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对慢性肾衰竭大鼠Sortilin蛋白、Toll样受体及血管钙化的影响
1
作者 黄志敏 陆良喜 +3 位作者 江旖旎 刘晓羽 张知英 吴金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79,共7页
目的 以Sortilin为切入点,探究慢性肾衰竭(CRF)血管钙化的机制,并探讨三七干预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降低CRF心血管事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低、中、高剂量组、骨化三醇组,每组6只。采用腺... 目的 以Sortilin为切入点,探究慢性肾衰竭(CRF)血管钙化的机制,并探讨三七干预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降低CRF心血管事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低、中、高剂量组、骨化三醇组,每组6只。采用腺嘌呤联合高磷饲料喂养复制CRF血管钙化大鼠模型。检测主动脉钙盐沉积,大鼠血清Scr、BUN、TG、TC、P、Ca,主动脉TLRs、Sortilin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纤维化明显,肾间质许多腺嘌呤结晶;大量钙盐沉积。各治疗组肾纤维化、钙盐沉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UN、Cr、P、TG、TC、IFN-γ、IL-6、IL-10、IL-17A含量明显升高(P <0.01),Ca含量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中、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大鼠血清BUN、Cr、P、TG、TC、IFN-γ、IL-6、IL-10、IL-17A含量明显降低(P <0.01),Ca含量明显升高(P <0.05或P <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BMP2、RUNX2、Sortilin、TLR7、TLR9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1),SM22α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 <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低、中、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BMP2、RUNX2、Sortilin、TLR7、TLR9蛋白表达下降显著(P <0.01),SM22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05或P <0.01),三七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效果更显著。结论 三七可改善CRF血管钙化模型大鼠的肾纤维化、血管钙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ortilin、TLRs的生物学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慢性肾衰竭 血管钙化 SORTILIN TOLL样受体7 TOLL样受体9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在风湿性疾病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江旖旎 黄志敏 +2 位作者 刘晓羽 邱少彬 吴金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7-0040,共4页
剖析血清铁蛋白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纳本院2022.02-2023.02的6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都施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测定,观察关节疼痛、肌痛等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血沉、C反应蛋白等血清学下降情况等评价临床疗效,... 剖析血清铁蛋白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纳本院2022.02-2023.02的6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都施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测定,观察关节疼痛、肌痛等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血沉、C反应蛋白等血清学下降情况等评价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显著改善组、部分改善组、无效组。观察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水平对比中:治疗8周后,显著改善18例,部分改善32例,无效10例;显著改善组、部分改善组血清铁蛋白水平相比治疗前降低(P<0.05);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水平对比没有差异(P>0.05)。显著改善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部分改善组患者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显著改善组更高(P<0.05)。结论 对于风湿性疾病患者而言,免疫治疗等方案的疗效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相关,疗效愈理想,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越多,可把血清铁蛋白当作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风湿性疾病 免疫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七注射液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代谢组学的研究
3
作者 黄志敏 陆良喜 +4 位作者 江旖旎 邱少彬 唐宇 邱菲 吴金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65-969,I0002,I0003,共7页
目的:研究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将28只SD大鼠制备成5/6肾切除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5)、三七注射液低剂量组(n=6)、三七注射液中剂量组(n=6)、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n=6)、阳性对照组(n=5),另... 目的:研究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将28只SD大鼠制备成5/6肾切除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5)、三七注射液低剂量组(n=6)、三七注射液中剂量组(n=6)、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n=6)、阳性对照组(n=5),另设相同周龄SD大鼠5只为正常组(n=5)。采用UPLC-TOF/MS代谢组学方法,进行PLS-DA分析,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别;采用KEGG通路分析,对各组鉴别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作通路拓扑分析以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PLS-DA图中可以看到,正常组和模型组轮廓完全的分离,代谢的轮廓有差异;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和三七注射液中剂量组在正常组和模型组之间,更靠近正常组,而与模型组大体分离,说明与正常组的代谢轮廓相近而与模型组的代谢轮廓有差异。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别,最终从模型组与正常组肠道内容物中鉴别出67个差异代谢物,经三七注射液高剂量治疗后对41个差异代谢物有调节作用。鉴别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和模型组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作通路拓扑分析以及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潜在靶向通路有11条。其中牛磺酸参与5条通路,甜菜碱参与3条通路。结论:三七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牛磺酸和甜菜碱的代谢过程及相关通路发挥调控CKD大鼠肠道功能和抗肾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注射液 慢性肾衰竭 代谢组学 牛磺酸 甜菜碱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4
作者 黄志敏 彭世强 《电子质量》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成为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攻击手段的进一步多样化和数据维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成为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攻击手段的进一步多样化和数据维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要求。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将CNN应用到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中,并通过交叉熵损失函数达到提升检测准确率的目的。首先,对公开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然后,构建CNN模型获取分类预测结果;最后,计算模型评价指标,并不断调整CNN模型,直到模型评价指标达到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入侵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中医药内服治疗慢性肾衰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陶钰 黄诗棋 +2 位作者 林钶尧 黄志敏 吴金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变化隐匿,常累及其他器官、系统。目前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症治疗为主,但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来看,更重要的是保护肾脏,延缓、阻止或逆转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发展。临床实践证明,合理使用... 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变化隐匿,常累及其他器官、系统。目前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症治疗为主,但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来看,更重要的是保护肾脏,延缓、阻止或逆转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发展。临床实践证明,合理使用中医药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有良好效果。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过程中,有一些代表性强的中医药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疾病情况。研究发现,中医药主要通过抑制肾脏纤维化,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功能及改善代谢、内分泌治疗慢性肾衰竭。通过对常用中药、方剂及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提供更广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 口服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
6
作者 高艳芳 张佳黎 +1 位作者 杨涛 黄志敏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7-249,253,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38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药抗炎治疗,研...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38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药抗炎治疗,研究组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比较2组实际治疗效果,血性炎性因子[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1、2、4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症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盆腔痛、盆腔包块、盆腔积液、附件增粗等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各症状消失或减轻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显著,降低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桃红四物汤 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盆腔积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变模态宽电压范围双向LC谐振变换器
7
作者 袁义生 黄翌琨 +1 位作者 曹晖 黄志敏 《电气传动》 2024年第5期11-19,7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变模态宽电压范围双向隔离型谐振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具有升压电路及反激电流馈拓扑的优势,通过复用谐振电感的预先储能和反激馈能,提高了电池侧向网侧输出的增益和变换器功率密度,减小了电路无功环流。变换器采用定频脉冲宽度... 提出了一种变模态宽电压范围双向隔离型谐振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具有升压电路及反激电流馈拓扑的优势,通过复用谐振电感的预先储能和反激馈能,提高了电池侧向网侧输出的增益和变换器功率密度,减小了电路无功环流。变换器采用定频脉冲宽度调制,根据不同的工况分别对应多种工作模式,适合宽范围输出。首先介绍了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了能量在不同方向流动时的输出增益,最后以满足在家庭分布式储能系统中电池充放电为前提,对器件和控制参数进行了设计,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电压增益 软开关 宽范围 变模态
下载PDF
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黏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志敏 黄仁发 +5 位作者 唐宇 江旖旎 邱少彬 邱菲 陆良喜 吴金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黏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注射液低剂量组、三七注射液中剂量组、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用生化检测、ELISA、鲎试剂检测和细菌平板计... 目的探讨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黏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注射液低剂量组、三七注射液中剂量组、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用生化检测、ELISA、鲎试剂检测和细菌平板计数法分别检测肾功能、硫酸吲哚酚、血清D-乳酸、血浆内毒素、回肠内容物细菌培养鉴定及肠道菌群移位情况。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大鼠肌酐、尿素氮、硫酸吲哚酚、D-乳酸、内毒素、肠道细菌移位率显著升高,致病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增多,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减少。②与模型组比较,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肌酐、尿素氮、硫酸吲哚酚、D-乳酸、内毒素、肠道细菌移位率显著降低,且致病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增多。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会使大鼠肠道菌群失调,代谢毒素增多,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肠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发生移位;三七注射液可以改善上述情况,以三七中、高剂量组作用显著,提示三七注射液延缓CKD大鼠肾纤维化进展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KD大鼠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抑制肠道菌群移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注射液 慢性肾衰竭 肠肾轴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氢键对2-(N-甲基)氨基-5-硝基吡啶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志敏 韩奎 +2 位作者 李海鹏 王洪涛 逯振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8-522,共5页
本文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研究了溶剂对2-(N-甲基)氨基-5-硝基吡啶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在溶剂中,构造了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体系,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由极化连续模型模拟的溶剂与该分子的长程相互作用、溶剂与该分... 本文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研究了溶剂对2-(N-甲基)氨基-5-硝基吡啶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在溶剂中,构造了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体系,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由极化连续模型模拟的溶剂与该分子的长程相互作用、溶剂与该分子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及溶剂与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体系整体的相互作用对分子的几何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和电荷分布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中分子电偶极矩、线性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都增大,而溶剂与溶质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超分子结构与单体有着明显区别.因此,氢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较大,从而将明显的影响该类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率 溶剂效应 氢键作用
下载PDF
基于Intel R1000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设计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志敏 李鹏 +2 位作者 高远 沈少武 徐斌富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6期57-60,64,共5页
设计并提出一种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设计的新方案。该读写器采用IntelR1000收发器芯片、W78E365微控器,符合ISO18000-6C和EPC global Gen2标准,工作频率为860-960MHz,读写距离在2~10m之间。同时给出读写器硬件系统的组成和软... 设计并提出一种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设计的新方案。该读写器采用IntelR1000收发器芯片、W78E365微控器,符合ISO18000-6C和EPC global Gen2标准,工作频率为860-960MHz,读写距离在2~10m之间。同时给出读写器硬件系统的组成和软件工作流程,并针对同时读取多张卡的情况进行分析,实现了防冲突算法。该读写器支持SSB-ASK和DSB-ASK双重调制方式,可根据需要改变使用天线的单、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 18000-6C EPC GLOBAL GEN 2 射频识别 R1000
下载PDF
流动注射式水质在线测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志敏 李科杰 许海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346,385,共5页
以工业用水主要水质成分为研究对象,应用水质成分化学反应原理、新型化学流路设计理念、光电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研制了流动注射式水质在线测控系统。该系统除了具有传统水质监测的功能,还可控制有关的各类机械和电器硬件,实现了测控... 以工业用水主要水质成分为研究对象,应用水质成分化学反应原理、新型化学流路设计理念、光电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研制了流动注射式水质在线测控系统。该系统除了具有传统水质监测的功能,还可控制有关的各类机械和电器硬件,实现了测控合一的水质分析自动化处理。相对传统水质分析仪器来说,结构简单、精度高、可靠性好、通用性强,提高了水质分析的速度、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测控系统 流动注射 化学反应原理 光电传感技术 水质分析仪器 计算机技术 自动化处理 自动化程度 工业用水 设计理念 水质监测 可靠性 通用性 成分 传统 精度
下载PDF
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纤维化大鼠炎症启动因子和终止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志敏 黄仁发 +4 位作者 唐宇 江旖旎 邱少彬 邱菲 吴金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LXA4/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三七注射液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三七组,每组36只,每组在给药后第4周、8周、12周3个时间... 目的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LXA4/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三七注射液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三七组,每组36只,每组在给药后第4周、8周、12周3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12只。Western blot检测IκB、p-IκB、LXA4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6、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IκBα、IκBβ、LXA4蛋白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三七组大鼠肾组织IκBα、IκBβ、LXA4蛋白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IκBα、p-IκBβ蛋白表达的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三七组大鼠肾组织p-IκBα、p-IκBβ蛋白表达的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IL-1β、IL-6水平升高,三七组IL-1β、IL-6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或P<0.01)。结论三七注射液的抗肾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调节LXA4/NF-κB炎症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三七注射液 NF-ΚB LXA4
原文传递
贵州百花湖夏季浮游植物昼夜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志敏 陈椽 +1 位作者 刘之威 龙胜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389-5397,共9页
为了探讨浮游植物在水体中的昼夜垂直分布格局,于2012年7月31日至8月1日对百花湖(水库)浮游植物进行昼夜24 h定点分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蓝藻、绿藻、硅藻种类数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蓝藻种类数在0.5—2 m居多,绿藻种类数在0.5... 为了探讨浮游植物在水体中的昼夜垂直分布格局,于2012年7月31日至8月1日对百花湖(水库)浮游植物进行昼夜24 h定点分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蓝藻、绿藻、硅藻种类数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蓝藻种类数在0.5—2 m居多,绿藻种类数在0.5—6 m明显多于7—14 m,硅藻种类数主要分布在6 m及以深的水层中。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为绝对优势种,相对丰度为82.69%。8:00时湖泊假鱼腥藻在2—3 m处聚集程度最高,10:00时聚集程度最高的水层上升至0.5 m,10:00—12:00湖泊假鱼腥藻的细胞丰度由0.5 m向2 m扩增,12:00时在2 m处达到全天峰值,此时0.5 m处的细胞丰度是除6:00外的最小值,12:00—14:00湖泊假鱼腥藻的细胞丰度由2 m向0.5 m扩增,16:00时又大量聚集于1 m处,说明湖泊假鱼腥藻在白天具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湖泊假鱼腥藻丰度的MI指数白天在1.45—2.07之间,夜间在1.40—1.46之间,变化趋势与时间深度等值图结果相符,说明湖泊假鱼腥藻在水体中昼夜均呈聚集分布,且白天的聚集程度及变化幅度大于夜间;百花湖浮游植物总丰度的昼夜垂直分布格局与湖泊假鱼腥藻一致;水体中浮游植物总丰度和湖泊假鱼腥藻丰度夜间低于白天。光照的昼夜交替和水柱温差的昼夜变化是影响浮游植物总丰度和湖泊假鱼腥藻垂直分布格局昼夜变化的重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湖泊假鱼腥藻 垂直分布 百花湖(水库)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志敏 黄仁发 +3 位作者 唐宇 江旖旎 邱少彬 吴金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36)、假手术组(n=36)、模型组(n=36)和三七注射液组(n=36),每组在给药后第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点随机... 目的: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36)、假手术组(n=36)、模型组(n=36)和三七注射液组(n=36),每组在给药后第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点随机各处死大鼠12只。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的含量,Westernblot法进行p-JAK2、p-STAT3蛋白定量分析。结果:(1)模型组、三七组大鼠血清IL-6水平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但是,相同时间点三七组IL-6较模型组低(P<0.01)。模型组、三七组IL-10水平较假手术组上升(P<0.05或P<0.01),相同时间点三七组IL-10水平与模型组比较,第4周、第8周较模型组高(P<0.05),但第12周较模型组低(P<0.01)。(2)模型组、三七组大鼠肾组织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组p-JAK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三七组第8周和12周相同时间点p-STAT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1)。结论:三七注射液可以调节阿霉素肾纤维化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其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从而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三七注射液 炎症因子 JAK/STA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临时阻断策略对术后早期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志敏 王飞 +3 位作者 罗安志 吴云 张宗银 余华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69-3572,共4页
目的:提出合理的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策略以降低术后早期医源性脑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117例开颅夹闭术的前交通动脉瘤,其中107例(91.5%)为破裂动脉瘤,临时阻断94例(80.3%)且平均阻断时间为(16.6±5.9)mi... 目的:提出合理的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策略以降低术后早期医源性脑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117例开颅夹闭术的前交通动脉瘤,其中107例(91.5%)为破裂动脉瘤,临时阻断94例(80.3%)且平均阻断时间为(16.6±5.9)min。结果:临时阻断组中13例(14.1%)发生术后早期脑缺血,无临时阻断组无术后早期脑缺血发生。单侧A1优势供血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双侧临时阻断较优势侧阻断更易发生术后早期脑缺血(P<0.05);双侧A1均势供血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双侧阻断和术侧阻断术后早期脑缺血几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者的阻断时程显著长于后者(P<0.05);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均无术后早期脑缺血发生。结论:术中临时阻断与术后早期医源性脑缺血密切相关,建议在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不首选临时阻断或仅对优势侧或术侧A1进行临时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神经外科手术 脑缺血
下载PDF
基于IPC的水质在线监测虚拟仪器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志敏 李科杰 许海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应用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水质检测化学原理 ,成功研制了基于工控机 (IPC)的水质在线监测虚拟仪器。此虚拟仪器与传统测试仪器相比 ,具有操作简便、易维护、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多、通用性强、开放性程度高等优点 ,而... 应用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水质检测化学原理 ,成功研制了基于工控机 (IPC)的水质在线监测虚拟仪器。此虚拟仪器与传统测试仪器相比 ,具有操作简便、易维护、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多、通用性强、开放性程度高等优点 ,而且性能价格比高 ,大大提高了水质监测的准确性、有效性、经济性 ,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虚拟仪器 工控机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志敏 吴金玉 +4 位作者 唐宇俊 覃志周 陆良喜 黄娟 王蝶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302-1304,共3页
微炎症状态是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研究热点,与CKD患者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及高病死率之间关系密切。近年来关于CKD与微炎症状态的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微炎症状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微炎症 综述
下载PDF
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志敏 唐兰芬 林少珠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儿科门诊及急诊就诊的76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指导家属合理喂养、纠正挑食和偏食,并给予口服多酶片,1~3岁者1片/次,2次/d,4~8... 目的:观察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儿科门诊及急诊就诊的76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指导家属合理喂养、纠正挑食和偏食,并给予口服多酶片,1~3岁者1片/次,2次/d,4~8岁2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片,1~3岁1片/次(70 mg),2次/d,4~8岁1.5片/次,2次/d,并口服健宝灵颗粒,1~5岁1袋/次,2次/d,6~8岁1袋/次,3次/d。口服药物包括多酶片、葡萄糖酸锌片、健宝灵颗粒均服用2周为1个疗程,1个月服1疗程,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体重增加(1.15±0.13)kg,对照组增加(1.04±0.11)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6个月内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次数(1.89±0.80)次,对照组(2.32±0.8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简单方便、疗效可靠,并能提高患儿免疫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宝灵颗粒 葡萄糖酸锌 小儿 厌食症
下载PDF
小剂量白介素2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曹继元 吴金玉 黄志敏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0期50-53,共4页
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之间的紊乱是风湿免疫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故也是风湿免疫疾病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白介素2(IL-2)可以有效地促进、改善Treg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达到恢复免疫平衡的目的。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了IL-2治疗... 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之间的紊乱是风湿免疫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故也是风湿免疫疾病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白介素2(IL-2)可以有效地促进、改善Treg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达到恢复免疫平衡的目的。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了IL-2治疗各类风湿免疫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将对IL-2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风湿免疫疾病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志敏 唐兰芬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并选取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及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并选取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及药物治疗7 d后抽血检测SOD浓度和VEGF浓度,于出生后1~3 d、4~6 d、7~10 d进行NBNA评分。结果①mNGF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②出生后4~6 d、7~10 d,mNGF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③mNGF治疗组的血浆SOD、VEGF浓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mNGF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升高VEGF浓度,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