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CT联合血清PIVKA-Ⅱ、NDRG4诊断卵巢癌效能
1
作者 梁俊明 黄健威 符立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究双能CT联合血清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抑癌基因N-myc下游调节因子4(NDRG4)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2023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05例为卵巢癌组,同期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00例为... 目的:探究双能CT联合血清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抑癌基因N-myc下游调节因子4(NDRG4)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2023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05例为卵巢癌组,同期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00例为良性组,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双能CT检查,测量双能CT参数标准化碘浓度(NIC)和能谱曲线斜率(k)值,检测血清PIVKA-Ⅱ、NDRG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双能CT参数联合血清PIVKA-Ⅱ、NDRG4的诊断卵巢癌价值;Pearson法分析血清PIVKA-Ⅱ、NDRG4与双能CT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良性组、卵巢癌组NIC、k值、血清PIVKA-Ⅱ水平依次升高,NDRG4依次降低;双能CT参数NIC、k及血清PIVKA-Ⅱ、NDRG4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696、0.832、0.799,4项联合诊断卵巢癌的AUC(0.937)显著提高(均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与NIC、k呈正相关,血清NDRG4水平与NIC、k呈负相关;双能CT参数NIC、k、血清PIVKA-Ⅱ、NDRG4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结论:双能CT、血清PIVKA-Ⅱ、NDRG4对卵巢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 抑癌基因N-myc下游调节因子4 双能CT 诊断
下载PDF
双能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泉清 宋亭 黄健威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2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参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15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是否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分为未转移组108例和转移组47例。分析患者双... 目的:探讨双能CT参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15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是否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分为未转移组108例和转移组47例。分析患者双能CT参数及彩超表现特征,评价双能CT参数联合彩超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组47例中,彩超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41例(87.2%),表现为类圆形或融合状不规则形,内部均匀低回声,可见丰富的点、条状血流信号,RI值较低;未转移组108例中,彩超诊断未发生淋巴结转移86例(79.6%),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内部呈回声、稍低回声,血流不丰富,RI值较高。155例宫颈癌患者病灶内部CT表现为低回声、不均匀,多数边缘不规则,部分内部可见钙化灶,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模糊,强化明显,中心呈低密度。转移组动、静脉期双能CT定量参数λHU、NIC、IC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λHU、NIC、IC诊断宫颈癌淋巴结动脉期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动脉期(0.831、0.818、0.836)略高于静脉期(0.800、0.772、0.721),彩超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34,灵敏度87.2%、特异度79.6%,动脉期λHU、NIC、IC联合彩超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63,灵敏度93.6%、特异度89.8%,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动脉期双能CT参数联合彩超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双能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效能
下载PDF
SWI在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健威 宋亭 +1 位作者 陈永露 刘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常规序列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1354例初次头颅MRI检查的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分为低(0-30岁,98例)、中(31-60岁,472例)、高(60岁以上,784例)三...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常规序列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1354例初次头颅MRI检查的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分为低(0-30岁,98例)、中(31-60岁,472例)、高(60岁以上,784例)三个年龄组。计算各序列显示病灶的数目,比较T1WI、T2WI、T2FLAIR与SWI序列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354例中有287例患者SWI序列出现低信号病灶,阳性率21.2%,95例在常规序列常规显示相应病灶,阳性率7.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95.6,P<0.01)。低龄组中SWI检出6例有低信号灶,检出率为6.1%;中龄组69例,检出率为41.6%;高龄组212例,检出率为27.1%;三者检出率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84.4,P<0.01)。T1WI对病灶显示都不明显、T2WI检显示低信号灶367个、T2FLAIR显示低信号病灶721个,SWI序列显示低信号2851个。结论①SWI对于脑内微量出血、血液代谢物及静脉结构等低信号灶的检出有较常规序列明显高的敏感性,在头颅MRI检查中SWI作为常规扫描序列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②颅内SWI病灶的检出率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胎儿肺部在MRI上的序列探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健威 宋亭 +2 位作者 陈永露 刘照然 符立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肺部在MRI上寻找最佳的成像序列,研究胎儿肺部成像在MR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4例中、晚期孕程的孕妇行SSh-T2WI及B-FFE扫描,评价两序列在胎儿肺部的图像质量、模糊程度、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等。结果在分级评价上... 目的探讨胎儿肺部在MRI上寻找最佳的成像序列,研究胎儿肺部成像在MR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4例中、晚期孕程的孕妇行SSh-T2WI及B-FFE扫描,评价两序列在胎儿肺部的图像质量、模糊程度、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等。结果在分级评价上SSh-T2WI序列在胎儿肺部均获得较高评分。在定量分析上,正常组胎儿左肺右肺在SSh-T2WI序列上分别是(1.87±0.33)和(1.92±0.29),B-FFE序列是(1.33±0.39)和(1.31±0.31)。病变组胎儿左肺右肺在SSh-T2WI序列上分别是(1.83±0.29)和(1.80±0.22),B-FFE序列是(1.30±0.22)和(1.32±0.25)。胎儿肺部与胎儿肝脏的CNR SSh-T2WI序列为(1.68±0.8)比B-FFE序列(1.01±0.71)。结论在MRI检查中SSh-T2WI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胎儿肺部及胎盘母体等的解剖结构,获得的图像具有较高的图像对比度,可作为胎儿肺部成像的首选序列。MRI能够清晰准确显示胎儿肺部及周围脏器等的细微结构,能直观、准确的诊断出胎儿呼吸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胎儿 SSh-T2WI B-FFE
下载PDF
MR诊断胎儿眼部发育异常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健威 宋亭 +1 位作者 陈永露 魏慧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4-494,共1页
孕妇25岁.孕1产0,孕21周,无家族病史。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面部右眼位置未见止常眼球回声(图1A),左眼约8.8mm×8.3mm(图1B)。超声诊断:左眼球偏小,右眼球缺如待除外,建议行MR检查及胎儿医学科咨询。
关键词 胎儿面部 发育异常 MR诊断 眼部 产前超声检查 左眼球 家族病史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股骨颈水平侧位投照的体会
6
作者 黄健威 周丹燕 原志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9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使用滤线器在股骨颈水平侧位投照中的价值,在普通X线-胶片摄影系统、CR(间接成像)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及DR(直接成像)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意义。方法:应用普通X线-胶片摄影系统、CR和DR各对10例股骨颈骨折置换术后的患者行股骨... 目的:分析使用滤线器在股骨颈水平侧位投照中的价值,在普通X线-胶片摄影系统、CR(间接成像)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及DR(直接成像)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意义。方法:应用普通X线-胶片摄影系统、CR和DR各对10例股骨颈骨折置换术后的患者行股骨颈水平侧位投照,首先使用滤线器投照,然后不使用滤线器投照,比较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在股骨颈水平侧位投照时,滤线器在普通X线-胶片摄影系统,CR及DR上都能适用,而且使用了滤线器投照的图像比不用滤线器的图像更清晰,对比度更好。结论:在作股骨颈水平侧位的投照时,无论是普通的X线-胶片摄影系统,CR还是DR数字化摄影系统,都需要使用滤线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CR、DR摄影系统 滤线器 图像清晰度
下载PDF
产前MRI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2
7
作者 陈永露 宋亭 +2 位作者 刘祎 黄健威 何永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0-473,477,共5页
目的评估MRI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胎盘植入MRI征象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的产前临床资料及产后手术病理资料,并行常规盆腔MRI检查,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目的评估MRI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胎盘植入MRI征象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的产前临床资料及产后手术病理资料,并行常规盆腔MRI检查,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及平衡式快速场回波序列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观察MRI征象,并选取胎盘内在3个方位均表现为低信号的区域测量面积,分析T2WI上胎盘低信号带面积与胎盘植入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54例患者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64.8%(35/54)。主要MRI征象:T2WI呈低信号带37例(68.5%),胎盘内信号不均匀31例(57.4%);胎盘穿透的主要MRI征象为膀胱"帐篷征"(75.0%,6/8)。胎盘植入类型与T2WI低信号带面积呈正相关(r=0.454,P<0.05)。结论胎盘植入的典型间接征象为T2WI上低信号带及胎盘内信号不均匀,且T2WI上胎盘内低信号带面积越大,胎盘植入深度越深。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产前需进行影像学评估,特别是MRI检查,以提高疾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茶树菇与鸡腿菇原生质体融合及再生 被引量:9
8
作者 江力 黄健威 +1 位作者 慈凌坤 卢云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研究茶树菇与鸡腿菇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以菌龄4d的菌丝体为原料,采用1%果胶酶和1%蜗牛酶混合酶液(体积比1:1),酶解4h,酶解温度为30℃,pH6.0的0.6mol/L甘露醇溶液为渗透压稳定剂,制备得到茶树菇与鸡腿菇原生质体。两种原生质体... 研究茶树菇与鸡腿菇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以菌龄4d的菌丝体为原料,采用1%果胶酶和1%蜗牛酶混合酶液(体积比1:1),酶解4h,酶解温度为30℃,pH6.0的0.6mol/L甘露醇溶液为渗透压稳定剂,制备得到茶树菇与鸡腿菇原生质体。两种原生质体融合的最佳条件为:使用35%聚乙二醇(PEG4000)和0.2mol/L CaCl2溶液(pH10)为助融剂,30℃融合30min。利用灭活原生质体作为标记筛选出融合子,融合的细胞在培养基中实现再生,通过菌落表型的比较和拮抗实验验证再生出的为融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鸡腿菇 原生质体 融合 再生
下载PDF
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林伟添 原志光 +1 位作者 黄健威 彭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肝脏肿瘤患者,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肿瘤鉴别诊断,通过手术病理验证诊断结果。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60例患者,通过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后有5...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肝脏肿瘤患者,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肿瘤鉴别诊断,通过手术病理验证诊断结果。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60例患者,通过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后有56例患者与手术病理验证结果一致,其中被误诊的患者有4例,诊断正确率为93.33%(56/60)。结论根据临床试验表明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安全性和准确性高,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肝脏肿瘤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Diagnostic value of DWI combined with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 of cervical cancer staging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纪昌焕 黄健威 +1 位作者 杨海南 陈绵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56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56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判断浸润范围,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值降低,平均ADC值为(0.92±0.16)×10^-3mm^2/s。动态增强扫描早期病灶明显快速强化,延迟期病灶中心呈低信号,病灶边缘呈稍高信号,与邻近正常宫颈组织信号明显不同,形成对比。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FIGO分期(2009)总准确性为93.75%,高于常规MRI分期总准确性(81.25%),对宫旁浸润评估的准确性为100.00%。结论,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检查能提高宫颈癌侵犯程度评价的准确性,对宫颈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宫颈癌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亭 许晓矛 +5 位作者 麦伟文 董天发 黄健威 许治强 彭睎 刘子凡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83-585,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3例均有头痛和视乳头水肿,发热8例,呕吐7例,肢体运动障碍7例,肢体偏瘫5例。6例行头颅CT检查... 目的:研究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3例均有头痛和视乳头水肿,发热8例,呕吐7例,肢体运动障碍7例,肢体偏瘫5例。6例行头颅CT检查,均发现脑实质内多发低密度影,但均未能显示CVST的直接征象---空三角征。13例行MRI,能明确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影6例,此6例中增强扫描后呈空三角征5例(此5例可确诊CVST);13例均可见较有诊断价值的静脉性脑梗死征象。13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均能显示CVST病灶的静脉窦狭窄、闭塞或者充盈缺损。所有病例均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脱水等对症治疗,全部治愈。对于围生期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伴或不伴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的患者首先应想到CVST,及时行MRI及MRV以作出诊断,给予低分子量肝素等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围生期 磁共振 磁共振静脉成像 低分子量肝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编码速率对基底动脉相位对比磁共振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展航 董天发 +2 位作者 钟熹 麦慧 黄健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编码速率(Venc)对基底动脉(BA)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 MRI)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行BA PCMRI测量,选用TOFMRI垂直BA中间段定位扫描,在PCA/M幅度像上沿边缘绘制感兴趣区。每例预置Venc 40、80、120、160、200... 目的探讨编码速率(Venc)对基底动脉(BA)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 MRI)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行BA PCMRI测量,选用TOFMRI垂直BA中间段定位扫描,在PCA/M幅度像上沿边缘绘制感兴趣区。每例预置Venc 40、80、120、160、200 cm/s行5次扫描。取峰值流速(PV)、平均流速(MV)及平均流量(MF)进行分析。结果 Venc预置40cm/s均出现相位混淆现象。Venc预置80-160cm/s各指标均数间无统计学差异(FPV=0.46,FMV=0.07,F MF=0.17;P值均>0.05);Venc预置40-160cm/s、Venc80-200cm/s各指标均数间存在差异(FPV=37.22,FMV=57.92,FMV=34.72;FPV=11.81,FMV=7.23,FMF=9.01;P值均<0.01)。结论 BA PCMRI测量可行Venc区间为80-160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相位对比 基底动脉 编码速率
下载PDF
疤痕妊娠MRI检查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亭 陈永露 +3 位作者 刘祎 黄健威 陈柳冰 魏慧慧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并对其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妊娠囊均位于子宫前...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并对其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妊娠囊均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大小1.5 cm×1.7 cm×1.8 cm^5.4 cm×6.0 cm×6.5 cm,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妊娠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示16例不同程度强化,疤痕处厚度0~15 mm,平均厚度为3.2 mm,其中12例患者肌层厚度<2 mm、1例子宫浆膜层不完整、1例妊娠囊与膀胱分界欠清晰。结论:疤痕妊娠MRI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在观察妊娠囊血供、子宫浆膜层完整性及是否存在胎盘植入时具有一定优势,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高场强三维CE-MRA对老年颈动脉狭窄的应用试析
14
作者 彭晞 宋亭 +3 位作者 麦慧 蔡绍常 黄健威 关海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0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就高场强三维CE-MRA对老年颈动脉狭窄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在本院行颈动脉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高场强三维CEMR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及诊... 目的就高场强三维CE-MRA对老年颈动脉狭窄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在本院行颈动脉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高场强三维CEMR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及诊断灵敏程度。结果高场强三维CE-MRA对颈动脉狭窄数量检出率与DS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场强三维CE-MRA对颈动脉狭窄检查,其诊断灵敏度为88.89%(48/54),特异度为94.87%(74/78),与DSA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场强三维CE-MRA对老年颈动脉患者进行检测,与DSA诊断具有相当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且具有经济实惠、无创伤、适应性强、无血管重叠、分别率高、受主观因素影响小等优势,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三维CE-MRA DSA检查 颈动脉狭窄 诊断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妊娠期附件扭转MRI表现及其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慧慧 宋亭 +4 位作者 程岑 李敏 黄健威 陈永露 刘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附件扭转(AT)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妊娠期AT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4例AT中,原发性2例,继发性12例(卵巢囊肿5例、卵巢畸胎瘤4例、输卵管积水2例、输卵管间皮囊肿1例);右侧5例,左侧9... 目的探讨妊娠期附件扭转(AT)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妊娠期AT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4例AT中,原发性2例,继发性12例(卵巢囊肿5例、卵巢畸胎瘤4例、输卵管积水2例、输卵管间皮囊肿1例);右侧5例,左侧9例;扭转角度180°~1720°。MRI示,除3例孤立性输卵管扭转外,其余11例均见卵巢增大,12例于盆腔或腹腔内见异常信号肿块,包括8例囊性肿块、4例囊实性肿块;肿块旁见扭转蒂7例,其中6例呈“鸟嘴征”,1例旋涡征,DWI均呈混杂高信号;附件出血6例,盆腔积液8例。6例孕妇分娩足月健康胎儿,8例分娩早产儿。结论妊娠期A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 异常扭转 卵巢 输卵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CT、MRI表现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慧慧 宋亭 +4 位作者 张桂元 陈永露 黄健威 程岑 李雨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5-429,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ESS的11例患者的CT、MRI资料。11例中,5例接受CT检查,6例接受MR检查,均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理结果为低级别ESS9例,未分化肉瘤2例。11例病灶均为单发...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ESS的11例患者的CT、MRI资料。11例中,5例接受CT检查,6例接受MR检查,均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理结果为低级别ESS9例,未分化肉瘤2例。11例病灶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宫腔内7例、肌壁间4例,其中类圆形肿块8例、不规则形肿块3例,病灶最大径(9.18±1.36)cm,肿块边界清晰4例、边界不清7例;病灶CT、MRI表现以实性为主4例、呈囊实性6例、以囊性为主1例。CT平扫示5例病灶实性部分密度均近似于或低于子宫肌层,其中4例病灶密度不均,1例密度均匀。MRI平扫示6例病灶ADC图信号均减低,其中5例呈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且DWI呈明显高信号,另1例(以囊性为主)呈T1WI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且DWI呈中心高信号。10例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性、持续性强化,1例以囊性为主的病灶未见强化。8例肿块内可见囊变、坏死,6例肿瘤浸润、破坏子宫深肌层。11例中,伴子宫腺肌症2例、子宫肌瘤5例,合并少量盆腔积液5例、宫腔内积血1例、输卵管积液2例。结论ESS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显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波谱成像鉴别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被引量:14
17
作者 贺倩 宋亭 +1 位作者 邓雅梅 黄健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09-2512,共4页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鉴别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随访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72例及前列腺增生患者108例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及MRS检查,分析两组MRI及MRS影像学表现,...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鉴别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随访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72例及前列腺增生患者108例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及MRS检查,分析两组MRI及MRS影像学表现,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RI及MRS对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效能。结果72例前列腺癌经MRI诊断检出57例(79.17%),MRS诊断检出67例(93.06%),108例前列腺增生经MRI诊断检出89例(82.41%),MRS诊断检出100例(92.59%)。MR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0.807[95%CI(0.738~0.876)],灵敏度为0.822,特异度为0.586;MRS预测曲线下面积(AUC)=0.928[95%CI(0.883~0.972)],灵敏度为0.925,特异度为0.690。结论MRI与MRS在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MRI相比,MRS诊断灵敏度高,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加客观依据,建议可作为临床早期前列腺癌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兆宽 赵洪普 +3 位作者 吕玉明 曾敬 龚翼星 黄健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5104-5109,共6页
背景: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表明在导致骨性关节炎成的诸多因素中,也存在着导致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目的:明确骨质疏松对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产生影响。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等分为骨性关节炎组和骨质疏松+骨性... 背景: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表明在导致骨性关节炎成的诸多因素中,也存在着导致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目的:明确骨质疏松对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产生影响。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等分为骨性关节炎组和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大鼠行卵巢摘除建立骨质疏松模型,2组大鼠在骨质疏松模型建立后1个月,左膝关节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溶液诱导骨性关节炎模型,同时将2组大鼠右侧膝关节分别作为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结果与结论:与右侧膝关节对比,2组大鼠左膝侧关节骨赘增生,且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关节炎症状更为严重。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大鼠Mankin评分高于骨性关节炎组,且L_(1-4)骨密度低于骨性关节炎组。说明骨质疏松症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骨性关节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性关节炎 骨密度 木瓜蛋白酶 复合动物模型 动物实验 Mankin评分 组织构建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符立辉 宋亭 +1 位作者 刘珏 黄健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advanced model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ADMIRE)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该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胸部双源CT检查的肺癌患者共42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 目的评价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advanced model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ADMIRE)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该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胸部双源CT检查的肺癌患者共42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管电压为90 kV扫描并利用ADMIREE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对照组采用常规120 kV扫描,图像重建采用常规反滤波投影法。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信噪比、辐射剂量,同时比较两组图像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图像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实验组及对照组对肺癌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无明显变化。结论利用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可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并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管电压 高级迭代重建
下载PDF
影像医学检查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雅梅 黄健威 陈永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1期1354-1356,共3页
随着高科技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在影像医学检查过程中和教学过程中可能由于医院管理不当,患者的隐私权容易被侵犯或者被泄露。其主要原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患者不理解隐私权的让与范围、医技人员缺乏医学伦理学知识。从医学伦理... 随着高科技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在影像医学检查过程中和教学过程中可能由于医院管理不当,患者的隐私权容易被侵犯或者被泄露。其主要原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患者不理解隐私权的让与范围、医技人员缺乏医学伦理学知识。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讨论影像医学检查中患者隐私的保护,以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医学 患者隐私 医学伦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