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块壮字文献生存及传承状况调查分析——以龙州、象州、忻城三县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南津 高魏 陈华萍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8,共6页
历代壮族先民运用方块壮字记录生活的诸多方面,经长期创作积累,形成了大量的手抄文本。这些手抄文本实质上就是保存于民间的壮族文献,是壮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根据在龙州、象州、忻城三县田野调查得知,目前方块壮字文献仍在宗教经... 历代壮族先民运用方块壮字记录生活的诸多方面,经长期创作积累,形成了大量的手抄文本。这些手抄文本实质上就是保存于民间的壮族文献,是壮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根据在龙州、象州、忻城三县田野调查得知,目前方块壮字文献仍在宗教经书、山歌唱本、民间故事传说等特定领域流行。现存的方块壮字文本在民间的流传呈现出衰落趋势,但还将以艰难姿态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方块壮字 生存 传承
下载PDF
社会文化环境对古壮字生存、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南津 唐未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古壮字是记录壮族语言的民间文字,目前仍在民间流传。影响古壮字产生、生存、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多种多样,它的产生、生存、发展深深植根于广阔的壮族社会文化环境。在此影响下,古壮字目前虽逐渐衰落,但在一些领域内仍会长期存在。
关键词 文字 古壮字 社会文化环境
下载PDF
当代壮族群体使用汉字、古壮字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南津 唐未平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5-130,共6页
汉字与古壮字是当今壮族人群使用的两种文字。目前,古壮字在壮族民间宗教经典、山歌唱本、地方剧剧本、人名、地名、谚语等领域继续使用,汉字则已成为目前壮族最常用文字。
关键词 汉字 古壮字 使用情况
下载PDF
泰国中部地区对外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南津 冯雪 +3 位作者 邱玉华 王乾 孙优 赵燕秋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7-52,58,共7页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泰国中部地区八百余名师生进行调查,着重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在该区域的开展状况、学习汉语兴趣点及汉语学习难点问题。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泰国学生学汉语的兴趣点主要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泰国中部地区八百余名师生进行调查,着重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在该区域的开展状况、学习汉语兴趣点及汉语学习难点问题。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泰国学生学汉语的兴趣点主要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汉字、写作等是师生公认的教学难点。基于调查结果,并结合实践教学探索解决方案,为泰国汉语教学提出建议,对泰国汉语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泰国汉语教学 泰国中部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壮族民间群体古壮字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南津 唐未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古壮字是记录壮族语言的民间文字,目前仍在民间流传。壮族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在古壮字使用和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古壮字使用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差异体现了古壮字正在衰落的趋势,文化层次的差异与... 古壮字是记录壮族语言的民间文字,目前仍在民间流传。壮族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在古壮字使用和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古壮字使用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差异体现了古壮字正在衰落的趋势,文化层次的差异与古壮字了解、认识途径有关,也体现了古壮字使用的"土俗性"。总体而言,古壮字逐步在走向消亡。因此,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救这一传统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壮字 性别 年龄 文化层次
下载PDF
广西永福百寿图考释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南津 刘家毅 邱明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3-176,共4页
百寿图是现今所见的中国时代最早的集古代单字诸体为一身的摩崖石刻,但至今缺乏对百寿图及其一百个小寿字的全面记载及研究。文章在重新对百寿图摄影及拓印逐个核实小寿字及铭章基础上,对百寿图作研究考证阐释。
关键词 百寿图 摩崖石刻 考证
下载PDF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频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南津 杨粒彬 《创新》 2012年第2期88-96,共9页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内容丰富,是壮族语料的真实展现,研究它的词汇对研究《麽经》及布洛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麽经》全文字词开展系统整理与词频统计,运用词频统计相关方法,分析《麽经》中核心词、高频词、中频词和低频...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内容丰富,是壮族语料的真实展现,研究它的词汇对研究《麽经》及布洛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麽经》全文字词开展系统整理与词频统计,运用词频统计相关方法,分析《麽经》中核心词、高频词、中频词和低频词的数据情况,重点针对176个核心词做具体阐述,从而实现对《麽经》用词的系统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麽经》 词汇 词频统计
下载PDF
普通话的推广与客家方言的传承——基于广西客家方言区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南津 李金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4-31,共8页
客家方言是广西主要的汉语方言之一。以1749个母语为客家话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在语言能力方面,客家青少年能熟练使用双言,其母语的熟练程度反而不如普通话。在语言使用方面,客家话与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分配,家庭以客家话... 客家方言是广西主要的汉语方言之一。以1749个母语为客家话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在语言能力方面,客家青少年能熟练使用双言,其母语的熟练程度反而不如普通话。在语言使用方面,客家话与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分配,家庭以客家话为主,社区以普通话为主,两者相互补充,和谐共存。性别、年龄、地域、城乡等因素对语言使用起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客家方言 青少年 语言使用
下载PDF
《麽经布洛陀》版本研究方法梳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南津 蒋艳萍 《百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4-59,共6页
版本学作为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历史。但传统的版本学研究对象几乎仅限于汉文文献,而对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献很少涉及;同时由于版本研究理论的普遍性,汉文文献丰富的版本研究理论和方法,对少数民族文... 版本学作为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历史。但传统的版本学研究对象几乎仅限于汉文文献,而对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献很少涉及;同时由于版本研究理论的普遍性,汉文文献丰富的版本研究理论和方法,对少数民族文献版本研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文章将先梳理汉文文献版本研究方法,再结合少数民族文献的具体特点,归纳总结适合《麽经布洛陀》版本研究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学 少数民族文献 《麽经布洛陀》
下载PDF
“羹”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南津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古代字书对“羹”字词义的解说各不相同,不同时代的解说,反映了远方时期人们对羹的理解,同时,淫浸着古代人民的文化心态因素,后来“羹”由五味调和之义而蕴含“和谐”、“和顺”、“和同”等文化义,这种道德观念,千载以降,影响... 古代字书对“羹”字词义的解说各不相同,不同时代的解说,反映了远方时期人们对羹的理解,同时,淫浸着古代人民的文化心态因素,后来“羹”由五味调和之义而蕴含“和谐”、“和顺”、“和同”等文化义,这种道德观念,千载以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尔雅》 《释名》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五味调和 释义 文化义 文化心态 《尔雅·释器》 《古代汉语》
下载PDF
史料性与著述性的完美结合——评《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
11
作者 黄南津 周祖亮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过去一百年间,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和突破。林亦教授《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是对20世纪东南地区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第一部总结性著作,此部著作以学术的视角客观地总结评判前人的研究成果,具有资料收集详备、篇章安排独具匠... 过去一百年间,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和突破。林亦教授《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是对20世纪东南地区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第一部总结性著作,此部著作以学术的视角客观地总结评判前人的研究成果,具有资料收集详备、篇章安排独具匠心、注意利用少数民族语言资料、充分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等四个方面特色,是一部“填补空白”(鲁国尧先生语)的著作,也是一部史部料与著述性完善结合,扎实厚重,特色鲜明,成就突出的语言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方言史 语言学专著
下载PDF
方块壮字形声字形符文化蕴含略考
12
作者 黄南津 柴晓锦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13,共6页
方块壮字中形声字数量最多,而形声字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形旁来显现,形旁也就传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因子。本文从方块壮字形声字形旁分析入手,略考其中的文化蕴含。
关键词 方块壮字 形声字 形符 文化蕴含
下载PDF
方块壮字字形研究评议
13
作者 黄南津 胡惠 《中国文字研究》 2009年第1期186-191,共6页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方块壮字字形,但由于研究角度、对字形的理解等方面的差异,至今都未能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略作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关键词 方块壮字 字形 少数民族文字
下载PDF
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以广西大学研究生教育项目的成效及经验为例
14
作者 黄南津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第9期196-197,共2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镇,建立既注重科学前沿也面向国家需求从事教学与科技活动的氛围,才能成为创新的不竭源泉,才能为全国和广西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人才,当前国家和自治区积极推动的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正是...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镇,建立既注重科学前沿也面向国家需求从事教学与科技活动的氛围,才能成为创新的不竭源泉,才能为全国和广西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人才,当前国家和自治区积极推动的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正是强化师生创新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项目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广西田林客家方言岛的语言传承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金阳 黄南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2-46,共5页
田林县高龙乡客家话是当地西南官话和壮话包围下的一个方言岛。通过对当地客家青少年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青少年兼用多种语言,各种语言的功能有明确的分工,家庭以客家话为主,对外以西南官话和普通话为主。他们在语言的情感和声望方... 田林县高龙乡客家话是当地西南官话和壮话包围下的一个方言岛。通过对当地客家青少年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青少年兼用多种语言,各种语言的功能有明确的分工,家庭以客家话为主,对外以西南官话和普通话为主。他们在语言的情感和声望方面倾向于普通话。总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客家话仍将持续使用,高龙乡多语格局也会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田林 客家方言岛 语言传承
下载PDF
广西强势语言(包括汉语方言、普通话)更替及其外部原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善来 黄南津 《柳州师专学报》 2005年第3期64-68,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广西移民人口的变化,广西强势语言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壮语到平话,到西南官话,到粤语和西南官话并用,到西南官话,到目前的西南官话和普通话并重,并预示普通话最终成为广西的强势语言。本文着重从语言外部寻找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广西移民人口的变化,广西强势语言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壮语到平话,到西南官话,到粤语和西南官话并用,到西南官话,到目前的西南官话和普通话并重,并预示普通话最终成为广西的强势语言。本文着重从语言外部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从移民、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媒体、学校教育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强势语言 外部原因
下载PDF
方块壮字音形码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高魏 黄南津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了弥补现有方块壮字输入法的不足,通过设计方块壮字的Unicode字库、音形码输入方案以及输入法程序,研制出方块壮字音形码输入法。该输入法的改进之处主要有:第一,字库占用谚文音节的Unicode码位,更利于软件兼容及壮汉字符同步处理。... 为了弥补现有方块壮字输入法的不足,通过设计方块壮字的Unicode字库、音形码输入方案以及输入法程序,研制出方块壮字音形码输入法。该输入法的改进之处主要有:第一,字库占用谚文音节的Unicode码位,更利于软件兼容及壮汉字符同步处理。第二,输入方案提供拼音码、五笔码及笔画码,更符合用户需求。第三,支持输入《古壮字字典》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方块壮字及Unicode7.0的CJK字符,可输入字符量更多。最后,输入法程序的开发工具更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壮字 输入法 Unicode字库 音形码输入方案 简易开发
下载PDF
从字频看壮族传统文字的效用特点——以方块壮字和汉字的字频比较为基点
18
作者 高魏 黄南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9,共4页
研究表明,在"省力原则"的作用下,方块壮字存在与汉字类似的"效用递减"趋势,少数字符的效用高,多数字符的效用低。但是,与汉字相比,由于字形规范化和语料规模的制约,方块壮字"效用递减"的趋势没有那么明显... 研究表明,在"省力原则"的作用下,方块壮字存在与汉字类似的"效用递减"趋势,少数字符的效用高,多数字符的效用低。但是,与汉字相比,由于字形规范化和语料规模的制约,方块壮字"效用递减"的趋势没有那么明显,高频字不够"高效",效用也不够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传统文字 方块壮字 字频 效用特点
下载PDF
汉语名词句研究概况及其界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丽 黄南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一句之中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这不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而是汉语中较为独特的语言现象。此句式有各种称说,但一般称之为名词句。前修时贤从多个角度对名词句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名词句研究也还有广阔的探讨空间... 一句之中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这不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而是汉语中较为独特的语言现象。此句式有各种称说,但一般称之为名词句。前修时贤从多个角度对名词句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名词句研究也还有广阔的探讨空间,需要进一步深入开掘。本文回顾以往名词句研究视角,评述其中得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名词句进行进一步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句 研究概况 界定
下载PDF
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对方块壮字文献的生存、传承的影响——以龙州、象州、忻城三县为例
20
作者 陈华萍 高魏 黄南津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年第2期126-127,共2页
方块壮字文献是记录壮族传统文化载体,肩负着壮族文化保存与传承的使命,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保存、流传深深植根于壮族社会文化环境。目前方块壮字文献在壮族民间仍在流传使用,但在众多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其生存和... 方块壮字文献是记录壮族传统文化载体,肩负着壮族文化保存与传承的使命,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保存、流传深深植根于壮族社会文化环境。目前方块壮字文献在壮族民间仍在流传使用,但在众多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其生存和传承日益陷入危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方块壮字 社会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