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古老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特征
1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10 位作者 刘伟 王铜山 周刚 徐安娜 黄擎宇 徐兆辉 郝彬 王坤 姜华 马奎 白壮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1,共14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层型以及碳酸盐岩类、膏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共生型3种类型,明确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概念及内涵。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油气通常来源于泥页岩和泥质碳酸盐岩两类烃源岩,咸化环境膏盐岩可促进烃源岩生烃。(2)主要发育膏云坪型、颗粒滩和微生物丘型两大类白云岩储集层,准同生期或表生期的大气淡水淋滤是储集层规模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后期埋藏溶蚀作用对储集层有调整和改造作用。(3)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盐下成藏模式、盐上成藏模式和盐间成藏模式3大类8小类模式。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坡、麦盖提斜坡和玛扎塔格前缘隆起带寒武系、四川盆地东部—南部地区寒武系和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间马家沟组四段等为未来的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 白云岩储集层 烃源岩 油气成藏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路径及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思考
2
作者 梁英波 张国生 +4 位作者 张安 李金泽 黄擎宇 荆振华 侯梅芳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应对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分析了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意义,研究了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应对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分析了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意义,研究了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设路径,并对新型能源体系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安全 多能融合 能源转型
下载PDF
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内涵特征及建设路径探讨
3
作者 李金泽 张国生 +2 位作者 梁英波 姚子修 黄擎宇 《国际石油经济》 2023年第9期21-27,共7页
国内外能源形势的新变化推动中国能源体系加速变革,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公开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概括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公平合理、科学高效、智慧协同,具备新能源结构、新系统形态、新技术体... 国内外能源形势的新变化推动中国能源体系加速变革,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公开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概括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公平合理、科学高效、智慧协同,具备新能源结构、新系统形态、新技术体系、新运行模式及新治理体系五个维度的新特征。从需求、生产、供应、治理“四端”出发,以“两阶段”发展目标、碳中和(2060年)为关键节点,明确了建成新型能源体系的阶段性目标及建设路径。提出了能源生产体系、供应韧性、需求保障、治理体系相应措施建议,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提供能源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内涵特征 建设框架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台内微生物丘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以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为例 被引量:33
4
作者 黄擎宇 胡素云 +5 位作者 潘文庆 刘伟 池英柳 王坤 石书缘 刘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9,共9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广泛发育一套微生物碳酸盐岩,前人针对该组地层台缘微生物礁的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台内微生物丘的研究则较少。为此,在野外剖面实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物性... 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广泛发育一套微生物碳酸盐岩,前人针对该组地层台缘微生物礁的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台内微生物丘的研究则较少。为此,在野外剖面实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物性测试的基础上,对该组地层台地内部微生物丘的沉积演化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台内微生物丘主要发育在开阔台地相区,宏观上呈明显的丘状正凸起,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凝块石云岩、残余颗粒粉—细晶云岩→叠层石云岩→泡沫绵层云岩→蓝细菌颗粒云岩,构成完整的丘基—丘核—丘盖沉积组合;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泡沫绵层体腔孔、凝块间孔、粒间孔、针状溶孔和顺层状溶蚀孔洞等,储层质量明显好于层状微生物建造;3沉积对微生物丘储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结论认为:台内微生物丘储层作为肖尔布拉克组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对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油气勘探领域由台缘向台内扩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早寒武世 肖尔布拉克期 微生物碳酸盐岩 沉积序列 台内 微生物丘 储集层 勘探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黄擎宇 张哨楠 +2 位作者 丁晓琪 段杰 向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3,158,共8页
基于岩石薄片的系统鉴定,将钻井岩心和地表露头样品相结合,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组白云岩主要由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组成。准同生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 基于岩石薄片的系统鉴定,将钻井岩心和地表露头样品相结合,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组白云岩主要由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组成。准同生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一、三、五段,受古地理环境限制明显,由蒸发泵白云石化形成;埋藏白云岩厚度大、分布广、岩石类型多,构成马家沟组白云岩的主体,成因模式包括浅埋藏期的回流白云石化以及中—深埋藏期的压实水流白云石化和地形驱动水流白云石化。热液白云石在盆地西缘的定边地区、南缘的富县、黄陵、麟游均有发现,通常呈脉状充填裂缝,其成因与深部热流体沿断裂系统上涌有关,而且对储层的发育具有指示意义。在上述成因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类白云石的结构演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 结构演化 马家沟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黄擎宇 刘迪 +1 位作者 叶宁 李映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74,9,共12页
寒武系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分析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孔渗和地化等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结果表明:寒武系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由晶间溶孔、溶蚀孔洞和裂缝构成,纯粹由晶间孔组... 寒武系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分析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孔渗和地化等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结果表明:寒武系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由晶间溶孔、溶蚀孔洞和裂缝构成,纯粹由晶间孔组成的储层并不多见;不同类型白云岩的物性差异明显,粉—细晶白云岩储层的物性要好于其他几类白云岩的;研究区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有浅埋藏期白云石化、同生期大气水溶蚀、表生岩溶及热液溶蚀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胶结作用、过度白云石化作用、方解石及自生矿物的充填作用等;特别是受过度白云石化作用的影响,寒武系白云岩中晶间孔发育程度较低,因此后期的岩溶和热液改造是储层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擎宇 张哨楠 +1 位作者 叶宁 李映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微量元素、同位素和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手段,对玉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白云岩主要由细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和细-粗晶、它形白云岩以及鞍形...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微量元素、同位素和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手段,对玉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白云岩主要由细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和细-粗晶、它形白云岩以及鞍形白云石充填物构成。白云岩的晶粒大小并不反映成因,反而是晶体结构特征(曲面-它形晶和平面-自形、半自形晶)与成因关系密切。细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具有高Sr、低Fe、Mn含量的特征以及与早奥陶世海水相似的O和C同位素组成,总体属于浅埋藏早期与海水有关的低温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细-粗晶、它形白云岩的Sr含量较低而Fe和Mn含量相对较高,O同位素值明显偏负,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部分样品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值,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该类白云岩以浅埋藏晚期到中埋藏阶段的高温白云石化为主,局部受热液改造,云化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层中封存的海源卤水。鞍形白云石充填物有两期,一期与热液成因的基质白云岩形成时期相近,另一期则可能与二叠纪的岩浆期后热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 白云岩 下奥陶统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结构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擎宇 张哨楠 +1 位作者 孟祥豪 叶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7-549,共13页
白云岩研究的关键在于对白云石化作用的理解,而岩石结构作为白云石化作用分析的基础,不仅对白云岩的成因具有指示意义还深刻地影响着白云岩储层的质量。通过岩芯、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以及碳、氧、锶同位素等测试手段,结合国际上... 白云岩研究的关键在于对白云石化作用的理解,而岩石结构作为白云石化作用分析的基础,不仅对白云岩的成因具有指示意义还深刻地影响着白云岩储层的质量。通过岩芯、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以及碳、氧、锶同位素等测试手段,结合国际上常用的分类术语,对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按结构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不同结构类型与其成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白云岩结构与其形成环境和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其中保留原始结构的白云岩(包括泥—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属于同生或准同生阶段、与蒸发海水有关的拟晶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大量过饱和白云石化流体的通过有利于原始结构的保存;晶粒白云岩中,具有平直晶面结构的细晶、自形白云岩和细晶、半自形白云岩与浅埋藏成岩阶段的低温白云石化作用有关,云化流体以轻微蒸发的海源流体为主,浅埋藏晚期的过度白云石化作用导致晶体由平面—自形向平面—半自形转化;中—粗晶、他形白云岩是中或深埋藏成岩阶段的高温/热液白云石化或重结晶作用的结果,较高的形成温度导致晶体发生曲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寒武—奥陶系 白云岩 结构类型 地球化学 白云石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白云石化流体演化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擎宇 刘伟 +2 位作者 张艳秋 石书缘 王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1-676,共16页
以详细的岩石学研究为基础,综合利用碳、氧、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深入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白云石化流体演化规律以及白云岩成因机制。结果表明,上寒武统白云岩主要由泥晶—粉晶白云岩、微生物白云岩和(残... 以详细的岩石学研究为基础,综合利用碳、氧、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深入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白云石化流体演化规律以及白云岩成因机制。结果表明,上寒武统白云岩主要由泥晶—粉晶白云岩、微生物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等原始结构保留较好的白云岩构成,其C、Sr同位素与同期海水相近,O同位素值偏正,属于同生/准同生期与轻微蒸发海水有关的白云石化的产物;下奥陶统白云岩以细晶自形—半自形白云石为主,原始结构保留差,其C、Sr同位素与同期海水近似,但O同位素值略微偏负,主要为浅埋藏期白云石化的产物。部分早期白云岩在中—深埋藏过程中受埋藏重结晶和构造—热液白云石化的影响,形成细晶—粗晶他形白云岩和缝洞鞍形白云石充填物,该阶段白云石化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层内封存的海源流体、深部热液以及蒸发岩层间热卤水,多期多源流体的共同作用导致该类白云岩具有较宽的Sr同位素组成和明显负偏的O同位素值。总体上,研究区白云岩具有早期形成(近地表到浅埋藏期大规模交代)、中期加强(中—深埋藏期部分重结晶)、晚期改造(热液局部调整)的整体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上寒武统-下奥陶统 白云岩 地球化学 白云石化流体
下载PDF
塔中-巴麦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结构类型白云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擎宇 刘伟 +2 位作者 石书缘 王坤 孟祥豪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12,共14页
在岩芯观察、薄片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全岩微量元素测试以及微组构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巴麦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结构类型的基质白云岩和缝洞充填白云石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泥-粉晶白云岩具有较高的Sr、Na... 在岩芯观察、薄片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全岩微量元素测试以及微组构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巴麦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结构类型的基质白云岩和缝洞充填白云石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泥-粉晶白云岩具有较高的Sr、Na含量和低的Fe、Mn含量,结合其多与蒸发岩相伴生的特征认为,该类白云岩主要形成于蒸发海水成岩环境中。颗粒白云岩的Na、Fe、Mn含量与泥粉晶白云岩相似,说明两者形成环境相近,但其Sr含量较低,可能与微生物作用有关。晶粒白云岩中具有平直晶面结构的细晶、自形白云岩和细晶、半自形白云岩的Sr、Na含量相对较低,而Fe、Mn含量略有升高,表明其形成于成岩温度相对较低的浅埋藏阶段;而具有非平直晶面特征的中-粗晶、他形白云岩的Sr、Na含量最低,Fe、Mn含量增加,但Fe-Mn相关性较差,且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典型深埋藏白云岩的Fe、Mn含量,因此认为其形成环境为温度逐步升高的中埋藏阶段。鞍形白云石充填物Sr含量较低、Fe、Mn、Ba和Zn含量明显增高,反映深部热液活动影响,但由于流体来源不同和后期构造活动存在差异,不同地区鞍形白云石充填物的形成机制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结构类型 元素地球化学 成因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丙烯酰胺乳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7-89,共3页
通过对乳化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壬酚醚进行复配,获得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以一定浓度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与甲苯按不同的体积比进行混合,通过机械搅拌方式将其配制成乳液。用稀释法确定乳液的O/W或W/O类型。72小时... 通过对乳化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壬酚醚进行复配,获得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以一定浓度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与甲苯按不同的体积比进行混合,通过机械搅拌方式将其配制成乳液。用稀释法确定乳液的O/W或W/O类型。72小时后测定乳液稳定性指数,获得乳液的稳定性数据和乳液相反转的稳定边界值,并绘制出相应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乳化剂 油水比 亲水亲油平衡值
下载PDF
高校实验员队伍建设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擎宇 陈成 +3 位作者 侯志峰 张丽 贾俊英 郭思奇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实验室是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地,切实抓好实验室建设将大大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实验员是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验员队伍建设将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发展建设。针对实验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及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实验员队伍建设 激励机制 梯队建设
下载PDF
ZnO/PAM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4-77,共4页
运用沉淀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较强荧光强度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在包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氧化锌包覆并形成氧化锌/聚丙烯... 运用沉淀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较强荧光强度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在包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氧化锌包覆并形成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对复合物煅烧后的得到氧化物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荧光显微镜分析。获得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形状近似为球形,直径范围约为100-300nm之间,并且能够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复合纳米粒子 反相乳液聚合 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 荧光
下载PDF
硼酸酯共聚物P(DB/BS14-AM-AMPS)的合成及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7-50,共4页
利用可聚合硼酸酯DB/BS14与丙烯酰胺(简写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简写为AMPS)合成三元共聚合产物P(DB/BS14-AM-AMPS),对其进行红外表征以及耐温、抗盐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P(DB/BS14-AM-AMPS)具有一定的耐温和抗... 利用可聚合硼酸酯DB/BS14与丙烯酰胺(简写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简写为AMPS)合成三元共聚合产物P(DB/BS14-AM-AMPS),对其进行红外表征以及耐温、抗盐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P(DB/BS14-AM-AMPS)具有一定的耐温和抗盐性能。在一定的水解度范围内,单体水解度的改变没有明显改变共聚物P(DB/BS14-AM-AMPS)溶液的耐温性能,但是共聚物溶液的抗盐性能却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硼酸酯 共聚物 耐温性 抗盐性
下载PDF
全岩显微组分统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87-89,共3页
本文对实验室全岩显微组分统计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全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评价标准,能有效地评价烃源岩的优劣,并可划分出全岩有机质类型。与干酪根镜检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而且分析速度快、节省成... 本文对实验室全岩显微组分统计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全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评价标准,能有效地评价烃源岩的优劣,并可划分出全岩有机质类型。与干酪根镜检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而且分析速度快、节省成本、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标准 信息 实验室 优越性 速度 节省 直观 干酪根 烃源岩 显微组分
下载PDF
影响乳液体系稳定性因素的探究
16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2 位作者 刘海燕 陈成 赵秀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3-66,共4页
利用复合乳化剂制备出由乙苯、二甲苯或正辛醇为油相形成的乳液,并且在24和48小时后测定乳液的稳定性指数。通过改变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研究HLB值与乳液稳定性指数的变化关系;在HLB值为5.26时,通过改变乳化剂用量、添加剂碳酸钙、聚... 利用复合乳化剂制备出由乙苯、二甲苯或正辛醇为油相形成的乳液,并且在24和48小时后测定乳液的稳定性指数。通过改变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研究HLB值与乳液稳定性指数的变化关系;在HLB值为5.26时,通过改变乳化剂用量、添加剂碳酸钙、聚丙烯酰胺用量以及丙烯酰胺含量,研究以上变量与乳液稳定性指数的变化关系,并绘制出相应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乳化剂 亲水亲油平衡值 稳定性指数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磁性铁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
17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综合运用了共沉淀和反相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的铁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在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磁性铁氧化物包覆并形成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对铁氧化物... 综合运用了共沉淀和反相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的铁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在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磁性铁氧化物包覆并形成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对铁氧化物纳米粒子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VSM)和振荡样品磁强计分析(TEM);对磁性复合纳米粒子进行TEM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和VSM的测试分析。获得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直径约为300nm,饱和磁化度为6.9 emu/g,并且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反相乳液聚合法 磁性铁氧化物 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 超顺磁性
下载PDF
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的循环伏安特性
18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3-67,共5页
运用溶液聚合法和沉淀法制备出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对复合水凝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从而确定复合水凝胶中的成分为氧化锌和聚丙烯酰胺;通过研究复合水凝胶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修饰电极对于氯化亚铁电... 运用溶液聚合法和沉淀法制备出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对复合水凝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从而确定复合水凝胶中的成分为氧化锌和聚丙烯酰胺;通过研究复合水凝胶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修饰电极对于氯化亚铁电解液具有较好的循环伏安响应;测试不同浓度氯化亚铁的循环伏安曲线,发现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修饰电极对于氯化亚铁电解液的电化学响应加强;测试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发现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还原峰电流与氧化峰电流都在增大,而且氧化峰与还原峰之间电位差增大;修饰电极对于其他不同的电解液进行测试,获得不同的循环伏安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复合水凝胶 溶液聚合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曲线
下载PDF
普通高校如何适应大众化教育的探析
19
作者 黄擎宇 刘义杰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2-134,共3页
大众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面对大众教育的新形势和一系列新的问题,教学型高校不能简单套用科研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全新的适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大众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面对大众教育的新形势和一系列新的问题,教学型高校不能简单套用科研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全新的适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担负大众教育的教学型高等院校,除了要达到国家对高等院校的同一性标准之外,还应有自己的特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大众教育 教学思想
下载PDF
Ro受抑现象探讨
20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0-52,共3页
Ro(镜质体反射率)是评价有机质成熟度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地质因素和测试技术原因,测量值常与预计值存在一定偏差。Ro的抑制现象使地质学家不能正确认识有机质的成熟度,为石油勘探造成一定困难。本文介绍了产生Ro抑制的几种原因,并对识... Ro(镜质体反射率)是评价有机质成熟度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地质因素和测试技术原因,测量值常与预计值存在一定偏差。Ro的抑制现象使地质学家不能正确认识有机质的成熟度,为石油勘探造成一定困难。本文介绍了产生Ro抑制的几种原因,并对识别抑制的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镜质体反射率 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