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轮式日粮混合机叶板结构优化设计
1
作者 王学良 董奥辉 +3 位作者 黄会男 张冰倩 程大鹏 田辉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6,共10页
试验旨在对有效容积为0.5 m^(3)的转轮式日粮混合机的叶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混合均匀性。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整机模型,通过改变搅拌架叶板形状的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分别将优化前后的模型导入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利用E... 试验旨在对有效容积为0.5 m^(3)的转轮式日粮混合机的叶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混合均匀性。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整机模型,通过改变搅拌架叶板形状的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分别将优化前后的模型导入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利用EDEM软件进行离散元仿真分析;并搭建台架试验,通过叶板所承受最大转矩及离散系数两个评价指标来验证优化的可行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叶板形状优化后最大应力较优化前下降40.38%;最大结点位移较优化前下降40.42%;对优化前后的转轮式日粮混合机进行离散元仿真,计算优化前后的离散系数。从整体数据上看,优化后结构的离散系数较小,即优化后日粮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更高,且进行台架试验得出的结果符合上述分析。得出优化后结构的刚度和混合均匀性均优于优化前,验证了结构优化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式日粮混合机 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离散元分析 离散系数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现代工程图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2
作者 刘晓潺 田辉 +2 位作者 丁攀 黄会男 肖亚涛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目的】“现代工程图学”是一门工科基础课,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现代工程图学”改革的重难点。【方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实施和持续改进... 【目的】“现代工程图学”是一门工科基础课,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现代工程图学”改革的重难点。【方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实施和持续改进三个环节,建立“现代工程图学”课程思政体系,并与其他教学方法巧妙融合,开展教学设计实践。基于以上理念和方法,设计了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案例。【结论】教学实践表明,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烟秆弯曲和拉伸力学特性初探
3
作者 韩硕 刘园 +9 位作者 吴疆 李倩 刘流 李连豪 胡兵 马留威 张振 刘炳旭 朱晨辉 黄会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期1-4,9,共5页
烟田机械化拔秆是实现烟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烟秆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烟田机械化拔秆方式的选择。该文通过对烟草秸秆进行弯曲和拉伸试验,初步探析烟秆在受力过程中,随着形变量的不断增大,力的变化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高度越高,破... 烟田机械化拔秆是实现烟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烟秆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烟田机械化拔秆方式的选择。该文通过对烟草秸秆进行弯曲和拉伸试验,初步探析烟秆在受力过程中,随着形变量的不断增大,力的变化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高度越高,破坏所需要的载荷越小。分析弯曲特性,最大破坏载荷为1.54 kN;分析拉伸特性,拉断1/2烟秆所需的最大拉力为2.62 kN。研究结果对烟田拔秆配套装置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力学特性 弯曲 拉伸
下载PDF
多功能烟草田间管理一体机底盘优化设计
4
作者 刘园 程玉渊 +5 位作者 牛莉莉 马宇 吴疆 李连豪 朱晨辉 黄会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针对现有烟草田间管理机械体积大、质量大、移动不灵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走式烟草田间管理一体机底盘,通过对车架、转向机构及底盘液压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车架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底盘降低了车体质量,使传动更平稳、响应... 针对现有烟草田间管理机械体积大、质量大、移动不灵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走式烟草田间管理一体机底盘,通过对车架、转向机构及底盘液压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车架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底盘降低了车体质量,使传动更平稳、响应更迅速、安装更便捷、移动更灵活、布置更紧凑,为烟草打顶抑芽机械底盘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田间管理机 底盘 液压系统 转向机构
下载PDF
烟草打顶抑芽收集装置的设计
5
作者 刘园 牛莉莉 +5 位作者 吴疆 刘流 程玉渊 李连豪 朱晨辉 黄会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5期23-27,共5页
烟草种植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产量与烟叶质量、烟草打顶抑芽的及时性和完成度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使用人工打顶抑芽,作业繁琐、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设计了一款烟草打顶抑芽收... 烟草种植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产量与烟叶质量、烟草打顶抑芽的及时性和完成度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使用人工打顶抑芽,作业繁琐、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设计了一款烟草打顶抑芽收集装置。该装置由打顶装置、抑芽剂喷施装置、悬挂系统组成。经过SolidWorks建模并分析,并于河南南阳的试验基地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为打顶准确率98%,抑芽剂喷施准确率94.5%,顶芽收集率94.1%,烟株损失率小于5%。该装置能够更好地解决人工打顶抑芽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高效率、低损伤率去除烟草顶芽,为打顶抑芽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打顶机 抑芽 SolidWorks建模
下载PDF
电动履带自走式烟苗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与田间试验
6
作者 吕志军 黄会男 +9 位作者 吴疆 刘园 牛莉莉 马宇 李冬冬 张静 李连豪 朱晨辉 荆文卓 付自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127-130,共4页
为解决烟苗移栽劳动强度大、井窖成穴机械与栽植机械未能实现一体化作业等问题,以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提出了一种电动履带自走式烟苗移栽机。根据移栽机构的工作原理,结合移栽农艺要求设定优化目标,基于Visual Basic 6.... 为解决烟苗移栽劳动强度大、井窖成穴机械与栽植机械未能实现一体化作业等问题,以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提出了一种电动履带自走式烟苗移栽机。根据移栽机构的工作原理,结合移栽农艺要求设定优化目标,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得到了一组较优的移栽机构参数。据此,对机构进行了二维设计和三维建模,通过ADAMS 2022等软件完成了井窖成穴轨迹仿真试验,并进行了物理样机加工与装配。同时,开展了整机的田间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株距、井窖深度和注水量等指标均满足烟苗移栽农艺要求,验证了机构理论设计的正确性,将推动烟叶移栽机械化升级,助力烟区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苗 移栽机 关键部件 田间试验
下载PDF
指夹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导种投送运移机理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金武 唐汉 +3 位作者 王金峰 沈红光 冯鑫 黄会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7,46,共10页
为研究指夹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籽粒投送运移规律,提高排种器导种性能,建立了导种投送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运移稳定性及投送落种轨迹的影响。采用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工作转速和倾斜角对排种均匀稳定性... 为研究指夹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籽粒投送运移规律,提高排种器导种性能,建立了导种投送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运移稳定性及投送落种轨迹的影响。采用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工作转速和倾斜角对排种均匀稳定性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 6.0.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优化分析得到其最佳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镜面反射成像原理,搭建了排种轨迹测定试验台,结合高速摄像与图像目标追踪技术对落种籽粒轨迹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作转速为15~45 r/min、倾斜角为0°工况下,籽粒正面轨迹及侧面轨迹的水平位移随工作转速增加而增加,株距变异系数随工作转速增加而降低;当工作转速大于35 r/min时,籽粒轨迹及落点位置分布逐渐离散,株距变异系数明显增加,其正面水平位移稳定在12.9~14.3 mm内,侧面水平位移稳定在3.7~4.8 mm内,平均株距变异系数为15.13%。在工作转速为30 r/min、倾斜角为-12°~12°工况下,轨迹投种角随倾斜角的增加而减小,其整体角度稳定在66.4°~79.6°内。该研究为优化设计指夹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关键部件及配套导种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指夹式精量排种器 导种投送 机理 试验
下载PDF
1DSZ-350型悬挂式水田单侧旋耕镇压修筑埂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金武 唐汉 +3 位作者 王金峰 林南南 黄会男 赵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7,共13页
为提高水田筑埂作业质量与效率,减轻作业劳动强度,结合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研究设计了1DSZ-350型悬挂式水田单侧旋耕镇压修筑埂机。阐述分析了机具整体设计方案与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偏牵引悬挂仿形调节系统、旋耕筑埂深度可调... 为提高水田筑埂作业质量与效率,减轻作业劳动强度,结合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研究设计了1DSZ-350型悬挂式水田单侧旋耕镇压修筑埂机。阐述分析了机具整体设计方案与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偏牵引悬挂仿形调节系统、旋耕筑埂深度可调式传动总成、旋耕集土刀辊总成和镇压筑埂圆盘总成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为获得修筑埂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以机具前进速度和旋耕工作转速为试验因素,田埂平均坚实度和高度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台架试验,运用Design-Expert 6.0.10软件建立因素与指标间数学模型,采用多目标参数优化确定机具最佳作业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1.33 km/h,旋耕工作转速为525 r/min时,筑埂作业性能最优,满足旋耕集土及镇压筑埂要求,其所筑田埂平均坚实度为2 160 k Pa,高度变异系数为4.01%。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作业性能稳定,所筑田埂质量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筑埂作业要求。该研究为水田机械化筑埂机具的创新研发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水田 修筑埂机 旋耕 镇压
下载PDF
悬挂式水田单侧修筑埂机数值模拟分析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金武 唐汉 +3 位作者 王金峰 黄会男 林南南 赵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80,共9页
为提高水田机械田埂修筑质量,探索各工作参数对悬挂式水田单侧修筑埂机作业性能的影响,依据离散元法建立机械部件-土壤间作用模型,运用EDEM软件对机具旋耕切削集土和镇压筑埂成型阶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机具作业质量和功耗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提高水田机械田埂修筑质量,探索各工作参数对悬挂式水田单侧修筑埂机作业性能的影响,依据离散元法建立机械部件-土壤间作用模型,运用EDEM软件对机具旋耕切削集土和镇压筑埂成型阶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机具作业质量和功耗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影响筑埂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技术,以机具前进速度、旋耕工作转速和旋耕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田埂坚实度和作业功耗为试验指标,采用多目标变量优化方法建立因素与指标间数学模型,运用Design-Expert 6.0.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机具综合作业性能的主次因素为机具前进速度、旋耕入土深度、旋耕工作转速;当机具前进速度、旋耕工作转速和旋耕入土深度分别为0.3 m/s、470 r/min和200 mm时,机具作业性能较理想,田埂坚实度和作业功耗分别为1 890.0 kPa和30.07 kW,其功耗较优化前降低9.93 kW。经土槽台架试验验证,台架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结果基本一致,田埂坚实度和作业功耗相对误差分别为4.26%和5.11%,满足水田修筑埂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修筑埂机 旋耕镇压 数值分析 性能优化
下载PDF
生猪养殖设施工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德福 黄会男 +2 位作者 张洪建 刘建禹 董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4,共14页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随着生猪养殖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对生猪养殖设施工程技术的需求日渐增加。为了向生猪养殖业发展提供参考与支持,对生猪养殖关键设施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对猪...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随着生猪养殖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对生猪养殖设施工程技术的需求日渐增加。为了向生猪养殖业发展提供参考与支持,对生猪养殖关键设施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对猪舍、育仔、饲喂、粪污处理设施工程环节进行研究与发展分析。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适合国情的生猪养殖设施工程技术体系,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生猪养殖设施工程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养殖设施工程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养殖工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较低,关键养殖设施工程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体系不健全,养殖设施配套性差,养殖机械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较低等问题。建立健全的生猪养殖设施工程技术的研究体系,加强养殖、饲料、设施工程、资源环境等方面相互融合与协作、深入与系统的研究,开展适于我国南北方配套应用的生猪养殖设施与设备研发,实现生猪养殖过程的健康/福利化、生态化、自动化及至智慧化,将是我国生猪养殖设施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设施 工程
下载PDF
液肥深施机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金武 周文琪 +3 位作者 白海超 王金峰 黄会男 王忠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111,共7页
针对深施型液态施肥机分配器工作效率低及液肥能量损失大问题,设计了与斜置式扎穴机构相配套的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为了避免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与斜置式扎穴机构之间连接的软管发生缠绕,采用双行星轮-内齿圈组合机构的传动原理... 针对深施型液态施肥机分配器工作效率低及液肥能量损失大问题,设计了与斜置式扎穴机构相配套的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为了避免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与斜置式扎穴机构之间连接的软管发生缠绕,采用双行星轮-内齿圈组合机构的传动原理,并根据斜置式扎穴机构喷肥针肥路接口的运动特性,确定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各组件的传动比;为满足喷肥针入出土即刻喷肥特性,进行了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空间凸轮的设计,得到相应的结构参数:推程运动角31.8°、回程运动角25.6°、平均圆柱半径100 mm、行程最大值6 mm。对行星轮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行星轮的运动轨迹方程。进行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性能试验,记录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与斜置式扎穴机构每次间隔旋转45°时的输肥软管运动状态,验证软管会否发生缠绕;以液压泵压力为影响因子,分别测得不同水平下每5 s内的施肥量,求得喷肥针与液压泵出口处的流速,并得到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液肥能量损失值及节能损失规律,分配装置具有高效率的喷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施型液态施肥机 供肥分配装置 运动学分析 性能试验
下载PDF
SYJ-3深施型斜置式液肥穴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文琪 肖红 +3 位作者 刘子铭 王金武 黄会男 王傲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6,共9页
针对深施型液肥穴施肥机存在损伤作物、穴口宽度大和喷肥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深施型斜置式液肥穴施肥机。基于斜置式扎穴和参数反求求解设计思想,借助人机交互平台,设计关键部件扎穴机构,优化了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分析了喷肥针... 针对深施型液肥穴施肥机存在损伤作物、穴口宽度大和喷肥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深施型斜置式液肥穴施肥机。基于斜置式扎穴和参数反求求解设计思想,借助人机交互平台,设计关键部件扎穴机构,优化了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分析了喷肥针进肥接口运动轨迹。根据喷肥针入土、出土喷肥技术特点,运用差动轮系传动和空间凸轮机构的组合传动形式,设计了关键部件液肥分配机构,减少了输肥管路复杂的连接配置,构建了出肥软管接口运动模型,解析了满足于进肥软管接口协同运动机理。进行了深施型斜置式液肥穴施肥机田间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扎穴性能优越,肥料喷射均匀,对作物的机械损伤小,穴口宽度、作物损伤率、施肥量和施肥深度分别为45.0 mm、0.3%、28.5 m L/次和102 mm,各项指标与前期设计差异较小,且符合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肥 穴施肥机 斜置式扎穴机构 液肥分配机构 差动轮系机构
下载PDF
单侧筑埂机镇压筑埂装置工作动力学参数测试与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金峰 林南南 +3 位作者 王金武 黄会男 沈红光 杨文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6,104,共7页
为获得筑埂作业时土壤对其关键部件镇压筑埂装置的作用力,以1DSZ-350型悬挂式水田单侧旋耕镇压修筑埂机筑埂装置为研究载体,采用应变传感器设计了镇压筑埂装置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并搭建动力学测试试验台。对镇压筑埂装置的工作参数进... 为获得筑埂作业时土壤对其关键部件镇压筑埂装置的作用力,以1DSZ-350型悬挂式水田单侧旋耕镇压修筑埂机筑埂装置为研究载体,采用应变传感器设计了镇压筑埂装置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并搭建动力学测试试验台。对镇压筑埂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测试,以镇压筑埂装置前进速度和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田埂成型过程中土壤对弹性羽片作用力和田埂坚实度为性能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获得弹性羽片受土壤作用力、田埂坚实度与镇压筑埂装置前进速度、转速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镇压筑埂装置转速一定时,随着机具前进速度的增加,土壤对弹性羽片作用力平均值增大,田埂坚实度减小,变化范围分别为:2 838.1~5 695.2 N和2 250~1 680 kPa;当机具前进速度一定时,随着镇压筑埂装置转速的增加,土壤对弹性羽片的作用力平均值与所筑田埂坚实度均增大,变化范围分别为:3 203.8~5 990.3 N和1 460~2 180 kPa。经试验验证,工作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符合实际要求,为类似结构装置的相关参数测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埂机 镇压筑埂装置 动力学测试 试验
下载PDF
保育猪饲喂器设计与排料性能试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会男 王德福 +2 位作者 李百秋 张军峰 李佳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162,共9页
为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改善保育猪饲喂器排料均匀性及单位时间内排料量,在保证饲料以整体流方式排料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保育猪饲喂器。阐述了总体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出料口盘和排料拨片进行了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以影... 为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改善保育猪饲喂器排料均匀性及单位时间内排料量,在保证饲料以整体流方式排料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保育猪饲喂器。阐述了总体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出料口盘和排料拨片进行了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以影响饲喂器排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试验因素,以饲喂器排料均匀性指标变异系数和排料能力指标流量为评价指标,应用EDEM软件进行虚拟正交试验,并基于Design-Expert 8.0.10软件对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主轴转速、出料口直径、斗壁倾角和充满系数分别为45 r/min、110 mm、65°和65%时,变异系数和流量分别为3.96%和165.93 g/s。依据以上优化参数研制饲喂器,并经试验表明:颗粒饲料流动方式为整体流;变异系数为3.62%,流量为149.13 g/s,饲槽内颗粒饲料分布均匀且排料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饲喂器 优化设计 性能试验
下载PDF
桨叶式日粮混合机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德福 党春雪 +1 位作者 黄会男 刘朝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为了促进全混合日粮(简称日粮)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设计了一种桨叶式日粮混合机,并对该混合机进行了性能试验与参数优化。利用桨叶式日粮混合试验装置,对混合室内日粮的混合过程进行分析,将混合室内日粮分布区域划分为积料区、提料区、... 为了促进全混合日粮(简称日粮)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设计了一种桨叶式日粮混合机,并对该混合机进行了性能试验与参数优化。利用桨叶式日粮混合试验装置,对混合室内日粮的混合过程进行分析,将混合室内日粮分布区域划分为积料区、提料区、滑落区和塌落区,各区域混合方式为:积料区与提料区主要发生剪切混合与对流混合,滑落区与塌落区以较强剪切混合与扩散混合为主;以混合时间、转子转速和桨叶安装角为试验因素,以变异系数与净功耗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获得了该机试验因素对混合均匀度及净功耗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65%时,最优参数组合为:混合时间5.3 min、转子转速8.6 r/min、桨叶安装角34°,对应的变异系数为7.01%、净功耗为51.02 kJ。该日粮混合机满足日粮的混合要求,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混合机 桨叶式 机理分析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理论力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16
作者 黄会男 周培林 +4 位作者 袁志华 商俊娟 刘晓潺 肖亚涛 丁攀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8-50,共3页
文章分析了“理论力学”课程传统授课模式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性强、课时少、内容多、乏味枯燥等问题,提出“理论力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超星学习通和大学生慕课平台自主观看视频提前预习,进行网上提交作业以及生生互评,实现... 文章分析了“理论力学”课程传统授课模式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性强、课时少、内容多、乏味枯燥等问题,提出“理论力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超星学习通和大学生慕课平台自主观看视频提前预习,进行网上提交作业以及生生互评,实现自主学习。同时线下的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保证师生间的学术交流,从而提高“理论力学”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培养本科生工程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力学 辅助网络教学平台 混合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教学竞赛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17
作者 黄会男 郭容男 +2 位作者 田辉 赵宁 刘晓潺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3期17-18,共2页
结合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竞赛,从教学设计方案、说课环节、课堂教学、教学改进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竞赛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洪建 王德福 +2 位作者 孔凡婷 刘朝贤 黄会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针对现有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存在适应性、生产率和分离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该机主要由除叶、分展、剥瓤等机构组成,组合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方式设计除叶机构,组合切割剥瓤与下抛原理... 针对现有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存在适应性、生产率和分离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该机主要由除叶、分展、剥瓤等机构组成,组合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方式设计除叶机构,组合切割剥瓤与下抛原理设计剥瓤机构,并利用其试验平台,以影响其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试验因素,分别以除叶率、瓤残留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弹簧线径、喂入辊喂入线速度和除叶辊转速分别为1.4 mm,1 m·s^-1和700 r·min^-1时,除叶率可以控制在较优范围;当切刀数量、顶板与切刀间隙、剥瓤辊转速和切刀安装角度分别为6把,1.8 mm,780 r·min^-1和45°时,瓤残留率可以控制在较优范围.根据以上优化参数进行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的研制与试验,结果表明:除叶率为97.5%,瓤残留率为2.8%,且外皮完整,瓤粒均匀,满足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机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机械 玉米秸秆 皮瓤叶 机构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猪用饲喂器拨片式供料装置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
19
作者 刘朝贤 王德福 +2 位作者 黄会男 党春雪 张洪建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1-670,共10页
为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业应用的饲喂器的工作性能,对设计的一种猪用饲喂器拨片式供料装置进行了机理分析与试验.通过对其主要结构的理论分析以及离散元模拟仿真,确定杆绳斜置式破拱单元和拨片式排料单元的结构.在实现稳定排料基础上,以影... 为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业应用的饲喂器的工作性能,对设计的一种猪用饲喂器拨片式供料装置进行了机理分析与试验.通过对其主要结构的理论分析以及离散元模拟仿真,确定杆绳斜置式破拱单元和拨片式排料单元的结构.在实现稳定排料基础上,以影响其排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试验因素,以排料速率和排料均匀性(以变异系数表示)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获得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杆绳斜置式破拱单元实现了料斗内颗粒饲料连续、稳定排料;在填充率为80%,且拨片转速为55.5 r·min^(-1)、出口间距为14.5 mm、排料段最大后倾角为31.5°时,对应排料速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166.75 g·s^(-1)和4.39%;饲槽内颗粒饲料分布均匀,饲喂器排料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喂器 破拱单元 排料拨片 排料性能 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