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茶栽培模式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1 位作者 傅懋毅 傅金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在安徽省黄山市,于夏季对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相对光强、气温和土温、温度日较差、风速均随茶园内的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空气湿度则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大。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 在安徽省黄山市,于夏季对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相对光强、气温和土温、温度日较差、风速均随茶园内的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空气湿度则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大。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的相对光强分别是41%,63%和100%,日平均气温分别是25.0、26.4和27.2℃,0cm地温日较差分别是6.4、10.5和19.7℃,200cm高处平均风速分别是0.3、0.4和0.6m·s-1。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杉大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6%和4hpa,板栗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4%和2h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 茶园 杉木 板栗 栽培
下载PDF
塑料大棚茶园微气象特征与龙井茶生产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寿波 许允文 +2 位作者 俞忠伟 韩文炎 范兴海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8-66,共9页
本文讨论了塑料大棚茶园内微气象参数的特征以及微气象参数对高档龙井茶春季开采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棚茶园与对照的茶园比较,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增加的。它们之... 本文讨论了塑料大棚茶园内微气象参数的特征以及微气象参数对高档龙井茶春季开采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棚茶园与对照的茶园比较,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增加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组回归方程式来表示。同时指出,与对照茶园相比,塑料大棚茶园的春茶开采期提前10~15d,高档龙井茶产量增加17%~35%,产值提高103%~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塑料温室 栽培 小气候 龙井茶
下载PDF
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土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寿波 周子康 +1 位作者 傅懋毅 傅金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在浙江省临安市,于1993年7、8月份对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和普通茶园同步进行土温测定。结果表明:在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和普通茶园内,土温变化的振幅随深度增加按几何级数减少,位相随深度增加按等差级数落后。土温梯度变化特点与土... 在浙江省临安市,于1993年7、8月份对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和普通茶园同步进行土温测定。结果表明:在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和普通茶园内,土温变化的振幅随深度增加按几何级数减少,位相随深度增加按等差级数落后。土温梯度变化特点与土温变化相似。土温铅直分布可分日射型、辐射型、清晨转换型、傍晚转换型4类。与普通茶园比较,在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内0cm地温日振幅晴天减少18.2℃,阴天减少9.7℃;离地面5~20cm深处土温日振幅,晴天减少1.3~6.2℃,阴天减少0.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人工复合系统 桃树 茶树 土温
下载PDF
丛栽茶树树冠小气候及其对新梢生育和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姚国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9-101,共3页
1 引言 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茶叶,需通过修剪养蓬等方法,使茶树形成宽广而整齐的树冠。丛栽茶树的树冠多呈馒头形,由于方位不同,形成了树冠内光、温、湿、风等因子的差异,因而影响了茶树的物候期及生理生化变化。因此,探讨树冠小气候特... 1 引言 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茶叶,需通过修剪养蓬等方法,使茶树形成宽广而整齐的树冠。丛栽茶树的树冠多呈馒头形,由于方位不同,形成了树冠内光、温、湿、风等因子的差异,因而影响了茶树的物候期及生理生化变化。因此,探讨树冠小气候特征及其对茶树新梢生育和生化成分的影响,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均有意义。有关这方面研究已有一些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树冠 小气候 新梢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中国果树气象灾害及其综合防御体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寿波 沈朝栋 +2 位作者 申曙光 邵南尔 蔡建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7年第3期25-29,共5页
在分析我国果树分布、灾害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防御气象灾害的体系,该体系由8个子体系组成。如能全面实施。
关键词 中国果树分布 气象灾害 综合防御体系 防御子体系
下载PDF
温州蜜柑花期幼果期异常落果的温度指标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寿波 吴光林 李三玉 《中国柑桔》 1993年第1期3-5,共3页
温州蜜柑花期、幼果期异常落果与高温累积量(HTDD)有关。当HTDD大于6(℃·日)时,落果率明显增加。HTDD sum from n i=1 to n(T_i—T)△d,式中T为危害高温,谢花期T=28℃,幼果期T=31℃,T_i为日最高气温,T_i>T,d为天数。
关键词 温州蜜柑 落果 温度
下载PDF
我国枇杷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及其防御技术 被引量:27
7
作者 黄寿波 沈朝栋 李国景 《湖北气象》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枇杷是我国特有的常绿果树 ,因其具有在冬季开花、春季形成果实及繁殖器官耐寒性弱的特点 ,较易发生低温冻害。为此 ,该文对枇杷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地理分布以及防御技术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枇杷 冻害分析 防御技术 农业气象指标 低温强度
下载PDF
试论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1 位作者 傅懋毅 傅金和 《茶叶》 1997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概述了生态茶园的定义,建设生态茶园的意义及内容,并根据在安徽省黄山市及浙江省富阳市、临安县的试验资料,论述了模拟生态茶园的茶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生态茶园 茶林复合系统 效益
下载PDF
椪柑树冠小气候特征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1 位作者 王献培 洪一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测定13年生椪柑,结果表明:树冠内相对光强、叶温从树冠外围到中心,由上部到下部逐渐减低;风速随树冠内不同位置而变化,迎风侧大于背风侧。冠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对果实产量、品质有很大影响,其产量、结果数、单果重从树冠中心到外围,由... 测定13年生椪柑,结果表明:树冠内相对光强、叶温从树冠外围到中心,由上部到下部逐渐减低;风速随树冠内不同位置而变化,迎风侧大于背风侧。冠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对果实产量、品质有很大影响,其产量、结果数、单果重从树冠中心到外围,由下部到上部逐渐增加。果实外观特征、生物化学成分也随所在方位及冠内部位不同而有差异。树冠顶部及南侧果实纵横径、单果重较大,着色度较好,东、西侧次之,北侧和内膛较差;果皮厚度及粗糙度以北侧和内膛较薄、较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以树冠顶部和南侧较高、较大,可滴定酸含量以内膛和北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产量 可滴定酸含量 纵横径 果皮厚度 糖酸比 内膛 外观特征 小气候特征 气候因子 光强
下载PDF
温州蜜柑树冠小气候特征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1 位作者 王献培 洪一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报道了温州蜜柑树冠小气候特征及其对果实的外观特征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在温州密柑树冠内,相对光强和叶温,从树冠外围到中心,从树冠顶部到下方逐渐降低,树冠迎风侧的风速大于背风侧。结果量、单果重、果实的外观特征和化学成分均受... 本文报道了温州蜜柑树冠小气候特征及其对果实的外观特征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在温州密柑树冠内,相对光强和叶温,从树冠外围到中心,从树冠顶部到下方逐渐降低,树冠迎风侧的风速大于背风侧。结果量、单果重、果实的外观特征和化学成分均受树冠的方位和部位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柑 树冠 小气候 产果量
下载PDF
板栗—茶复合生态系统微气象效应及效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2 位作者 傅懋毅 傅金和 朱国法 《湖北气象》 1997年第4期23-25,共3页
1993年7~8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林科所内,对板栗一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和普通茶园进行同步徽气象观测和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与普通茶园比较,板栗一茶间作园内的相对光强、气温与土温、温度日较差及风速均减小,而空气湿度增加,经济效益... 1993年7~8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林科所内,对板栗一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和普通茶园进行同步徽气象观测和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与普通茶园比较,板栗一茶间作园内的相对光强、气温与土温、温度日较差及风速均减小,而空气湿度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间作园 复合生态系统 微气象效应
下载PDF
我国地形小气候研究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寿波 《地理研究》 1986年第2期90-101,共12页
我国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因此,研究地形小气候对于了解山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山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地形小气候与山地气候不同,前者是指相对高差在几米到几百米,水平距离在10米到10公里范围内的小的... 我国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因此,研究地形小气候对于了解山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山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地形小气候与山地气候不同,前者是指相对高差在几米到几百米,水平距离在10米到10公里范围内的小的起伏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小气候 平流 西坡 高丘陵 起伏地形 风速 辐射期 寒潮 可照时间 研究概况
下载PDF
我国板栗气候生态区划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寿波 沈朝栋 +1 位作者 郁怡文 曲世鹏 《湖北气象》 1998年第3期23-25,共3页
通过对中国板栗产量的地理分布、气候生态区划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的探讨、在我国97~122°E、25~40°N的地区均能栽培板栗,但作为经济林果,其主要集中在110°E以东、25~40°N的地区.根据板栗生态气候条件的类似性... 通过对中国板栗产量的地理分布、气候生态区划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的探讨、在我国97~122°E、25~40°N的地区均能栽培板栗,但作为经济林果,其主要集中在110°E以东、25~40°N的地区.根据板栗生态气候条件的类似性及地方品种群的分布,可将中国板栗产地划分为6个区,即东北区(Ⅰ)、北方区(Ⅱ)、西北区(Ⅲ)、长江中下游区(Ⅳ) 、东南沿海区(Ⅴ)、云贵区(Ⅵ);Ⅱ、Ⅳ区最适宜板栗栽培,而Ⅰ、Ⅲ、Ⅴ、Ⅵ区,须采取措施使板栗免受气象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板栗 地理分布 气候生态区划
下载PDF
中国葡萄的气候区划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寿波 陈志银 +2 位作者 沈潮栋 MCINTYRE GN BRIDGMAN HA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0-674,共5页
葡萄是中国的主要果树之一 ,1997年生产葡萄 2 0 3万吨 .本文讨论了中国葡萄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区划 .应用地图叠置法 ,将全国划分为 8个农业气候区 .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葡萄栽培造成的损失 ,应当选择对葡萄栽培最适宜 ( I) ,适宜 (... 葡萄是中国的主要果树之一 ,1997年生产葡萄 2 0 3万吨 .本文讨论了中国葡萄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区划 .应用地图叠置法 ,将全国划分为 8个农业气候区 .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葡萄栽培造成的损失 ,应当选择对葡萄栽培最适宜 ( I) ,适宜 ( II, )或较适宜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气候 适宜性 气候区划 中国
下载PDF
我国石榴产区的气候条件及其气候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寿波 沈朝栋 +1 位作者 金志凤 邵南尔 《湖北气象》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候资料,对我国石榴产区的气候条件及其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适宜栽种石榴的区域广阔,生产潜力很大,温带南部和亚热带北部的半湿半干区是石榴适宜种植区;对我国石榴集中产区的北部和西部而言,加强... 根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候资料,对我国石榴产区的气候条件及其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适宜栽种石榴的区域广阔,生产潜力很大,温带南部和亚热带北部的半湿半干区是石榴适宜种植区;对我国石榴集中产区的北部和西部而言,加强冻害防御、完善灌排设施和强化裂果预防措施是提高石榴经济产量的重要途径;对石榴品种进行合理布局与搭配,可以延长其市场供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石榴 地理分布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下载PDF
中国亚热带东部地区的地形小气候与柑桔避冻栽培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寿波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6年第2期45-48,62,共5页
柑桔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冬季温度过低,易遭冻害。我国亚热带东部是我国主要柑桔产区。但该区域的北部及中部地区经常受冻害威胁,成为栽培柑桔的主要限制因子。防御柑桔冻害可采用多种措施,其中选举有利的地形(... 柑桔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冬季温度过低,易遭冻害。我国亚热带东部是我国主要柑桔产区。但该区域的北部及中部地区经常受冻害威胁,成为栽培柑桔的主要限制因子。防御柑桔冻害可采用多种措施,其中选举有利的地形(小)气候种植,这是成本低、效果好的措施之一。 所谓地形气候是在各种地形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与一般大气候不同的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影响气候的地形因素主要是:大山脉的走向、总体高度和长度,地方海拔高度,坡地方位和地形形态。关于地形(小)气候的变化规律,国内外学者均作过不少报道。本文仅对主要地形因素对冬季低温的影响以及在柑桔防冻栽培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中国亚热带东部 避冻 地形小气候 栽培 地形形态 山体 秦岭山脉 冬季温度 围地
下载PDF
茶树气象生态及其调控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寿波 《茶叶》 200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简要论述了茶树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茶树气象环境调控的途径及方法。调控方法包括营造防护林、种植遮荫树、推广林茶复合系统、实施茶园灌溉、地面覆盖和搭盖塑料棚等。
关键词 茶树 气象生态 环境调控 防护林 遮荫树 林茶复合系统 灌溉 地面覆盖 塑料棚
下载PDF
农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寿波 傅懋毅 +1 位作者 傅金和 曹群根 《湖北气象》 1996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对挑一茶复合茶园和纯茶园内小气候特征及其对林下劳动者人体舒适度影响的讨论,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盛夏晴天桃茶复合园内光强减弱1/3,气温降低0.5~2.5℃,空气温度提高1%~5%,风速减少0.1~0.3m·S^(-1)。劳动者的不适指... 通过对挑一茶复合茶园和纯茶园内小气候特征及其对林下劳动者人体舒适度影响的讨论,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盛夏晴天桃茶复合园内光强减弱1/3,气温降低0.5~2.5℃,空气温度提高1%~5%,风速减少0.1~0.3m·S^(-1)。劳动者的不适指数减少2~5,在桃茶间作园劳动的工人一天中感到“极不舒适”的时间减少3小时。上述结果,对提高劳动效率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 人体舒适度 林业 人工生态
下载PDF
利用地形水域小气候条件种植柑桔的实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寿波 《气象》 1983年第9期16-18,共3页
生产实践证明:在柑桔易冻地区,充分利用有利的小区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防御柑桔冻害最节省、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介绍了一个在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利用有利的地形,水域小气侯条件成功地栽培柑桔的实例。
关键词 水域小气候 地形 地貌 柑桔 水果 马蹄型 地面温度 地表温度
下载PDF
浙皖山地主要垂直气候特征及茶树栽培适宜高度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寿波 《茶叶》 1982年第4期12-16,共5页
浙、皖两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分,(安徽省主要指皖南,下同)常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所产龙井、珠茶、祁红、屯绿誉满全球。在地形上,两省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境内地形起伏,丘陵广布,主要山脉自西到东有:大别山、黄山、天目山、会稽山... 浙、皖两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分,(安徽省主要指皖南,下同)常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所产龙井、珠茶、祁红、屯绿誉满全球。在地形上,两省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境内地形起伏,丘陵广布,主要山脉自西到东有:大别山、黄山、天目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括苍山、雁荡山等。以上山脉海拔高度超过1000米,茶树大多种植在一定高度以下的丘陵坡地上。在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栽培 海拔高度 天目山区 气温垂直递减率 山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