系。利用该系统,倡导网络自主学习,应用肿瘤病理学资源库,推动研究性学习,构成了病理学精品课程的鲜明特色,并荣获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精品课程 网络教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食管癌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构建其进化树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腾飞 黄仲曦 +1 位作者 尹志华 姚开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4-867,共4页
目的:基于食管癌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构建食管癌的树模型,探讨食管癌多基因参与、多途径发展、多步骤演进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收集的78例食管癌完整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利用Desper等建立的肿瘤树模型软件平台,构建了食管癌的树模... 目的:基于食管癌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构建食管癌的树模型,探讨食管癌多基因参与、多途径发展、多步骤演进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收集的78例食管癌完整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利用Desper等建立的肿瘤树模型软件平台,构建了食管癌的树模型。结果:在78例食管癌病人构建的树模型中,有9个非随机的染色体扩增或者缺失事件被选取,即-4p、-9p、-18q、+7p、+8q、+17p、+17q、+20p、+20q等9个非随机事件,+7p、+8q和+20q很可能是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这些扩增或丢失的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演进密切相关的瘤基因或者抑瘤基因。结论:基于比较基因组杂交资料构建的食管癌树模型,提示食管癌多基因参与、多途径、多阶段发展演进模式,也为后续食管癌相关基因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比较基因组杂交 树模型
下载PDF
利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识别人类肿瘤特异性启动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琦 李伟鹏 +1 位作者 黄仲曦 杨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进行识别、预测。方法通过收集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序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序列、非肿瘤启动子序列3种数据集合,利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不同序列集合中的密度求出各位点的对应密度比,确定识...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进行识别、预测。方法通过收集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序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序列、非肿瘤启动子序列3种数据集合,利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不同序列集合中的密度求出各位点的对应密度比,确定识别特征,进行肿瘤特异性启动子的识别。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保证对训练集合90%以上的识别率的情况下,对测试集合的识别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肿瘤 特异性启动子 真核基因
下载PDF
Nrf3基因对肝癌SMMC7721细胞系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利 王强 +6 位作者 白雪娟 黄仲曦 崔春平 丁彦青 张金萍 姚开泰 许红民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24-926,共3页
目的在体外检测Nrf3基因对肝癌SMMC7721的生长影响作用。方法构建其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系,FCM观察其在体外对肝癌SMMC7721细胞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候选基因亚细胞定... 目的在体外检测Nrf3基因对肝癌SMMC7721的生长影响作用。方法构建其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系,FCM观察其在体外对肝癌SMMC7721细胞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候选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Nrf3在肝癌SMMC7721细胞中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rf3定位于细胞核内。FCM分析显示Nrf3影响下肝癌SMMC7721G2/M+S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G0/G1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证实Nrf3可抑制肝癌SMMC7721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促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外生长。FCM分析,未观察到明显的"亚G1"峰(即凋亡峰),提示Nrf3在体外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无影响。结论Nrf3在体外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功能,对肝癌细胞的凋亡无影响,为肿瘤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Nrf3
原文传递
人类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计算机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琦 李伟鹏 黄仲曦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进行预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肿瘤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计算机识别 特异性启动子
下载PDF
应用文献轮廓挖掘技术分析黑斑息肉综合征差异表达基因
20
作者 戴益琛 黄仲曦 +2 位作者 宋于刚 谢军培 曾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85-386,479,共3页
目的探索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特异性相关基因。方法根据PJS基因谱表达系列,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 目的探索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特异性相关基因。方法根据PJS基因谱表达系列,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结果从PJS患者的特异差异表达基因谱中得到270个已知基因名称的差异表达基因,从聚类结果看,是与"遗传"和"先天缺陷""肿瘤""肌肉""突变"关系密切的基因聚在一起,包括了COL6A2和COL6A3两个基因。结论COL6A2和COL6A3可能是PJS特异性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微阵列 数据挖掘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