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蚕菌防治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可威 朱峰 陆有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细菌病是家蚕常见病之一。在养蚕生产过程中常用于防治家蚕细菌病的药剂有氯霉素、红霉素和氟哌酸等。这些药剂中以氯霉素在养蚕生产中使用最为普遍。为广辟药源,进一步提高防治家蚕细菌病的效果,我们通过试验,筛选出对防治家蚕细菌性... 细菌病是家蚕常见病之一。在养蚕生产过程中常用于防治家蚕细菌病的药剂有氯霉素、红霉素和氟哌酸等。这些药剂中以氯霉素在养蚕生产中使用最为普遍。为广辟药源,进一步提高防治家蚕细菌病的效果,我们通过试验,筛选出对防治家蚕细菌性败血病有效的药剂克蚕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细菌性 败血症 克蚕菌 防治
下载PDF
全杀威对蚕的病原体消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可威 陆有华 +1 位作者 覃光星 沈中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32-236,共5页
全杀威(又名90蚕用消毒净)是有机氯的复合散剂。400倍水溶液对家蚕病毒多角体,800倍液对家蚕病原真菌,1600倍液对家蚕病原细菌和微粒子孢子有明显的消毒效果。是广谱性高效消毒药剂。250倍液可用于蚕室、蚕具消毒;800倍液用于叶面消毒... 全杀威(又名90蚕用消毒净)是有机氯的复合散剂。400倍水溶液对家蚕病毒多角体,800倍液对家蚕病原真菌,1600倍液对家蚕病原细菌和微粒子孢子有明显的消毒效果。是广谱性高效消毒药剂。250倍液可用于蚕室、蚕具消毒;800倍液用于叶面消毒。使用时以现配现用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全杀威 病原体 消毒
下载PDF
泥土中家蚕中肠型脓病病毒多角体的检测技术研究
3
作者 黄可威 陆有华 《蚕业科学》 CAS 1984年第2期91-93,共3页
家蚕中肠型脓病,是当前养蚕业中常见而危害最大的病害。目前对该病尚未有治疗办法,只能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所以,检测养蚕环境当中的病毒原的存在,已成为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据调查,被污染的蚕室尘土是重要的感染源之一。对于... 家蚕中肠型脓病,是当前养蚕业中常见而危害最大的病害。目前对该病尚未有治疗办法,只能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所以,检测养蚕环境当中的病毒原的存在,已成为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据调查,被污染的蚕室尘土是重要的感染源之一。对于检测留存在泥土中的昆虫病毒原的方法,先前已有过报道。本文是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留存在尘土中的家蚕中肠型脓病病毒多角体(CPB)的技术,以便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多角体 土中 氨基黑 蚕室 检出率 养蚕环境 CPB 生测 检测法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的PCR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秀 黄可威 +5 位作者 沈中元 王红林 黄君霆 庄敏 冯晓黎 陆长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9-234,共6页
在DNA水平上,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on,PCR)技术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结果。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其中引物Ⅰ是针对家蚕微泡子虫(NosemabombycisN.b.)引物Ⅱ是针对... 在DNA水平上,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on,PCR)技术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结果。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其中引物Ⅰ是针对家蚕微泡子虫(NosemabombycisN.b.)引物Ⅱ是针对变形孢子虫(VairimorphanecatrixV.n,)的。用这两对引物分别对“桑尺蠖微孢子虫”孢子DNA和N.b.(镇江株)的纯孢子及其感染的幼虫、蛹及蛾的DNA进行PCR扩增,均获得预期的阳性条带;对不同引物扩增的产物进行了DNA序列分析。初步认为引物Ⅰ可作为家蚕微孢子虫N.b.特异性较高的检测引物,而引物1是微孢子虫共有的检测引物。进一步讨论了对家蚕微孢子的检测及分类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孢子虫 PCR 诊断 微粒子病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原虫(Nosema bombycis)小亚基核糖体RNA全基因的克隆及其二级结构的构建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见杨 黄可威 陆长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在用PCR技术扩增、克隆、测序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Nosemabombycis (镇江株 )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核心序列(5′ 端起 12 0 0bp)的基础上 ,用SSP PCR技术克隆了核心序列 3′ 端下游序列 ,从而获得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的... 在用PCR技术扩增、克隆、测序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Nosemabombycis (镇江株 )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核心序列(5′ 端起 12 0 0bp)的基础上 ,用SSP PCR技术克隆了核心序列 3′ 端下游序列 ,从而获得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的全序列共 12 33bp。用RnaViz、Forcon、DCSE等生物软件构建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小亚基核糖体RNA的二级结构 ,与其它微孢子虫及真核生物小亚基核糖体RNA的二级结构相比 ,该二级结构缺乏螺旋 10、E10 1、 11、 18、E2 3 n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原虫 SSP-PCR 小亚基核糖体RNA SSUrRNA 全基因 二级结构 螺旋
下载PDF
微粒子感染家蚕对肠液蛋白酶及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锡杰 朱峰 +1 位作者 黄可威 徐莉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微粒子感染家蚕对肠液蛋白酶及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郭锡杰,朱峰,黄可威,徐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病原感染与蚕体内有关物质代谢的关系,有利于从病理生化学的角度揭示病原对蚕体的致病机理[1,2],从而达到更... 微粒子感染家蚕对肠液蛋白酶及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郭锡杰,朱峰,黄可威,徐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病原感染与蚕体内有关物质代谢的关系,有利于从病理生化学的角度揭示病原对蚕体的致病机理[1,2],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防治目的。我们研究了家蚕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病 肠液 蛋白酶 中肠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桑尺蠖和丝棉木金星尺蠖的微孢子虫对家蚕病原性和胚种传染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中元 徐莉 +1 位作者 刘挺 黄可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6-41,共6页
从桑尺蠖(HemerophilaatrilineataButler)中分离的微孢子虫(简称桑尺蠖微孢子虫),形态为长卵圆形,大小为3.5~4.1×1.6~1.9μm。从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susp... 从桑尺蠖(HemerophilaatrilineataButler)中分离的微孢子虫(简称桑尺蠖微孢子虫),形态为长卵圆形,大小为3.5~4.1×1.6~1.9μm。从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suspectaWarren)中分离的微孢子虫(简称丝棉木金星尺蠖微孢子虫),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3.2~3.7×1.6~2.1μm。两种微孢子虫均能感染寄生家蚕的主要组织器官,引起蚕儿发病,但致病力要比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弱,且能经卵传染给下一代,其胚种传染率要比家蚕微孢子虫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桑尺蠖 病原性 胚种传染性 家蚕
下载PDF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蛋白质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永珍 黄可威 +1 位作者 戴祝英 张双全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2-91,共10页
抽提了微 孢子虫的总 蛋白和选择 性分离纯 化了主要 蛋白组 分。对 总蛋白 进行了 酸性 P A G E、碱性 P A G E、 S D S P A G E 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并对 S D S P A G E 结果进行了薄层扫描分析。发现每一... 抽提了微 孢子虫的总 蛋白和选择 性分离纯 化了主要 蛋白组 分。对 总蛋白 进行了 酸性 P A G E、碱性 P A G E、 S D S P A G E 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并对 S D S P A G E 结果进行了薄层扫描分析。发现每一样品总蛋白在 S D S P A G E 图谱上均分离出30 多条蛋白带,均有5 条主带,但位置不同,各条蛋白带的相对含量不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中发现各种孢子总蛋白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基本相同,均含有16 种氨基酸,但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不同。对主要蛋白组分进行了 S D S P A G E 氨银染色法纯度鉴定、薄层扫描分析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彼此之间有共同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孢子虫 蛋白质化学性质
下载PDF
家蚕几种病原微孢子虫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锡杰 黄可威 +1 位作者 沈中元 徐莉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6-101,共6页
从不同地区养蚕生产及桑园害虫中分别收集到四种微孢子虫,MA—1、MD—1、Pha—M和Ha—M。从它们孢子的形态、对蚕的致病性、相互间的血清学关系、在蚕体内的寄生部位和引起的组织与细胞病变以及在蚕体内增殖的生活史等方... 从不同地区养蚕生产及桑园害虫中分别收集到四种微孢子虫,MA—1、MD—1、Pha—M和Ha—M。从它们孢子的形态、对蚕的致病性、相互间的血清学关系、在蚕体内的寄生部位和引起的组织与细胞病变以及在蚕体内增殖的生活史等方面与典型的家蚕微粒子病病原Nosemabombyci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A—1与N.bombycis相同;Ha—M可能亦来源于N.bombycis;MD—1为N.bombycis的形态变异株,定名为N.bombycismor.var.;而Pha—M为与N.bombycis不同的种,暂称为Nosem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孢子虫 微粒子病 病原
下载PDF
介绍五种新蚕药
10
作者 黄可威 《农牧产品开发》 1995年第6期33-33,共1页
介绍五种新蚕药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我国是蚕业大国,目前全国28个省(区)、1100余县有蚕桑生产,全国有养蚕农户2000多万户,桑田面积90万公顷,产茧量、产丝量和丝绸产品年出口量占世界首位,生丝和丝绸... 介绍五种新蚕药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我国是蚕业大国,目前全国28个省(区)、1100余县有蚕桑生产,全国有养蚕农户2000多万户,桑田面积90万公顷,产茧量、产丝量和丝绸产品年出口量占世界首位,生丝和丝绸产品出口额高达30多亿美元。养蚕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药 消毒净 消杀精 蚕康宁 克蚕菌胶囊 灭僵灵
下载PDF
家蚕感染微孢子虫其体内酶活性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中元 徐莉 +1 位作者 朱峰 黄可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家蚕感染微孢子虫其体内酶活性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沈中元,徐莉,朱峰,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谢伟东[1]曾报道蓖麻蚕被蓖麻蚕微孢子虫感染后,中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脂肪体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血淋巴蛋白... 家蚕感染微孢子虫其体内酶活性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沈中元,徐莉,朱峰,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谢伟东[1]曾报道蓖麻蚕被蓖麻蚕微孢子虫感染后,中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脂肪体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血淋巴蛋白质浓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本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孢子虫病 酶活性 血淋巴蛋白质
下载PDF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极丝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永珍 黄可威 常智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从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简称N .b)和蓝萤叶甲微孢子虫 (MPa)中抽提了极丝蛋白 (PTP) ,进行SDS PAGE分析。并选择性分离、纯化了N .b孢子中主要极丝蛋白 ,经氨银染色法鉴定其纯度较纯。将N .b孢子中该主要极丝蛋白免疫家兔制备... 从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简称N .b)和蓝萤叶甲微孢子虫 (MPa)中抽提了极丝蛋白 (PTP) ,进行SDS PAGE分析。并选择性分离、纯化了N .b孢子中主要极丝蛋白 ,经氨银染色法鉴定其纯度较纯。将N .b孢子中该主要极丝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其效价 ,滴度为 1∶10 2 40 0。利用制得的抗体进行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定位观察 ,发现所纯化蛋白确实存在于极丝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极丝蛋白 多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定位 家蚕 微粒子病
下载PDF
亚迪欣对家蚕病原体的消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玉华 陈国瑚 黄可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2-77,共6页
亚迪欣是一种高效广谱性消毒药剂 ,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有显著的消毒效果。与常用的蚕用消毒剂蚕用消毒净比较 ,亚迪欣水溶液有效成分较稳定 ,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小 ;添食对家蚕的生长发育、茧质、丝质及种质... 亚迪欣是一种高效广谱性消毒药剂 ,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有显著的消毒效果。与常用的蚕用消毒剂蚕用消毒净比较 ,亚迪欣水溶液有效成分较稳定 ,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小 ;添食对家蚕的生长发育、茧质、丝质及种质未见不良影响。实际使用浓度为 2 5 0倍溶液用于蚕室蚕具消毒 ;10 0 0倍溶液用于桑叶叶面消毒。对细菌芽孢和毒素、微孢子消毒可用 1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用药剂 亚迪欣 家蚕病原体 消毒效果
下载PDF
蚕用抗菌药物亚迪丰的抗菌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挺 王玉华 黄可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457,共4页
采取试管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试验,证明蚕用抗菌药物亚迪丰对苏云金杆菌、卒倒菌、短小芽孢杆菌、青头败血病菌、灵菌、八联球菌和产气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细菌的MIC为0.5μg/mL、MBC为1.0~2.0μg/mL.体内抗菌试验测得亚迪丰... 采取试管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试验,证明蚕用抗菌药物亚迪丰对苏云金杆菌、卒倒菌、短小芽孢杆菌、青头败血病菌、灵菌、八联球菌和产气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细菌的MIC为0.5μg/mL、MBC为1.0~2.0μg/mL.体内抗菌试验测得亚迪丰对卒倒菌感染家蚕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ED50为9.82 mg/kg;对灵菌的ED50为139.33 mg/kg.5龄家蚕食下亚迪丰后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和单室模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迪丰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抗菌活性 药物动力学 家蚕
下载PDF
不同来源微粒子孢子间血清学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锡杰 黄可威 沈中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应用玻片凝集法和酶标抗体法比较了几种不同来源微粒子孢子间的血清学关系,包括本所保存的家蚕微粒子孢子(BmN.b),从安徽绩溪和江苏东台的饲养蚕中收集到的微粒子孢子和从四川收集到的蓝叶虫(phyllobrotiacar... 应用玻片凝集法和酶标抗体法比较了几种不同来源微粒子孢子间的血清学关系,包括本所保存的家蚕微粒子孢子(BmN.b),从安徽绩溪和江苏东台的饲养蚕中收集到的微粒子孢子和从四川收集到的蓝叶虫(phyllobrotiacarmataBaly)微粒子孢子。结果表明,绩溪、东台微粒子孢子与BmN.b之间具有相同的血清学关系,而蓝叶虫微粒子孢子与BmN.b之间无血清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孢子 血清学 微粒子病
下载PDF
从蓝萤叶甲分离出的大型微粒子孢子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中元 黄可威 徐莉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及养蚕生产的一大病害,其病原是家蚕微粒子孢子,但也有一些从野外昆虫中分离得到的微粒子孢子能感染寄生家蚕。我们从四川采集来的蓝萤叶甲(俗称蓝叶虫)中分离收集到一种大型微粒子孢子(以下简称蓝叶虫微粒子),其检...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及养蚕生产的一大病害,其病原是家蚕微粒子孢子,但也有一些从野外昆虫中分离得到的微粒子孢子能感染寄生家蚕。我们从四川采集来的蓝萤叶甲(俗称蓝叶虫)中分离收集到一种大型微粒子孢子(以下简称蓝叶虫微粒子),其检出率为42/57。这种微粒子孢子形态为长卵圆形,大小为4.6—5.2×2.6 3.3μm,比较整齐,其间也有少数大型孢子(6.7×3.6μm)。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该孢子表面光滑,呈淡绿色,其析光性比家蚕微粒子孢子更强。我们将这种微粒子孢子纯化后作了对家蚕病原性等方面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萤叶甲 家蚕 微粒子病 病原
下载PDF
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敏 徐旭士 +1 位作者 王晓芳 黄可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报道了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Philosamiacynthiaricin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的超微结构的观察方法及观察结果 ,并对该病毒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描述。病毒多角体为 12面体和多面体结构 ,大小不一 ,平均直径为 2 4μm ;多角体碱解后... 报道了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Philosamiacynthiaricin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的超微结构的观察方法及观察结果 ,并对该病毒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描述。病毒多角体为 12面体和多面体结构 ,大小不一 ,平均直径为 2 4μm ;多角体碱解后释放出杆状的病毒束 ,大小为 32 0~ 4 17nm× 83~ 2 2 7nm ,核衣壳大小比较均一 ,约为 32 0nm× 83nm。通过多角体超薄切片的横切面观察 ,囊膜内包被的核衣壳数变动于 1~ 10之间 ,只包被 1个核衣壳的数目最多 ,约占总数的 80 4 % ,病毒束在排列图式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核型 多角体病毒 电镜观察 包涵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从蓝萤叶甲分离出的大型微粒子孢子对家蚕的胚种传染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中元 黄可威 徐莉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31-234,共4页
从蓝萤叶甲分离收集到的大型微粒于孢子(简称蓝叶虫微粒子),感染寄生家蚕后能引起胚种传染,但初次感染后引起的胚种传染率很低,对次代蚕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很小,混育感染可使下一代蚕儿大部分被感染。经过两次继代传染以后,其... 从蓝萤叶甲分离收集到的大型微粒于孢子(简称蓝叶虫微粒子),感染寄生家蚕后能引起胚种传染,但初次感染后引起的胚种传染率很低,对次代蚕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很小,混育感染可使下一代蚕儿大部分被感染。经过两次继代传染以后,其胚种传染率大大地提高,从而使下一代蚕儿因直接的胚种传染或间接的混育传染全部在蚕期发微粒子病而死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叶虫微粒子 家蚕 胚种传染 病害
下载PDF
菜粉蝶微孢子虫核糖体RNA(rRNA)编码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见杨 黄可威 陆长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8-604,共7页
用PCR方法扩增、克隆了菜粉蝶微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单位RNA(SSUrRNA)编码基因的核心序列 1 2 0 5bp后 ,进一步克隆到菜粉蝶微孢子虫SSUrRNA基因 3′端至LSUrRNA基因 5′端 (580R区 ) 657bp长的序列。与GenBank中对应序列比较后 ,在 657bp... 用PCR方法扩增、克隆了菜粉蝶微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单位RNA(SSUrRNA)编码基因的核心序列 1 2 0 5bp后 ,进一步克隆到菜粉蝶微孢子虫SSUrRNA基因 3′端至LSUrRNA基因 5′端 (580R区 ) 657bp长的序列。与GenBank中对应序列比较后 ,在 657bp这段序列鉴定出菜粉蝶微孢子虫SSUrRNA基因 3′末端、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 (ITS)及LSUrRNA基因 5′端 (580R区 ) ,它们分别位于该序列中 1 45位、1 46 1 86位及 1 87位。与SSUrRNA基因核心序列拼接后SSUrRNA全基因长为 1 2 4 5bp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为 41bp及核糖体大亚单位RNA(LSUr RNA)编码基因 580R区为 470bp。同时还构建了菜粉蝶微孢子虫SSUrRNA的完整二级结构。关于微孢子虫rRNA基因的克隆及SSUrRNA的二级结构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核糖体RNA 编码基因 580R区 家蚕微粒子病 菜粉蝶微孢子虫
下载PDF
克蚕菌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挺 黄可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 5龄健康家蚕食下克蚕菌后的经时过程血药浓度。用药物动力学软件结合EXCEL程序拟和计算 ,克蚕菌在蚕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和单室模型特征。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单室模型关系式为C =16 .6 2 8...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 5龄健康家蚕食下克蚕菌后的经时过程血药浓度。用药物动力学软件结合EXCEL程序拟和计算 ,克蚕菌在蚕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和单室模型特征。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单室模型关系式为C =16 .6 2 87(e-0 119t-e-0 742t) ,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理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相关系数R2 =0 .96 33。求得克蚕菌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ka=(0 .74 2± 0 .12 3) /h ;k =(0 .119± 0 .0 0 3) /h ;t1/ 2 (a)=(0 95 8± 0 180 )h ;t1/ 2 =(5 82 1± 0 15 3)h ;Cmax=(9 70 7± 0 16 3) μg/mL ;Tmax=(2 .971± 0 .32 2 )h ;VD=(0 .5 4 3± 0 .0 2 5 )L ;CL =(0 .0 6 5± 0 .0 0 1)L/h ;AUC =(117.5 0 3± 3.30 6 )h·(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蚕菌 药物动力学 微生物法 家蚕 细菌病 杀菌剂 蚕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