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链球菌性脑膜炎1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黄天清 田勇 肖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链球菌 脑膜炎 感染
下载PDF
疑似为急性脑梗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求云 黄天清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98-299,共2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在所有脑血管病中占0.5%~1.0%,容易误诊,现对我院收治的I例酷似为急性脑梗死的CVST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急性脑梗死 疑似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 CVST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检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明珠 黄天清 向明湘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15-36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检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检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病情分为轻型组(n=56例)、中型组(n=44例)及重型组(n=32例),选取同期6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患者入院时的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及恢复不良组,以患者血清25-(OH)D_3是否充足、不足、缺乏及严重缺乏分为四组:25-(OH)D_3〉30μg/L组(n=16例)、25-(OH)D_320~30μg/L组(n=20例)、25-(OH)D_310~20μg/L组(n=67例)、25-(OH)D_3〈10μg/L组(n=29例);比较各组的血清25-(OH)D_3水平和入院时NIHSS评分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25-(OH)D_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水平从轻型组到重型组逐渐降低;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比较,恢复不良组患者血清25-(OH)D_3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25-(OH)D_3严重缺乏患者中,入院NIHSS评分≥7分、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比例高于25-(OH)D_3缺乏组、不足及充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25-(OH)D_3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25-(OH)D_3水平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老年血25-(OH)D_3水平对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25-羟维生素D3 维生素D缺乏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明珠 黄天清 向明湘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umin and urinary creatinine ratio,ACR),分析其对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卒... 目的: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umin and urinary creatinine ratio,ACR),分析其对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例(观察组),其中NIHSS≥10分者31例,NIHSS评分<10分者38例;正常体检人群69例(对照组)。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不同NIHSS评分患者尿液ACR值。结果:对照组ACR值为(1.60±0.62)mg/mmol,低于观察组(5.81±0.74)mg/mmo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10分患者的ACR值为(5.72±0.73)mg/mmol,高于NIHSS评分<10分的患者(4.19±0.50)mg/mmol,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ACR值均呈下降趋势。ACR≥3 mg/mmol患者的NIHSS评分为(12.46±0.68)分,高于ACR<3 mg/mmol的患者NIHSS评分为(9.37±0.82)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R值显著升高,ACR可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神经功能
下载PDF
12例被误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求云 黄天清 肖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9期467-468,471,共3页
目的:探讨被误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被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CVST患者分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肥厚性脑膜炎、脑梗死、良性颅内高压、... 目的:探讨被误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被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CVST患者分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肥厚性脑膜炎、脑梗死、良性颅内高压、神经性头痛各1例,脑出血2例,脑炎4例。平均误诊时间为21.3 d(1~90 d)。头痛为CVST的最常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常为CVST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MRI联合MRV检查常作为CVST的首选检查方法。结论: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头痛是最常见症状,当患者出现不典型头痛和颅内压增高时,应高度警惕为CVST的可能,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时,应及早行MRV检查,必要时DSA检查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误诊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求云 黄天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6期141-144,共4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和误治。本文通过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和误治。本文通过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减少误诊和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夹层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颜时超 黄天清 +2 位作者 罗求云 田勇 梁承财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95-497,共3页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主要病因为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约占80%以上,其次是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而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破裂所致的SAH,比较少见,有报道颈动...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主要病因为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约占80%以上,其次是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而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破裂所致的SAH,比较少见,有报道颈动脉系统夹层发病率在2.5/10万左右,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夹层发病率为1/10万左右。我科2017年确诊并成功地治疗了2例IDA破裂的SAH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夹层动脉瘤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hemorrhage 动脉瘤破裂 颈动脉系统 颅内囊性 畸形破裂
下载PDF
79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昊 黄天清 《医学信息》 2011年第9期2708-2709,共2页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脑血管病事件[1]。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又称卒中后癫痫,是指脑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脑卒中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癫痫发作,并排除脑部和其他代谢性病变。可分为早发性...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脑血管病事件[1]。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又称卒中后癫痫,是指脑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脑卒中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癫痫发作,并排除脑部和其他代谢性病变。可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两类,发作出现在脑卒中后2周内称为早发性癫痫,发作在脑卒中后2周以上称迟发性癫痫。了解脑卒中后癫痫特点及相关性,对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癫痫 继发性癫痫 临床分析 迟发性癫痫 癫痫发作 脑功能缺损 脑循环障碍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心源性脑栓塞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长武 黄天清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7-99,共3页
回顾性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CE)66例的临床特征: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衰是 CCE 最常见原因(分别为62.1%、66%、83%)。突起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是颈内动脉 CCE 的典型临床表现(分别为85%、63.6%、68%)。CT/MRI、ECG/UCG 是确诊的最重要... 回顾性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CE)66例的临床特征: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衰是 CCE 最常见原因(分别为62.1%、66%、83%)。突起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是颈内动脉 CCE 的典型临床表现(分别为85%、63.6%、68%)。CT/MRI、ECG/UCG 是确诊的最重要手段。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风湿性心脏病 房颤 心衰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