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视角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傅伟强 周剑波 +1 位作者 吴雄健 黄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2-748,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近年研究揭示肠-肝轴与NAFLD发生、发展相关,运动、饮食、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粪菌移植、噬...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近年研究揭示肠-肝轴与NAFLD发生、发展相关,运动、饮食、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粪菌移植、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缓解NAFLD。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NAFLD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及以调整肠道菌群为NAFLD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NAFLD密切相关,调控肠道菌群可作为NAFLD治疗的新靶点,将为临床医师治疗NAFLD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道菌群 治疗 代谢综合征 微生态制剂 粪菌移植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洁 罗飞 +1 位作者 黄才斌 洪玉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0期136-138,143,共4页
肝脏和肾脏是维持体内生理平衡的重要器官,肝功能与肾功能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损伤都会通过特定的病理生理途径影响到另一个脏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可诱发并促进... 肝脏和肾脏是维持体内生理平衡的重要器官,肝功能与肾功能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损伤都会通过特定的病理生理途径影响到另一个脏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可诱发并促进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而CKD的发生、发展亦会进一步引起肝功能障碍,促进NAFLD发展。胰岛素抵抗、脂质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果糖过量摄入、尿酸积累、肠道菌群紊乱等均与NAFLD和CKD的相互作用有关。本研究对NAFLD与CKD间病理生理机制的相关性的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肾脏病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紊乱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3
作者 黄才斌 肖国强 +1 位作者 廖跃光 张自翔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07-508,共2页
目的 :分析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方法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后 2 4~ 4 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 :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依旧是其主要出血原因 ,但由于肝硬化所致的肝源性溃... 目的 :分析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方法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后 2 4~ 4 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 :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依旧是其主要出血原因 ,但由于肝硬化所致的肝源性溃疡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也占相当的比例 ,本文观察分别为 17.98%及 16 .85 %。结论 :提示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应尽早明确出血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对一时难以明确出血原因者 ,治血措施应兼顾门脉高压及消化性溃疡两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消化道息肉92例分析
4
作者 黄才斌 欧阳锦盛 +2 位作者 张自翔 廖跃光 江荫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85-486,共2页
目的 :观察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及住院病人 92例 ,共计182颗消化道息肉 ,按常规胃肠镜检查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禁用甘露醇 ,采用日产奥林巴斯PSD -10型高频电发生器 ,对消化道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或灼... 目的 :观察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及住院病人 92例 ,共计182颗消化道息肉 ,按常规胃肠镜检查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禁用甘露醇 ,采用日产奥林巴斯PSD -10型高频电发生器 ,对消化道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或灼除。结果 :全部息肉均被完全摘除 ,未出现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 ,部分病例复查后见局部粘膜轻度充血糜烂或疤痕形成 ,有些病例局部与正常粘膜几乎一致。结论 :高频电摘除消化道息肉 ,具有治疗彻底 ,方法简单 ,价格低廉 ,副作用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息肉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与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瑶 贺兴波 +1 位作者 郑弘毅 黄才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11,共11页
线粒体活性氧增多、线粒体DNA突变和拷贝数改变、Ca^(2+)超载、凋亡异常等功能障碍与肿瘤发生、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线粒体是个动态的细胞器,在生理、病理因素刺激下,经线粒体融合/分裂、线粒体自... 线粒体活性氧增多、线粒体DNA突变和拷贝数改变、Ca^(2+)超载、凋亡异常等功能障碍与肿瘤发生、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线粒体是个动态的细胞器,在生理、病理因素刺激下,经线粒体融合/分裂、线粒体自噬、线粒体生物合成以及线粒体分子伴侣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协同调控,在细胞器和分子水平达到对线粒体及其蛋白质的质量控制,限制和延缓功能受损线粒体的积累和过度增多,维持线粒体数量、形态、功能和蛋白质量的动态平衡,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若线粒体及其蛋白的稳态调节能力下降或失衡,会导致受损线粒体的积累并引发细胞内环境的紊乱,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诱导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分裂/融合 线粒体分子伴侣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线粒体质量控制 肿瘤发生 肿瘤进展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组织中PEG10、SIAH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瑶 廖跃光 +1 位作者 黄才斌 何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3,377,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 目的探讨遗传印记基因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与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s 2,SIAH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HCC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EG10、SIAH2蛋白的表达。结果 (1)PEG10和SIAH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和78%,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8%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G10和SIAH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相关性(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HbsAg、AFP水平、是否伴肝硬化无相关性(P>0.05)。(3)HCC中PEG10、SIA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PEG10、SIAH2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PEG10 SIAH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静脉联合用药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单热爱 廖跃光 +4 位作者 刘金龙 陈新荣 魏俊 黄才斌 叶军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合适的静脉药组合及剂量。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A,B,C,D,E组,各30例。A组静注异丙酚1.5~2mg/kg;B组静注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5~2mg/kg;C组静注咪唑安定0.02mg/kg,异丙酚1.5~2mg/kg;D组静注氯胺酮0.3mg/kg,异丙...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合适的静脉药组合及剂量。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A,B,C,D,E组,各30例。A组静注异丙酚1.5~2mg/kg;B组静注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5~2mg/kg;C组静注咪唑安定0.02mg/kg,异丙酚1.5~2mg/kg;D组静注氯胺酮0.3mg/kg,异丙酚1.5~2mg/kg;E组为对照组。分别行无痛胃镜与传统胃镜检查,记录他们的各项反应及HR,SpO2,SBP,DBP的变化,胃镜检查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离开时间。结果4种联合用药均可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满意,复检率意向强,且心血管反应低于传统胃镜组。结论在门诊胃镜检查施行静脉联合麻醉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复检率意向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无痛胃镜 联合用药
下载PDF
油茶籽油脂肪酸蔗糖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曾盔 黄才斌 +1 位作者 黄高山 刘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用毛油茶籽油和蔗糖经甲酯化与酯交换两步,合成了油茶籽油脂肪酸蔗糖酯,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前步反应条件(摩尔比5∶1,80℃,反应6h),甲酯得率为79%;用单因素法确定了后步反应条件(摩尔比为(1~2)∶1,先在110℃反应1.5h,再在135℃反应3h)... 用毛油茶籽油和蔗糖经甲酯化与酯交换两步,合成了油茶籽油脂肪酸蔗糖酯,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前步反应条件(摩尔比5∶1,80℃,反应6h),甲酯得率为79%;用单因素法确定了后步反应条件(摩尔比为(1~2)∶1,先在110℃反应1.5h,再在135℃反应3h),蔗糖酯产率为45%.并对精制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酯 油茶籽油 表面活性剂 酯交换
下载PDF
miR-141表达异常对人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瑶 贺兴波 +1 位作者 舒涛 黄才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141(miR-141)在人肝癌细胞和正常胎肝细胞中的表达,同时分析miR-141表达异常对人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1的表... 目的:研究微小RNA-141(miR-141)在人肝癌细胞和正常胎肝细胞中的表达,同时分析miR-141表达异常对人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1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分别将miR-141 mimic转染SMMC-7721细胞,将miR-141 inhibitor转染HL-7702细胞;MTS试剂盒和Brd U-ELISA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41表达变化对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41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较HL-7702细胞明显下降。与空白组、脂质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25 nmol/L miR-141 mimic的SMMC-7721细胞中,细胞增殖速度减慢,S期细胞比例降低,凋亡细胞比例上升,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下降;转染50 nmol/L miR-141 inhibitor的HL-7702细胞中,细胞增殖速度加快,S期细胞比例上升,凋亡细胞比例下降,细胞体外迁移能力增强。结论:miR-141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下降,上调miR-141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影响细胞周期和凋亡。在肝癌发病进程中,miR-141可能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1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和PEG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孟凡 张自翔 +3 位作者 谢军 黄才斌 刘瑶 廖跃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PEG10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MAT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JC-1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对PEG10基因...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PEG10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MAT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JC-1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对PEG10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MAT质量浓度≥0.1 g/L时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作用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加强(P<0.01);JC-1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显示MAT作用前后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明显(P<0.01);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经MAT处理后,PEG10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苦参碱能有效抑制PEG10的表达,且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可通过改变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PEG10 HEPG2
下载PDF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SER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自翔 谢军 +3 位作者 黄才斌 廖跃光 舒涛 付曲波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替加色罗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检测84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C-IBS患者和10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SERT启动子区域(5-HTTLPR)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替加色罗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检测84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C-IBS患者和10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SERT启动子区域(5-HTTLPR)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s)两个基因多态性,对其中入选65例的C-IBS患者给予4周替加色罗6 mg、2次/d,评估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便秘程度。结果 C-IBS患者L/L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25.0%vs 7.8%,P<0.05)。治疗后C-IBS患者各基因型组替加色罗治疗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差异,表现为总体疗效和单个症状改善S/S基因型和S/L基因型均优于L/L基因型(S/S 93.1%、S/L 70.6%、L/L 33.3%,P<0.01)。结论 SER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IBS相关;SERT基因多态性影响替加色罗对C-IBS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替加色罗
下载PDF
多功能Th1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振纲 何晓 +2 位作者 黄才斌 张明霞 陈心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2257-2259,共3页
人体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极其复杂,CD4T细胞在抗结核菌保护性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结核病的病理反应。随着对CD4T细胞各亚群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是Th1/Th2/Th17/Treg四个不同细胞亚群形成网络相... 人体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极其复杂,CD4T细胞在抗结核菌保护性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结核病的病理反应。随着对CD4T细胞各亚群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是Th1/Th2/Th17/Treg四个不同细胞亚群形成网络相互调节的结果。这其中,新近发现的Th1细胞的新亚群即多功能Th1细胞就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研究发现多功能Th1细胞在结核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多功能Th1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保护机制 TH1细胞 多功能 抗结核 CD4T细胞 Th1 TH2 细胞亚群 保护性免疫
下载PDF
靶向泛素连接酶SIAH2的shRN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海 贺兴波 +1 位作者 黄才斌 刘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6-1411,共6页
目的:探讨shRNA介导的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 2)基因表达抑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pGenesil-SIAH2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shRNA介导的泛素连接酶SIAH2(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 2)基因表达抑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pGenesil-SIAH2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对SIAH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MTS比色法测定重组质粒转染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Genesil-SIAH2能显著抑制SIA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Genesil-SIAH2转染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Genesil-SIAH2组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pGenesil-SIAH2能有效抑制HepG2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诱导其早期凋亡。上述研究为以SIAH2为靶点的肝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泛素连接酶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PEG1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瑶 贺兴波 +3 位作者 谢军 孟凡 杨建琼 黄才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及其PEG10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病机制及5-Aza-CdR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用浓度为50μmol/L的5-Aza-CdR分别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h...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及其PEG10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病机制及5-Aza-CdR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用浓度为50μmol/L的5-Aza-CdR分别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hoechst 33342/PI双染荧光显微镜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EG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Aza-CdR作用24、48、72 h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EG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并呈现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5-Aza-CdR可促进HepG2细胞凋亡并抑制PEG10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苷 PEG10 凋亡 HEPG2细胞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蕾 柯瑞琼 +2 位作者 欧阳灿晖 廖跃光 黄才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0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本院诊断的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本院诊断的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2例)。在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格列美脲,B组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HOMA-I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ALT、AST、TC、TG、LDL-C、BMI、FPG、2 h PG、HbA1c、HOMA-IR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FINS、HOMA-β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HbA1c、2 h PG及BMI水平显著低于B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T2MD合并NAFLD均可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降酶和减低胰岛素抵抗,但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改善血糖的效果更优,可作为治疗T2MD合并NAFLD的患者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肥胖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下载PDF
TLR2对小鼠IL-17分泌的影响及其在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振纲 朱宇珍 +4 位作者 黄才斌 张明霞 何晓 汪文斐 陈心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1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TLR2-/-小鼠和WT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IL-17的表达水平,阐明TLR2对Th17细胞的作用及其在抗结核免疫的意义。方法选取TLR2-/-小鼠和WT小鼠各6只,分离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TLR2结核菌配体(19KD脂蛋白... 目的通过检测TLR2-/-小鼠和WT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IL-17的表达水平,阐明TLR2对Th17细胞的作用及其在抗结核免疫的意义。方法选取TLR2-/-小鼠和WT小鼠各6只,分离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TLR2结核菌配体(19KD脂蛋白、Mtb、Pam3Cys-SK)共刺激培养3 d,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T细胞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WT小鼠的CD4+T细胞分泌的IL-17高于TLR2-/-小鼠,在Mtb刺激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菌通过TLR2直接影响IL-17表达,从而发挥抗结核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D4+ T细胞 TLR2 IL-17
下载PDF
潘妥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跃光 刘亮明 +1 位作者 张自翔 黄才斌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23期39-40,共2页
目的 研究潘妥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潘妥拉唑组(治疗组,简称潘组)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简称奥组):其中潘组23例,用潘妥拉唑40mg,1次... 目的 研究潘妥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潘妥拉唑组(治疗组,简称潘组)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简称奥组):其中潘组23例,用潘妥拉唑40mg,1次/日;奥组:用奥美拉唑20mg,1次/日;疗程均为4周,两组同时服用阿莫西林1.00,2次/日,瑞贝克(庆大霉素控释片)80mg,2次/日,疗程为1周,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治疗期间每周随访,并记录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86.95%、91.66%;HP清除率两组分别为78.26%、79.16%,P值均>0.05;两组症状消失率均相仿(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潘妥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其与阿莫西林,瑞贝克合用HP清除率较高,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其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瑞贝克
下载PDF
NBI放大内镜联合EUS在早期胃癌中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欧阳灿晖 李君玉 +3 位作者 朱海燕 付曲波 谢军 黄才斌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1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早期胃癌中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本院且白光镜下疑似早期胃癌的47例患者,... 目的研究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早期胃癌中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本院且白光镜下疑似早期胃癌的4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以普通白光模式、放大NBI模式对病灶进行观察,再用高频超声小探头对病灶进行探查判断其浸润深度,检查结束后在NBI模式下对病灶明显处进行活检,最后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和自身意愿,采取ESD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47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放大NBI及超声内镜均诊断进展期胃癌5例;放大NBI诊断早期胃癌患者23例,其中超声内镜提示突破粘膜下层2例;术后病理进展期胃癌7例,早期胃癌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放大NBI联合超声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准确率达90.5%,其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45)。结论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高频超声小探头可对早期胃癌予以准确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超声内镜 早期胃癌
下载PDF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冬季鸟类组成与鸟击防范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才斌 李东 +1 位作者 余丽江 梁启联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7-415,共9页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对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场内及周边4 km范围内共发现鸟类11目30科60种,留鸟有38种,占63.33%;冬候鸟22种,占36.67%。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鹡鸰(Motacilla alba)、红耳鹎...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对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场内及周边4 km范围内共发现鸟类11目30科60种,留鸟有38种,占63.33%;冬候鸟22种,占36.67%。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鹡鸰(Motacilla alba)、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等10种为机场冬季鸟类群落中最重要的种类。分布系数划分表明,广性分布型鸟类有19种,中性分布型有16种,狭性分布型25种。场内观察发现一天中7:00~8:00、17:00~18:00两个时段鸟类最活跃。根据数据分析和实际调查,机场冬季构成鸟撞隐患的主要为鹭科、鹰科、隼科、鸱鹗科、鹬科的鸟类。同时对机场及周边不同生境进行多样性分析,结合各生境的特点和高危鸟种初步提出生态治理对策和鸟击防范措施,以期减少鸟类和飞行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击 群落结构 鸟击防范 吴圩机场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君玉 吴雄健 +4 位作者 付曲波 欧阳灿晖 王晓梅 江萌 黄才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1期184-185,188,共3页
目的 探究分析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4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已至少行一次胃镜和大肠镜或其他消化道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患者72例作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内镜检查... 目的 探究分析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4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已至少行一次胃镜和大肠镜或其他消化道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患者72例作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内镜检查及放射学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检查前病程、出血类型及最终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记录其检查过程中消化道转运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参照Cosamagna分级标准,将每例胶囊内镜发现结果分为阳性、可疑阳性和阴性,根据阳性结果数统计胶囊内检查的诊断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胶囊内镜检查,通过胃的时间为3~320min,平均34min;在小肠内的检查时间为30~477min,平均274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70.83%(51/72);所有患者中,检出病变的有63例,阳性率为84.72%(63/72)。结论 应用胶囊内镜进行检查,患者的痛苦小,阳性率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