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需求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材料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1
作者 马军现 雷雪峰 +2 位作者 谢辉 黄增芳 王悦辉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6期89-93,共5页
以“产教融合、按需学习”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地方产业布局,针对电子材料课程开展以“产品研发技能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产品→性能特征→基础理论”的反向需求模式,从实际产品入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重构;遵循... 以“产教融合、按需学习”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地方产业布局,针对电子材料课程开展以“产品研发技能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产品→性能特征→基础理论”的反向需求模式,从实际产品入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重构;遵循“产品构件→肢解分化→性能分析→材料结构特性→性能体现的基础理论”的需求逻辑,以反向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构建材料的功能化实现与材料本身结构特性、调控理论之间的映射对接关系;鼓励从需求出发,开展自主式学习,在自身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寻找兴趣点,通过外延式探索和实践提升创新思维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着重培养人才技能、创新能力及在新体系、新环境下的再学习能力,以实现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输出之间的良好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研发与技能导向 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 反向需求
下载PDF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及其在胶粘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增芳 谢辉 +2 位作者 马军现 刘常坤 瞿晓岳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几种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可聚合乳化剂作用下的乳液聚合、核/壳种子乳液聚合、辐射乳液聚合及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介绍了其在胶粘剂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可聚合乳化剂 核/壳种子 乳液聚合 辐射 聚氨酯
原文传递
热致性液晶聚酯的合成及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增芳 谭松庭 王霞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2-35,共4页
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热致性液晶聚酯 (PHDT) ,并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及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然后将其与环氧树脂共混 ,制得了热致性液晶聚酯 /环氧树脂共混物。研究发现 ,加入 5 %的PHDT ,可使共混物的冲击强... 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热致性液晶聚酯 (PHDT) ,并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及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然后将其与环氧树脂共混 ,制得了热致性液晶聚酯 /环氧树脂共混物。研究发现 ,加入 5 %的PHDT ,可使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增加 80 .1%、2 0 .5 %和 15℃。利用SEM观察了其断裂形貌 ,并探讨了其增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性液晶聚酯 环氧树脂 增韧
下载PDF
2-氨基吡啶镍配合物/MAO催化β-蒎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增芳 高海洋 伍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7-1262,共6页
2-氨基吡啶镍配合物[(2-PyCH2NAr)NiBr,Ar=2,6-二甲基苯基(a),2,6-二异丙基苯基(b),2,6-二氟苯基(c)]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能高活性催化β-蒎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较宽(PDI≈3.7~5.5)的共聚产物.在相同条件下... 2-氨基吡啶镍配合物[(2-PyCH2NAr)NiBr,Ar=2,6-二甲基苯基(a),2,6-二异丙基苯基(b),2,6-二氟苯基(c)]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能高活性催化β-蒎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较宽(PDI≈3.7~5.5)的共聚产物.在相同条件下,配体含F取代的配合物c对共聚合的催化活性最高.对共聚产物用CHCl3和四氢呋喃(THF)萃取分级,得到2个分子量分布较窄(PDI≈2.0)且组成差异较大的级分,其中仅溶于CHCl3而不溶于THF的级分的分子量较高,具有高降冰片烯含量(xN>90%);而另一个溶于THF的级分的分子量较低,具有较高的β-蒎烯含量.结果表明,共聚合体系中存在2种不同催化性质的活性中心.TGA分析显示,共聚物有2个热分解温度,随着降冰片烯含量的增加,低温处的失重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吡啶 镍配合物 Β-蒎烯 降冰片烯 共聚合反应
下载PDF
乳液聚合制备SiO_2/PMMA-DMEMA亚微米复合微球及其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马军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可聚合官能团的亚微米SiO2粒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EMA)为功能单体,在复合乳化剂SE-10/OP-10的作用下,通过SiO2粒子表面上的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表面光滑且具有核壳...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可聚合官能团的亚微米SiO2粒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EMA)为功能单体,在复合乳化剂SE-10/OP-10的作用下,通过SiO2粒子表面上的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表面光滑且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PMMA-DMEMA复合粒子,并对得到的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和热失重分析(TGA)进行表征。TEM结果显示,SiO2处于内层,大小约170 nm;外层包覆了厚度约20 nm的聚合物。XPS表明,SiO2被聚合物包覆后,N元素的摩尔分数为2.08%,其表面Si元素的摩尔分数降到2.21%。复合粒子经TGA分析后,聚合物与SiO2质量比(fp)为69.4/100,其中PMMA和PDMEMA含量分别为29.0%和10.1%;复合粒子经甲苯抽提后,聚合物与SiO2的质量比(fp)为60.1/100。聚合物的有效接枝率(fe)约为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乳液聚合 亚微米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苯乙烯/纳米SiO_2复膜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1 位作者 谢辉 马军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10,32,共5页
通过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粒子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其用于纸塑和塑塑复膜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的引入可以提高其剥离强度,降低乳液胶粒的粒径;硬单体苯乙烯和纳米SiO2的增加使初粘力降低,当其质量分数... 通过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粒子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其用于纸塑和塑塑复膜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的引入可以提高其剥离强度,降低乳液胶粒的粒径;硬单体苯乙烯和纳米SiO2的增加使初粘力降低,当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时,剥离强度具有最大值;剥离强度、初粘力和持粘力都随功能单体丙烯酸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改变不同的条件,最终可制得纸塑和塑塑分别为13.53N/(2.5 cm)和10.90 N/(2.5 cm)的高剥离强度和持粘力的复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无机纳米SiO2 核壳种子乳液聚合 复膜胶
下载PDF
含可聚合乳化剂的苯丙乳液合成及其在复膜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增芳 马军现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8,共4页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阴离子型乳化剂、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OP-10)为非离子型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E-10)为可聚合型乳化剂、苯乙烯(St)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和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阴离子型乳化剂、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OP-10)为非离子型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E-10)为可聚合型乳化剂、苯乙烯(St)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和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等,在复合乳化剂OP-10/SDBS、OP-10/SE-10作用下分别制备了纸/塑、塑/塑复膜胶。结果表明:SE-10的乳化效果优于SDBS,前者可有效提高复膜胶的初粘力和剥离强度,并可有效降低乳胶粒的平均粒径;以OP-10/SE-10作为复合乳化剂,当w(AA)=8.3%时,复膜胶的初粘力和剥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并且其热稳定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可聚合乳化剂 复膜胶
原文传递
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互动式教学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增芳 马军现 +2 位作者 王可 王悦辉 王毅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3期196-197,共2页
互动式教学是教育民主化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重要体现,能够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本文将结合高分子物理课程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近几年的一些授课经验及体会,探索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在高分子物理课程中... 互动式教学是教育民主化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重要体现,能够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本文将结合高分子物理课程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近几年的一些授课经验及体会,探索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在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高分子物理 教学探索
下载PDF
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增芳 马军现 +2 位作者 王可 王悦辉 王毅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2期182-183,共2页
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阐述了一些关于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物理课程授课经验及教学改革。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阐述了一些关于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物理课程授课经验及教学改革。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和培养目的,以满足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高分子物理 教学改革和探索
下载PDF
基于乳液聚合法制备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1 位作者 陈正 马军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74,80,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通过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包覆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方法及包覆效果,包括纳米SiO2/聚合物、CaCO3/聚合物、TiO2及其他无机粒子/聚合物,介绍了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在电极材料、阻燃和感光树脂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无机纳米粒子 聚合物 乳液聚合 核壳复合粒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独立学院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增芳 王可 +1 位作者 马军现 瞿晓岳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独立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人才,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将结合独立学院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和近几年的一些授课经验及体会,对高分子物理课程... 独立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人才,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将结合独立学院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和近几年的一些授课经验及体会,对高分子物理课程特点及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高分子物理 体会 教学探讨
下载PDF
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增芳 张玲 伍青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8-64,共7页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剂的微结构或温度、压力等聚合环境的变化,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剂的微结构或温度、压力等聚合环境的变化,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负载化,水相烯烃聚合及活性聚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烯烃聚合 水相聚合 活性聚合 负载化
下载PDF
地方应用院校工业分析教学设计与方法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增芳 谢辉 +2 位作者 张景强 王悦辉 孙延一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20期143-144,200,共3页
工业分析是以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为基础的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集生产、管理、鉴定与评价于一身,讲解的是对生活用品、工业原料及产品的分析和检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以及... 工业分析是以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为基础的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集生产、管理、鉴定与评价于一身,讲解的是对生活用品、工业原料及产品的分析和检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以及应用本科的培养要求,对工业分析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和探索
下载PDF
纳米材料导论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增芳 王悦辉 +2 位作者 马军现 王可 王毅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6期200-201,247,共3页
纳米材料导论为材料化学的专业课,讲解的是纳米材料的性质、制备、表征和应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课程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及授课经验,对纳米材料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措施进行初步探... 纳米材料导论为材料化学的专业课,讲解的是纳米材料的性质、制备、表征和应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课程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及授课经验,对纳米材料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和探索
下载PDF
地方应用本科院校仪器分析教学设计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增芳 谢辉 +2 位作者 张景强 王悦辉 孙延一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5期272-273,共2页
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讲解的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文章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以及应用本科的培养要求,对仪器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讲解的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文章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以及应用本科的培养要求,对仪器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PDF
内蒙古多目标化探工作现状、发展前景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增芳 贾利亚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2年第4期65-69,共5页
内蒙古开展区域化探工作已近 2 0年 ,获取了大量的地球化学信息 ,但多以找矿为主要目的 ,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几乎是空白。利用已有的和正在取得的区域化探资料进行多目标地球化学研究 ,扩大区域化探的应用领域 ,是内蒙古地区地球化学研究... 内蒙古开展区域化探工作已近 2 0年 ,获取了大量的地球化学信息 ,但多以找矿为主要目的 ,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几乎是空白。利用已有的和正在取得的区域化探资料进行多目标地球化学研究 ,扩大区域化探的应用领域 ,是内蒙古地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发展前景 区域化探 农业化探 环境化探 地球化学指标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增芳 廖蕾 王守光 《内蒙古地质》 2001年第3期23-31,共9页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是勘查地球化学领域近年根据不断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最新的矿产勘查新战略之一。用于快速追踪巨型矿床 。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成矿率 成矿预测 巨型矿床
下载PDF
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
18
作者 黄增芳 张玲 伍青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6年第1期25-33,共9页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剂的微结构或温度、压力等聚合环境的变化,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剂的微结构或温度、压力等聚合环境的变化,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负载化,水相烯烃聚合及活性聚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荆 烯烃聚合 水相聚合 活性聚合 负载化
下载PDF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壤碳储量问题--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58
19
作者 奚小环 张建新 +3 位作者 廖启林 陈德友 白荣杰 黄增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7,共10页
在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土壤高密度和大数据量碳分布数据基础上,提出"单位土壤碳含量"概念和建立土壤碳储量实测计算方法,为精确计算土壤碳储量和估算土壤碳库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据"单位土壤碳含量"进行... 在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土壤高密度和大数据量碳分布数据基础上,提出"单位土壤碳含量"概念和建立土壤碳储量实测计算方法,为精确计算土壤碳储量和估算土壤碳库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据"单位土壤碳含量"进行土壤碳储量实测计算,可以按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分类、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等任意划分方式,从不同途径取得市县、省区、流域及至国家土壤碳储量,并在各级次上进行土壤碳库问题研究,解决土地利用、农业种植和环境评估中的实际问题。文章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进行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土壤碳储量分布不均匀。按照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平均有机碳储量分布,四川省四川盆地西部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79887583t,平均有机碳储量最高,为29107.86t/km2;依次为:吉林省平原区有机碳储量2618973357t,平均有机碳储量27427.25t/km2;湖南省洞庭湖区有机碳储量837159672t,平均有机碳储量21977.31t/km2;江苏省有机碳储量1818603526t,平均有机碳储量17117.61t/km2;内蒙古河套地区有机碳储量286247058t,平均有机碳储量9592.73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采样与测试 单位土壤碳含量 实测计算方法 土壤碳储量 土壤平均 碳储量 研究级次划分 实例
下载PDF
河套地区土壤基准值及背景值特征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喜宽 黄增芳 +4 位作者 苏美霞 李世宝 王忠 赵锁志 张青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7-292,共6页
通过对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的确定与研究发现,河套地区主要是以富CaO、MgO及As、F等为主的地区,其他绝大多数元素的含量要低于全国以及世界水平。河套地区表层和深层土壤中样品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别。此外长期的人类活动也对土壤... 通过对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的确定与研究发现,河套地区主要是以富CaO、MgO及As、F等为主的地区,其他绝大多数元素的含量要低于全国以及世界水平。河套地区表层和深层土壤中样品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别。此外长期的人类活动也对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变化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土壤基准值与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分析,为该地区农业、环境及地方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全面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基准值 背景值 地球化学特征 河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