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O多层减反膜系设计及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友奇 马眷荣 +1 位作者 欧迎春 付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玻璃基片表面沉积ITO薄膜赋予玻璃诸多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能,但ITO薄膜的沉积也使得玻璃在可见光区透过率下降10%左右,在近红外区呈现高吸收、强反射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ITO玻璃的部分应用。通过ITO多层减反膜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上... 玻璃基片表面沉积ITO薄膜赋予玻璃诸多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能,但ITO薄膜的沉积也使得玻璃在可见光区透过率下降10%左右,在近红外区呈现高吸收、强反射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ITO玻璃的部分应用。通过ITO多层减反膜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拓宽ITO薄膜玻璃的应用范围。本文首先阐述ITO薄膜沉积后光学曲线及该曲线各波段光学性能变化的理论解释,进而概述常规的减反膜系设计方法及膜层材料选择,并重点介绍ITO多层减反膜系的相关研究动态,本文结尾对ITO多层减反膜的设计和制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光学性能 减反膜系设计方法 膜层材料选择 ITO多层减反膜系
下载PDF
玻璃表面的增强处理
2
作者 黄友奇 傅国英 +2 位作者 祁丹 谭欢 吴云龙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12年第10期4-6,共3页
玻璃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裂纹等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破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玻璃的使用性能,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对玻璃的表面增强很必要。本文综述了玻璃表面增强的方法,重点介绍了玻璃的钢化处理增... 玻璃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裂纹等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破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玻璃的使用性能,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对玻璃的表面增强很必要。本文综述了玻璃表面增强的方法,重点介绍了玻璃的钢化处理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强化 物理钢化 化学钢化 热增强 离子交换
下载PDF
聚氨酯胶片在湿热环境下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欧迎春 黄友奇 +4 位作者 冯海兵 付静 郭中宝 白永智 马眷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参考GJB150.9规定的湿热环境,测试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两类胶片制作的夹层玻璃样品在不同湿热老化时间下的光学性能变化,随后将湿热后的样品在室温环境中长期放置,考察光学性能的恢复情况。进一步将两类胶片直接浸入60±1℃水中... 参考GJB150.9规定的湿热环境,测试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两类胶片制作的夹层玻璃样品在不同湿热老化时间下的光学性能变化,随后将湿热后的样品在室温环境中长期放置,考察光学性能的恢复情况。进一步将两类胶片直接浸入60±1℃水中,浸泡8h、16h、48h、78h,并将吸水饱和的样品进行烘干处理,采用FTIR、减法光谱等方法研究胶片在水作用下的结构变化.试验发现:两类夹层玻璃的光学性能有明显变化,如湿热老化30天后,聚氨酯夹层玻璃的透光度降低2.2%,雾度增加11.6%;室温放置后聚氨酯夹层玻璃样品的雾度值不能恢复到湿热试验前的数据,而PVB夹层玻璃样品可以恢复。减法光谱结果表明:聚氨酯胶片与水可形成一种缔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胶片 湿热 FTIR 减法光谱
下载PDF
应对未来战争的“光学盾牌”——蓝宝石基透明装甲
4
作者 王晓亮 赵鹏 +4 位作者 刘发付 黄友奇 李清连 孙军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0-2214,共5页
本文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大尺寸导模(EFG)炉成功制备了尺寸为485 mm×985 mm×12 mm的蓝宝石单晶板材,将其切割、研磨后与玻璃、聚碳酸酯复合为透明装甲样品,其中尺寸为352 mm×341 mm×33 mm样品面密度为79.27 kg/m^(2)... 本文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大尺寸导模(EFG)炉成功制备了尺寸为485 mm×985 mm×12 mm的蓝宝石单晶板材,将其切割、研磨后与玻璃、聚碳酸酯复合为透明装甲样品,其中尺寸为352 mm×341 mm×33 mm样品面密度为79.27 kg/m^(2),尺寸为351 mm×342 mm×33 mm的样品面密度为79.38 kg/m^(2)。分别采用直径为7.62 mm和12.7 mm的穿甲燃烧弹对其进行打靶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蓝宝石基透明装甲在100 m 0°法线角射击中,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单晶 导模法 透明装甲 面密度 打靶实验
下载PDF
离子交换增强熔盐添加剂除杂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沈龙 张保军 +2 位作者 黄友奇 祁丹 蓝知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通过分析离子交换增强玻璃表面K+浓度、表面应力、交换层深度和熔盐成分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Ca2+对K+-Na+交换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对熔盐中杂质离子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K+-Na+交换速率随熔盐中Ca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失活的熔盐中添加KH... 通过分析离子交换增强玻璃表面K+浓度、表面应力、交换层深度和熔盐成分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Ca2+对K+-Na+交换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对熔盐中杂质离子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K+-Na+交换速率随熔盐中Ca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失活的熔盐中添加KHCO3可消除Ca2+对K+-Na+交换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硅玻璃 离子交换 KNO3熔盐 添加剂
下载PDF
可用于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柔性衬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丹 黄友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3-46,共4页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且应用广泛。但柔性衬底存在不耐高温的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柔性衬底,在表面沉积TCO薄膜过程中至关重要。简单介绍了各种柔性衬底的相关性能,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中各柔性衬底的研究成果...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且应用广泛。但柔性衬底存在不耐高温的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柔性衬底,在表面沉积TCO薄膜过程中至关重要。简单介绍了各种柔性衬底的相关性能,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中各柔性衬底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柔性衬底的选择及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柔性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下载PDF
ITO电加热玻璃表面减反膜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秦瑞祥 黄友奇 +1 位作者 马眷荣 欧迎春 《中国建材科技》 2011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使用TFCalc软件设计和模拟ITO电加热玻璃表面减反膜,得出在ITO玻璃基础上沉积氟化镁能有效的降低表面可见光反射率,通过不同的膜系设计和优化可望获得最佳的减反膜设计。
关键词 ITO TFCalc 减反膜 光学薄膜 膜系设计理论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铁镍合金膜层微观结构和镀膜玻璃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曹文龙 黄友奇 +5 位作者 臧曙光 祖成奎 欧迎春 刘超英 许少坤 杨幼然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52-3158,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铁镍合金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镀膜玻璃的性能,本文采用真空电子束加热蒸发镀膜技术在玻璃基片上镀铁镍合金薄膜,通过多晶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结构,测试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电磁性... 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铁镍合金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镀膜玻璃的性能,本文采用真空电子束加热蒸发镀膜技术在玻璃基片上镀铁镍合金薄膜,通过多晶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结构,测试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电磁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性能变好,逐渐析出体心立方晶相,在(110)方向具有择优取向,当热处理温度过高时薄膜中出现孔隙;热处理温度对镀膜玻璃雾度的影响小于1%,但镀膜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表面方块电阻和相对磁导率会随热处理温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变化;铁镍合金镀膜玻璃在30 MHz以下的低频电磁波频段内的屏蔽效能大于30 dB,在14 kHz时最高达到55 dB,是一种低频电磁屏蔽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镍合金 镀膜玻璃 热处理温度 光学性能 电磁性能 电磁屏蔽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某种工艺条件制备的ITO薄膜光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绍骏 黄友奇 《中国建材科技》 2015年第5期43-45,共3页
退火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后续性能改善的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某工艺制备的ITO薄膜样品进行退火处理,研究这一方法对该I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ITO薄膜 退火处理 光电性能
下载PDF
有机玻璃表面沉积ITO薄膜疲劳弯曲特性研究
10
作者 黄友奇 徐驰 +1 位作者 刘超英 吴志远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0年第2期17-20,共4页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应用广泛。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常处于弯曲状态,膜层内残余应力因此变得显著,性能稳定性下降,大大影响和限制了其正常使用。本文选取有机玻璃为柔性沉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其表面沉积ITO薄膜制...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应用广泛。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常处于弯曲状态,膜层内残余应力因此变得显著,性能稳定性下降,大大影响和限制了其正常使用。本文选取有机玻璃为柔性沉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其表面沉积ITO薄膜制备了试验样片;研究了疲劳弯曲试验下样片光电性能的稳定性,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特性 ITO薄膜 柔性衬底 有机玻璃 弯曲状态 弯曲试验 残余应力 磁控溅射法
下载PDF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弯曲特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友奇 张永悦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第5期60-62,共3页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应用广泛。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常处于弯曲状态,膜层内残余应力因此变得显著,性能稳定性下降,大大影响和限制了其正常使用。本文就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在弯曲状态下性能稳定性的实验方法进...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应用广泛。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常处于弯曲状态,膜层内残余应力因此变得显著,性能稳定性下降,大大影响和限制了其正常使用。本文就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在弯曲状态下性能稳定性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归纳,同时对改善柔性衬底表面TCO薄膜弯曲状态下性能稳定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TCO薄膜 弯曲实验 弯曲性能
下载PDF
雷达波屏蔽隐身与光学透明兼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晓飞 侯焕然 +3 位作者 金扬利 黄友奇 王衍行 祖成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03-4020,共18页
雷达波测防与抗电磁干扰在军事和社会生活中需求迫切,基于透明应用的屏蔽隐身与光学透明兼容技术成为该需求牵引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透明电磁波屏蔽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铟锡氧化物(ITO)及其复合材料、金属网栅... 雷达波测防与抗电磁干扰在军事和社会生活中需求迫切,基于透明应用的屏蔽隐身与光学透明兼容技术成为该需求牵引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透明电磁波屏蔽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铟锡氧化物(ITO)及其复合材料、金属网栅、超材料、水基材料等新型透明吸波材料的结构,分析了材料的优势特点及不足,并对这几种材料在透明屏蔽隐身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透明 雷达波屏蔽 隐身 吸波 宽频段 超材料
下载PDF
薄型化学增强高铝玻璃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驰 傅国英 +3 位作者 黄友奇 赵芳红 张保军 刘超英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0年第7期11-12,6,共3页
化学增强高铝玻璃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航空透明件轻质高强的要求。基于旋翼飞机风挡透明件减重要求,使用1.8mm厚度高铝玻璃作为主材料,兼顾了减重和抗鸟撞性能需求。本文以1.8mm厚度高铝玻璃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玻璃在不同应力层... 化学增强高铝玻璃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航空透明件轻质高强的要求。基于旋翼飞机风挡透明件减重要求,使用1.8mm厚度高铝玻璃作为主材料,兼顾了减重和抗鸟撞性能需求。本文以1.8mm厚度高铝玻璃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玻璃在不同应力层深度时中心张应力的变化,然后制备多组样品进行化学增强处理,并测试落球冲击性能。结果表明,1.8mm厚度高铝玻璃表面应力为900MPa时,应力层深度在42~46μm范围内抗冲击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增强 航空透明件 抗冲击性能 表面应力 张应力 飞机风挡 性能需求 减重
下载PDF
高温镀膜对化学增强高铝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驰 黄友奇 +2 位作者 赵芳红 傅国英 刘超英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0年第5期9-11,共3页
风挡玻璃电加温和电磁屏蔽功能的实现需要在玻璃表面镀制导电ITO膜,高温镀制过程会导致化学增强高铝玻璃的表面应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玻璃的力学性能。对厚度1.8 mm、Al2O3质量分数14.7wt%的高铝玻璃样品进行化学增强处理,模拟镀ITO膜... 风挡玻璃电加温和电磁屏蔽功能的实现需要在玻璃表面镀制导电ITO膜,高温镀制过程会导致化学增强高铝玻璃的表面应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玻璃的力学性能。对厚度1.8 mm、Al2O3质量分数14.7wt%的高铝玻璃样品进行化学增强处理,模拟镀ITO膜温度控制过程对高铝玻璃样品进行热处理,测试玻璃样品抗弯强度及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镀膜高温过程会使玻璃表面应力明显下降,导致抗弯强度降低9.7%,抗落球冲击高度降低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应力 高铝玻璃 玻璃样品 抗弯强度 高温过程 化学增强 ITO膜 风挡玻璃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铁镍合金膜层微观结构和镀膜玻璃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曹文龙 黄友奇 +5 位作者 臧曙光 祖成奎 欧迎春 刘超英 许少坤 杨幼然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2年第3期13-17,2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铁镍合金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镀膜玻璃的性能,本文采用真空电子束加热蒸发镀膜技术在玻璃基片上镀铁镍合金薄膜,通过多晶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结构,测试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电磁性... 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铁镍合金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镀膜玻璃的性能,本文采用真空电子束加热蒸发镀膜技术在玻璃基片上镀铁镍合金薄膜,通过多晶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结构,测试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电磁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性能变好,逐渐析出体心立方晶相,在(110)方向具有择优取向,当热处理温度过高时薄膜中出现孔隙;热处理温度对镀膜玻璃雾度的影响小于1%,但镀膜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表面方块电阻和相对磁导率会随热处理温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变化;铁镍合金镀膜玻璃在30MHz以下的低频电磁波频段内的屏蔽效能大于30dB,在14kHz时最高达到55dB,是一种低频电磁屏蔽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镍合金 镀膜玻璃 相对磁导率 可见光透过率 低频电磁波 体心立方 镀膜技术 电磁性能
下载PDF
电场驱动复合微纳3D打印低频透明电磁屏蔽玻璃
16
作者 台玉平 朱晓阳 +8 位作者 李红珂 于志浩 张厚超 张凡 张广明 赵娟 赵佳伟 黄友奇 兰红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18,共14页
为解决大面积高性能低频透明电磁屏蔽玻璃难以低成本批量化制造的挑战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场驱动微喷射和电镀的复合增材制造新方法,用于制备银镍复合金属网栅低频透明电磁屏蔽玻璃,阐述了制备银镍复合金属网栅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为解决大面积高性能低频透明电磁屏蔽玻璃难以低成本批量化制造的挑战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场驱动微喷射和电镀的复合增材制造新方法,用于制备银镍复合金属网栅低频透明电磁屏蔽玻璃,阐述了制备银镍复合金属网栅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通过实验揭示了主要工艺参数(打印电压、打印速度、打印气压、打印高度、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对制备银镍复合金属网栅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优化的工艺参数,制备了线宽10μm、方阻0.76?/sq、网栅透过率90.2%、在低频波段(10 kHz~30 MHz)屏蔽效能大于40 dB的银镍复合金属网栅透明电磁屏蔽玻璃,复合金属网栅与衬底的黏附力为5B,实现了高屏蔽效能和高透过率电磁屏蔽金属网栅的制造,为高性能低频透明电磁屏蔽玻璃的批量化制造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电磁屏蔽 微纳3D打印 复合金属网栅 电场驱动喷射 电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