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河溢油污染源逆时追踪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付玉 童思陈 +2 位作者 王啸 蒋聘凤 黄国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6,共6页
为研究内河溢油污染溯源问题,从溢油污染应急处置时间尺度出发,以三峡库区典型河段为例,采用拉格朗日油粒子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从底层开发了溢油扩展漂移及逆时追踪数学模型,模拟了三峡水库典型运行工况下的可能溢油污染过程,对溢油... 为研究内河溢油污染溯源问题,从溢油污染应急处置时间尺度出发,以三峡库区典型河段为例,采用拉格朗日油粒子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从底层开发了溢油扩展漂移及逆时追踪数学模型,模拟了三峡水库典型运行工况下的可能溢油污染过程,对溢油扩展漂移和溢油逆时追踪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溢油污染的扩展漂移过程及追踪寻求出污染源的大致位置,可为内河航道中不明溢油源污染事故的应急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溢油污染 溯源 逆时追踪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
2
作者 葛士林 黄国鲜 +4 位作者 任倩慧 王志超 许新发 徐晨辉 徐力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8,共13页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双累计曲线及质量守恒法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趋势、鄱阳湖入江水道地形变化以及鄱阳湖TN、TP滞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90年代起“五河”入湖总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②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于2000-2010年期间在深度10.0~12.0m中滩河床发生了强烈下切和横向展宽,2010-2020年下切显著减缓,中滩河床还存在横向展宽的可能.③出入湖TN、TP通量与出入湖泥沙通量成正比.④鄱阳湖2003-2021年逐年TN、TP滞留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流域各大中型梯级水库的建设使得鄱阳湖湖区多年来沙量显著降低,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及闸坝体系在2000年后水土流失韧性增强;但湖区采砂挖沙和航道整治等使得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显著下切;采砂挖沙活动导致鄱阳湖湖盆沉积物受到扰动,使得沉积物中的氮磷被释放出来,增加了出湖TN、TP通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鄱阳湖TN、TP滞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鄱阳湖 水沙过程 湖盆演变 滞留效应
下载PDF
河道演变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网格的选择和生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国鲜 周建军 林斌良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571,共7页
该文提出了由自适应三维网格和固定矩形网格组合的“双网格”方法来模拟非均匀边界条件控制下河道演变的思路。自适应三维网格在平面和立面上分别采用正交网格和σ网格。实现了能够根据自由水面、河岸和床面地形变化作出实时调整的三维... 该文提出了由自适应三维网格和固定矩形网格组合的“双网格”方法来模拟非均匀边界条件控制下河道演变的思路。自适应三维网格在平面和立面上分别采用正交网格和σ网格。实现了能够根据自由水面、河岸和床面地形变化作出实时调整的三维自适网格的生成。为了记忆河道演变可能涉及的外围区域的地形、地质和泥沙级配等信息,采用固定不变的矩形网格来存储相关数据。两套网格之间的数据插值转化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双网格”方法和相应的算法为非均匀边界条件控制下河道演变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保证。最后给出了网格生成和应用的3个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三维数值模拟 自适应网格 网格生成
下载PDF
复杂边界下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国鲜 周建军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文从底层开发了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型使用平面正交坐标和立面为σ坐标来拟合河道平面形态、地形和自由水面的不规则分布。计算中采用同位网格布设方式和动量插值方法来避免棋盘压力分布。采用有限体积法(FVM)离散紊流方程,方程的对... 本文从底层开发了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型使用平面正交坐标和立面为σ坐标来拟合河道平面形态、地形和自由水面的不规则分布。计算中采用同位网格布设方式和动量插值方法来避免棋盘压力分布。采用有限体积法(FVM)离散紊流方程,方程的对流项采用修正QUICK格式离散。采用SIMPLE C算法求解流速场和动水压力场。通过对弯道和深槽水流输运的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良好,模型能够用于复杂边界条件下水流输运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学 复杂边界 三维水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迁移过程与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国鲜 聂玉玺 +4 位作者 张清寰 童思陈 赵健 梁东方 陈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4-1372,共9页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仍是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面源污染过程涉及农业、水利、环境、生态等多学科交叉,是国内外环境污染学术研究和流域污染控制与管理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同学科通常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产...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仍是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面源污染过程涉及农业、水利、环境、生态等多学科交叉,是国内外环境污染学术研究和流域污染控制与管理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同学科通常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与迁移过程,如农业学科注重农田—山坡—流域尺度下灌溉、不同作物在不同阶段施肥、营养盐转化吸收及其土壤库收支与微生物对营养盐的作用等过程,但忽略了不同尺度或系统之间的迁移过程内在联系,尤其是较少开展集成模拟研究。本文综述了典型空间尺度(从田块到山坡,再到流域尺度)农业面源污染迁移过程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建模方法,提出在模型系统中除需要深入考虑田块、山坡等尺度的局部水文及其污染物产生、累积、释放与迁移外,还迫切需要综合考虑农田—山坡—流域系统的水文和污染物迁移过程与集成面源模型的研发。同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迁移过程的尺度转换、建模方法和模型不确定性,分析了其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迁移过程 尺度转化 过程模型
下载PDF
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曼 周建军 黄国鲜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10,共10页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防洪的重点是保荆江安全。在此背景下分析长江中游当前防洪形势和三峡工程存在的问题,认为相对于长江中游洪水形势和防洪要求,三峡水库防洪库容远小于长江中游超额洪水,动态防洪库容小于设计静态防洪库容,有...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防洪的重点是保荆江安全。在此背景下分析长江中游当前防洪形势和三峡工程存在的问题,认为相对于长江中游洪水形势和防洪要求,三峡水库防洪库容远小于长江中游超额洪水,动态防洪库容小于设计静态防洪库容,有效防洪库容更小;长期河道演变使城陵矶等地同流量水位显著升高;中游蓄滞洪区建设规模严重偏小,而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已有蓄滞洪区使用困难;当前大规模清水冲刷没有降低洪水位,反而荆江向洞庭湖分洪减小、河道泄洪能力进一步萎缩;三峡水库2008年按正常水位运行以来,连年拦中小洪水和超汛限水位运行,大量占据防洪库容和压低下泄洪水流量,使下游河道长期得不到洪水塑造,行洪能力和堤防得不到检验和考验。考虑到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影响,现在长江中游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建议:切实维护三峡工程规划确定目标和防洪调度方式,严格控制汛限水位,积极采取优化调度增加水库防洪能力;尽快完成三峡工程规划要求的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建设,采取政策措施保证分洪与发展兼顾;改变和优化金沙江下游4大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方式;加强三峡库区岸坡治理、提高水库防洪调度灵活性;采取积极措施维护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防洪库容 汛限水位 防洪形势 三峡水库 长江中游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河床演变多媒体演示系统研究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树滩 黄国鲜 +1 位作者 郝嘉凌 汤立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1年第6期21-22,45,共3页
运用多媒体技术 ,用专业工具软件开发研制了地理信息系统 (GIS)支持下的河床演变多媒体演示系统 ,该系统集文字、图画、图片、图像、音效、视频于一体 ,完整、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方案的设计、实施、成果分析和应用等环节 .其中 ,河床演... 运用多媒体技术 ,用专业工具软件开发研制了地理信息系统 (GIS)支持下的河床演变多媒体演示系统 ,该系统集文字、图画、图片、图像、音效、视频于一体 ,完整、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方案的设计、实施、成果分析和应用等环节 .其中 ,河床演变动态演示使多年现场三维地形变化、水位变化、冲淤变化、典型断面变化动态地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再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河床演变 多媒体 动态演示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径流、泥沙及水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惠君 黄国鲜 +1 位作者 许新发 陈求稳 《江西水利科技》 2012年第4期224-230,共7页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在调节长江径流、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人类活动及水文情势的发展变化,鄱阳湖水环境发生相应变化.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在调节长江径流、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人类活动及水文情势的发展变化,鄱阳湖水环境发生相应变化.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鄱阳湖流域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湖区采砂,航道整治,以及水文循环处于干旱期或水资源消耗加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鄱阳湖典型站的水质指标较以前变化更为频繁和剧烈.然而,相对于其他封闭型的湖泊如巢湖、太湖等,鄱阳湖污染物的积累现象非常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人类活动 径流 泥沙 水质变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营养盐通量过程影响研究综述
9
作者 蒋聘凤 童思陈 +3 位作者 黄国鲜 许光祥 胡鹏 许新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4,44,共13页
河流运输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营养物质从陆地到海洋的重要途径。河流营养盐在入海通量中的占比非常大,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河流的营养盐过程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考虑数据监测和数值模拟两种河流营养盐数据获... 河流运输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营养物质从陆地到海洋的重要途径。河流营养盐在入海通量中的占比非常大,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河流的营养盐过程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考虑数据监测和数值模拟两种河流营养盐数据获取方法,总结了河流营养盐通量计算的研究进展,揭示了世界大河营养盐通量变化过程趋势。此外,从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的角度分析了河流营养盐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土地利用、大型水利工程和水环境修复和管理等角度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河流营养盐过程的作用。最后在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影响、水质监测技术、模型模拟计算以及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展望了未来需要加强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河流营养盐 营养盐通量 水环境模型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主要问题、形势与对策 被引量:83
10
作者 刘录三 黄国鲜 +2 位作者 王璠 储昭升 李海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090,F0003,共11页
为进一步深化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认识,围绕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形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水环境质量方面,磷污染成为制约水质改善的主要... 为进一步深化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认识,围绕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形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水环境质量方面,磷污染成为制约水质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源排放量占比高,但工业源入河对水体的影响更直接,水库群运行带来的水沙条件变化对磷污染沿程演变有明显影响;在水生态健康方面,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湖库富营养化格局发生改变、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问题突出;在水环境风险方面,化工围江、航运污染风险引起广泛关注.当前长江流域面临着源头区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仍较大、水环境质量仍存问题隐患、水生态系统退化态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等复杂且严峻的形势,未来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仍有诸多挑战.建议统筹长江全流域"一盘棋",推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强化磷污染点面源综合管控,着力提升水生态健康水平,同时加快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科技创新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水环境质量 磷污染 水生态健康 水环境风险 水生态环境安全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汛期泥沙淤积对坝前水位的滞后响应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小娅 童思陈 +2 位作者 许光祥 黄国鲜 王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8-536,共9页
河床演变中普遍存在着滞后现象,而以往的三峡水库泥沙研究对滞后现象鲜有考虑。为深入认识三峡水库运行带来的泥沙淤积特征,建立了考虑上游来沙和坝前水位双重影响的泥沙淤积滞后响应模型。基于2003—2017年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三峡入... 河床演变中普遍存在着滞后现象,而以往的三峡水库泥沙研究对滞后现象鲜有考虑。为深入认识三峡水库运行带来的泥沙淤积特征,建立了考虑上游来沙和坝前水位双重影响的泥沙淤积滞后响应模型。基于2003—2017年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三峡入库水沙特性及汛期泥沙淤积特点,利用滞后响应模型探究了汛期泥沙淤积的滞后规律。结果表明:2003—2012年入库水沙呈现“大水带大沙,少水带少沙”的特点,汛期淤积随坝前水位抬升而增加;2013—2017年入库水沙关系的一致性发生变化,受上游梯级库群拦沙影响,汛期淤积减缓。三峡水库汛期累计淤积与5年线性叠加坝前水位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汛期淤积不仅与当年来沙和坝前水位运行有关,也与前4年的来沙和坝前水位调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淤积 滞后响应 叠加坝前水位 三峡水库
下载PDF
1958~2018 年永定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秀 郎琪 +6 位作者 雷坤 程全国 孟翠婷 黄国鲜 孙明东 蔡文倩 吕旭波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基于永定河流域1958~2018年14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完全相关系数和多元回归分析识别气候因子与蒸发量的相关程度并定量计算其贡献率。结果表明:在全球... 基于永定河流域1958~2018年14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完全相关系数和多元回归分析识别气候因子与蒸发量的相关程度并定量计算其贡献率。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60年来永定河流域气温以0.29℃/10 a的速率上升,而蒸发皿蒸发量不增反减,以-48.88 mm/10 a的速率显著下降(标准化统计量Z=-4.5),该流域存在明显的“蒸发悖论”现象。流域蒸发量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性,在季节上,春、夏季蒸发量分别占全年蒸发量的35%和37%,且春、夏两季蒸发量下降趋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永定河流域下游平原区下降趋势较上游山区(天镇、蔚县等地区)更为显著。完全相关分析表明,净辐射、平均风速和空气饱和差与蒸发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贡献率分析表明,与基准期1958~1979年相比,1980~2018年平均风速和净辐射减少对蒸发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7%和66%,空气饱和差的贡献率为-41%,净辐射和平均风速的减少是导致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蒸发悖论 影响因子 贡献率
下载PDF
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向如 吴丽萍 +4 位作者 黄国鲜 高生旺 田自强 张清寰 杨朝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2-950,共9页
常规处理方法难以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彻底降解去除,需要高级氧化技术对其做进一步处理,Fenton法及其衍生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是具有竞争力的。围绕Fenton法及其衍生的相关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处理效果和技术发展,综... 常规处理方法难以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彻底降解去除,需要高级氧化技术对其做进一步处理,Fenton法及其衍生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是具有竞争力的。围绕Fenton法及其衍生的相关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处理效果和技术发展,综述了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追踪其发展历史、关键技术步骤和最新技术应用动态;对比分析不同衍生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基于不同垃圾渗滤液以及相应的最优工艺条件,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可行和高去除率等问题,指出复合型以及与其他工艺联用的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和应用价值。对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前景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方法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高级氧化技术 FENTON法 扩展Fenton法 联合工艺
下载PDF
机器学习预测内分泌干扰物水生生物毒性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艺霖 范俊韬 +2 位作者 王书平 黄国鲜 闫振广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63,共16页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 chemicals,EDCs)繁殖毒性实验的周期长、费用高,导致水生生物繁殖毒性数据相对匮乏,限制了EDCs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管理。毒性数据的预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态毒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 chemicals,EDCs)繁殖毒性实验的周期长、费用高,导致水生生物繁殖毒性数据相对匮乏,限制了EDCs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管理。毒性数据的预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态毒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在综述国内外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化学物质的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与线性神经网络(linear neural network,LNN)模型,根据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方法对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繁殖毒性数据集构建了毒性效应二元分类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与评估。文献分析可知,在使用机器学习预测化合物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中,SVM应用最广泛,其次是线性回归与神经网络等;预测急性毒性的研究要多于慢性毒性;分子描述符的筛选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通常为经验与算法相结合,其中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相关的分子描述符一般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得到4种描述符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描述符分别与原子质量、极化率、电离势和键序有关;SVM对训练集与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0.91与0.88,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的训练集与测试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与0.88;LNN对训练集与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均为0.82,AUC分别为0.87与0.88,表明2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泛化与预测能力。SVM的结果优于LNN,表明SVM更适合小样本数据建模。本研究结果可为EDCs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及毒性数据的丰富提供重要补充,为EDCs生态风险管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黑头软口鲦 慢性毒性 机器学习 QSAR
下载PDF
生态调度下官厅水库热氧结构变化三维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先忍 童思陈 +4 位作者 黄国鲜 鱼京善 李兴华 唐小娅 雷坤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86,共14页
水温与溶解氧是表征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参数。为量化生态调度对官厅水库水温与溶解氧的影响,建立了官厅水库三维温、氧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正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官厅水库温、氧模拟。结合官厅水库... 水温与溶解氧是表征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参数。为量化生态调度对官厅水库水温与溶解氧的影响,建立了官厅水库三维温、氧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正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官厅水库温、氧模拟。结合官厅水库实际运行情况,设置不同生态调度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官厅水库具有明显的热氧分层特征,调水将缩小表底温差,使分层时间延后,层结持续时间减少;而在生态流量下泄情景下,温跃层厚度与强度进一步减小,分别为0.5~1.7 m与1.25~3.58℃/m。同时考虑调水与生态下泄时,温跃层深度下降,但厚度变化不大而强度明显增加。(2)调水和生态下泄均会破坏水体的"氧跃层",但对表层溶解氧影响不明显,变幅在-4.65%~7.28%之间,而对底层有明显的增氧效果。(3)考虑生态下泄时,底层溶解氧浓度平均增加了1.85~8.52 mg/L,而同时考虑调水与生态下泄时,底层水体增氧效果更明显,增幅达2.71~12.83 mg/L,从而消除了底层水体的无氧环境,减少了低氧区域而使富氧期延长。为改善类似水体缺氧环境和理解湖库热氧分布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水温 溶解氧 官厅水库 三维模拟
下载PDF
变化条件下官厅水库的水量平衡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政 雷坤 +3 位作者 黄国鲜 孙明东 代丹 程全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4,共9页
以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的日均进出流量、水库水位-面积-库容曲线、官厅水库站点日气象数据等,建立不同控制条件下官厅水库水量变化与平衡模型,对水库水位和坝址下渗量的验证结果表明:水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利用模... 以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的日均进出流量、水库水位-面积-库容曲线、官厅水库站点日气象数据等,建立不同控制条件下官厅水库水量变化与平衡模型,对水库水位和坝址下渗量的验证结果表明:水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利用模型计算了2002—2016年官厅水库水位、水面面积和水量变化,水库原调度方案下的流量收支(包括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情况及其所占比例。针对近年来引黄工程和官厅水库最小生态流量控制的新调度条件设置了不同情景,通过模型对2002—2014年水文系列条件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调水条件下,官厅水库无法保证下游按照最小生态流量下泄,下游河道部分时段干涸;若每年3—5月从黄河万家寨调水1亿m^3/a,且水库收水0.5亿m^3/a条件下,则官厅水库基本可以满足最小生态流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生态流量 外流域调水 官厅水库 永定河流域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太阳辐射逐时过程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先忍 黄国鲜 +3 位作者 童思陈 李兴华 唐小娅 雷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2-898,共7页
针对太阳辐射在不同区域地形条件下的差异,通过建立任意倾角和坡面方位角下的太阳辐射逐时模型,模拟了永定河流域1951-2018年的太阳辐射,并分析了该流域太阳辐射在不同倾角和坡面方位角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1951-2018年逐... 针对太阳辐射在不同区域地形条件下的差异,通过建立任意倾角和坡面方位角下的太阳辐射逐时模型,模拟了永定河流域1951-2018年的太阳辐射,并分析了该流域太阳辐射在不同倾角和坡面方位角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1951-2018年逐年太阳辐射总体呈现减小趋势。任意倾角下,同一站点太阳辐射时变化形态基本一致,均呈抛物线型,不同站点太阳辐射峰值受地理纬度及海拔影响较大。任意坡面方位角下,太阳辐射沿流域中心向东西两向逐渐减少并呈对称分布。太阳辐射年内具有明显的月度变化特征,1-3月、10-12月太阳辐射受倾角和坡面方位角影响较4-9月大。该研究成果对量化太阳辐射、研究流域能量收支及分析陆面蒸发过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逐时模型 倾角 坡面方位角 永定河流域
下载PDF
湘江捞刀河流域氨氮和总磷水环境容量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清寰 谭芬芳 +3 位作者 伍朝辉 黄国鲜 刘付真 邓义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8-476,共9页
水环境容量的定量计算是实现水环境精细管理的前提,但相关参数在无充分资料的中小流域较难获得,其变化的难以确定给水环境容量求解带来较多不确定性。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网水质模型计算可以求解部分参数,提升水环境容量计算精... 水环境容量的定量计算是实现水环境精细管理的前提,但相关参数在无充分资料的中小流域较难获得,其变化的难以确定给水环境容量求解带来较多不确定性。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网水质模型计算可以求解部分参数,提升水环境容量计算精度。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代表性区域——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网水质模型,结合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求解流域内不同控制单元水环境容量和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流量,为水环境容量求解提供关键水文参数;金井河口和白沙河口所在控制单元的氨氮入河量超过水环境容量,其他控制单元的氨氮入河量在水环境容量范围内;流域上下游控制单元总磷的剩余环境容量接近0,而中游几个控制单元的剩余环境容量为负,有污染物应削减量。该研究可为无充分资料地区环境容量求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捞刀河 水环境容量 控制单元 污染源 水文模型
下载PDF
Biological Early Warn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for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求稳 马金锋 +1 位作者 王子健 黄国鲜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s such as chemical spill and toxicants leach have become a serious issue in the world, which brings great threats to the aquatic ecosystem and drinking water safety. To detect unknown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s such as chemical spill and toxicants leach have become a serious issue in the world, which brings great threats to the aquatic ecosystem and drinking water safety. To detect unknown pollutions in time and take proper emergency actions, this study developed a system which integrated an online intelligent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evice with a high efficient water quality model. The device is based on water quality probes and biological sensors which use fish motion as indicator. The numerical model is a combination of Euler and Lagrangian approaches.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flow field in an unstructured grid, and the pollutant be- haviours are traced through particle tracking. Oracle is used to manage the basic and monitoring data, and ArcSDE as well as ArcIMS technologies are applied to make the system WebGIS-based so as to improve the data receiving and dispatching efficiency. The developed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operated in Douhe Reservoir and Taihu Lake, China, where drinking water intakes are installed. It is seen from the applications that the online intelligent water qual- ity monitoring and emergency support system can be of great support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事故 生物早警告 紧急情况管理
下载PDF
退而不休的罗老
20
作者 黄国鲜 《四川统一战线》 2012年第2期27-27,共1页
现年88岁的罗鹏远,曾经长期担任民建宜宾市委副主委,是宜宾民建的老前辈。几十年来,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和民建地方组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广受尊敬,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罗老”。早在1956年罗老就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宜宾民... 现年88岁的罗鹏远,曾经长期担任民建宜宾市委副主委,是宜宾民建的老前辈。几十年来,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和民建地方组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广受尊敬,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罗老”。早在1956年罗老就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宜宾民建的第一批会员。半个多世纪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主建国会 地方组织 合作事业 宜宾 市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