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技术与产学研融合的“食品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1
作者 杨玥熹 黄建颖 +2 位作者 陈杰 房升 施永清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8期118-120,共3页
“食品化学”是高校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在信息化时代、产业需求和创新需要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食品化学”学情及教材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与产学研融合的教学... “食品化学”是高校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在信息化时代、产业需求和创新需要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食品化学”学情及教材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与产学研融合的教学理念及策略,介绍了基于产学研的“食品化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信息技术 产学研融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聚醚和聚酯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比较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建颖 胡巧玲 方征平 《胶体与聚合物》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摘 要 用二羟甲基丙酸作为亲水单体,分别合成了聚醚型和聚酯型的水性聚氨酯,并进行各种性能比较。用二羟甲基丙酸作为亲水单体制备的乳液,稳定性较好,贮存期在半年以上。当二羟甲基丙酸含量相当时,聚醚型的比聚酯型的耐水性要好,... 摘 要 用二羟甲基丙酸作为亲水单体,分别合成了聚醚型和聚酯型的水性聚氨酯,并进行各种性能比较。用二羟甲基丙酸作为亲水单体制备的乳液,稳定性较好,贮存期在半年以上。当二羟甲基丙酸含量相当时,聚醚型的比聚酯型的耐水性要好,但强度不如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 聚醚型 聚酯型 聚氨酯 胶粘剂 亲水单体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建颖 胡巧玲 方征平 《胶体与聚合物》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简述了国内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概况、性能特点。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胶粘剂 应用 性能 特点
下载PDF
耐水性的水乳性聚酯型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建颖 胡巧玲 《胶体与聚合物》 2004年第4期11-12,16,共3页
自行合成多种聚酯及其聚氨酯胶黏剂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P(H/N) AU耐水性优良 ,当 DMPA含量达 7.6%时其吸水率为 1 5 .3 % ,同 N-2 2 0水性聚氨酯 DMPA含量为 8.3 %时 ,吸水率为 1 6.7%相当。而粘结纸板的剪切强度优... 自行合成多种聚酯及其聚氨酯胶黏剂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P(H/N) AU耐水性优良 ,当 DMPA含量达 7.6%时其吸水率为 1 5 .3 % ,同 N-2 2 0水性聚氨酯 DMPA含量为 8.3 %时 ,吸水率为 1 6.7%相当。而粘结纸板的剪切强度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型聚氨酯 耐水性 水性聚氨酯 胶黏剂 吸水率 合成 DMPA 含量 研究结果 剪切强度
下载PDF
壳聚糖衍生物对香菇生物涂膜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兵 励建荣 +2 位作者 黄建颖 张晓 耿晓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216,共5页
研究了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CMC)对香菇的保鲜效果,分别测定4℃贮藏期间香菇感官品质、失重率、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还原糖含量、Vc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比较了与未经修饰... 研究了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CMC)对香菇的保鲜效果,分别测定4℃贮藏期间香菇感官品质、失重率、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还原糖含量、Vc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比较了与未经修饰的壳聚糖对香菇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CMC涂膜处理能有效降低香菇菇体的腐烂、变色;降低香菇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变小、MDA含量减少、降低失重率和PPO活力;同时还原糖含量和Vc含量明显降低缓慢;在4℃贮藏24 d仍保持较高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CMC) 香菇 保鲜效果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低温贮藏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向阳 陈贝莉 +1 位作者 潘丽秀 黄建颖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了0.6%高分子壳聚糖(HMC)和0.6%低分子壳聚糖(LMC)对4℃条件贮藏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测定了绿芦笋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木质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0.6%HMC... 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了0.6%高分子壳聚糖(HMC)和0.6%低分子壳聚糖(LMC)对4℃条件贮藏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测定了绿芦笋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木质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0.6%HMC处理显著降低绿芦笋失重率,抑制嫩茎硬化,延缓维生素C和叶绿素降解,降低细胞膜渗漏;使绿芦笋贮藏期从21d延长至3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绿芦笋 贮藏
原文传递
紫金棒材生产线Φ60mm圆钢工艺开发
7
作者 黄建颖 付文忠 吴洪义 《浙江冶金》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介绍了杭钢紫金棒材全连轧生产线Φ60mm开发生产过程,对孔型设计、生产情况等作了阐述,Φ60mm品种成功开发使该生产线的品种规格更加齐全,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关键词 孔型设计 热轧圆钢 工艺参数
下载PDF
三甲胺柱[5]芳烃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惠香 杨华 +2 位作者 赵登奇 黄建颖 杨利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研究合成基于三甲胺的柱[5]芳烃,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为供试菌对三甲胺柱[5]芳烃的抑菌性能和抑菌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实验确定三甲胺柱[5]芳烃最小抑菌浓度(m... 本研究合成基于三甲胺的柱[5]芳烃,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为供试菌对三甲胺柱[5]芳烃的抑菌性能和抑菌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实验确定三甲胺柱[5]芳烃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探讨其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三甲胺柱[5]芳烃对细菌细胞膜的损伤情况,并通过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三甲胺柱[5]芳烃对S.aureus ATCC 6538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 mg/mL和1.000 mg/mL,对E.coli DH5α的MIC和MBC分别为0.250 mg/mL和>1.000 mg/mL;三甲胺柱[5]芳烃对S.aureus ATCC 6538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优于对E.coli DH5α。TEM观察结果表明三甲胺柱[5]芳烃对不同菌株细胞膜的损伤不同;MTT实验结果表明MIC范围内三甲胺柱[5]芳烃无毒。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三甲胺柱[5]芳烃的具体抑菌性能,可为其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抑菌性能 细胞膜损伤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对常温贮藏兔眼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曙方 汪金杰 +3 位作者 曹雪丹 高光权 黄建颖 王向阳 《保鲜与加工》 CAS 2013年第6期14-19,共6页
以"圆蓝"兔眼蓝莓为试材,研究了0.5%壳聚糖(0.4%高分子壳聚糖+0.1%低分子壳聚糖)涂膜对常温贮藏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常温条件下贮藏20 d的过程中,壳聚糖涂膜可以有效减缓蓝莓果实感官品质及果实硬度的下降速... 以"圆蓝"兔眼蓝莓为试材,研究了0.5%壳聚糖(0.4%高分子壳聚糖+0.1%低分子壳聚糖)涂膜对常温贮藏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常温条件下贮藏20 d的过程中,壳聚糖涂膜可以有效减缓蓝莓果实感官品质及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降低腐烂率和失重率,保持较稳定的TSS和有机酸含量;抑制PPO活性的快速升高和MDA的大量积累;有效延长常温条件下的贮藏期,有利于保持采后蓝莓的品质。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的花色苷含量无明显影响,对类黄酮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壳聚糖涂膜 贮藏品质
下载PDF
紫金棒材生产线粗中轧导卫设计
10
作者 黄建颖 《浙江冶金》 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
介绍了杭钢紫金棒材生产线粗中轧机组导卫的设计特点,主要参数的设定,导卫应用的注意事项。实践证明,导卫科学地设计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轧钢作业率,降低中间废品,促进生产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 全连轧棒材 导卫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 被引量:19
11
作者 鲍忠定 秦志荣 +2 位作者 顾秀英 许荣年 黄建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用改良的罗紫-哥特里法提取食品中的脂肪,选用氢氧化钾-甲醇法甲酯化,以DB-23毛细管色谱柱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脂肪酸。结果表明,反式油酸和反式亚油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02%、94.5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3%、1.31%。采用该... 用改良的罗紫-哥特里法提取食品中的脂肪,选用氢氧化钾-甲醇法甲酯化,以DB-23毛细管色谱柱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脂肪酸。结果表明,反式油酸和反式亚油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02%、94.5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3%、1.31%。采用该方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食品 反式脂肪酸
原文传递
壳聚糖浸泡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霞敏 杨睿 +2 位作者 蒋誉 黄建颖 董丽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2-117,共6页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浸泡处理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将黄豆经不同质量浓度(0.2、0.4 g/100 mL和0.8 g/100 mL)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后培养成豆芽,测定其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生物...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浸泡处理对黄豆芽生长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将黄豆经不同质量浓度(0.2、0.4 g/100 mL和0.8 g/100 mL)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后培养成豆芽,测定其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可以增加黄豆芽的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并对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产生影响。其中,以0.8 g/100 mL壳聚糖浸泡处理并培养5 d时,黄豆芽的下胚轴长度和鲜质量显著增加(P<0.05),总黄酮含量最高(0.64 mg/g),植酸含量最低(1.56 mg/g),总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也在适宜含量范围内。结论:壳聚糖浸泡处理培养黄豆芽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生产低成本功能性食品的替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黄豆 发芽 生物活性物质
下载PDF
Pr(naph)_3-Al(i-Bu)_3催化马来酸酐和环氧氯丙烷共聚
13
作者 黄士力 房江华 黄建颖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9年第2期48-51,共4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发现Pr(naph)3-Al(i-Bu)3是马来酸酐(MAn)和环氧氯丙烷(ECH)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共聚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呈一... 研究了马来酸酐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发现Pr(naph)3-Al(i-Bu)3是马来酸酐(MAn)和环氧氯丙烷(ECH)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共聚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10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催化剂 马来酸酐 环氧氯丙烷 交替共聚
下载PDF
副仪表板头部碰撞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建颖 《汽车零部件》 2013年第7期75-79,共5页
对汽车开发过程中的试验阶段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对头部碰撞试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说明,基于某个副仪表板项目开发过程中头部碰撞试验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参考GB11552、ECER21、FMVSS201的有关要求,通过CAE分析对碰撞点模拟及实际头部碰撞... 对汽车开发过程中的试验阶段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对头部碰撞试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说明,基于某个副仪表板项目开发过程中头部碰撞试验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参考GB11552、ECER21、FMVSS201的有关要求,通过CAE分析对碰撞点模拟及实际头部碰撞试验验证,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仪表板 试验阶段 头部碰撞 CAE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汽车内饰质量的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建颖 《科技与企业》 2013年第14期252-252,共1页
本文首先对汽车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进而确定影响汽车内饰质量的多个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总结了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驾乘人员的使用体验。
关键词 汽车内饰质量 影响因素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玫瑰花瓣褶皱微表面特性仿生构筑疏水竹材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发鹏 朱俊 +9 位作者 金满洁 汤玉训 苏连锋 金赵敏 毛鹏峰 黄建颖 林鹏 袁华 庞久寅 范红伟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研究利用软印刷法以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PVA)为弹性印章,以新鲜红玫瑰花为模板,经过二次复形将玫瑰花表面微纳褶皱结构转印到竹材表面,制备得到具有类玫瑰花表面微观结构的疏水竹材。试样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水接触角进行检... 本研究利用软印刷法以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PVA)为弹性印章,以新鲜红玫瑰花为模板,经过二次复形将玫瑰花表面微纳褶皱结构转印到竹材表面,制备得到具有类玫瑰花表面微观结构的疏水竹材。试样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水接触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类玫瑰花竹材样品具有乳突状和凹槽状微纳米结构的粗糙褶皱表面。研究发现,以10%PVA为模板复形的竹材表面水接触角接近于新鲜玫瑰花瓣表面的水接触角数值,展现出良好的疏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竹材 聚乙烯醇 软印刷技术 新鲜玫瑰花瓣
下载PDF
木聚糖改性类荷叶纳米结构超疏水竹材尺寸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玉训 王发鹏 +10 位作者 黄建颖 袁华 庞久寅 林鹏 毛鹏峰 苏连锋 金赵敏 金满洁 李霞 朱俊 范红伟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第5期27-33,共7页
从玉米芯中提取的木聚糖用于改性竹材,提高竹材的尺寸稳定性;然后以新鲜荷叶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模板,在改性的竹材表面利用软印刷法制备类荷叶竹材表面。采用抗胀(缩)率(ASE),阻湿率(MEE),增重率(WPG)和增容率(B)对竹材的尺寸稳... 从玉米芯中提取的木聚糖用于改性竹材,提高竹材的尺寸稳定性;然后以新鲜荷叶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模板,在改性的竹材表面利用软印刷法制备类荷叶竹材表面。采用抗胀(缩)率(ASE),阻湿率(MEE),增重率(WPG)和增容率(B)对竹材的尺寸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水接触角(WCA)、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类荷叶竹表面的超疏水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发现,随着木聚糖含量的增加,改性后竹材的抗溶胀性和WPG相应增加,木聚糖对材竹的增容效果更好。木聚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竹子的尺寸稳定性。此外,木聚糖处理改性后的类荷叶竹各向异性和超疏水性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为竹材尺寸稳定性及竹材疏水性改良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稳定性 超疏水性 各向异性 竹材 木聚糖 软印刷技术
下载PDF
新型复合氮-磷-硫阻燃剂对于竹基材料的阻燃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满洁 王发鹏 +9 位作者 吕森强 袁华 范红伟 林鹏 黄建颖 余其中 陈虹 楼斌 庞久寅 汤玉训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第6期21-24,共4页
本研究采用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ASA)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一种用于竹基材料的复合阻燃剂——氮-磷-硫(N-P-S)复合阻燃剂。其原理为经脱水缩合的磷酸盐通过交联促使竹基材料表层炭化,同时成为强脱水剂及不燃气体... 本研究采用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ASA)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一种用于竹基材料的复合阻燃剂——氮-磷-硫(N-P-S)复合阻燃剂。其原理为经脱水缩合的磷酸盐通过交联促使竹基材料表层炭化,同时成为强脱水剂及不燃气体覆盖竹材,从而隔绝或稀释氧气浓度达到阻燃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浸渍N-P-S时间的增加,竹材的载药量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浸渍24 h后竹材的阻燃时间达到207.69 s,是浸泡蒸馏水的3.25倍。N-P-S阻燃剂属于无卤的绿色环保新型阻燃剂,可为竹材阻燃改性提供研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基材料 聚磷酸铵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 复合阻燃剂
下载PDF
基于玫瑰花瓣超疏水高/低黏附特性利用软印刷技术构筑超疏水高黏附性竹材表面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发鹏 金满洁 +10 位作者 黄建颖 袁华 朱俊 李霞 林鹏 庞久寅 汤玉训 苏连锋 金赵敏 毛鹏峰 范红伟 《竹子学报》 2019年第2期32-39,共8页
基于天然遗态材料植物叶片表面特殊形态及功能特性的启发,如荷叶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自洁特性、玫瑰花瓣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粘附特性。研究采用软印刷技术,分别以新鲜和干燥的玫瑰花瓣作为模板,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成功地转印制备... 基于天然遗态材料植物叶片表面特殊形态及功能特性的启发,如荷叶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自洁特性、玫瑰花瓣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粘附特性。研究采用软印刷技术,分别以新鲜和干燥的玫瑰花瓣作为模板,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成功地转印制备了类玫瑰状超疏水竹材表面。扫描电镜(SEM)表明,类玫瑰花瓣表面形貌在制备超疏水竹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玫瑰花瓣的干燥或潮湿可能使玫瑰表面具有不同的微/纳米结构,具有不同的间距值,表现出不同的高粘附性或低粘附性。新鲜的玫瑰花瓣乳突结构具有超疏水和高粘附性表面;然而,干燥的玫瑰花瓣的乳突结构中具有超疏水和低粘性表面。类玫瑰状竹材的成功制备,可有效防止水分侵入竹材,延长竹子在不同领域的使用寿命。针对玫瑰花瓣的超疏水特性,可有效提高竹材的附加值,也将为竹/木材的疏水改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性 低或高粘附性 类玫瑰花瓣状竹材表面 微/纳米结构 软印刷技术
下载PDF
西兰花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登奇 孙亚天 +1 位作者 黄建颖 宋亦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6-1271,共6页
为探究西兰花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具体含量,以西兰花叶为原材料,对西兰花叶中萝卜硫素、总酚、总黄酮、总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废弃叶中萝卜硫素含量为92.50μg·g^-1DW,总酚含量为3.15 mg·g^-1... 为探究西兰花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具体含量,以西兰花叶为原材料,对西兰花叶中萝卜硫素、总酚、总黄酮、总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废弃叶中萝卜硫素含量为92.50μg·g^-1DW,总酚含量为3.15 mg·g^-1DW,总黄酮含量为2.48 mg·g^-1DW,总蛋白质含量为89.38 mg·g^-1 DW,蛋白质组成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所占比例最大。本研究明确了西兰花叶片中4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具体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西兰花废弃物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叶 生物活性成分 萝卜硫素 总酚 总黄酮 总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