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凤瑞 王志远 +3 位作者 褚海波 赵廷常 胡义利 夏宝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13,共2页
自1984年11月起,我们在动物(狗)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经导管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18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下称脾亢)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为9~58岁,平均30岁;全部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亢... 自1984年11月起,我们在动物(狗)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经导管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18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下称脾亢)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为9~58岁,平均30岁;全部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亢患者。肝功能按Child氏分级:A级8例,B级6例,C级4例;均有牌大、严重血小板减少和/或白细胞减少等。8例有腹水,8例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栓塞术 肝硬变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大网膜包肺门肺分流的实验与临床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凤瑞 徐学汇 +3 位作者 李银良 褚海波 李君芳 张卫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13,共2页
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至今尚无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出血率仍达15%左右,大出血病死率高达60%以上。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不断探索。自1985年11月。
关键词 门肺分流 大网膜包肺 门脉高压
下载PDF
保留脾极性脾大部切除术(附67例报告)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凤瑞 徐学汇 +3 位作者 褚海波 李君方 徐家俊 张卫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2,共2页
由于脾脏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发现传统切脾后“无脾状态”对机体危害性的增加,特别是导致凶险性感染(OPSI)的危险,因而国内外学者提出保留脾脏。脾切除术由过去的单一切除发展为多种的保脾术式,如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
关键词 保留脾脏 部分切除术 高血压症巨脾
下载PDF
门肺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凤瑞 徐学汇 +6 位作者 李银良 褚海波 陈盛茹 李鹏程 李君芳 徐家俊 张已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39-40,共2页
门肺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远期疗效观察解放军89医院外一科(邮编:261200)黄凤瑞,徐学汇,李银良,褚海波,陈盛茹,李鹏程山东高密县医院外科李君芳,徐家俊,张已华自1985年至1992年3月,我们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 门肺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远期疗效观察解放军89医院外一科(邮编:261200)黄凤瑞,徐学汇,李银良,褚海波,陈盛茹,李鹏程山东高密县医院外科李君芳,徐家俊,张已华自1985年至1992年3月,我们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门—肺分流)术治疗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血压 门肺分流术
下载PDF
经胸门体侧支循环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凤瑞 楮海波 +3 位作者 潘龙文 孙学军 李银良 王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1999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目的 探讨、观察门静脉高压病人经胸门体侧支循环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拖经胸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260例,并对38例做血管分布、血流方向及压力改变等临床观察研究。结果 半奇静脉和膈心包静脉增粗,血流向上向右侧支方向;膈中心腱... 目的 探讨、观察门静脉高压病人经胸门体侧支循环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拖经胸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260例,并对38例做血管分布、血流方向及压力改变等临床观察研究。结果 半奇静脉和膈心包静脉增粗,血流向上向右侧支方向;膈中心腱表面布满新生细小血管网;胃冠状静脉及胃短静脉增粗,部分呈血管瘤样改变。出血病人打开胃腔发现有贲门下痔核样改变。结论 门脉高压症病人侧支循环的形成反映机体本身的代偿机制,了解食管及胃底的侧支循环,对门脉高压症的再认识和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形态与免疫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凤瑞 林德成 +5 位作者 李凤英 徐学汇 褚海波 李君芳 徐家俊 张卫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28,共2页
自1985年11月至1990年5月,我们在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施行保留脾极性脾大部切除术91例,效果满意。在门脉高压症情况下,长期置于胸腔的残脾将发生什么变化?未见有文献报道。为此,本文对其脾形态和免疫功能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门脉高压 脾切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鄄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学说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潘龙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年第4期243-245,共3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侧支循环 代偿 PHT 发病机制 脾亢 脾大 保脾术 难治 终末期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学说的探讨(续)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潘龙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循环代偿 发病机制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学说 障碍 侧支 治疗方法 腹部外科
下载PDF
仿自然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1 位作者 潘龙文 宗波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2期1131-1132,共2页
关键词 自然分流 门脉高压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症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凤瑞 徐学汇 +6 位作者 李银良 褚海波 陈胜如 李鹏程 李君芳 张卫华 张继伍 《腹部外科》 1994年第2期61-62,共2页
1986年4月至1991年10月,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症14例,手术无死亡,无胸部、膈下及切口感染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无呕血及便血发生,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本文介绍... 1986年4月至1991年10月,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症14例,手术无死亡,无胸部、膈下及切口感染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无呕血及便血发生,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从本组治疗观察来看,单纯肝静脉阻塞性门脉高压症、下腔静脉阻塞(或不完全阻塞)侧枝代偿功能良好的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满意。对术式的选择、本术式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脾切除 门-肺分流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凤瑞 徐学汇 +5 位作者 褚海波 李银良 李鹏成 李君芳 徐家俊 张卫华 《腹部外科》 1993年第2期86-87,共2页
我们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获得成功之后,近年来又采用本法加改良式门-奇断流术(下称联合手术)对11例急性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处理,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2~64岁,平均4... 我们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获得成功之后,近年来又采用本法加改良式门-奇断流术(下称联合手术)对11例急性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处理,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2~64岁,平均48岁。病程为3~9年。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4例,B级3例,C级4例。肝脏病理诊断:大结节肝硬化7例,小结节肝硬化4例。 二、疗效观察:术后4个月钡餐透视,7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失,4例明显减轻,腹水均消失,脾亢纠正,血红蛋白为80~100g/L(术前为55~7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评价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0年第4期223-224,共2页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门肺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历经15年时间,通过近300例病人的手术实践和临床观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就门脉高压症的保脾观、自然分流观,以及外科治疗的展望与外科同道讨论看法。
关键词 高压症 脾大部切除 脾肺固定术 门脉 外科治疗 门肺分流术 侧支循环 保脾术 脾大部切除术 大网膜包肺术
下载PDF
脾大部切除加胸骨后网膜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凤瑞 楮海波 +3 位作者 潘龙文 孙学军 李鹏程 李银良 《前卫医药杂志》 200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脾大部切除 大网膜 门脉高压症 胸骨后 治疗
下载PDF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凤瑞 《腹部外科》 2001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 ,寻找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新方法。方法 自 1985~ 2 0 0 0年间应用脾大部切除将残脾与肺底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 2 80例 ,通过X线、B型超声、锝扫描、血清Tuftsin检测、残脾... 目的 探讨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 ,寻找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新方法。方法 自 1985~ 2 0 0 0年间应用脾大部切除将残脾与肺底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 2 80例 ,通过X线、B型超声、锝扫描、血清Tuftsin检测、残脾病理检查 ,观察胸腔残脾形态及功能变化 ,采用血管造影、DSA等检测方法 ,了解脾肺间分流情况。结果 胸腔残脾均存活 ,功能正常。部分病人血清Tuftsin水平术前 (6 0 2± 16 4) μg/L ,术后为 (6 6 5± 144 ) μg/L。血管造影显示门肺形成分流通路。食管钡餐透视证实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或消失 ,术后随访再出血率为 3% ,肝功能改善 ,腹水消失。无肝性脑病及OPSI发生。结论 保留脾极性脾大部切除术是门脉高压症巨脾保脾术最理想的术式。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可作为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术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大部切除术 门脉高压症 脾肺固定术
下载PDF
经胸门体侧支循环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3 位作者 潘龙文 孙学军 李银良 王强 《实用医药杂志》 1999年第5期259-260,共2页
实施经胸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260 例,并对38 例做血管分布、血流方向及压力改变等临床观察研究。结果:半奇静脉和膈心包静脉增粗,血流向上向右侧支方向;膈中心腱表面布满新生细小血管网;胃冠状静脉及胃短静脉增粗,部分呈... 实施经胸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260 例,并对38 例做血管分布、血流方向及压力改变等临床观察研究。结果:半奇静脉和膈心包静脉增粗,血流向上向右侧支方向;膈中心腱表面布满新生细小血管网;胃冠状静脉及胃短静脉增粗,部分呈血管瘤样改变。出血病人打开胃腔发现有贲门下痔核样改变,认为门脉高压症病人侧支循环的形成反映机体本身的代偿机制,了解食管及胃底的侧支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髓核手术损伤腹腔大血管后七系统衰竭抢救成功1例体会
16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5 位作者 庞艳秋 祝筱姬 李传戍 宁吉顺 施国君 潘龙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35-37,共3页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复杂,三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死亡率为100%。抢救MODS患者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重点研究的热门课题。我院成功地抢救1例因腰间盘手术损伤腹腔大血管并发腹膜后大出血、严重休克、经3次手术创伤的MODS患...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复杂,三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死亡率为100%。抢救MODS患者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重点研究的热门课题。我院成功地抢救1例因腰间盘手术损伤腹腔大血管并发腹膜后大出血、严重休克、经3次手术创伤的MODS患者,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损伤 大血管 抢救成功 山东潍坊 少尿期 普外科 军区 血液透析 failure 解放军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并脾损伤56例诊治分析
17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2 位作者 徐学汇 李鹏程 陈胜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29-30,共2页
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92例,其中并多发伤56例,占61%。现将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讨论。1.一般资料:56例中,男48例、女8例,年龄为13~58岁,多在伤后2~3小时来院就诊。其中车祸43例,挤压伤5例,坠跌伤8例;有休克表现者40例;除... 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92例,其中并多发伤56例,占61%。现将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讨论。1.一般资料:56例中,男48例、女8例,年龄为13~58岁,多在伤后2~3小时来院就诊。其中车祸43例,挤压伤5例,坠跌伤8例;有休克表现者40例;除2例血压、脉搏测不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发伤 脾损伤 诊断
下载PDF
论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学说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凤瑞 褚海波 潘龙文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1期98-100,共3页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腹部外科中最复杂的疾病之一.由此带来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和相对的矛盾,迄今尚无令人满意的外科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成立十一个学组,PHT学组是唯一一个以单一疾病命名的学组.可见此病在外...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腹部外科中最复杂的疾病之一.由此带来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和相对的矛盾,迄今尚无令人满意的外科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成立十一个学组,PHT学组是唯一一个以单一疾病命名的学组.可见此病在外科学术界的地位之重要和我国对PHT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的紧迫感^[1]。20多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学说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门—肺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19
作者 黄凤瑞 徐学汇 +7 位作者 李银良 褚海波 陈盛茹 李鹏程 孙学军 李君芳 徐家俊 张卫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27-29,共3页
自1985年11月至1992年3月,我们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门—肺分流)术(下称新术式)治疗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包括兼做附加手术在内共计125例病人,其中单纯用新术式治疗计85例。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分流术 治疗
下载PDF
胆囊肝胆管吻合术治疗高位胆管狭窄
20
作者 黄凤瑞 李鹏程 李银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6,共2页
高位胆管狭窄目前尚缺乏定型的手术方式。我院对8例因结石和肿瘤所致的高位胆管狭窄患者施行胆囊肝胆管吻合术,获得解除狭窄,消除症状的效果,且操作方便,发生胆瘘的机会少,同时可保留Oddi氏括约肌的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操作方法、... 高位胆管狭窄目前尚缺乏定型的手术方式。我院对8例因结石和肿瘤所致的高位胆管狭窄患者施行胆囊肝胆管吻合术,获得解除狭窄,消除症状的效果,且操作方便,发生胆瘘的机会少,同时可保留Oddi氏括约肌的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狭窄 胆结石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