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瑶医具有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老班药”药物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延 周红海 +3 位作者 蔡毅 何心愉 陈龙豪 黄伟恩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6-811,共6页
目的:挖掘整理具有治疗骨伤科疾病功效的瑶医“老班药”的药物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出《实用瑶医学》中记载的具有治疗骨伤科疾病功效的“老班药”,对其基原植物分类特点、入药部位、性味、风打属性、功效主治等进行统计... 目的:挖掘整理具有治疗骨伤科疾病功效的瑶医“老班药”的药物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出《实用瑶医学》中记载的具有治疗骨伤科疾病功效的“老班药”,对其基原植物分类特点、入药部位、性味、风打属性、功效主治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101味“老班药”,分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涉及48个科80个属的植物;大多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主要属于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药性多为温性和平性,药味以苦、辛味和苦味为主;功效主治多为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各类药物表现出各自独有的特点。结论:具有治疗骨伤疾病功效的瑶医“老班药”药物来源丰富,与中医药相比既有一定联系又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值得深入探寻其规律,以便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瑶医“老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医 老班药 骨伤科 药物特点
原文传递
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杨竣 周红海 +3 位作者 黄伟恩 李季霖 陆庆旺 李东阳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1期84-85,97,共3页
经筋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医经典与经络理论的角度分析,探讨经筋的属性、经筋的生理、病理及其与经络间的关系,从经筋角度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效果,为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治疗腰椎间盘... 经筋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医经典与经络理论的角度分析,探讨经筋的属性、经筋的生理、病理及其与经络间的关系,从经筋角度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效果,为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筋 经络 理论探讨 疗效
下载PDF
运用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取穴规律聚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敬燊 周红海 +2 位作者 陈龙豪 陆延 黄伟恩 《广西中医药》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运用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取穴规律。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检索2009~2019年运用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统... 目的:总结近年来运用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取穴规律。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检索2009~2019年运用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统计所有耳穴并进行频次汇总,再使用SPSS 25.0将耳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频次分析可知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共31个,耳廓穴位26个,耳背穴位5个,使用总频次187次,累积频次13856次;聚类分析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腰椎,坐骨神经,神门,皮质下,肾,骶椎,肝;其余穴位归为第二大类。结论:运用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取穴配伍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它不仅跟中医的病因病位有关,而且跟症状处理和辨经治疗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规律
下载PDF
50种骨伤科中成药用药规律和特色简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红海 宋晓动 +4 位作者 胡梦婷 田君明 朱顺昌 黄伟恩 冯敬燊 《广西中医药》 2019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骨伤科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和特色。方法:运用频数计算方法对市场上流通的50种骨伤科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性味、药物归经、组方原则、剂型进行相关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1)50种市售骨伤科中成药中,内服药共40种,包括丸剂、胶囊剂... 目的:分析骨伤科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和特色。方法:运用频数计算方法对市场上流通的50种骨伤科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性味、药物归经、组方原则、剂型进行相关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1)50种市售骨伤科中成药中,内服药共40种,包括丸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外用药共10种,包括膏剂、酊剂、药酒、散剂。(2)50种中成药包含中药材72种,其中植物药56种(77.8%)、动物药6种(8.3%)、人工合成药物(人工麝香等)4种(5.6%)、矿物药3种(4.2%)、树脂类3种(4.2%)。(3)排在前6位高频药物是没药、乳香、当归、红花、三七、骨碎补;所有药物的药性以温性比例最高(53.2%),而药物的“味”以辛、苦为主(58.1%、54.9%),归经以入肝、脾、肾经为主(76.0%、52.4%、29.5%)。(4)所有药物的功能作用以活血化瘀(62.0%)、消肿止痛(38.0%)、祛风除湿(34.0%)为主,主要治疗疾病与病症种类有骨软组织挫伤、骨折、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结论:中医骨伤科常用中成药制剂以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类中药组方为主,高频药物为没药、乳香、当归、红花、三七、骨碎补等;中药性味以辛、温、苦为主,多入肝脾肾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 中成药 归经 性味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PHILOS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游 雷云 黄伟恩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联合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5月广西骨伤医院骨一科收治的3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MIPPO联合PHILOS钢板,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联合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5月广西骨伤医院骨一科收治的3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MIPPO联合PHILOS钢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9~1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0个月,平均8.4个月;手术时间45~10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50~130 mL,平均90 mL。术后X线片示:36例骨折复位满意,1例复位欠佳。无切口感染、螺钉松动或穿出、钢板断裂以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以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估疗效:优33例,良2例,差2例。结论:MIPPO术式联合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好、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PHILOS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德育工作中的因果逻辑
6
作者 温健 田君明 黄伟恩 《低碳世界》 2019年第10期282-283,共2页
本文从立德树人中“立德”的首要任务出发,阐述“德”的三个维度;梳理“德”的因果逻辑;总结人才培养当中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启发。主要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多关注“德”形成的因果逻辑,以有利于“德”的维持与延续。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品德 因果逻辑
下载PDF
壮、瑶、苗骨伤科用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红海 徐毅高 +2 位作者 何心瑜 胡梦婷 黄伟恩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60-62,共3页
少数民族医药为各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人文和自然环境不同,各民族的医药理论及治疗方法各有特点[1]。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也居住在湖南、广东、贵州的山坡河谷地带。瑶族、苗族是我国人口超过2... 少数民族医药为各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人文和自然环境不同,各民族的医药理论及治疗方法各有特点[1]。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也居住在湖南、广东、贵州的山坡河谷地带。瑶族、苗族是我国人口超过2百万的少数民族,历史代表性强。瑶族在广西、湖南、广东等各省山区都有聚集,苗族主要聚居在桂西及云贵高原边缘,这些民族的骨伤科实践历史悠久,故本文对此三个少数民族骨伤科的用药理论及用药规律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 用药理论 壮族 瑶族 苗族 民族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国医大师韦贵康“调神”理念简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红海 黄伟恩 +2 位作者 陆延 韦坚 韦贵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94-4697,共4页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临证55年,形成了其鲜明的诊疗特色,注重形神共治,在治疗筋骨疾病时,非常注重“调神”理念,尤其擅用手法调神,“调神”是韦贵康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经分析,韦教授的“调神”理念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局部分拨...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临证55年,形成了其鲜明的诊疗特色,注重形神共治,在治疗筋骨疾病时,非常注重“调神”理念,尤其擅用手法调神,“调神”是韦贵康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经分析,韦教授的“调神”理念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局部分拨法中的调神、头面部按摩的调神、整体正脊的调神、韦氏奇穴调神及诊治过程中的医患结合调神。调神与中医理论的“心神”、气血、督脉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神 筋骨病 脊柱 韦贵康 手法 国医大师 经验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黄伟恩 周红海 +2 位作者 朱顺昌 宋晓动 冯敬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83-85,88,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急慢性下腰痛为主要症状。该病的病程一般较长,轻者功能受限,重者卧床不起,生活难自理,原有的生活节律被破坏,因此产生一系列负面的情绪,如悲伤、焦虑、抑郁、恐惧及躯体化症状等,这些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急慢性下腰痛为主要症状。该病的病程一般较长,轻者功能受限,重者卧床不起,生活难自理,原有的生活节律被破坏,因此产生一系列负面的情绪,如悲伤、焦虑、抑郁、恐惧及躯体化症状等,这些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还会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心理 干预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脊柱整体性理论与临床相关研究概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晓动 周红海 +3 位作者 朱顺昌 黄伟恩 冯敬燊 田君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4-1138,共5页
在中医整体理论思想指导下,文章从文献研究角度,梳理了与脊柱整体性思想相关理论和临床研究、临床病历观察和假说提出及现代力学方面研究并进行摘录、探索、分析,从而提高整体性观念在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意义的认识。以期通过探讨整体性... 在中医整体理论思想指导下,文章从文献研究角度,梳理了与脊柱整体性思想相关理论和临床研究、临床病历观察和假说提出及现代力学方面研究并进行摘录、探索、分析,从而提高整体性观念在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意义的认识。以期通过探讨整体性观念在脊柱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深化中医整体观思想在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为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整体性 综述
原文传递
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庆旺 周红海 +2 位作者 田君明 黄伟恩 宋晓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0-896,共7页
孕产妇发生耻骨联合分离的概率是1/300~1/30000,而英格兰孕产妇的发病率约2.8%,挪威的发病率高达37.5%,发病似乎具有一定的区域性[1-3]。妊娠期妇女的耻骨联合生理性增宽达3~7 mm,当分离程度>10 mm时,可能出现疼痛症状,即可诊断为耻... 孕产妇发生耻骨联合分离的概率是1/300~1/30000,而英格兰孕产妇的发病率约2.8%,挪威的发病率高达37.5%,发病似乎具有一定的区域性[1-3]。妊娠期妇女的耻骨联合生理性增宽达3~7 mm,当分离程度>10 mm时,可能出现疼痛症状,即可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4,5])。胡芬娜等^([6])报道耻骨联合分离的孕产妇再次妊娠其复发风险可达68%~85%。该病的发病率地域性差异及严重程度可能与不同国家诊断标准的不同有关。本病并发症可有骶髂关节炎^([7]),尤其是有过耻骨联合切开分娩手术史患者^([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联合分离 妊娠期妇女 骶髂关节炎 再次妊娠 诊断标准 复发风险 孕产妇 疼痛症状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不同置针方式固定治疗严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游 刘萌 +1 位作者 廖俊城 黄伟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20-2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置针方式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科治疗的17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成A,B,C及D四组:A组,单纯交叉克氏针固定(39例);B组,内侧2... 目的:比较不同置针方式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科治疗的17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成A,B,C及D四组:A组,单纯交叉克氏针固定(39例);B组,内侧2枚外侧1枚克氏针固定(44例);C组,外侧2枚内侧1枚克氏针固定(46例);D组,双交叉克氏针固定(41例)。根据患儿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肢的Flynn评分及HSS评分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根据Flynn评分优良率比较,C组>B组>D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8,P=0.042)。HSS评分优良率比较,C组>B组>D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0,P=0.015)。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外侧2枚内侧1枚克氏针固定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交叉克氏针固定,与内侧2枚外侧1枚克氏针固定、双交叉克氏针固定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置针方式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传统运动疗法防治脊柱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顺昌 周红海 +2 位作者 黄伟恩 宋晓动 冯敬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86-88,共3页
脊柱疾病往往都有脊柱的椎体、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结构受损或平衡失调,产生炎症刺激而引起的系列症状。运动疗法可以通过动作锻炼.调节机体骨关节与肌肉,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 传统运动疗法 脊柱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