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肿瘤纯度病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叶振邦 黄文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目前对DLBCL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间质成分的研究尚不充分。肿瘤纯度(tumor purity)是指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成分与肿瘤间质成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目前对DLBCL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间质成分的研究尚不充分。肿瘤纯度(tumor purity)是指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成分与肿瘤间质成分的占比,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肿瘤的病理特征。该文对肿瘤纯度、DLBCL的TME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基于DLBCL间质行预后判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纯度 预后模型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c-myc蛋白表达水平与c-myc基因易位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文亭 郭蕾 +1 位作者 郑波 吕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0-1112,1117,共4页
目的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c-myc基因易位的相关性,旨在寻找适用于临床c-myc蛋白的界定值,以有效判断c-myc基因易位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29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 目的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c-myc基因易位的相关性,旨在寻找适用于临床c-myc蛋白的界定值,以有效判断c-myc基因易位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29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蛋白表达水平与c-myc基因易位状态,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93例DLBCL中,30例(10.2%)发生c-myc基因易位,其中29例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40%,1例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0%,而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40%者均未发生c-myc基因易位。随着c-myc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c-myc基因易位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结论 c-myc蛋白高表达与c-myc基因易位密切相关。c-myc蛋白可用于DLBCL中c-myc基因易位的筛选,建议对c-myc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40%者行FISH检测以进一步明确有无c-myc基因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MYC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文亭 杨琳 +3 位作者 薛新华 刘秀云 谢永强 苏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1-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为其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2例ONB进行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与小细胞癌(SCC)进行比较。结果22例ONB中,组织学分级G1、G2、G3和G4者分别为1、11、8和2例,部分表达神经... 目的观察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为其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2例ONB进行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与小细胞癌(SCC)进行比较。结果22例ONB中,组织学分级G1、G2、G3和G4者分别为1、11、8和2例,部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vimentin。ONB中CK8和CK18的阳性率分别为41%和46%,阳性细胞呈灶状分布,多表现为核旁点状阳性;而SCC组中,96%的病变呈CK18阳性,且多表现为弥漫性阳性。两种病变中EMA阳性率分别为41%和91%。ONB中神经丝蛋白(NF)的阳性率为64%;检查过的SCC病变均为NF阴性。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例ONB中,无瘤生存8例,复发4例,其中2例带瘤生存,2例死亡。4例ONB复发病例中,3例(75%)CK8及CK18阳性。结论NF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用于ONB与SCC之间的鉴别;CK或EMA阳性不能完全除外ONB,且CK阳性产物的分布及亚细胞定位有助于ONB与SCC之间的鉴别;表达CK的ONB病变可能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病理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HPV感染的形态特征及HPV型别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联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文亭 陈汶 +7 位作者 曹智 宋艳 杨琳 沈贵华 郭蕾 李凌 张洵 石菊芳 《癌症进展》 2010年第2期120-128,共9页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形态学改变,分析挖空细胞形态、HPV型别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联系。方法对59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按照WHO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及分级。运用SPF10-PCR技术进行HPV DNA扩增,并采...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形态学改变,分析挖空细胞形态、HPV型别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联系。方法对59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按照WHO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及分级。运用SPF10-PCR技术进行HPV DNA扩增,并采用DEIA(DNA enzyme immunoassay)及LiPA(line probe assay)方法进行DNA检测及分型。结果经检测HPVDNA阳性者581例,其中394例具有HPV感染的组织学特点,即出现典型(104例)或不典型(290例)的挖空细胞,检出率为67.8%。36.2%的角化型及72.2%的高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可见典型挖空细胞,而34.0%的非角化型及50.7%的低分化者中无挖空细胞。在HPV型别检测中,以HPV16阳性最多见为453例,其中高、中、低分化者分别为16例、389例及48例;其次为HPV18共43例,其中中分化者32例,低分化者11例;其他高危型HPV按照阳性数多少依次为HPV31、52、59、58、39、45、33、56、66、68、73,分别为17例、12例、12例、11例、6例、5例、5例、3例、2例、1例、1例;低危型HPV包括6及53各1例,且均同时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结果显示,HPV16、HPV18阳性者较其他高危型HPV阳性者发病年龄轻;HPV18阳性者较HPV16阳性者分化程度低;HPV18阳性者较HPV16阳性者无挖空细胞病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8.8%及31.8%);患者年龄越大FIGO分期越晚。结论挖空细胞形态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典型挖空细胞多出现在分化较成熟的癌组织中,而分化较差者常无挖空细胞。HPV16、18是宫颈鳞状细胞癌最重要且最危险的HPV型别。HPV18阳性可能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挖空细胞
下载PDF
TGF-β1、CD105、CD3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文亭 冯一中 +2 位作者 柴玉海 李峰 顾永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1、CD105、CD3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者在52例胰腺癌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间的关系。结果:TGF-β1在非肿瘤性胰腺组织、胰... 目的:探讨TGF-β1、CD105、CD3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者在52例胰腺癌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间的关系。结果:TGF-β1在非肿瘤性胰腺组织、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0.77%,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中,CD105、CD34标志的微血管密度(MVD)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TGF-β1、CD105、CD34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且CD105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TGF-β1与CD105、TGF-β1与CD34在胰腺癌中均有协同表达,CD10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较CD34特异性高。此外,生存单因素分析TGF-β1、CD105、CD34均与胰腺癌的预后有关。结论:TGF-β1、CD105、CD34在胰腺癌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CD105较CD34能更准确的反映内皮细胞的增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抗原CD105 抗原CD34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GF-β_1和CD10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文亭 冯一中 +2 位作者 顾永平 柴玉海 李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对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CD105在52例胰腺癌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 目的探讨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对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及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CD105在52例胰腺癌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TGF-β1在非肿瘤性胰腺组织、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80.77%,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0.01)。在52例胰腺癌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P<0.01)。胰腺癌分化程度越低,CD105标记的MVD值越高,并且TNM分期Ⅲ、Ⅳ期MVD值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此外,生存单因素分析TGF-β1、CD105与胰腺癌的预后有关(P<0.01)。结论TGF-β1和CD105在胰腺癌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TGF-Β1 CD105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D10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文亭 冯一中 +1 位作者 柴玉海 李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CD105在胰腺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52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胰腺癌中MVD明显... 目的探讨CD105在胰腺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52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胰腺癌中MVD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并且MVD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胰腺癌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VD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组;MVD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结论CD105在胰腺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为胰腺癌的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05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比较实时荧光PCR法与Sanger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 被引量:3
8
作者 邱田 黄文亭 +6 位作者 郭蕾 鲁海珍 凌云 山灵 李文斌 吕宁 应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6-758,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法与Sanger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及符合率。方法收集3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法与Sanger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及符合率。方法收集3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3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real-time PCR法和Sanger测序法检出BRAF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分别为65.4%(204/312)、63.8%(199/312)。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无关,与患者年龄相关;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8.4%。结论 real-time PCR法适用于BRAF基因突变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BRAF基因突变 实时荧光PCR Sanger测序
下载PDF
淋巴瘤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Ki-67表达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梁颖 吴宁 +6 位作者 方艳 张瀚 郑容 张雯杰 刘瑛 李小萌 黄文亭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9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18F-FDG PET/CT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病理证实、18F-FDG PET/CT和Ki-67免疫组化资料完整的淋巴瘤患者,分析SUVmax与临床分期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比... 目的探讨淋巴瘤18F-FDG PET/CT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病理证实、18F-FDG PET/CT和Ki-67免疫组化资料完整的淋巴瘤患者,分析SUVmax与临床分期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分型淋巴瘤SUVmax差异,绘制ROC曲线,获得SUVmax诊断侵袭性淋巴瘤的界值。结果 SUVmax与淋巴瘤临床分期无相关(r=0.04,P=0.544)。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SUVmax分别为11.53±5.58和11.84±6.82(Z=-0.256,P=0.798);侵袭性淋巴瘤SUVmax(13.02±6.53)高于惰性淋巴瘤(6.81±5.71,Z=-4.226,P<0.001);以SUVmax=8.4为预测侵袭性淋巴瘤的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和77.3%。早期和晚期淋巴瘤SUVmax与Ki-67指数均呈正相关(r=0.44,P<0.001;r=0.43,P=0.002)。结论淋巴瘤18F-FDG PET/CT SUVmax与临床分期不相关,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可预测侵袭性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8F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不同剂量吉非替尼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影响的比较
10
作者 黄文亭 林采余 +5 位作者 韩睿 王玉波 陈恒屹 卢从华 李力 何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422-4424,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吉非替尼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博莱霉素组、低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中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高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每组15只。观察大鼠存活情况,第21天时杀鼠取...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吉非替尼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博莱霉素组、低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中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高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每组15只。观察大鼠存活情况,第21天时杀鼠取左肺石蜡切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右肺ELISA方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结果高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能明显加重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Ashcroft评分、肺组织胶原沉积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多(P<0.05)。中等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Ashcroft评分较博莱霉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低剂量吉非替尼联用组各项指标与博莱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能加重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且吉非替尼剂量越大,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大鼠 博莱霉素 吉非替尼
下载PDF
原发性下咽滑膜肉瘤1例
11
作者 罗娜 袁丽娟 黄文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3-1274,共2页
患者女性,40岁,有咽喉异物感2年,既往无肿瘤病史。PET-CT示左侧下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左侧梨状窝变浅,大小2.3 cm×1.2 cm,病灶局部凸向喉腔,与中线、左侧杓会厌皱襞、咽缩肌分界不清,与环状软骨水平(图1)。患者于我院行肿物切除术,... 患者女性,40岁,有咽喉异物感2年,既往无肿瘤病史。PET-CT示左侧下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左侧梨状窝变浅,大小2.3 cm×1.2 cm,病灶局部凸向喉腔,与中线、左侧杓会厌皱襞、咽缩肌分界不清,与环状软骨水平(图1)。患者于我院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术后切除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滑膜肉瘤 SS18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改良减少子宫血流灌注法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文亭 曾子纯 +1 位作者 王冬菊 肖小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6-780,共5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SPF级妊娠Wistar大鼠39只,其中减少子宫血流灌注(RUPP)组16例、RUPP+灌水组10例、假手术组13例。分别孕14 d实施RUPP手术或假手术,孕18 d监测血压、尿蛋白及仔鼠状态。结果(1)RUPP手术对...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SPF级妊娠Wistar大鼠39只,其中减少子宫血流灌注(RUPP)组16例、RUPP+灌水组10例、假手术组13例。分别孕14 d实施RUPP手术或假手术,孕18 d监测血压、尿蛋白及仔鼠状态。结果(1)RUPP手术对孕鼠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RUPP组及RUPP+灌水组孕鼠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单纯RUPP组血压上升不稳定,舒张压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UPP+灌水组血压稳定上升,且显著高于单纯RUPP组;RUPP组较假手术组孕18 d,24 h尿蛋白定量显着增高。(2)RUPP手术对仔鼠的影响:RUPP手术使孕20 d活产率及成仔率显著降低;RUPP手术使胎仔体重及胎盘湿重显着低于假手术组,其中RUPP+灌水组最明显。结论RUPP+灌水方法可诱发大鼠产生稳定的PE临床表现,推荐成为改良的RUPP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建模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永亮 黄文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尽管以R-CHOP为代表的一线治疗方案在B细胞淋巴瘤中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及进展。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细胞(CAR-cell)、肿瘤微环境调... 尽管以R-CHOP为代表的一线治疗方案在B细胞淋巴瘤中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及进展。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细胞(CAR-cell)、肿瘤微环境调控等。本文就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免疫治疗 PD-1 PD-L1 CAR-cell
下载PDF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联合BODE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包蕾 王永 +2 位作者 刘亚玲 罗川 黄文亭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联合BODE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按是否合并肺结核分为COPD组45例、COPD并肺结核组39例。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的FE... 目的:分析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联合BODE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按是否合并肺结核分为COPD组45例、COPD并肺结核组39例。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的FEV_1、FEV_1/FVC即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LC)、肺CO弥散量(DLCO)、单位肺泡CO弥散量(DLCO/VA)、残气量(RV)及BODE评分的差异。随访1年,依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严重组,比较两亚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肺功能指标及BODE评分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再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与COPD组比较,COPD并肺结核组患者FEV_1、FEV_1/FVC、MMEF、FVC、DLCO及DLCO/VA均较低(均P<0.05),而TLC及RV均较高(均P<0.05)。COPD并肺结核组患者BODE评分显著高于COPD组(P<0.05)。随访1年,严重组患者FEV_1、FEV_1/FVC显著低于良好组(均P<0.05),而BODE评分高于良好组(P<0.05)。RV及BODE评分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正相关(P<0.05),而与FEV_1、FEV_1/FVC及MMEF负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FEV_1及BODE评分是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独立危险因素(OR=4.925,3.256,均P<0.05)。结论:FEV_1联合BODE评分能有效预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BODE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预后
下载PDF
基于RSEI的采煤塌陷积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毕卫华 钱倬珺 +3 位作者 王辉 姜念念 黄文亭 花逢春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2期38-44,共7页
采煤塌陷积水是东部高潜水位矿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塌陷湖的形成给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水资源,因此,研究塌陷积水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对于指导矿区塌陷地生态恢复治理与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任楼煤矿塌... 采煤塌陷积水是东部高潜水位矿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塌陷湖的形成给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水资源,因此,研究塌陷积水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对于指导矿区塌陷地生态恢复治理与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任楼煤矿塌陷积水区为研究区,以建矿至今的5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多光谱计算和主成分分析获取RSEI指数,并提取北、东、南、西四个方向数据,通过数据拟合与秩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0年以来,研究区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成效显著;(2)塌陷积水对周边生态环境总体上产生正面影响,影响具有显著的方向差异性和年度变化特征;(3)塌陷积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距离呈"凸型"抛物线变化,平均影响范围约3.7 km,南北向约3.5 km,东西向不超过7.8 km,塌陷积水区形成后需要经土地整治工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水域生态环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矿区 遥感生态指数 塌陷积水 生态环境响应 任楼煤矿
下载PDF
7.35m厚底板混凝土施工及水化热温升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辉 侯玉杰 +1 位作者 黄文亭 郑晓辉 《建筑施工》 200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针对武汉时代广场7.35m厚多层钢筋9600m3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结构,介绍了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固定钢筋的方法,探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特点,并提出了厚大底板混凝土连续浇筑采取的施工组织及裂缝控制技术措施,施工实践表明,施工... 针对武汉时代广场7.35m厚多层钢筋9600m3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结构,介绍了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固定钢筋的方法,探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特点,并提出了厚大底板混凝土连续浇筑采取的施工组织及裂缝控制技术措施,施工实践表明,施工方法对裂缝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钢筋支撑 施工组织 裂缝控制 水化热温升
下载PDF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冯莎 田军 黄文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发生于VHL...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发生于VHL综合征患者的CCRCC转移至CNS-HB的会诊病例,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中可见两种成分,部分区域呈实性巢状、片状或索状分布的细胞巢,细胞界限清晰,胞质透亮或淡染,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或偏位,肿瘤细胞巢之间见薄壁血管;部分区域见丰富的薄壁毛细血管,血管间质内散在泡沫状细胞,胞质透明,富含大小不一的小空泡,核偏位、不规则。免疫表型:透明细胞巢区域CK(AE1/AE3)、PAX-8、CK-L、CK8/18、CAM5.2、CD10、EMA均阳性,S-100、Fli-1、CD34、D2-4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0%;血管丰富区域血管内皮细胞Fli-1、CD34、D2-40均阳性,间质内泡沫状细胞S-100阳性,CK(AE1/AE3)、PAX-8、CK-L、CK8/18、CAM5.2、CD10、EM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CCRCC转移至CNS-HB临床罕见,两者在形态学上有相似性,行免疫组化检查可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VHL综合征
下载PDF
输尿管原发滤泡性淋巴瘤1例
18
作者 叶振邦 吴杰 +6 位作者 邱田 郭蕾 王冰凝 农琳 寿建忠 黄文亭 郑闪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输尿管的滤泡性淋巴瘤(FL)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3年6月收治的1例输尿管原发F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因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中上段占位半... 目的探讨原发于输尿管的滤泡性淋巴瘤(FL)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3年6月收治的1例输尿管原发F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因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中上段占位半个月就诊。既往有尿路结石病史。因术前影像资料难以明确诊断而行左肾及输尿管全长膀胱部分切除术。镜下形态学与结内滤泡淋巴瘤相同,表现为排列紧密的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极向消失,肿瘤细胞以中心细胞为主,可见散在分布的中心母细胞,未见星空现象;免疫表型示B细胞标志阳性,表达CD10、bcl-6及bcl-2,CD21和CD23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存在;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聚合酶链反应显示有B细胞受体克隆性重排;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存在bcl-2基因易位。术后PET-CT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支持输尿管原发FL诊断。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局部放疗。结论输尿管原发F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输尿管癌在影像学上不能鉴别。肿瘤的形态学观察辅以免疫表型、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可明确诊断。需行全身检查除外系统性FL累及输尿管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性 输尿管 原位杂交 荧光 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c—myc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意义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文亭 吕宁 郭蕾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38-640,共3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是临床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更高。DLBCL在形态学、免疫表型、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具有显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是临床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更高。DLBCL在形态学、免疫表型、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已有的研究表明,与DLBCI。预后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MYC基因 非霍奇金淋巴瘤 应用 临床表现 发展中国家 DLBCL 生物学特征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文亭 邱田 +5 位作者 凌云 石素胜 郭蕾 郑波 吕宁 应建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55-659,共5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比较两种结直肠癌前病变癌变机制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诊断的53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包括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广基锯齿状腺瘤(SSA)及3例混合性息肉;...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比较两种结直肠癌前病变癌变机制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诊断的53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包括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广基锯齿状腺瘤(SSA)及3例混合性息肉;同时选取45例传统腺瘤、50例结直肠腺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SSA、3例混合性息肉以及45例传统腺瘤DNA错配修复(MMR)蛋白MLHl、MSH2、MSH6及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10例SSA、10例传统腺瘤、1例混合性息肉及50例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MLHl蛋白在增生性息肉中仅3例阴性(10%),在SSA、传统腺瘤中均呈阳性。MSH2、MSH6及MGMT蛋白在增生性息肉及SSA中的阴性率明显高于传统腺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直肠SSA和传统腺瘤中KRAS基因突变比例为5/10,5/10;1例混合性息肉存在KRAS基因突变。(3)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8%(24/50)、6%(3/50)及4%(2/50)。结论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与传统腺瘤在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MMR与MGMT在“锯齿状肿瘤”癌变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腺癌癌变过程中发生较早的重要遗传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癌前状态 免疫组织化学 DNA突变分析 序列分析 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