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侧上肢功能障碍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王欣欣 孙超 +12 位作者 黎爽 郑涵絮 顾国燕 宋晓朵 于海艳 尹咏梅 吴海虹 田欣 管月红 尚云霄 赵爽 黄富表 马迎春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53-56,61,共5页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动静脉内瘘右利手患者的双侧上肢功能,了解动静脉内瘘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内瘘侧上肢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北京市6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动静脉内瘘且右利手患者,收...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动静脉内瘘右利手患者的双侧上肢功能,了解动静脉内瘘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内瘘侧上肢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北京市6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动静脉内瘘且右利手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生化资料、握力、关节活动度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等上肢功能指标。内瘘侧及非内瘘侧上肢功能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侧握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MHD患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56.7%),年龄(59.63±10.60)岁,中位透析龄62.50(24.00,113.00)月。患者非内瘘侧握力高于内瘘侧握力(t=-5.133,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HD患者内瘘侧握力与血肌酐(β=0.353,P<0.001)、认知功能评分(β=0.223,P=0.006)呈正相关,与尿素清除指数(Kt/V)呈负相关(β=-0.235,P=0.007),男性握力大于女性(β=-0.253,P=0.004)。非内瘘侧腕关节尺偏的角度大于内瘘侧(t=-2.814,P=0.006)。在STEF各项操作中,内瘘侧在大球(t=2.327,P=0.021)、大圆片(t=2.472,P=0.015)、布(t=2.688,P=0.008)项目中操作时间长于无内瘘侧。结论MHD患者内瘘侧握力、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均存在下降,影响内瘘侧握力的因素包括性别、血肌酐、Kt/V和认知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上肢功能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功能的疗效
2
作者 刘萍 及翔 +1 位作者 王林平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 观察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交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ASD儿童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两组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B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治疗... 目的 观察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交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ASD儿童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两组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B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功能评定量表(PEDI)、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和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COPM)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t|> 3.194, P <0.01),除ABC评分外,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t|>2.122, P <0.05)。结论 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ASD儿童的感觉处理障碍和社会交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疗性聆听 作业治疗 社会交往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孙宁 张通 +1 位作者 叶婷 黄富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冲击波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冲击波组除上述康复治疗外,每周进行...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冲击波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冲击波组除上述康复治疗外,每周进行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强度0.8~1.5 bar,频率10 Hz。2组治疗均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及手功能(采用DASH问卷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且在治疗后由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在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MAS评分,上肢及手功能DASH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均有所改善(均P<0.05),且冲击波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冲击波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体外冲击波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和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的增高,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获得更高的患者治疗满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脑卒中 肌张力
下载PDF
不同镜像神经元训练策略下脑与肌肉的活动特征:基于近红外光谱与表面肌电图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尧 丛芳 +2 位作者 黄富表 曾明 颜如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2-790,共9页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探索动作观察(AO)、动作执行(AE)、动作模仿(AO+AE)3种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NS)训练策略的运动控制机制。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择64例健康成年人,采用区组设计,完成单纯观看...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探索动作观察(AO)、动作执行(AE)、动作模仿(AO+AE)3种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NS)训练策略的运动控制机制。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择64例健康成年人,采用区组设计,完成单纯观看风景视频(对照)、观看风景视频时右手伸腕伸指(AE)、单纯观看右手伸腕伸指视频(AO)、观看右手伸腕伸指视频时右手伸腕伸指(AO+AE)4项任务,每项任务5个试次一组,随机出现不同的视频,循环8次,每次循环任务顺序随机。同步采用fNIRS采取左侧MNS各通道及感兴趣区(ROI)BA40、BA44、BA45、BA46、BA6、BA7的激活信号,采用sEMG检测指伸肌、桡侧腕伸肌的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与对照条件相比,AO、AE和AO+AE时均可诱发MNS激活,且强度呈递增趋势。与对照条件相比,AO时15个通道激活(q<0.05);AE时15个通道激活(q<0.05);AO+AE时20个通道全部激活(q<0.05);多数通道激活强度AO+AE>AE>AO。AO时,BA40、BA46、BA6和BA7共4个ROI激活(q<0.05);AE和AO+AE时,6个ROI均激活(q<0.05);多数ROI激活强度AO+AE>AE>AO。AO+AE时,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的标准化AEMG均大于AE时(|t|>4.24,P<0.001)。结论动作观察、执行、模仿时,MNS系统均激活,且激活的范围和强度呈依次递增趋势。与动作执行相比,动作模仿时目标肌肉的激活更强。fNIRS同步sEMG可用于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康复策略的神经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表面肌电图 运动功能 神经机制
下载PDF
成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上肢功能与健康个体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欣欣 孙超 +12 位作者 黎爽 郑涵絮 顾国燕 宋晓朵 于海艳 尹咏梅 吴海虹 田欣 管月红 尚云霄 赵爽 黄富表 马迎春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10期785-789,共5页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动静脉内瘘右利手患者与成年健康个体之间上肢功能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北京市6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动静脉内瘘且右利手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生化资料、握力及简易上肢功...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动静脉内瘘右利手患者与成年健康个体之间上肢功能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北京市6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动静脉内瘘且右利手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生化资料、握力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等上肢功能指标。MHD患者及成年健康个体上肢功能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共入组MHD患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56.7%),年龄(59.63±10.60)岁,中位透析龄62.50(24.00,113.00)个月。将入组的MHD患者按照性别及年龄分组,与成年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握力相比,35~40岁组[女性:(20.27±1.10)kg比28 kg,t=-9.968,P=0.064;男性:(25.85±8.38)kg比45 kg,t=-4.998,P=0.038]、41~50岁组[女性:(20.37±9.25)kg比28 kg,t=-1.844,P=0.139;男性:(27.59±10.43)kg比43 kg,t=-4.433,P=0.002]、51~60岁组[女性:(17.99±8.84)kg比26 kg,t=-2.717,P=0.026;男性:(25.64±9.04)kg比40 kg,t=-4.205,P=0.006]及61~70岁组[女性:(14.11±9.45)kg比23 kg,t=-3.880,P=0.001;男性:(27.41±9.22)kg比36 kg,t=-4.837,P<0.001]握力均存在下降。STEF各项目操作时间均高于中国健康人群。结论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握力及灵活性与健康人群相比均存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上肢功能
下载PDF
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秀丽 李珊 +1 位作者 冯梦晨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观察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 目的观察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增加功能性作业治疗,试验组增加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总分、FMA-UE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3.354,|Z|>4.379,P<0.01)。对照组MoCA 5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较治疗前提高(|Z|>2.000,P<0.05);试验组MoCA 6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外)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2.646,P<0.01)。试验组治疗后MoCA总分及5个维度评分(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以及FMA-U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Z|>1.982,t=3.565,P<0.05)。结论上肢运动游戏可促进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游戏 认知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右侧脑损伤患者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俊明 黄富表 +1 位作者 刘静娅 杨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右侧脑损伤(RBI)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RB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功能性作业治... 目的探讨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右侧脑损伤(RBI)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RB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功能性作业治疗。阴极电极片置于未受损大脑半球M1区,对照组伪刺激,试验组真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评定量表手指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FMA手指和MBI评分显著提高(t>5.627,P<0.001),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2.161,P<0.05)。结论ctDCS可有效提高RBI患者上肢及手指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脑损伤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作业治疗 运动功能 上肢 手指
下载PDF
反复促进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彬 张津沁 +3 位作者 夏元浩 胡靖然 诸桥直纪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目的 观察反复促进疗法(RFE)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12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伴手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增加功能性作业治疗,... 目的 观察反复促进疗法(RFE)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12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伴手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增加功能性作业治疗,试验组增加RFE,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t|> 12.698,P <0.001),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t|>2.302,P <0.05)。结论 RFE有助于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反复促进疗法 手功能
下载PDF
中等强度运动对健康女青年智力的影响——一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俊明 方蕊 +5 位作者 杨伟伟 曹可心 赵雨楠 王林平 康靖 黄富表 《中国康复》 2023年第6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健康女青年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专业2019级女学生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的年轻女治疗师共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指数将其分成久坐组与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 目的:探讨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健康女青年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专业2019级女学生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的年轻女治疗师共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指数将其分成久坐组与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2组均进行中国修订韦氏智力量表(第四版)测试、持续操作性测试;采集受试者任务态的fNIRS前额叶22个通道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值,去除大脑纵裂通道4和19,双侧各取10个通道的平均重心值,同时记录持续性操作测试的正确率、命中率和平均反应时长。结果:韦氏智力量表结果显示运动组的操作智商显著高于久坐组(P<0.01);而且2组间的言语智商和总智商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木块试验、图片拼凑两个分测验中,运动组表现要优于久坐组(P<0.05)。持续性操作测试组间的正确率、命中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相较于久坐组而言,运动组的正确率和命中率更高,反应时长更短。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显示左侧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变化的重心值运动组低于久坐组(P<0.01)。结论:运动可通过改善大脑左前额叶的激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健康女青年智力水平。但运动功能对于持续注意力水平改善程度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运动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健康女青年 韦氏智力
下载PDF
采用上肢运动游戏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并结合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疗效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秀丽 李珊 +1 位作者 冯梦晨 黄富表 《中国康复》 2023年第7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上肢运动游戏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上肢运动游戏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上肢功能性运动训练,30min/次,1次/d, 5d/周,治疗共4周。观察组采用上肢运动游戏训练,30min/次,1次/d, 5d/周,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L)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NIRS、MoCA、FMA-UL和MBI等项目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NIRS重心值、MoCA、FMA-U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MoCA分数提高与fNIRS重心值降低呈正相关(P<0.01)。结论: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可更好的改善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应用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脑卒中 上肢运动游戏 认知功能评估
下载PDF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及认知行为分析
11
作者 蒋乐 杜良杰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581,共6页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认知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60例男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脊髓损伤组,以3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应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认知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60例男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脊髓损伤组,以3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应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氏记忆量表的数字广度测验(DST)、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的口头测试、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的延迟回忆测试(CFT)、Stroop色词测验中文版(CW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SDMT和CFT评分均明显降低(t>3.052,P<0.01);脊髓损伤组的MoCA评分之反向平方根、干扰量耗时之平方根、HAMA和HAMD评分均升高(|t|>2.542,|Z|>7.67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组年龄、文化程度、HAMD评分和睡眠障碍均与认知功能部分量表评分相关(P<0.05)。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高于正常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信息处理速度、视觉空间结构感知能力与视觉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年龄、文化程度、抑郁和睡眠障碍是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情绪 认知行为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注意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李秀丽 黄富表 张通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1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 观察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注意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 目的 观察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注意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作业治疗联合上肢功能性运动训练,试验组给予常规作业治疗联合上肢运动游戏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持续性注意功能[持续性操作测试(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平均反应时间]、选择性注意功能[Stroop色词干扰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SCWT)干扰值]、转移性注意功能[数字颜色连线测验Ⅱ(color trail test Ⅱ,CTTⅡ)所需时间]、分配性注意功能[同步序列听觉加法测验(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 test,PASAT)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CPT平均反应时间、CTTⅡ所需时间、SCWT干扰值均显著缩短或降低(P<0.05),PASAT评分、FI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CPT平均反应时间、CTTⅡ所需时间、SCWT干扰值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PASA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注意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游戏训练 注意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60例男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认知行为筛查
13
作者 蒋乐 杜良杰 黄富表 《中国康复》 2023年第8期490-493,共4页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完全性S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60名男性完全性SCI患者作为研究组,并进一步分为四肢瘫组...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完全性S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60名男性完全性SCI患者作为研究组,并进一步分为四肢瘫组(22名)和截瘫组(38名);同期招募附近社区30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对3组用MMSE、北京版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完全性SCI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四肢瘫组及截瘫组的MoCA评分之反向平方根、焦虑和抑郁得分均升高(P<0.05),MoCA的语言项目和延迟回忆项目得分均降低(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肢瘫组与截瘫组对比,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和抑郁与完全性SCI患者MoCA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和抑郁是完全性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MoCA量表更适合应用于完全性S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脑机接口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及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佳丽 董继革 黄富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5期22-26,共5页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通过不同的采集方式收集患者的脑电信息,通过解码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外部命令,提供给患者丰富的反馈,包括触觉、视觉及听觉反馈等。脑机接口训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脑卒中患者,且有研究表明其治疗...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通过不同的采集方式收集患者的脑电信息,通过解码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外部命令,提供给患者丰富的反馈,包括触觉、视觉及听觉反馈等。脑机接口训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脑卒中患者,且有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具有长期效应。不同反馈方式的脑机接口设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粗大动作及精细动作,并在改善脑卒中痉挛方面展现出潜力。目前的研究对于改善脑卒中上肢感觉功能的关注较少,然而躯体感觉信号对于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这可能是脑机接口未来的发展方向。脑机接口能够增加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强度,诱导皮质结构重组并促进大脑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形成由中枢到外周的闭环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上肢功能。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促进运动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脑机接口准确性,这两种策略的整合有望在未来发挥出更大的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卒中 上肢 大脑可塑性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马淑琴 董继革 黄富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5期18-21,共4页
衰老导致的身体各方面能力下降是造成老年人慢性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运动训练是维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有氧运动、阻力运动。在常规的训练方法中,往往需要中等至高等的运动强度才能显现效果,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且伴... 衰老导致的身体各方面能力下降是造成老年人慢性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运动训练是维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有氧运动、阻力运动。在常规的训练方法中,往往需要中等至高等的运动强度才能显现效果,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且伴有部分基础疾病,常常无法忍受剧烈运动,轻度的运动又无法满足维持健康所需的运动强度,因此在血流限制条件下运动作为一种安全新颖的运动方法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该条件下进行运动训练,即使是低强度的运动强度也可以达到与传统中高等运动强度类似的训练效果,并且较传统训练也更安全,或许是更适合老年运动者的运动方案。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总结该训练方法对老年人各个方面功能和能力的影响,希望日后在临床中能够更高效地为老年群体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老年人 功能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作业治疗对脑卒中认知的影响
16
作者 刘俊明 黄富表 赵莉慧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分别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认知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DC...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分别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认知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DCS。阳极电极片置于受损大脑半球前额叶,对照组伪刺激,试验组真刺激。在治疗4周前后,采用MMSE|、MoCA、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MoCA两组均显著提高(t>7.678,P<0.001),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3.849,P<0.001);治疗后MBI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前后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tDC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脑损伤 经颅直流电刺激 认知作业治疗
下载PDF
正常人上肢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20例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富表 奈良进弘 陈彤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Limits法测定20例正常人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个体差异不显著...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Limits法测定20例正常人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个体差异不显著,冷痛觉和热痛觉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男女之间在有些部位的温度觉阈值上有一定差异;左右侧在某些部位和某些温度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正常人的温度觉阈值与性别、部位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定量感觉检查 温度觉 阈值 上肢
下载PDF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150
18
作者 李建军 杨明亮 +24 位作者 杨德刚 高峰 杜良杰 廖利民 陈伯华 周方 张雪松 孙天胜 张保中 项晓培 陈丽霞 周红俊 刘松怀 孙知寒 刘颖 刘璇 胡春英 黄秋晨 吴娟 黄富表 张晓颖 李军 陈亮 刘宏炜 宫慧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287,共14页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灾难性损伤,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为推动我国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治疗与康复,更好地指导临床及康复医师实践,来自多个权威中心的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践,制订了"...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灾难性损伤,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为推动我国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治疗与康复,更好地指导临床及康复医师实践,来自多个权威中心的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践,制订了"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包括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急救、临床治疗及康复的规范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 评估 治疗 康复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强 黄富表 +3 位作者 颜如秀 张通 陆宏宇 宋鲁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双侧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发育法训练患侧上肢,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 目的探讨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双侧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发育法训练患侧上肢,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的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FMA-UE、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双侧运动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双侧运动训练 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