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间接驱动内爆实验中采用花生腔增强对称性调控
1
作者 黄天晅 吴畅书 +10 位作者 陈忠靖 晏骥 李欣 葛峰峻 张兴 蒋炜 邓博 侯立飞 蒲昱东 董云松 王立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在100 kJ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基于三台阶整形脉冲的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实验研究.采用传统充气直柱金壁黑腔设计,在激光脉冲作用后期,腔内金等离子体运动对激光能量沉积和X光辐射场空间分布产生严重扰动,导致靶丸赤道驱动偏弱,形成不... 在100 kJ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基于三台阶整形脉冲的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实验研究.采用传统充气直柱金壁黑腔设计,在激光脉冲作用后期,腔内金等离子体运动对激光能量沉积和X光辐射场空间分布产生严重扰动,导致靶丸赤道驱动偏弱,形成不可接受的扁圆内爆.本文采用新型的花生腔设计,通过调节外环激光光斑及其产生的金泡的初始位置,补偿和缓解金等离子体运动对黑腔X光辐射分布产生的扰动影响,获得球对称的靶丸辐射驱动.在靶丸驱动辐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由于驱动对称性得到显著改善,实验观测到花生腔内爆热斑接近球形,中子产额的测量结果与内爆一维模拟计算结果的比值(YOS)达到30%;而直柱腔内爆热斑呈现扁圆形状,YOS仅为13%.模拟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在三台阶整形脉冲驱动内爆实验中,花生腔设计可以有效抑制外环金泡膨胀加剧产生的不利因素,增强辐射驱动和内爆对称性调控,并提高内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间接驱动 内爆对称性
下载PDF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聚变靶物理实验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丁永坤 江少恩 +15 位作者 刘慎业 杨家敏 李三伟 黄天晅 缪文勇 张继彦 王哲斌 杨冬 王峰 曹柱荣 李志超 杨正华 陈伯伦 张惠鸽 张保汉 陈晓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77-3081,共5页
美国在国家点火攻关计划(NIC)的实施尽管未能实现点火目标,但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点火靶物理精密实验能力,深化了点火靶物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利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围绕黑腔等离子... 美国在国家点火攻关计划(NIC)的实施尽管未能实现点火目标,但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点火靶物理精密实验能力,深化了点火靶物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利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围绕黑腔等离子体能量学和内爆动力学开展实验与诊断技术研究,部分关键诊断技术取得突破,精密的实验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丰富的配套实验结果在深化靶物理认识和校验数值模拟程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核聚变 实验物理 诊断技术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综合诊断系统 被引量:28
3
作者 郑志坚 丁永坤 +20 位作者 丁耀南 刘忠礼 刘慎业 孙可煦 成金秀 江少恩 祁兰英 张保汉 杨存榜 杨家敏 苏春晓 陈家斌 李文洪 易荣清 唐道源 黄天晅 曹磊峰 温树槐 彭翰生 蒋小华 缪文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73-1078,共6页
 概述了为在强激光装置"神光 II"、"星光 II"上开展惯性约束聚变实验而建立的综合诊断系统的构成与指标。重点介绍了近期在X光、光学波段、聚变产物、诊断精密化等方面的进步,以及该诊断系统在黑腔靶物理、内爆动...  概述了为在强激光装置"神光 II"、"星光 II"上开展惯性约束聚变实验而建立的综合诊断系统的构成与指标。重点介绍了近期在X光、光学波段、聚变产物、诊断精密化等方面的进步,以及该诊断系统在黑腔靶物理、内爆动力学、不透明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高时空分辨
下载PDF
再发射技术测量SGⅡ黑腔靶早期对称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伯伦 蒋炜 +11 位作者 景龙飞 袁铮 黎航 余波 蒲昱东 苏明 晏骥 黄天晅 江少恩 刘慎业 杨家敏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5-388,共4页
利用再发射技术能够有效测量早期辐射驱动对称性。2011年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采用Bi替代靶,通过改变靶丸的支撑方式和优化探测器配置,利用分幅相机获得较高信噪比的Bi球表面再发射图像。利用实验结果获得了入射流不对称性P2分量随时间... 利用再发射技术能够有效测量早期辐射驱动对称性。2011年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采用Bi替代靶,通过改变靶丸的支撑方式和优化探测器配置,利用分幅相机获得较高信噪比的Bi球表面再发射图像。利用实验结果获得了入射流不对称性P2分量随时间的变化,对比两种腔长的黑腔,P2分量随时间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别。两种腔P2分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采用视角因子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射 早期不对称性 P2分量 Bi替代靶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蒲昱东 陈伯伦 +18 位作者 黄天晅 缪文勇 陈家斌 张继彦 杨国洪 易荣清 韦敏习 杜华冰 彭晓世 余波 蒋炜 晏骥 景龙飞 唐琦 宋仔峰 江少恩 杨家敏 刘慎业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爆物理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展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实验表征方法,获取这些影响因素随靶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实验调控能力,最终达到不断提升内爆性能的目的。为此,在内爆对称性方面,开展了Bi球自发光实验,用于研究点火脉冲前2ns驱动不对称性;在内爆速度方面,开展了球面弯晶单能流线实验,测量得到内爆速度和剩余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在混合方面,开展了内壳层示踪涂层内爆混合实验,测量得到环形发光图像。为考察综合内爆性能,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DT内爆实验,获得了中子产额随初始靶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内爆 内爆对称性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下载PDF
球面弯晶的背光成像特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伯伦 韦敏习 +6 位作者 杨正华 蒋炜 苏明 余波 黄天晅 刘慎业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1-645,共5页
通过对球面弯晶背光成像系统的分析,获得了空间分辨率、能量分辨率等关键性能参数随成像系统设计参数变化的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对背光成像系统的不同成像方式应用进行分析,并用光路追踪模拟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X射线衍射仪开展了... 通过对球面弯晶背光成像系统的分析,获得了空间分辨率、能量分辨率等关键性能参数随成像系统设计参数变化的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对背光成像系统的不同成像方式应用进行分析,并用光路追踪模拟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X射线衍射仪开展了单能成像系统的成像演示实验,获得与模拟和数值分析一致的结果。通过对成像系统的设计优化,这种高分辨单能成像技术将能够在神光激光装置上开展的物理实验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弯晶 背光成像 空间分辨
下载PDF
惯性约束聚变反应速率测量 被引量:7
7
作者 彭晓世 王峰 +6 位作者 唐道润 刘慎业 黄天晅 刘永刚 徐涛 陈铭 梅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97-2200,共4页
聚变反应速率是表征惯性约束聚变热核反应的重要参数,为测量聚变反应速率,研制了一套由闪烁体及鼻锥部分、光学系统和条纹相机组成的测量系统。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利用新研制的聚变反应速率测量系统进行了聚变反应速率测量。在DT中子产... 聚变反应速率是表征惯性约束聚变热核反应的重要参数,为测量聚变反应速率,研制了一套由闪烁体及鼻锥部分、光学系统和条纹相机组成的测量系统。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利用新研制的聚变反应速率测量系统进行了聚变反应速率测量。在DT中子产额约为1010条件下,首次获得了聚变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对影响聚变反应速率测量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表明,系统的时间分辨力优于30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聚变反应速率 热核反应 条纹相机 中子
下载PDF
神光-Ⅲ主机内爆柱腔靶长径比对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景龙飞 黄天晅 +5 位作者 陈伯伦 苏明 余波 蒋炜 蒲昱东 晏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09-2414,共6页
讨论了神光-Ⅲ主机内爆柱腔靶长径比(腔长与直径之比)对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根据神光-Ⅲ主机设计参数,计算了黑腔内侧激光光斑参数。利用视角因子方法,分析了一个简化的双锥环辐照模型下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随黑腔长径比的变化,... 讨论了神光-Ⅲ主机内爆柱腔靶长径比(腔长与直径之比)对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影响。根据神光-Ⅲ主机设计参数,计算了黑腔内侧激光光斑参数。利用视角因子方法,分析了一个简化的双锥环辐照模型下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随黑腔长径比的变化,讨论了腔壁反照率、内外环激光功率比和光斑移动等因素对最佳长径比和不均匀度的影响。计算表明,合理选择长径比能使靶丸表面辐照不均匀度小于1%,最佳长径比与NIF点火黑腔设计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驱动 辐射驱动对称性 视角因子 长径比
下载PDF
神光Ⅱ激光装置X射线高分辨单色成像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伯伦 杨正华 +6 位作者 韦敏习 邓博 苏明 余波 黄天晅 刘慎业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19-3122,共4页
介绍了基于球面弯晶的X射线高分辨单色背光成像技术。通过对球面弯晶背光成像系统的分析,获得成像关键性能参数随成像系统设计参数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应用于神光Ⅱ激光装置的单色背光成像系统。利用石英球面弯晶,采用Mg的类H共振发射线... 介绍了基于球面弯晶的X射线高分辨单色背光成像技术。通过对球面弯晶背光成像系统的分析,获得成像关键性能参数随成像系统设计参数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应用于神光Ⅱ激光装置的单色背光成像系统。利用石英球面弯晶,采用Mg的类H共振发射线以及利用云母球面弯晶,采用Mo连续谱中3.14keV能点进行背光实验,获得了内爆靶丸的单色投影图像,空间分辨在较大范围内好于5μm。这种成像技术在现阶段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研究中能够发挥许多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内爆靶丸压缩流线的测量和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弯晶 背光成像 空间分辨 能谱分辨
下载PDF
视角因子方法在间接驱动ICF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近宇 黄天晅 +3 位作者 蒙林 蒋炜 黎航 张海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3-1058,共6页
采用视角因子方法,对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过程中从腔内壁辐射到靶丸表面的辐射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激光原型装置上的一个实验的对称性环境。间接驱动ICF系统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自于激光焦斑和腔体的几何结构,利用视角因子方法,计算... 采用视角因子方法,对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过程中从腔内壁辐射到靶丸表面的辐射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激光原型装置上的一个实验的对称性环境。间接驱动ICF系统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自于激光焦斑和腔体的几何结构,利用视角因子方法,计算X光能量在腔体内的强度分布,将靶丸表面的驱动对称性表示成腔体结构和激光焦斑几何参数的函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程序模拟能够评估腔靶设计的主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驱动 惯性约束聚变 视角因子 驱动对称性
下载PDF
内爆实验图像处理中的勒让德拟合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近宇 黄天晅 +5 位作者 蒙林 蒋炜 黎航 张海鹰 赵宗清 杨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58-1662,共5页
为了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驱动对称性调节和测量的需要,采用勒让德多项式拟合方法处理实验图像数据。该方法结合了辐射驱动对称性的相关理论,用于分析内爆实验中获得的靶芯压缩图像。通过对一系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详细对比了新旧两种... 为了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驱动对称性调节和测量的需要,采用勒让德多项式拟合方法处理实验图像数据。该方法结合了辐射驱动对称性的相关理论,用于分析内爆实验中获得的靶芯压缩图像。通过对一系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详细对比了新旧两种实验图像处理过程。结果表明:与目前使用的图像处理方法相比,勒让德拟合方法降低了误差,并获得了以往忽略的不对称性高阶部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间接驱动 辐射驱动对称性 靶芯压缩图像 勒让德拟合
下载PDF
X射线高空间分辨多色显微成像系统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柱荣 丁永坤 +28 位作者 董建军 邓博 黎宇坤 穆宝忠 伊圣振 吴俊峰 陈韬 张继彦 杨志文 袁铮 李晋 胡昕 杨正华 缪文勇 蒋炜 袁永腾 黄天晅 陈伯伦 陈家斌 詹夏雨 张海鹰 康洞国 谷建法 叶文华 王占山 刘慎业 江少恩 张保汉 张维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14,共15页
在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中,获得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优于5μm)的X射线辐射图像,是研究烧蚀不稳定性、内爆流线等关键物理过程的数据基础。基于掠入射反射式成像原理的Kirkpatrick-Baez(KB)显微成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高空间... 在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中,获得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优于5μm)的X射线辐射图像,是研究烧蚀不稳定性、内爆流线等关键物理过程的数据基础。基于掠入射反射式成像原理的Kirkpatrick-Baez(KB)显微成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集光效率的X射线显微诊断设备,目前已成为国际ICF装置的X射线关键诊断设备。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上开展了KB诊断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在KB系统的光学设计、光学元件和物镜与系统装调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研制了大视场KB、多色KB等高分辨率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这些系统已应用于我国的ICF内爆芯部发光和流线测量、流体不稳定增长测量等实验中,为关键物理量的测量提供了高空间分辨率的清晰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kpatrick-Baez显微镜 高空间分辨 等离子体诊断 惯性约束聚变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的聚变反应峰值时刻测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晓世 王峰 +6 位作者 徐涛 刘慎业 魏惠月 黄天晅 刘永刚 陈铭 梅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2-1156,共5页
聚变反应峰值时刻是表征惯性约束聚变热核反应的重要参数。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利用新研制的具有高时间分辨的聚变反应历程测量系统对聚变反应时间过程进行了测量,通过引入时标光获得了对应不同碳氢(CH)烧蚀层厚度的聚变反应峰值时刻数据... 聚变反应峰值时刻是表征惯性约束聚变热核反应的重要参数。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利用新研制的具有高时间分辨的聚变反应历程测量系统对聚变反应时间过程进行了测量,通过引入时标光获得了对应不同碳氢(CH)烧蚀层厚度的聚变反应峰值时刻数据,测量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实验条件下,聚变反应峰值时刻落后入射激光0.7~1.0ns,增加烧蚀层厚度或氘氚(DT)燃料气压均会导致聚变反应峰值时刻与入射激光间的相对延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聚变反应峰值时刻 热核反应 时标
下载PDF
神光Ⅲ主机双束组激光间接驱动内爆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波 黄天晅 +11 位作者 李三伟 陈家斌 蒋炜 陈伯伦 蒲昱东 晏骥 景龙飞 李志超 唐琦 宋仔峰 詹夏雨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129,共6页
在神光Ⅲ主机装置上,利用已经建成的两个激光束组,开展了激光间接驱动内爆物理磨合实验,是神光Ⅲ主机装置首次出中子实验。实验采用1400μm×2100μm黑腔,500μm的塑料靶丸充1 MPa的DD燃料,激光从黑腔两端55°注入。实验获... 在神光Ⅲ主机装置上,利用已经建成的两个激光束组,开展了激光间接驱动内爆物理磨合实验,是神光Ⅲ主机装置首次出中子实验。实验采用1400μm×2100μm黑腔,500μm的塑料靶丸充1 MPa的DD燃料,激光从黑腔两端55°注入。实验获得的最高中子产额为9.7×108。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黑腔的耦合效率约为50%;使用的黑腔偏长,靶丸被压缩为"薄饼形";中子产额和激光能量正相关;中子发射峰值时刻主要依赖于烧蚀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Ⅲ主机 内爆实验 中子 峰值时刻
下载PDF
中子半影成像的闪烁体阵列空间分辨力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波 苏明 +5 位作者 刘慎业 黄天晅 陈伯伦 蒋炜 蒲昱东 晏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6-1830,共5页
为了比较3种闪烁体探测器的性能,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不同光纤直径的闪烁体阵列的空间分辨和能量沉积。模拟结果表明:相同光纤直径的普通液体闪烁体阵列空间分辨力比塑料闪烁体阵列提高了约0.1 mm,而氘代液体闪烁体阵列空间分辨力约... 为了比较3种闪烁体探测器的性能,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不同光纤直径的闪烁体阵列的空间分辨和能量沉积。模拟结果表明:相同光纤直径的普通液体闪烁体阵列空间分辨力比塑料闪烁体阵列提高了约0.1 mm,而氘代液体闪烁体阵列空间分辨力约为普通液体闪烁体阵列的1/2;富氢闪烁体的能量沉积比氘代闪烁体高;闪烁体光纤直径越小,分辨力越好;闪烁体越厚,光产额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半影成像 闪烁体阵列 空间分辨力 蒙特卡罗方法
下载PDF
多种材料软X光平面镜反射率标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可煦 崔延莉 +9 位作者 易荣清 江少恩 黄天晅 杨家敏 丁永坤 崔明启 朱佩平 赵屹东 黎刚 张景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9-353,共5页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 3W1B束线及反射率计靶室,在束流强度40~120mA、贮存环电子能量2GeV专用光运行模式下,做了不同材料掠入射平面镜反射率标定实验。标定过程用高灵敏度无死层的硅光二极管代替X射线二极管(XRD)作探测器,使输...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 3W1B束线及反射率计靶室,在束流强度40~120mA、贮存环电子能量2GeV专用光运行模式下,做了不同材料掠入射平面镜反射率标定实验。标定过程用高灵敏度无死层的硅光二极管代替X射线二极管(XRD)作探测器,使输出信号提高2~3个量级,可标定能区从150~270eV拓展为50~1500eV能区,对C,Si和Ni材料平面镜给出完整的反射率标定曲线,最终把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对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软X光 平面镜 反射率 标定 同步辐射装置
下载PDF
基于成像板-X射线条纹相机的精密耦合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正华 曹柱荣 +6 位作者 董建军 胡昕 邓博 缪文勇 黄天晅 刘慎业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99,共3页
为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同时获取靶点的X射线1维动态和2维静态积分图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X射线图像采集方法。结合成像板与X射线条纹相机的工作特性,通过在阴极狭缝前精密耦合成像板,实现X射线图像到达狭缝的同时采集其外围区域... 为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同时获取靶点的X射线1维动态和2维静态积分图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X射线图像采集方法。结合成像板与X射线条纹相机的工作特性,通过在阴极狭缝前精密耦合成像板,实现X射线图像到达狭缝的同时采集其外围区域的静态积分图像。该方法具有对靶点X射线图像的1维动态与2维静态图像对比分析、成像系统像面位置精密空间定位的功能。利用该方法在神光Ⅱ装置上实现搭载Kirkpatrick-Baez(KB)显微镜获得内爆靶球压缩流线图,并应用于流体不稳定性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板 X射线条纹相机 精密耦合 静态图像 动态图像
下载PDF
基于神光Ⅲ主机装置的中子半影锥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波 苏明 +5 位作者 黄天晅 陈伯伦 蒋炜 蒲昱东 晏骥 刘慎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04-2610,共7页
针对半影孔加工和检测困难的缺点,设计了半影锥成像系统。根据神光Ⅲ主机装置中子产额条件,确定成像系统排布参数;根据点扩展函数的尖锐性和等晕性要求,确定半影锥参数;模拟半影锥系统的分辨率,以及在不同加工精度、偏心误差、旋转误差... 针对半影孔加工和检测困难的缺点,设计了半影锥成像系统。根据神光Ⅲ主机装置中子产额条件,确定成像系统排布参数;根据点扩展函数的尖锐性和等晕性要求,确定半影锥参数;模拟半影锥系统的分辨率,以及在不同加工精度、偏心误差、旋转误差和物距误差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分辨率能达到15μm,半影锥椭圆度的加工误差要小于0.1,瞄准的偏心误差要小于60μm,旋转误差要控制在0.35mrad以内,物距误差要控制在1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成像 半影锥 MONTE CARLO方法 瞄准精度
下载PDF
神光Ⅲ主机高能X射线背光照相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晏骥 郑建华 +1 位作者 黄天晅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27-3130,共4页
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获得滞止阶段内爆靶丸芯部状态图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功率密度拍瓦装置打击高Z金属靶产生轫致X射线(>70keV)光源,并利用康普顿背光照相获取该图像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基于神光Ⅲ主机装置48×3kJ... 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获得滞止阶段内爆靶丸芯部状态图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功率密度拍瓦装置打击高Z金属靶产生轫致X射线(>70keV)光源,并利用康普顿背光照相获取该图像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基于神光Ⅲ主机装置48×3kJ的驱动能力开展相关背光照相性能研究。结合国外相关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别从光源亮度以及内爆过程产生的噪声分析入手,从理论上设计了整套康普顿成像系统。结果表明在神光Ⅲ主机上利用康普顿背光照相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内爆压缩靶丸滞止阶段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内爆物理 高能X射线背光 拍瓦激光装置
下载PDF
神光Ⅲ主机装置首次间接驱动内爆集成实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少恩 董云松 +26 位作者 黄天晅 李三伟 唐琦 曹柱荣 杨冬 杨国洪 杨正华 易荣清 苏春晓 刘慎业 杨家敏 王峰 杜凯 何智兵 朱启华 胡东霞 邹士阳 郑无敌 葛峰峻 赵益清 张桦森 古培俊 刘杰 朱少平 王建国 张保汉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共3页
基于新建成的神光Ⅲ主机装置开展了首次激光间接驱动内爆集成实验。国内首次采用多环脉冲整形激光注入黑腔产生X光辐射驱动内爆,通过优化激光打靶参数控制驱动不对称性,演示了以惯性压缩为主、收缩比约15倍的DT靶丸内爆实验能力,实现了... 基于新建成的神光Ⅲ主机装置开展了首次激光间接驱动内爆集成实验。国内首次采用多环脉冲整形激光注入黑腔产生X光辐射驱动内爆,通过优化激光打靶参数控制驱动不对称性,演示了以惯性压缩为主、收缩比约15倍的DT靶丸内爆实验能力,实现了准一维的高静产额(YOC)和高中子产额的物理指标;其中,真空黑腔DT靶丸最高中子产额为1.9×1012,YOC达到60%;充气黑腔DT靶丸最高中子产额为2.4×1012,YOC大约70%。该实验为未来开展多台阶整形辐射驱动、更高倍数收缩比的高压缩内爆综合实验、验证点火靶物理设计和关键调控措施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间接驱动 集成实验 惯性压缩 中子产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