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及潜在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连文琦 黄启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手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一旦损伤后,即使在显微手术下进行外膜或束膜缝合,神经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在我国,随着工业化程度加深和交通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于较小的神经损伤,可通过手术直...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手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一旦损伤后,即使在显微手术下进行外膜或束膜缝合,神经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在我国,随着工业化程度加深和交通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于较小的神经损伤,可通过手术直接缝合,而应用传统显微外科自体神经移植是治疗大段的周围神经缺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供区的有限性、供体损伤及形态不一致、供区神经瘤形成及运动、感觉障碍等,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不仅仅局限于显微外科术的治疗,而涉及跨学科综合治疗。药理学、组织工程学、基因工程等都辅助参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该文简要地总结了周围神经的分类、病理生理及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潜在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下载PDF
不同神经移植体移植修复自体周围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启顺 甘萌 +3 位作者 郑怀远 周学武 周攀 陈振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自体神经移植材料在移植修复周围混合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切除0.5cm右侧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缺损模型。运动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股神经运动支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移植组... 目的比较不同自体神经移植材料在移植修复周围混合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切除0.5cm右侧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缺损模型。运动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股神经运动支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混合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坐骨神经移植修复。分别于术后2、4和8周,采用神经夹捏实验测量神经再生长度,处死动物后取下术侧腓肠肌称取肌肉湿重。术后8周取胫神经远侧吻合口远端3mm神经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同时电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直径及髓鞘的厚度,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片分析,计数神经纤维总数并计算神经纤维的密度。结果神经再生长度,术后2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及混合神经移植组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腓肠肌湿重,术后2、4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重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术后8周时,在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中可见大量神经纤维生长,神经纤维的数量、轴突的密度均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再生神经轴突在运动神经移植组更加成熟。结论不同的神经移植材料对自体神经移植再生效果有着显著影响。运动神经及混合神经移植修复自体周围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优于感觉神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自体神经移植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下载PDF
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启顺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万圣祥 张建新 陈振兵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了解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重建腕关节的效果。方法1978年7月~1993年1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5例,对其中12例进行了腕关... 目的了解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重建腕关节的效果。方法1978年7月~1993年1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5例,对其中12例进行了腕关节功能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5年,评估患者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握力及疼痛情况。结果11例腕关节疼痛消失,1例有轻微疼痛不适,平均腕关节掌屈34.05°、背伸52.80°、尺偏26.25°、桡偏19.75°,握力44.6kg,分别占对侧的46.2%、72.7%、76.1%、80.6%和76.7%。结论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代替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可较好地保留腕关节的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重建 腓骨头移植
下载PDF
运用三维摄影测量腓骨头关节面形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启顺 洪光祥 +2 位作者 王发斌 陈振斌 翁雨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测量腓骨头关节面形态,为临床上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头移植替代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三维摄影测量法测量40例成人腓骨头标本,重建关节面数学模型,然后测量关节面倾角、弧长和曲率。结果:腓骨头关节面... 目的:测量腓骨头关节面形态,为临床上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头移植替代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三维摄影测量法测量40例成人腓骨头标本,重建关节面数学模型,然后测量关节面倾角、弧长和曲率。结果:腓骨头关节面后倾角为(9.96±1.47)°,内倾角为(23.07±2.14)°,关节面冠状面弧长为15.9±1.90mm,矢状面弧长为12.8±1.30mm,冠状面屈率为0.154±0.028,矢状面曲率为0.136±0.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摄影 测量 腓骨
下载PDF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启顺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陈振兵 康皓 翁雨雄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胶黏合修复周围神经抗牵拉强度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启顺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康皓 翁雨雄 陈振兵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194,共3页
背景:目前周围神经损伤断裂后依然用缝线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而用纤维蛋白胶的黏合作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将成为临床又一新的研究课题。目的:了解利用纤维蛋白胶黏合作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抗牵拉强度及其动态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 背景:目前周围神经损伤断裂后依然用缝线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而用纤维蛋白胶的黏合作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将成为临床又一新的研究课题。目的:了解利用纤维蛋白胶黏合作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抗牵拉强度及其动态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50~300g。干预: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96只Wistar大白鼠分成缝合组和黏合组。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对合整齐,黏合组用纤维蛋白胶黏合进行修复,缝合组用11-0缝线缝合进行修复。分别于术后当天(术毕),3,7,14,21,28d从缝合组与黏合组各取8只大鼠,游离出坐骨神经立即进行生物力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测量神经断裂时的最大负荷、功耗,并描绘出神经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正常神经抗牵拉强度曲线表现出黏弹性特性。缝合组与黏合组的最大抗牵拉强度及功耗在术后当天,第14,21和28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术后第3天时最大抗牵拉强度分别为(1.35±0.27),(1.97±0.23)N/mm2,功耗分别为(0.028±0.007),(0.040±0.003)J/mm2,第7天最大抗牵拉强度(1.93±0.26),(2.74±0.30)N/mm2,功耗分别为(0.047±0.009),(0.063±0.007)J/mm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组织粘着剂 周围神经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腘窝部火器伤的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启顺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陈振斌 翁雨雄 康皓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54-355,共2页
猎枪伤并不少见,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1992~1998年共收治腘窝部猎枪伤16例,在严格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损伤的血管,预防性筋膜切开减压、二期松解损伤的神经,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火器伤 腘窝 治疗
原文传递
运用三维摄影测量桡骨腕关节面
8
作者 黄启顺 洪光祥 +4 位作者 王发斌 万圣祥 王守彬 洪德昌 王刊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测量桡骨腕关节面的形态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三维摄影测量的方法对 4 0例成人桡骨腕关节面进行摄影 ,测量各关节面的倾角、曲率和弧度。结果 :桡骨腕关节面前倾角为 10 .58± 1.75度 ,内倾角为2 3.0 7± 2... 目的 :测量桡骨腕关节面的形态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三维摄影测量的方法对 4 0例成人桡骨腕关节面进行摄影 ,测量各关节面的倾角、曲率和弧度。结果 :桡骨腕关节面前倾角为 10 .58± 1.75度 ,内倾角为2 3.0 7± 2 .14度 ,冠状面曲率为 0 .158± 0 .0 2 8,矢状面曲率为 0 .134± 0 .0 2 2。冠状面弧长为 30 .2 8± 2 .2 7mm,矢状面弧长为 15.90± 1.2 1mm。结论 :此方法测量桡骨腕关节面形态 ,精确度高 ,适用于对不规则物体表面的测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三维摄影 腕关节面
下载PDF
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振兵 洪光祥 +4 位作者 陈燕花 郑怀远 康皓 黄启顺 翁雨雄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7-9,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失神经过程中的肌源性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了解其生长规律并进行体内定位。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完成。选取清洁级3周龄昆明种小鼠5只,切断小鼠双... 目的:探讨失神经过程中的肌源性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了解其生长规律并进行体内定位。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完成。选取清洁级3周龄昆明种小鼠5只,切断小鼠双侧坐骨神经,造成失神经损伤模型。采用XI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及差速贴壁法分离细胞获取小鼠肌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通过生长曲线分析肌源性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①失神经骨骼肌内肌源性干细胞生长特性: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原代培养时细胞贴壁及生长较慢,1个月后才进行传代。传代培养3d后部分细胞呈梭形,成簇状生长。7~10d后大部分为梭形和多形状,细胞间相互出现成片融合,此后细胞生长速度放慢。②失神经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细胞培养前3d细胞生长慢,3d后生长明显加快,7d后生长明显放慢,进入平台期。③失神经骨骼肌内肌源性干细胞的表型鉴定:细胞质CD34和Sca-1染色均呈阳性,细胞核大。④失神经骨骼肌内肌源性干细胞的体内定位:CD34和Sca-1阳性细胞位于肌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细胞小,细胞数量较少。结论:采用差速贴壁法可从失神经骨骼肌内分离出肌源性干细胞,体外培养的肌源性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适用于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细胞 培养的 表型 骨骼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冷冻异体神经移植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翁雨雄 陈振斌 +3 位作者 黄启顺 康浩 王发斌 洪光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对经反复冻融处理的冷藏异体神经移植 ,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 ,TGF-β1 )质粒的效果。 方法 健康成年不同窝 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只 ,将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 5 mm处... 目的 探讨对经反复冻融处理的冷藏异体神经移植 ,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 ,TGF-β1 )质粒的效果。 方法 健康成年不同窝 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只 ,将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 5 mm处切除 2 .0 cm,神经缺损用预制反复冻融于 - 196℃冷冻的异体神经 2 .0 cm移植修复。实验组在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注射 TGF-β1 质粒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 6周和 12周对每组 10只大鼠取材 ,切片、染色并进行轴索计数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周时实验组轴索间基本无水肿 ,再生神经数量接近正常 ;对照组神经移植段轴索间有轻度水肿 ,再生神经较少。 12周时实验组整个神经移植段基本被再生轴突充满 ,有髓纤维排列整齐 ,轴突和髓鞘发育良好 ,再生轴突数为 98.6± 4 .8/μm2 ;对照组神经纤维排列整齐 ,轴突和髓鞘发育较实验组差 ,轴突数为 75 .8±5 .1/ μ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反复冻融冷藏保存的异体神经其抗原性降低 ,具有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局部使用 TGF- β1 质粒可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神经 移植 基因治疗 免疫反应
下载PDF
FK506和RS-61443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的联合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皓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陈振兵 黄启顺 翁雨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 通过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 ,旨在分析 FK5 0 6和 RS- 6 14 4 3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方法 选择雄性 Wistar和 SD大鼠为供、受体 ,以 FK5 0 6和 RS- 6 14 4 3为免疫抑制剂 ,对照组为术后不用药组 ,... 目的 通过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 ,旨在分析 FK5 0 6和 RS- 6 14 4 3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方法 选择雄性 Wistar和 SD大鼠为供、受体 ,以 FK5 0 6和 RS- 6 14 4 3为免疫抑制剂 ,对照组为术后不用药组 ,实验组根据用药剂量和药物不同分为 6组 ,各组用药时间均为 5周 (每日 1次共 2周 ,然后每周 2次共 3周 ) ,进行了 10 1例异体肢体移植动物实验。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移植肢体排斥反应及存活时间。 结果 对照组肢体平均存活时间为 (7.0 0± 0 .78)天 ;实验组 1~ 6组移植肢体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17.0 8± 4 .5 0、2 3.2 0± 5 .0 5、11.19±2 .2 8、16 .33± 1.83、13.33± 3.2 2和 5 8.76± 6 .81)天。 结论  FK5 0 6和 RS- 6 14 4 3能抑制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并能延长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RS-61443 大鼠 异体肢体移植 联合免疫抑制作用
下载PDF
48例嵌趾甲的病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12
作者 翁雨雄 王发斌 +3 位作者 洪光祥 康皓 黄启顺 陈振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探讨趾嵌趾甲的病因,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科收治的趾嵌甲患者48例51趾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咬除末节趾骨末端爪粗隆部分,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随访观察趾端及趾甲的外形、了解嵌甲... 目的探讨趾嵌趾甲的病因,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科收治的趾嵌甲患者48例51趾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咬除末节趾骨末端爪粗隆部分,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随访观察趾端及趾甲的外形、了解嵌甲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6个月,47例50趾嵌甲治愈,1例1趾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趾末节趾骨爪粗隆突上翘是形成趾嵌甲的原因之一,咬除趾骨末端爪粗隆并梭形切除趾端及甲根两旁软组织是治疗嵌甲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趾甲 治疗
原文传递
神经移植段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振兵 洪光祥 +4 位作者 王发斌 黄省秋 万圣祥 黄启顺 康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了探讨神经移植段的方向对神经再生的影响,采用硅胶管桥接Wistar大鼠双侧坐骨神经,一侧硅胶管远端套接顺行神经移植段,另一侧套接逆行神经移植段,术后2,4及6周取材。通过肉眼观察、光镜、电镜和轴突图像分析观察神经再... 为了探讨神经移植段的方向对神经再生的影响,采用硅胶管桥接Wistar大鼠双侧坐骨神经,一侧硅胶管远端套接顺行神经移植段,另一侧套接逆行神经移植段,术后2,4及6周取材。通过肉眼观察、光镜、电镜和轴突图像分析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表明:两侧再生神经段的直径、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侧远端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密度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神经移植段的方向对再生神经段无明显影响,而对远端神经内神经纤维有影响。因此,临床上仍以顺行神经移植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神经移植
下载PDF
骨间背侧动脉蒂尺骨远端移植——解剖观察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洪光祥 王发斌 +6 位作者 黄省秋 万圣祥 王云亭 黄启顺 张建新 刘海华 康皓 《武汉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70-71,共2页
骨间背侧动脉为血管蒂,进行前臂背侧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已被广泛应用。作者通过解剖发现骨间背侧动脉有分支营养尺骨远端,从而设计了带骨间背侧动脉蒂的尺骨远端移植,用于治疗尺、桡骨骨不连接,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法目... 骨间背侧动脉为血管蒂,进行前臂背侧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已被广泛应用。作者通过解剖发现骨间背侧动脉有分支营养尺骨远端,从而设计了带骨间背侧动脉蒂的尺骨远端移植,用于治疗尺、桡骨骨不连接,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法目前文献中尚未见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骨间背侧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骨髓源性神经样细胞体外存活、增殖的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涛 洪光祥 +6 位作者 李进 陈振兵 康皓 王发斌 冯亚高 黄启顺 翁雨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846-2849,共4页
目的:寻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星形胶质样细胞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其体外存活和增殖特性。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8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 目的:寻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星形胶质样细胞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其体外存活和增殖特性。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8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细胞悬液,以1×109L-1置入6孔培养板中,加入DMEM+20%胎牛血清生长培养基,24h后更换生长培养基为DMEM/F12+2%B27+4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0μg/L内皮生长因子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10~20d,即采用多因子分阶段逐步诱导方法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前体样细胞。更换诱导分化培养基为DMEM/5%胎牛血清生长培养基,分两组进行诱导:一组向神经元样诱导分化:全反式维甲酸连续加样,首次浓度0.5μmol/L,以后每天全量加样;二组向星形胶质样细胞诱导分化:10μg/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首次加样,以后每天半量加样,均连续诱导10~14d,进而分化为神经元样/星形胶质样细胞。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神经元样/星形胶质样细胞的增殖及存活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及细胞存活曲线。结果: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连续诱导7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球团样的神经前体样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②全反式维甲酸、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分别连续诱导10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出神经元样、星形胶质样细胞,并分别表达纤维丝蛋白200及胶质纤维酸性阳性蛋白。③神经元样细胞早期生长较缓慢,具有一定的增殖能力,六七天后达到高峰,此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十四五天之后细胞存活率下降到7.6%以下,难以传代培养。星形胶质样细胞初期生长慢,5d后生长加速,进入对数生长期,七八天后进入平台期,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结论:采用多因子分阶段诱导方法可成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星形胶质样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存活、增殖能力较差,难以传代,星形胶质样细胞存活、增殖能力较强,可建立传代的二倍体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因子 诱导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星形胶质样细胞
下载PDF
大鼠伸肌腱部分损伤和完全损伤后胶原纤维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振兵 洪光祥 +4 位作者 王发斌 万圣祥 张建新 黄启顺 翁雨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76-278,共3页
为了探讨肌腱不同程度损伤对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态学影响,选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A组和B组,A组为足背伸肌腱完全切断,B组为足背伸肌腱部分切断。术后15,30,60及90天取材,对胶原纤维进行形态学分析。结... 为了探讨肌腱不同程度损伤对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态学影响,选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A组和B组,A组为足背伸肌腱完全切断,B组为足背伸肌腱部分切断。术后15,30,60及90天取材,对胶原纤维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5及30天两组间胶原纤维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0及90天两组间胶原纤维直径及分布均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胶原纤维 形态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先天性巨指畸形的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皓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陈振兵 黄启顺 翁雨雄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9期561-562,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2 1例先天性巨指畸形病人分别采用巨指矫形术、病变神经切除术、巨指部分切除术、截指术。结果 手术年龄平均为9岁 ,术后随访 1~ 9年 (平均 4年 3个月 ) ,2例巨指术后外形仍...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2 1例先天性巨指畸形病人分别采用巨指矫形术、病变神经切除术、巨指部分切除术、截指术。结果 手术年龄平均为9岁 ,术后随访 1~ 9年 (平均 4年 3个月 ) ,2例巨指术后外形仍显臃肿 ,功能不理想 ,其余 19例术后功能与外形均较满意。结论 巨指畸形应根据患者年龄大小、病变程度和畸形状况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早期手术以阻止畸形的发展为主 ,晚期手术则以矫正畸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畸形 巨指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 被引量:3
18
作者 康皓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黄启顺 翁雨雄 陈振兵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评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以腓肠神经的体表投影为轴线,其蒂部在外踝上2.5~4.5cm,皮瓣面积4.7cm×3.... 目的 评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以腓肠神经的体表投影为轴线,其蒂部在外踝上2.5~4.5cm,皮瓣面积4.7cm×3.2cm~10.8cm×7.6cm。结果 17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4~8个月,外形美观,质地柔软,厚薄适中。结论 该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变异少、不牺牲下肢主要血管等优点,适于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小腿下段 踝部 软组织皮肤缺损
下载PDF
冷冻异体神经移植中宿主局部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翁雨雄 陈振斌 +3 位作者 黄启顺 康浩 王发斌 洪光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78-180,F0003,共4页
背景: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是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手段是降低移植神经段的抗原性和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目的:观察经反复冻融处理的冷藏异体神经移植,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处理的效果。设计:随机对照动... 背景: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是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手段是降低移植神经段的抗原性和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目的:观察经反复冻融处理的冷藏异体神经移植,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处理的效果。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不同窝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方法:制备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及冷冻的异体坐骨神经。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将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0.5cm处,切除2.0cm,神经缺损用预制冷冻的异体神经2.0cm移植修复,实验组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6,12周各组10只大鼠取材、切片、染色并进行轴索计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均进入结果分析。6周时对照组神经移植段轴索间有轻度水肿,实验组轴索间基本无水肿,再生神经数量接近正常;12周时,实验组整个神经移植段基本被再生轴突充满,有髓纤维排列整齐,轴突和髓鞘发育良好,实验组再生轴突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极显著性[(98.6±4.8),(75.8±5.1)个/μm2,t=2.962,P<0.01]。结论:反复冻融冷藏保存可降低异体神经的抗原性,具有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可在局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神经 移植 基因治疗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