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其杉 陈其昕 +1 位作者 王向阳 林焱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颈椎间盘外科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 7具新鲜人颈椎标本 ,使用 4组不同能量半导体激光对颈椎间盘进行汽化 ,测量汽化后汽化腔的面积、组织学变化及椎间盘周围部位温度变化。采用 12具新鲜羊颈椎标... 目的 :初步探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颈椎间盘外科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 7具新鲜人颈椎标本 ,使用 4组不同能量半导体激光对颈椎间盘进行汽化 ,测量汽化后汽化腔的面积、组织学变化及椎间盘周围部位温度变化。采用 12具新鲜羊颈椎标本 ,使用 4组不同能量激光汽化减压后 ,放置CTM 140 4试验机上进行压缩、拉伸刚度测定。结果 :椎间盘汽化后体积随能量的增加而加大 ,汽化腔局限于髓核内 ,周边纤维环及软骨终板未见明显破坏 ,椎间盘周围结构的温度变化不大 (<2℃ ) ,压缩、拉伸刚度减少。结论 :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具有一定安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 半导体激光 汽化减压 安全性
下载PDF
第三骶骨置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其杉 王奇 +4 位作者 王向阳 郭晓山 胡月中 郑立诚 窦海成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通过对第三骶骨的解剖学测量,探讨第三骶骨螺钉固定的安全性。方法:在32具骶骨标本上做标记,设定进钉点分别为第2骶后孔最下缘与第3骶后孔最上缘连线的中点(O点)和以O点作水平线交与骶外侧嵴的点(O’点)。骶正中嵴距进钉点的距离... 目的:通过对第三骶骨的解剖学测量,探讨第三骶骨螺钉固定的安全性。方法:在32具骶骨标本上做标记,设定进钉点分别为第2骶后孔最下缘与第3骶后孔最上缘连线的中点(O点)和以O点作水平线交与骶外侧嵴的点(O’点)。骶正中嵴距进钉点的距离分别为X和X’。S3内侧置钉钉道长度为D1和D1’;S3垂直置钉钉道长度为D2和D2’;S3外侧置钉钉道长度为D3和D3’;S3横截面内侧置钉最大偏移角度为a和a’;S3横截面外侧置钉最大偏移角度为b和b’。结果:O点为进钉点,X,D1,D2,D3,a,b值分别为(19.71±1.87)mm,(20.12±2.54)mm,(15.66±2.22)mm,(28.64±5.19)mm,(33.06±9.29)°和(47.00±4.74)°;O’点为进钉点,X’,D1’,D2’,D3’,a’,b’值分别为(27.56±2.20)mm,(30.62±3.15)mm,(17.18±3.51)mm,(24.66±5.13)mm,(52.00±7.55)°和(39.00±5.50)°。结论:了解第三骶骨的解剖结构和精确的螺钉放置可以保证第三骶骨螺钉固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骶骨 螺钉 解剖 骶后孔
下载PDF
前臂骨折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其杉 潘骏 王向阳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5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前臂骨折 骨不连 临床分析 内固定 术后 手术治疗 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其杉 潘骏 +2 位作者 王向阳 倪文飞 胡月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其杉 宋红浦 +2 位作者 王向阳 毛方敏 林焱 《浙江创伤外科》 2003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几丁糖对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瘢痕粘连的作用。方法24只成年山羊行腰2腰4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及取自体髂骨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腰3水平全椎板切除,切除口约3cm×1.5cm,腰3硬膜外分别放置几丁糖或空白对照...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几丁糖对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瘢痕粘连的作用。方法24只成年山羊行腰2腰4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及取自体髂骨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腰3水平全椎板切除,切除口约3cm×1.5cm,腰3硬膜外分别放置几丁糖或空白对照各12只。于术后24周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硬膜外瘢痕粘连程度分级。结果几丁糖组硬膜与瘢痕无明显粘连,空白对照组硬膜与瘢痕紧密粘连。结论几丁糖能有效地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硬膜外瘢痕粘连 实验研究 几丁糖 椎板切除
下载PDF
骶骨不完全骨折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其杉 胡月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880-881,共2页
目的总结药物治疗和局部理疗治疗骶骨不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门诊收治的32例骶骨不全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29例。所有忠者采用全身药物治疗结合局部理疗的综合方法治疗,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观察比较临床疗效... 目的总结药物治疗和局部理疗治疗骶骨不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门诊收治的32例骶骨不全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29例。所有忠者采用全身药物治疗结合局部理疗的综合方法治疗,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随访8~1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前为(26.3±3.2)分,疗程结束为(11.7±2.6)分,最终随访为(15.6±2.3)分,综合治疗后及最终随访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共有26例治疗前后分值下降〉15分,占81%。但最终随访时,明显恢复中有8例疼痛加剧。结论全身药物治疗结合局部理疗的综合方法对骶骨不全骨折短期效果较好,但不能获得有效的长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综合疗法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不稳定Hangman’s骨折的外科治疗
7
作者 黄其杉 池永龙 +3 位作者 徐华梓 林焱 毛方敏 王向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1996年9月至2001年9月对12例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采用经颈前路C_(2/3)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Ⅱ型6例,ⅡA型1例,Ⅲ型5例。手... 目的:探讨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1996年9月至2001年9月对12例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采用经颈前路C_(2/3)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Ⅱ型6例,ⅡA型1例,Ⅲ型5例。手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有无内植物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1.5~2.5h,平均2.0h;术中出血量100~200ml,平均150ml;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3个月,平均12个月;均于6~9个月获得C_(2/3)融合,平均7.5个月;本组未发生上颈椎不稳、神经损伤及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内植物并发症。结论:经颈前路C_(2/3)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的一个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折 Hangman'’s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骨折24例疗效分析
8
作者 黄其杉 林焱 +1 位作者 王向阳 池永龙 《浙江创伤外科》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髁间粉碎骨折 股骨髁支持钢板疗法 金属内固定术 疗效 手术时间 功能锻炼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黄其杉 李方财 陈其昕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外科治疗 胸椎管狭窄 胸髓病变 临床症状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伤的初期处理
10
作者 黄其杉 洪如康 王向阳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伤的初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伤的初期救治情况。男9例,女7例;开放性骨盆骨折10例。结果15例存活,1例因严重合并伤,术后11天后死于严重的感染。结论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伤...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伤的初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伤的初期救治情况。男9例,女7例;开放性骨盆骨折10例。结果15例存活,1例因严重合并伤,术后11天后死于严重的感染。结论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伤常需多科室合作,采用多种外科修复手段来处理;稳定血流动力学、彻底清创、局部骨折内固定、及时修复损伤器官、放置多条引流管及选择性粪道转移是初期处理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会阴撕裂伤 治疗 合并症
下载PDF
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 被引量:42
11
作者 徐华梓 倪文飞 +5 位作者 黄其杉 池永龙 王向阳 欧阳元明 林焱 毛方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采用后正中切口、270°减压、椎体间植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患者共14例,男8例,女6...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采用后正中切口、270°减压、椎体间植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患者共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6~50岁。T123例,L17例,L23例,L31例。Denis分型:爆裂型8例,屈曲分离型4例,骨折脱位型2例;载荷分享评分为8~9分,平均8.6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例,C级5例,D级3例,E级1例。术后随访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长度4.8~7.5cm,平均5.6cm;手术时间2.8~5.2h,平均3.8h;1例术中出血达4700ml,其余病例出血量900~1800ml,平均1250ml。术中未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4例患者X线检查显示后凸角矫正15°~28°,平均21.6°,CT显示椎管减压彻底,钛网植骨位置良好。随访1年以上12例,失访2例。3例Frankel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1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5例C级患者中,4例恢复至E级,1例至D级;3例D级患者恢复正常。随访12例患者植骨界面均见骨性融合,未发生内固定器或植骨材料松脱、移位及断裂。结论:经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可以从单一入路同时完成椎管彻底减压、前中柱重建,恢复脊柱三柱稳定,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脱位 手术
原文传递
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一衡 徐丁 +3 位作者 徐华梓 池永龙 王向阳 黄其杉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30例行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5岁,平均45岁。手术在L4,... 目的:评价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30例行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5岁,平均45岁。手术在L4,5节段20例,L5S1节段9例,1例同时行L4,5、L5S1双节段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影像学观察指标包括X线中立位椎间隙腹、背侧高度,动力位手术节段上下两椎体的边缘与其相邻椎体的边缘连线的夹角变化;CT测量指标包括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硬膜囊横矢状径。手术采用椎板开窗或部分切除,椎管减压后棘突间植入Coflex装置。结果:随访5~19个月,ODI分值由术前的平均(62.41±10.38)分下降到平均(10.49±5.93)分(P<0.01),JOA分值由术前的平均(8.96±2.76)分提高到平均(25.36±1.55)分(P<0.01)。3例术后疼痛改善不明显而需药物或封闭治疗,3例麻痹及感觉减退症状无改善,其余患者症状均获明显改善,未再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神经根压迫症状。未发现与Colfex装置本身相关的并发症。X线检查椎间隙背侧高度明显增大,手术节段相邻椎体间运动幅度无明显增大。CT检查术后椎管内空间,硬膜囊面积均有所增加。结论: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短期相关并发症少,同时对增加椎管及硬膜囊面积,增加椎间隙后缘高度,防止相邻节段运动幅度增加以及预防邻椎病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内固定器 骨科手术方法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几种椎弓根钉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测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池永龙 林焱 +3 位作者 毛方敏 徐华梓 黄其杉 王向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 ,对四种椎弓根内固定器进行评价。方法 :取 2 4具新鲜猪的胸腰椎脊柱标本 ,制作成严重前中柱损伤模型 ,比较四种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在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实验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椎弓根螺钉的握持能...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 ,对四种椎弓根内固定器进行评价。方法 :取 2 4具新鲜猪的胸腰椎脊柱标本 ,制作成严重前中柱损伤模型 ,比较四种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在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实验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椎弓根螺钉的握持能力。依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CT片 ,分别测量 1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的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凸角度、椎管内径。结果 :池氏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力及其安放后的标本抗侧屈及抗扭转能力较Dick钉、AF钉、RF钉强 (P <0 0 5 )。池氏钉后凸矫正率为 92 0 %± 2 0 5 % ,前缘矫正率为 81 3%± 10 7% ,后缘矫正率为 6 9 7%± 8 3% ,椎管内径改善率为 89 4%± 15 1%。经统计学处理较Dick钉、AF钉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新型椎弓根钉内固定器 (池氏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椎弓根螺钉 生物力学 治疗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与不稳 被引量:32
14
作者 池永龙 徐华梓 +5 位作者 林焱 杨雷 毛方敏 黄其杉 王向阳 倪文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与不稳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0例20~45岁正常人C1、C2行CT扫描,测量C1、C2侧块的标准角、安全角、椎动脉内壁至标准角距离、齿状突基底冠状径、矢状径、齿状突长度、枢椎总高度及齿状突轴心线...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与不稳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0例20~45岁正常人C1、C2行CT扫描,测量C1、C2侧块的标准角、安全角、椎动脉内壁至标准角距离、齿状突基底冠状径、矢状径、齿状突长度、枢椎总高度及齿状突轴心线与C3椎体前缘夹角等相关数据。采用自行设计的器械行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与不稳47例。其中齿状突骨折21例,Jefferson骨折7例,C1前弓骨折4例,寰枢椎脱位及本脱位15例,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C1、C2侧块在正位投照上的标准角右侧为(24.0±3.7)°,左侧为(23.8±1.8)°。安全角右侧为15.2°~30.3°,左侧为14.8°~32.1°。椎动脉内壁至寰椎侧块上下缘中点连线的距离右侧为(5.6±2.2)mm,左侧为(5.8±1.9)mm。侧位投照像上,标准角为(24.1±18)°,安全角为12.6°~26.8°。齿状突基底冠状径为(8.8±1.2)mm,矢状径为(10.9±1.0)mm,齿状突长度为(14.2±1.2)mm,枢椎总高度为(38.2±1.8)mm,齿状突轴心线与C3椎体前缘夹角为(23.1±1.4)°。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未发现脱钉、弯钉及断钉。齿状突螺钉固定17例,除2例齿状突骨折未愈合外。余均获骨性愈合。C1、C2侧块螺钉固定治疗者中26例颈椎旋转活动比正常减少40°,伸屈正常。4例颈部强直感,未恢复原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内固定 治疗 上颈椎骨折 上颈椎不稳
原文传递
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池永龙 黄其杉 +2 位作者 王向阳 林焱 毛方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27-429,I0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经皮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减压后汽化腔、组织学、温度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用7具新鲜人颈椎标本,使用4组不同能量对椎间盘进行汽化,测量汽化后组织学变化、汽化腔的面积及椎间盘周围部位温度变化。采用12具新鲜羊颈...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经皮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减压后汽化腔、组织学、温度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用7具新鲜人颈椎标本,使用4组不同能量对椎间盘进行汽化,测量汽化后组织学变化、汽化腔的面积及椎间盘周围部位温度变化。采用12具新鲜羊颈椎标本,激光汽化减压后置于CTM1404试验机上进行压缩、拉伸刚度测定。结果:椎间盘汽化后体积随能量的增加而加大,汽化腔局限于髓核内,周边纤维环及软骨终板未见明显破坏,椎间盘周围结构的温度变化不大(<2°C),压缩、拉伸刚度减少。结论:经皮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减压术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内窥镜下脊柱前路手术的探讨(附14例报告) 被引量:25
16
作者 池永龙 徐华梓 +2 位作者 毛方敏 林焱 黄其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借助影像内窥镜扩大操作切口直视下脊柱前路手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方法:双腔导管气管内插管麻醉下侧卧位,操作切口5cm长,采用电视辅助内窥镜系统光源,直视下操作,完成8例脊柱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3例脊柱... 目的:探讨借助影像内窥镜扩大操作切口直视下脊柱前路手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方法:双腔导管气管内插管麻醉下侧卧位,操作切口5cm长,采用电视辅助内窥镜系统光源,直视下操作,完成8例脊柱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3例脊柱肿瘤瘤体切除椎间植骨术,2例脊柱骨折脊髓减压及内固定术,1例后凸畸形矫正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460ml,平均手术时间242min,术后平均引流量394ml。术后影像学评价病灶清除减压彻底。术后并发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1例,右肢体麻木1例,经治疗痊愈。结论:扩大操作口借助影像内窥镜系统直视下脊柱前路手术安全,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内窥镜 脊柱 前路手术
原文传递
齿状突骨折的经皮微创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爱悯 池永龙 +5 位作者 徐华梓 王向阳 林焱 倪文飞 黄其杉 毛方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经皮微创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同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0年5月因齿状突骨折在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患者113例,按患者骨折的不同特点和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5组,组1为可复位、非ⅡC型骨折及部分骨...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经皮微创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同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0年5月因齿状突骨折在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患者113例,按患者骨折的不同特点和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5组,组1为可复位、非ⅡC型骨折及部分骨折面整齐的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共65例;组2为移位重、陈旧性、ⅡC型骨折或伴有寰椎前弓、后弓骨折者患者采用经皮前路颈1/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共29例;组3为联合寰椎前后弓多发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联合颈1/2侧方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共6例;组4为移位重、ⅡC型骨折者患者,均无椎动脉高拱畸形采用经皮后路颈1/2侧方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共4例:组5为陈旧性骨折伴寰枢椎难复性脱位患者采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松解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共9例。记录和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13例患者术后得到12~67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弯钉及断钉现象。组1患者中末次随访7例仍见骨折线,其余患者均骨性愈合;组2中1例术后2个月发现螺钉切割,予以取出螺钉+后路开放手术.6例无植骨患者末次随访影像最示颈椎稳定,其余患者均得到骨性愈合:组3患者均骨性愈合;组4患者1例术后发现轻度前移,予以二期开放后路C1/2植骨钛缆内固定,另1例术后CT示螺钉可疑损伤椎动脉;组5患者均骨性愈合,5例症状基本缓解,3例中度缓解,1例轻度缓解。结论: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可以选择不同方式的经皮微创上颈椎技术治疗.只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掌握手术适应证,可以取得安全、有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经皮 微创 策略
原文传递
对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T11~L3)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旻宇 黄其杉 +3 位作者 池永龙 吴立军 滕红林 王靖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评价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将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部分骨折标本作带或不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内固定。这样共有4种脊柱标本:(1)正常标本;(2... 目的评价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将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部分骨折标本作带或不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内固定。这样共有4种脊柱标本:(1)正常标本;(2)未固定骨折标本;(3)用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4)用不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依次测量各脊柱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然后将其标准化为稳定指数以比较4种标本的差异。结果与未固定骨折标本相比,两种固定均能显著提高损伤脊柱在各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稳定性虽优于无横连杆固定,但无统计差异。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无论有无横连杆,均能有效提高损伤脊柱的稳定性,而横连杆似乎未能进一步增加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 横连杆 骨折 脊柱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庆龙 吴爱悯 +6 位作者 倪文飞 黄其杉 王向阳 林焱 毛方敏 徐华梓 池永龙 《中医正骨》 2014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232例(266椎),T6骨折2椎、T7骨折10椎、T8骨折6椎、T9骨折7椎、T10骨折11椎、T11骨折2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232例(266椎),T6骨折2椎、T7骨折10椎、T8骨折6椎、T9骨折7椎、T10骨折11椎、T11骨折27椎、T12骨折69椎、L1骨折82椎、L2骨折33椎、L3骨折12椎、L4骨折6椎、L5骨折1椎。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和随访时常规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水泥灌注及邻椎骨折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周内进行伤椎CT薄层扫描及二维重建,按照倪文飞等的标准将骨水泥渗漏分为椎体周围渗漏、椎管内渗漏、椎间孔内渗漏、椎间隙渗漏、椎旁软组织内渗漏及混合型渗漏,分析椎间隙渗漏与邻椎骨折的关系。结果:①骨水泥渗漏情况。29椎发生骨水泥渗漏,T7渗漏1椎、T10渗漏1椎、T11渗漏3椎、T12渗漏9椎、L1渗漏11椎、L2渗漏4椎。椎体周围渗漏11椎、椎管内渗漏3椎、椎间孔内渗漏1椎、椎间隙渗漏7椎、椎旁软组织内渗漏2椎、混合型渗漏5椎(椎体周围渗漏合并椎管内渗漏2椎,椎体周围渗漏合并椎间隙渗漏3椎)。发生椎管内渗漏的3例患者出现胸背痛伴束带感等临床症状;其中2例症状较重,急诊行椎板减压术治疗;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②邻椎骨折情况。术后7椎并发邻椎骨折,其中3椎有椎间隙渗漏;11椎并发非邻椎骨折。并发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椎体的邻椎骨折发生率高于未并发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椎体(χ2=20.290,P=0.000)。③其他并发症。5例后期并发股骨颈骨折;3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呼吸费力,肺部CT未见明显骨水泥栓塞;24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发热,体温均低于38.5℃,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主要并发症,大多数骨水泥渗漏无需处理。椎管内渗漏和椎间孔渗漏可压迫脊髓和神经根,需急诊行椎板减压术治疗;邻椎继发骨折可能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植入椎弓根螺钉的CT扫描钉道分析和临床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雷 李家顺 +5 位作者 贾连顺 池永龙 徐华梓 毛方敏 黄其杉 王向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59-660,共2页
目的 :通过应用经皮穿刺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后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 ,以探究该微创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应用菲力浦X线荧屏透视 ,经皮穿刺植入导针引导的空心椎弓根螺钉 136枚 ,后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 34例。术后CT... 目的 :通过应用经皮穿刺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后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 ,以探究该微创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应用菲力浦X线荧屏透视 ,经皮穿刺植入导针引导的空心椎弓根螺钉 136枚 ,后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 34例。术后CT扫描观察钉道与椎弓根内侧壁、外侧壁的关系 ,钉尖与椎体前缘的距离、TSA角、SSA角 ,以及进行术后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其中椎弓根内侧壁破裂 4枚 ,椎弓根外侧壁破裂 3枚 ,经皮椎弓根螺钉方向过于向头端偏斜 2枚 ,过于向尾端偏斜 1枚 ,经皮椎弓根螺钉钉尖稍穿透椎体前缘 5枚 ,本组经皮椎弓根螺钉植钉失误率7.2 5 %。结论 :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可以接受 ,但有较高操作要求 ,需要有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进行。本组病例在X线荧屏透视下完成 ,受辐射量大 ,后来植钉时透视次数明显减少 ,患者和医师受辐射量下降而且手术时间缩短 ,如结合导航技术将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中发挥相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脊柱外科 经皮椎弓根螺钉 荧屏透视法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