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差异分析
1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3 位作者 梁志杰 陈俊杰 梁志凌 戴李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生长发育情况,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依据,为建立地区骨龄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南宁地区1~18岁儿童青少年手腕部影像资料。采用《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对手腕骨进行评估,分析被检者的骨龄情况,运用... 目的 探讨分析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生长发育情况,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依据,为建立地区骨龄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南宁地区1~18岁儿童青少年手腕部影像资料。采用《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对手腕骨进行评估,分析被检者的骨龄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骨龄与年龄的差异。结果 南宁地区1965例儿童青少年骨龄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929,P<0.05),该人群整体骨龄较年龄偏大,骨龄年龄差为(0.24±1.3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3,P<0.05)。骨龄与年龄不相符的阳性率为46.46%,在8岁后阳性率相对较高。男性发育延迟比例(25.54%)高于女性(9.65%),女性发育提前(36.59%)高于男性(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4,P<0.05),男、女性骨龄发育正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宁地区儿童青少年骨龄阳性率以8岁后较显著,骨龄呈现发育提前趋势,在中枢性性早熟、矮小症等个体化诊疗过程中,女性应重视发育提前,而男性则需侧重发育延迟。分析结果为完善全国地域性骨龄数据库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儿童青少年 生长发育 手腕部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MSCT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戴李华 黄华驰 +3 位作者 马慧 黄卫保 王映飞 王万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15-2219,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8例食管闭锁患者MSCT图像,采用MPR、MinIP、VR等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对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情况进行观察。对MSCT与术中判断Gross分型、Ⅲ型病... 目的探讨MSCT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8例食管闭锁患者MSCT图像,采用MPR、MinIP、VR等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对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情况进行观察。对MSCT与术中判断Gross分型、Ⅲ型病例瘘口位置的符合程度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对MSCT所测Ⅲ型食管闭锁两盲端间距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对MSCT诊断与术中所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8例食管闭锁患者中,MSCT判断Gross分型准确率为89.6%(43/48),MSCT与术中分型存在较强一致性(Kappa=0.774,P<0.001)。46例Ⅲ型食管闭锁患者中,MSCT判断瘘口位置的准确率为82.6%(38/46),MSCT与术中对瘘口位置的判断存在中等一致性(Kappa=0.480,P<0.001)。MSCT所测Ⅲ型食管闭锁两盲端间距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闭锁MSCT分型与术中分型存在较高正相关(r=0.786,P<0.001),MSCT对Ⅲ型病例瘘口位置判断与术中所见存在中度正相关(r=0.558,P<0.001),MSCT所测Ⅲ型食管闭锁两盲端间距与术中所见存在较高正相关(r=0.739,P<0.001)。结论MSCT在食管闭锁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为临床制订治疗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水激发序列在儿童肱骨外髁骺软骨损伤中的研究
3
作者 唐秋云 梁莎 +1 位作者 马慧 黄卫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水激发序列(water excitation 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dient echo sequence,3D-WATSc)在儿童肱骨外髁骺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肱骨... 目的:探究基于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水激发序列(water excitation 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dient echo sequence,3D-WATSc)在儿童肱骨外髁骺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肱骨外髁骨折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所有患儿的冠状位3D-WATSc、冠矢轴三方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序列(PDW-SPIR)及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_(1)加权序列(T_(1)-TSE),观察三个序列肱骨远端骺软骨的信号特点并比较其MRI图像质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及诊断能力。结果:3D-WATSc序列上肱骨远端骺软骨信号强度最高,T_(1)-TSE序列上信号强度最低。3D-WATSc序列的MRI图像质量评分高于PDW-SPIR和T_(1)-TSE序列,PDW-SPIR序列高于T_(1)-TSE序列(P<0.05);D-WATSc序列上SNR和CNR均高于PDW-SPIR序列和T_(1)-TSE序列,PDW-SPIR序列上SNR高于T_(1)-TSE序列。3D-WATSc序列图像对骨折线累及骺软骨和不稳定性肱骨外髁骨折诊出率均高于PDW-SPIR和T_(1)-TSE序列;3D-WATSc序列图像的诊出率均高于PDW-SPIR和T_(1)-TSE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WATSc序列显示软骨更清晰,可作为儿童肱骨外髁骺软骨的较佳扫描序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水激发 儿童 肱骨外髁骺软骨 损伤
下载PDF
不同X线摄片投照体位在新生儿气腹诊断中的影响
4
作者 何瑞武 黄卫保 +1 位作者 黄华驰 罗梦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X线摄片投照体位在新生儿气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63例新生儿气腹患儿,给予患儿X线摄片检查,对患儿气腹进行诊断,明确不同X线摄片对新生儿气腹诊断的... 目的:分析不同X线摄片投照体位在新生儿气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63例新生儿气腹患儿,给予患儿X线摄片检查,对患儿气腹进行诊断,明确不同X线摄片对新生儿气腹诊断的价值。结果:腹部立位片123例能够确诊,床旁腹部仰卧前后位140例患儿中,腹部仰卧前后位94例中不需要加照其他体位即可直接确诊,26例需要加照水平投照位方可确诊。结论:腹部立位片较床旁腹部平片能提高气腹的检出率;床旁摄片时,加水平投照位能提高气腹的检出率,对临床医师诊治气腹时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有积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摄片 投照体位 新生儿 气腹诊断
下载PDF
MRI与彩超对不同位置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6
5
作者 梁莎 林剑军 +2 位作者 黄卫保 张卫 张巧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比较MRI与彩超对不同位置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94例疑似胎盘植入的孕妇,均行MRI和超声检查,以术中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MRI与彩超诊断不同位置胎盘植入方面的效能。结果 MRI诊断前壁子宫胎盘植入的灵敏度... 目的比较MRI与彩超对不同位置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94例疑似胎盘植入的孕妇,均行MRI和超声检查,以术中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MRI与彩超诊断不同位置胎盘植入方面的效能。结果 MRI诊断前壁子宫胎盘植入的灵敏度高于彩超(P<0.05);MRI诊断后壁子宫胎盘植入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彩超(均P<0.05)。两种方法对其他位置子宫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诊断子宫后壁胎盘植入的效果优于彩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磁共振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国内外手腕部骨龄影像评估方法各自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2 位作者 梁莎 陈俊杰 梁志杰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10期181-185,共5页
骨龄在评价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潜力、性成熟时间、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监测临床疗效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目前国际通用预测成年身高的唯一客观指标。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骨龄影像评估的传统方法、新型方法及人工智能方法,具... 骨龄在评价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潜力、性成熟时间、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监测临床疗效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目前国际通用预测成年身高的唯一客观指标。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骨龄影像评估的传统方法、新型方法及人工智能方法,具体包括有计数法、图谱法和计分法等,分析了不同骨龄评估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展望了骨龄影像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现围绕手腕部骨龄影像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骨龄评估方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骨龄评估方法 手腕部 数字化X线摄影 计分法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时X线表现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梁志杰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分析空气灌肠整复儿童肠套叠时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选取885例可疑肠套叠患儿,均行空气灌肠整复术,分析术中、术后患儿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885例可疑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确诊肠套叠758例(85.65%);复位成功686例,失败72例,复发71例... 目的分析空气灌肠整复儿童肠套叠时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选取885例可疑肠套叠患儿,均行空气灌肠整复术,分析术中、术后患儿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885例可疑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确诊肠套叠758例(85.65%);复位成功686例,失败72例,复发71例。X线表现:(1)套叠头可位于结肠任何位置,呈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2)复位成功:套叠头包块退至回盲部后完全消失,气体顺利进入小肠;或回盲部仍可见小团片状高密度影,但有较多气体进入小肠。(3)回盲部肠管水肿:758例肠套叠出现回盲部肠管水肿145例,复发的71例患儿中出现回盲部肠管水肿58例;回盲部区域见团片状软组织高密度影,其位置及形态相对固定。结论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安全、有效;熟悉肠套叠X线表现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 X线表现特点 复发 儿童
下载PDF
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对产前胎盘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剑军 黄卫保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快速成像序列对前置胎盘、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因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或怀疑胎盘植入而进一步进行MRI检查的孕妇131例,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类总结。MRI序列采用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B...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快速成像序列对前置胎盘、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因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或怀疑胎盘植入而进一步进行MRI检查的孕妇131例,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类总结。MRI序列采用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B-FFE)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结果:131例孕妇MRI图像质量满意。分娩后手术及病理诊断胎盘植入43例,其中3例为单纯胎盘植入,40例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7例为粘连性胎盘植入,26例为植入性和穿透性胎盘植入。MRI准确诊断植入性和穿透性胎盘植入22例(22/26,84.62%),假阳性5例,漏诊(假阴性)4例,灵敏度为84.62%;MRI准确诊断粘连性胎盘植入14例(14/17,82.35%),假阳性3例,漏诊(假阴性)3例,灵敏度82.35%;MRI产前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3.72%、90.91%、88.55%、81.82%、9.09%、16.28%。MRI对前置胎盘分型的符合率为100%。结论:MRI快速成像序列对胎盘位置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对胎盘位置异常进行定位及定性的重要验证和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 前置胎盘 快速成像序列
下载PDF
胎儿硬脑膜窦畸形的产前MRI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慧 林剑军 黄卫保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2731-2733,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硬脑膜窦畸形(DSM)的产前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DSM胎儿头颅MRI资料,观察胎儿头颅病变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周围脑实质是否受压,以及有无合并其他发育异常等。随诊复查MRI以评估胎儿预后。结果 15例DSM胎儿中,13例、... 目的探讨胎儿硬脑膜窦畸形(DSM)的产前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DSM胎儿头颅MRI资料,观察胎儿头颅病变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周围脑实质是否受压,以及有无合并其他发育异常等。随诊复查MRI以评估胎儿预后。结果 15例DSM胎儿中,13例、1例、1例的病灶分别位于后枕部窦汇区、直窦区、上矢状窦,病变部位均可见团片状或小片状信号影,其中病灶位于后枕部窦汇区者均表现为横轴位上扇形增宽,以T1加权成像呈等-高信号,T2加权成像以低信号或以流空信号为主。8例邻近脑组织受压迫征象均轻微,5例病灶邻近脑叶受压,2例静脉窦显著增宽,并出现小脑及大脑枕叶显著受压,硬膜下多发增粗迂曲血管。3例伴有颅内其他结构发育异常。1例晚孕期随访复查发现窦汇区较前缩小。5例行胎儿引产,其中2例尸检证实窦汇区扩张并血栓形成。结论胎儿DSM的产前MRI特点为颅后窝窦汇区增宽,可伴血栓形成。窦汇区增宽不显著且不伴颅内结构继发性发育不良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窦畸形 核磁共振 产前诊断 胎儿
下载PDF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MRI影像表现一例
10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1 位作者 马慧 耿国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6-697,共2页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uccinic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SSADH)缺陷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SSADH缺陷引起,当此酶活性下降,琥珀酸半醛则通过琥珀酸半醛还原酶生成4-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ate,GHB),造成GHB在血清、...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uccinic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SSADH)缺陷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SSADH缺陷引起,当此酶活性下降,琥珀酸半醛则通过琥珀酸半醛还原酶生成4-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ate,GHB),造成GHB在血清、尿液、脑脊液中大量蓄积,引发临床症状,所以本病也称为4-羟基丁酸尿症。现将本院诊断的1例SSADH缺陷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1岁1个月,因抽搐再发1天于2018年10月20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 磁共振成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遗传代谢性脑病 4-羟基丁酸尿症
下载PDF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11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2 位作者 梁莎 吕泯君 耿国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05-308,314,共5页
目的:探讨2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2020年经临床确诊的2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影像学多次随诊资料,分别行全身骨关节X线平片、头颅及胸部CT平扫,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扩散加权成像检查... 目的:探讨2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2020年经临床确诊的2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影像学多次随诊资料,分别行全身骨关节X线平片、头颅及胸部CT平扫,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累及的脏器,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月、6月,均有全面发育迟缓伴倒退、反复抽搐、肝功能损害,1例眼底检查黄斑部见樱桃红斑。头颅MRI均见双侧大脑半球广泛髓鞘化异常,基底节区与丘脑T1WI、T2WI信号均呈稍高信号,大脑萎缩。头颅CT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见片状低密度影,基底节区、丘脑密度不均呈斑片状等、低密度。X线平片见多发性骨发育不良,四肢长骨见多条生长障碍线,掌指骨短粗,脊柱后突畸形,部分椎体前缘尖突畸形呈“鸟嘴状”,双侧肋骨、髂骨发育不良。2例患儿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示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结论: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总体可归纳为颅脑广泛髓鞘化异常,基底节区、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丘脑、胼胝体形态小,脑萎缩,合并多发性骨发育不良,但无脑室显著扩张、病灶扩散受限、异常强化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累积病 GM1型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儿童裂头蚴脑病1例影像特征分析
12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莫亚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口角歪斜5年余,抽搐2次入院。于2018年7月12日转入本院住院治疗。患儿2013年10月曾因发热在当地住院,期间出现口角歪斜,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好转后出院。2015年8月因抽搐1次到本院门诊行MRI检查,首次发现颅脑...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口角歪斜5年余,抽搐2次入院。于2018年7月12日转入本院住院治疗。患儿2013年10月曾因发热在当地住院,期间出现口角歪斜,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好转后出院。2015年8月因抽搐1次到本院门诊行MRI检查,首次发现颅脑异常。5年来间断予康复训练治疗,现可自行行走,平衡能力稍差,右脚有拖步,易摔跤。2018年7月14日脑脊液:颜色无色,透明度清,氯122.8 mmol/L,葡萄糖2.81 mmol/L,脑脊液蛋白0.27 g/L,有核细胞数3.00个/mm3。2018年8月14日自身免疫抗体阴性,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分析: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G弱阳性。脑脊液寄生虫抗体:裂头蚴抗体IgG(++)。患者家属不同意外科手术治疗,临床使用吡喹酮药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较前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 影像特征 脑病 寄生虫 儿童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瘤MRI影像特征
13
作者 梁志杰 林剑军 黄卫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卵巢子宫内膜样瘤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子宫内膜样瘤MRI检查资料,观察囊肿信号,并将其影像特征分析总结。MRI序列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DWI、动态增强检查。结果:MRI所诊断的35... 目的:分析总结卵巢子宫内膜样瘤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子宫内膜样瘤MRI检查资料,观察囊肿信号,并将其影像特征分析总结。MRI序列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DWI、动态增强检查。结果:MRI所诊断的3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中,35例T1WI或T1WI脂肪抑制序列单囊或多囊呈高信号,T1WI信号高于T2WI信号;30例T2WI呈现阴影效应;30例ADC囊呈低信号;25例周边见低信号环;18例大囊肿周围伴有卫星囊;15例"双侧卵巢亲吻征"。动态增强减影囊内未见明显强化,周边低信号环可见强化。结论:MRI检查在鉴别卵巢子宫内膜样瘤与功能性出血性囊肿及粘液性复杂上皮囊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动态增强后减影技术可帮助判断病灶是否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瘤 巧克力囊肿 MRI
下载PDF
床旁肺脏超声评分在诊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艳合 杨水华 +8 位作者 唐艳妮 黎新艳 何桂丹 梁蒙凤 潘保星 刘春鳞 覃银贝 赵丹 黄卫保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1-605,共5页
本文探讨床旁肺脏超声评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诊治中的价值。选取8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床旁肺脏超声评分(LUS)差异,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临床资料患儿LUS评分... 本文探讨床旁肺脏超声评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诊治中的价值。选取8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床旁肺脏超声评分(LUS)差异,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临床资料患儿LUS评分差异,分析LUS评分预测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极危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观察组双肺、左肺和右肺LU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评分>8分、极危重症(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70分)患儿双肺LU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患儿(P<0.05)。双肺LUS评分与呼吸窘迫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P<0.05)。床旁高频超声监测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疾病程度诊治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高频超声 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肺脏超声评分
下载PDF
胎儿结节性硬化症的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巧 黎新艳 +2 位作者 黄飞雪 黄卫保 耿国兴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6期112-11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结节性硬化症的产前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心脏肿瘤、颅内结节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胎儿心脏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回声特征,结合磁共振检查及基因检测... 目的探讨胎儿结节性硬化症的产前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心脏肿瘤、颅内结节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胎儿心脏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回声特征,结合磁共振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特征性分析。结果在183736例胎儿心脏产前超声筛查中,发现心脏肿瘤69例,发生率为0.38‰(69/183736),肿瘤表现为类圆形实性高回声结节,部位分别位于心室、心房、室间隔、流出道内。69例心脏肿瘤胎儿中,30例行胎儿颅脑MRI检查,阳性17例,阴性13例;7例行TSC基因位点检测,阳性6例,阴性1例;13例行胎儿心脏超声随诊,肿瘤增大12例(伴增多4例),肿瘤大小及数量不变1例;临床最终确诊TSC共20例,发生率为0.11‰(20/183736)。结论胎儿心脏肿瘤的大小、数量随孕龄增大而发生变化,肿瘤体积越大、数量越多,最终诊断结节性硬化症的可能性越大,预后越差。产前超声随诊观察心脏横纹肌瘤的影像特征,结合磁共振检查及基因检测,能为临床及时诊断结节性硬化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结节性硬化症 磁共振成像 胎儿 心脏横纹肌瘤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对骨龄发育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志凌 黄卫保 +3 位作者 林剑军 梁莎 陈俊杰 王映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9期113-116,36,共5页
目的 分析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骨龄发育特征,探讨超重与肥胖和骨龄发育延迟或提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评估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421例(男性768例,女性653例)儿童... 目的 分析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骨龄发育特征,探讨超重与肥胖和骨龄发育延迟或提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评估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421例(男性768例,女性653例)儿童、青少年的手腕部骨龄,依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为超重与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男性、女性两组骨龄年龄差(body age difference, BAD)的区别,并对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骨龄提前或延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骨龄提前,女童提前程度大于男童,超重与肥胖男、女童分别提前1.12岁和1.21岁(t分别为15.430、14.604,P均<0.05)。6.00~8.99岁年龄段超重与肥胖儿童骨龄发育提前比例最高。男、女童超重与肥胖与骨龄发育情况均呈正相关(Kendall′s tau-b分别为0.275、0.202,P均<0.01),超重与肥胖男、女童骨龄提前比例(52.8%、59.4%)高于正常儿童(28.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5.489、27.992,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超重与肥胖男、女童骨龄提前风险分别增加1.18倍和1.25倍(P<0.05)。结论 超重与肥胖是骨龄发育提前的风险因素,超重与肥胖女童骨龄提前程度大于男童,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在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尤其是6.00~8.99岁年龄段儿童。骨龄评估能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超重 肥胖 骨龄 体重指数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戴李华 马慧 黄卫保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104-107,共4页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畸形,多伴发气管食管瘘,尤其多见于气管与远端食管之间,是新生儿期需要紧急手术处理的畸形疾病,如延误治疗,极易造成新生儿死亡。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还能明确瘘管、瘘...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畸形,多伴发气管食管瘘,尤其多见于气管与远端食管之间,是新生儿期需要紧急手术处理的畸形疾病,如延误治疗,极易造成新生儿死亡。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还能明确瘘管、瘘口以及气管支气管树的解剖结构,为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诊疗提供保障。胎儿期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产前超声、MRI,二者联合能够提高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产前确诊率,为产前咨询和产后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新生儿期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超声、食管造影、多层螺旋CT(MSCT)等,其中MS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食管闭锁位置、两盲端距离、瘘口位置、瘘管长度等,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优势,更有利于临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但在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修复术后,食管造影检查能够准确评估手术效果、术后食管吻合口和并发症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超声 核磁共振成像 食管造影 多层螺旋CT扫描 支气管镜检查
下载PDF
磁共振DISCO技术在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陈辉艳 林剑军 +2 位作者 马慧 黄卫保 陈晓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技术在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行磁共振检查产妇23例,分别采用磁共振机型3.0 T GE SIGNA Architect、1.5 T Philips Achieva。其中3.0 T增强... 目的探讨快速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技术在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行磁共振检查产妇23例,分别采用磁共振机型3.0 T GE SIGNA Architect、1.5 T Philips Achieva。其中3.0 T增强运用快速动态增强成像扫描(DISCO),时间分辨率6 s/期,1 min 27 s内实现总18期多期动脉动态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运用高分辨高信号高保真的扩散成像技术(MUSE DWI)。1.5 T增强为传统容积内插动态增强,时间分辨率13.9 s/期;扩散加权成像运用为传统单激发平面回波技术。两种机型T_(2)WI均快速自旋回波抑脂。结果运用1.5 T MRI扫描11例均行DWI扫描,其中平扫3例,有2例血肿周围点状信号提示动静瘘或假性动脉瘤,1例宫腔团状影、肌层及右盆壁较多血管流空影,提示胎盘残留、动静脉瘘;动态增强8例,其中3例子宫前壁可见迂曲管状血管流空信号影,增强扫描呈管状强化;5例子宫底部混杂信号,突向宫腔内,提示胎盘残留,假性动脉瘤形成,DWI均可见高信号团,周围呈低信号。运用3.0 T MRI扫描的12例均行DISCO动态增强及MUSE DWI,动脉早期即显示动静脉瘘、形成血管团突向宫腔10例,1例假性动脉瘤合并血肿,1例动静瘘并假性动脉瘤;MSUE DWI均清晰可见高信号团块内有管条状低信号。结论3.0 T磁共振DISCO扫描在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后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诊断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MSUE DWI和T_(2)WI快速自旋回波对于未行增强的产后子宫显示丰富血管起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动态增强成像 胎盘植入 动静脉瘘 假性动脉瘤
原文传递
胎儿结节性硬化症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卫保 林剑军 +3 位作者 马慧 杨道光 张巧 谢波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7期4092-4094,共3页
目的分析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SC)的MRI影像特点、胎龄分布及超声多系统检查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临床可疑TSC的胎儿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和胎龄分布;MRI主要采用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B-FF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 目的分析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SC)的MRI影像特点、胎龄分布及超声多系统检查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临床可疑TSC的胎儿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和胎龄分布;MRI主要采用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B-FF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扩散加权成像(DWI)及二维小角度T1WI;收集相应胎儿超声心脏横纹肌瘤数量及大小、头颅MRI检查结果。结果 17例胎儿头颅MRI检查,其中11例见室管膜下结节信号,阳性率为64. 7%(11/17),3例同时合并有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节信号,胎龄分布在25~35周;胎儿脑部结节在B-FFE及SS-TSE序列呈结节状低信号、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以SS-TSE序列显示较好;本组17例胎儿均因超声检查有心脏横纹肌瘤而做MRI,心脏横纹肌瘤大小不一、数量不等;超声发现脑室旁结节状高回声2例;17例胎儿临床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确诊TSC共13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后,应进一步做头颅MRI检查,早、中孕期未发现颅脑结节时,晚孕期应再次随诊;超声发现心脏横纹肌瘤越大、数量越多、结合MRI发现室管膜下结节及脑皮质结构异常,诊断TSC的可能性越大,提示预后不良,两者综合检查,可帮助临床及时进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磁共振成像 胎儿 心脏横纹肌瘤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